第542章 無敵的兵鋒!【求訂閱】
第542章 無敵的兵鋒!【求訂閱】
天還沒亮。
穹幕上異象仍在,濃重的紫氣充斥軍營。
魏軍各部兵馬列陣,在平原上綿延開去,旌旗招展,軍威肅穆。
曹操從帥帳中緩步走出,俯瞰向高地下方,綿延的軍列。
全軍數萬眾,兵勢如潮。
「很多人都想問,朕為什麼要發動這次遠征!」
曹操的聲音鏗鏘震耳:
「因為朕要以西方列國,來壯我國威!讓萬邦匍匐,畏我強魏。」
「往昔多是外敵來尋釁我神州,這次朕要主動打出去,眾軍可願隨朕出征,掃擊外寇諸夷?!」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願隨陛下,拓我山河!!」
「願!願!願!」
萬軍同聲!
魏軍的核心老卒,大概有二十五萬上下。
這些部眾殺氣之盛,目若刀鋒。
曹操在高地上抬頭,空中磅礴無量的龍魂,化作長河般的紫氣倒掛長空,回歸沖入他體內。
這一幕景象,撼人心神。
魏軍目睹,氣勢更盛。
隨後,曹操舉行了簡短的軍祭,持鉞敲擊,抬手西指。
高地下方,全軍皆舉起槍矛,呼應曹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各路兵馬齊出,隊列如長龍,殺入西方。
波利人派來一支隊伍,充當帕提亞境內作戰的地理嚮導。
曹軍分多路並出。
其中最南側的一路,以關、張為主將,帶領原蜀軍精銳,擅長山地作戰的白毦兵。
他們將沿著波利人所在的南側山地,往西推進。
他們這一路是大縱深,配合中軍作戰,前期不會參戰,而是直奔作戰地點。
另一側邊路統兵的是馬超,龐德。
甘寧也統領錦帆軍隨行。
中軍主力,也分左中右三路。
左路以趙云為主將,諸葛亮為軍參,有制敵處事,臨變調度之權。
也就是軍事行動趙云為主,其餘諸事諸葛亮為主,一個政委一個軍事主官的配置。
中路主力以黃忠為將,太史慈為副,郭嘉為軍師祭酒。
麴義領弩軍,隨中路推進。
右路以張遼為主將,高順為副,魯肅為隨軍祭酒。
曹操在中軍後邊,負責看熱鬧。
許褚,典韋領重騎為護衛。
賈詡負責全軍中轉,掌控諜子,探查敵我,傳遞各方消息。
大魏出動的文武陣容,曹操自己都看笑了。
「朕聚集這些文武,就是為了今日能戳穿西方!」
「這些人匯聚起來,就是無敵的兵鋒。朕要以我大魏一國之力,鑿穿西方諸國,令萬國來朝!」
曹操翻上赤兔馬,左右是爪黃和絕影。
他在和隨行的曹昂說話。
接下來,他將帶曹昂一起經歷這次曠世之戰。
寅在曹操的馬前跑前跑後,連聲虎嘯,卻是看見各路兵馬拔營,急著去湊熱鬧。
兩百重騎,啟程往西推進。
在曹操後方,運送輜重的隊伍里,有大淨天和大自在天親自帶領的天竺人。
兩人正在傳聲交談。
「大淨天,你覺得此戰誰勝誰負?」
「自是大魏勝,帕提亞輸。」
「帕提亞雖說因為西拒羅馬,沒能全力對付貴霜。但他們和貴霜交戰多年,互有勝負。可見帕提亞的實力,即便比貴霜強,也有限。」
大淨天騎在一頭大象背上。
後方是百多頭大象和更多牛馬拖拽的輜重隊伍。
「大魏擊潰貴霜則很輕鬆,說明魏的力量,遠在帕提亞之上。」
「還有昨晚的氣象,你也看見了,中天主神星位入世,壓得西方群星暗淡。」
「這是神的諭示,今早我等覲見魏皇,他像是和天地合在了一起。」
大自在天微微頷首。
他也有類似的感覺。
今早發兵前,曹操接見波利人和他們幾個。
幾人進入大帳,便感覺一陣陣心驚。
曹操坐在那,氣勢如淵海,深不可測。
吞納帝星入體,收回龍魂後,曹操變得猶如在世神祇。
大自在天想了想說:
「但是帕提亞建國已久,我聽說他們有神祇遺留的鎮國之物。大魏遠征,想勝未必那麼容易。」
大淨天搖頭:「咱們等著看。」
……
前軍黃忠所部,在次日中午,和帕提亞東部防線主力接戰。
帕提亞此前曾調集第二軍團,以及南部平叛軍兩支主力,增防東部。
阿爾撒·沃茲,是帕提亞的第二軍團長。
他兩月前領軍東進,來到喀布爾平原後,正好趕上趙雲躍馬橫空,斬殺索努斯那一戰。
此後沃茲收納潰兵,試圖重整帕提亞東部防線,但是被張遼,趙雲配合,打的節節敗退。
直到沃洛加西斯,調來南部平叛軍增援,情況也沒能好轉。
沃茲已將戰線,回縮到了帕提亞東部重鎮,木鹿城。
木鹿城的位置,距他們原有防線,往西回撤了超過四百里。
近幾日沃茲接連收到戰報,知道曹軍在前線,匯聚兵馬。
「大戰來了!」
南部平叛軍首領,調來增援的是帕提亞猛將米亞達。
此時,他和沃茲,兩大主將站在木鹿城城頭,往城外看去。
曹軍在視線盡頭露出蹤跡,兵馬揚塵。
前方三員大將,分別是黃忠,太史慈,麴義。
黃忠說:「子龍,文遠在兩翼推進,行軍奇速。我等蒙陛下器重,統中軍作戰,咱們不能比另外兩路慢了。」
太史慈笑了笑:「大將軍說的是。」
「擊鼓,我親自帶兵沖城!」
戰鼓轟鳴。
黃忠一夾馬腹,率先從萬軍之中殺出。
臨近城門,他縱身升空,揮刀斬落。
超過十數丈的巨型刀芒,劈在城門上。
沃茲和米亞達硬著頭皮出戰,與黃忠交鋒。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太史慈遂也殺入戰場。
刀光劍影,兩軍搏殺,大戰驚天。
這一戰帕提亞方面,有隱藏的布置。
他們在和羅馬議和後,秘密增派兵馬往東,伏在暗處,意圖和木鹿城形成前後呼應。
也就是他們在東部防線,布置了第二軍團,南部平叛軍的第四軍團,還有隱在暗處的一支部眾。
再加上此前被趙雲,張遼擊潰的索努斯麾下軍團。
拍提亞先後動用了四個軍團,駐防東線,已是其舉國之兵的近半數。
大魏全面宣戰後,帕提亞國都尼薩城內,戰訊如雪片般飛來。
一日數封急訊。
尼薩城,王宮。
「……陛下,前線急訊,曹軍於昨日午後,興兵衝擊我木鹿城。」
「第二軍團長沃茲率眾接戰。
至昨日傍晚,木鹿城破,沃茲,米亞達兩將皆戰死沙場!」
「魏軍目前已進入木鹿城!」
「魏軍另有兵馬,利用其中軍牽制我軍的機會,從邊路殺入我國,隱匿行軍,具體去向還未確定。」
一條接一條消息送過來,沒有一條是好消息。
不過沃洛加西斯久經戰陣,大軍初敗,他並未覺得畏懼,反而有些亢奮。
他離開座位,在王座所在的高台上,來回走動:
「傳令,調本王的親衛神輝軍團,再調第五軍團一起東進,令他們在阿姆河和阿里亞平原,布下兩重防線,互為協防。」
「再遣第三軍團,沿水路東進,對兩路兵馬,形成策應。」
沃洛加西斯的親軍,神輝軍團,也叫冷銀護衛軍,是帕提亞王牌中的王牌。
其將領以軍團為自己的封號,叫神輝大將提摩爾。
沃洛加西斯在王座上徘徊數步,又道:
「去請祆教,巴比倫兩教教宗來。」
夜色中,祆教教宗烏爾莫茲德和另一高大且有些肥胖的老者,並肩走入王宮。
那老者是帕提亞原生教派,巴比倫教的教宗。
古巴比倫教,就誕生於帕提亞,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有了,非常古老。
他們一直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河流域活動。
所謂兩河流域,指的是帕提亞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其地位相當於神州的長江,黃河。
巴比倫教曾極度強盛,能左右帕提亞的政權。
但他們在帕提亞的王權鬥爭中,站隊錯誤,逐漸勢微,尤其不被沃洛加西斯所喜。
不過他們的底蘊仍在。
沃洛加西斯知道巴比倫教派麾下,有一位神將層次的護教騎士。
而除了兩位教宗,薩息因為對大魏相對了解,也被叫了過來。
「魏人殺入我帕提亞,東部防線被破。」
沃洛加西斯濃眉緊皺:
「本王需要你們的支持!
東部的木鹿城,被魏軍攻克,往尼薩來,憑險可守的關隘不多。一旦魏軍打到尼薩,後果如何,你們應該很清楚。」
兩位教宗沉吟時,沃洛加西斯看向薩息:
「你可知道魏軍有幾位神將?」
他們對大魏多有探查,但始終查不到核心消息。
不知道神將的具體數量,對其兵勢也就很難有準確判斷。
「四或五位。」
具體多少,薩息也不確定。
他說出的是判斷的大致數字。
「四或五位……」
沃洛加西斯重複了一遍。
祆教和巴比倫教平素頗為不對付。但眼下是存亡關頭,要一致對外。
入夜。
兩大教各自派出了自己的力量,隨軍往東。
而就在次日夜裡,又有消息送回尼薩城。
半夜,王宮燈火通明。
「……陛下,魏人那兩路邊軍入境後的蹤跡找到了。
他們分從南北兩側,奔襲阿姆河左岸,攻入河岸之城。而後回頭和大魏中軍配合,正在夾擊我軍阿姆河以東諸部…」
曹軍的攻勢,單從消息上看,可能不太直觀。
舉個例子來說,就是曹魏中軍正面平推,左右兩路,趙雲,張遼利用中軍對帕提亞人的牽制,形成的防線變更,從而得以邊路快速突進,越過了其東部的前兩道防線。
他們直接去打第三道防線。
等黃忠打開木鹿城的第一道防線,趙雲,張遼合力攻破帕提亞的第三道防線。
而後中軍和邊路,就形成了一前一後,夾擊第二路防線的態勢。
這麼打看似激進冒險,卻是建立在曹軍精兵強將層出的基礎上,占盡優勢。
開戰三天,帕提亞在東部平原的三條防線,全部被破壞撕開。
若魏軍再渡過阿姆河,就可以繞行阿里亞平原,直逼尼薩城。
這個消息,讓沃洛加西斯心神遽震,徹夜難眠。
曹魏這次全力用兵,鋒芒畢露,開戰三天已讓帕提亞舉國譁然。
Ps:求票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