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明末:誰言商賈不造反?> 第13章 生活的希望(求追讀!)

第13章 生活的希望(求追讀!)

  「掌柜的,來一份蕎面圪,兩碟花生米。」

  鴉頭川墩的市集上,新兵馬漢坐在街邊的小攤兒上,一邊揉著背,一邊對掌柜的吩咐道。

  「好嘞,兩位兵爺,您稍坐,馬上就成。」

  「什麼一份,通通要三份。」新兵營二隊伍長羅三傳立刻大聲嚷嚷道。

  馬漢臉上頓時露出心痛的神情。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羅三傳道:「咋了?你害老子蹲了那麼長時間的馬步,做了那麼多的伏地挺身,吃你兩碟花生米,不行嗎?」

  馬漢嘟囔道:「馬步是那趙二能的吩咐,大家都有蹲嘛。」

  『啪』的一下,羅三傳拍了馬漢的頭道:「你小子還敢跟我抬槓?老子現在胳膊還是酸痛的呢。」

  馬漢看羅三傳生氣,連忙轉移話題道:「主要是那趙閻羅實在是太狠了,經常晚上加練不說,還動不動就打人。我現在看到他手裡的軍棍就直犯哆嗦。」

  羅三傳瞥了他一眼道:「扛不住了你可以退出戰兵隊。」

  馬漢頓時不言語了,過了一會兒才說道:「我可不退,我還指著戰兵隊的月俸娶媳婦兒呢,再苦我也得忍著!」

  「這就對了!」羅三傳道:「你能選入戰兵隊,多少人羨慕還來不及呢。就前些天,火炮營的趙午在市集的北面蓋了一個辛寨子,三間大瓦房,一個大院子。左近村子裡的媒人都快把他家的門檻給踏破了,去了白家溝村最好看的媳婦兒。你還不知足。」

  此時,掌柜的將蕎面圪和花生米端了上來,笑道:「兩位兵爺,咱們這裡還有肉夾饃,十八文一個,你們戰兵月俸高,要來試試嗎?」

  「掌柜的,俺們是新兵,第一個月的月俸還沒發呢。莫來勾我們。」

  羅三傳朝掌柜的擺了擺手,捧著蕎面圪開始大口朵頤起來。

  「咱們戰兵要去打仗嗎?」馬漢不禁問道。

  羅三傳沉默了一下,說道:「打就打唄。咱們的命本來就賤,還能拿到二十五兩銀子的優恤。而且,王大人說了,戰死的士兵被稱為烈士,烈士的後代,王大人會免費奉養一輩子。想想吧,以後咱們的兒子衣食無憂,再也不用像咱們這樣過苦日子。」

  「可是....我連媳婦兒都沒有,哪有什麼兒子!」馬漢將花生米的碟子往羅三傳的面前推了推,討好道:「三傳哥,要不你讓嫂子幫我也說個媒吧。我得趕緊留個種,不然那天上戰場嗝屁了,可就太虧了。」

  羅三傳哈哈一笑道:「你小子,家裡就個草廬子,還想著娶媳婦兒,哪個姑娘肯跟你?」

  馬漢連忙道:「我出彩禮啊,我給她娘家四兩銀子彩禮還不行嗎?只要她能給我生個兒子出來。而且,房子我以後會建的嘛。」


  羅三傳瞪了他一眼道:「你小子別擾亂市場,把彩禮的價格整高了,大家都不好弄。這樣,改天我讓嫂子幫你問問吧,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家。不過,你得把這隊列訓練給弄會了,別到時候被趙二能給踢出去了,你嫂子可沒那個臉跟別人張嘴。」

  馬漢立刻激動起來:「三傳哥,你就放心吧,吃完我就去練!我就不信我學不會!」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聽到校場的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銅鑼聲。

  這銅鑼像是催命一般,兩人身子都是一激靈,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他娘的,緊急加練!這趙閻羅又抽風了!趕緊走!」

  羅三傳立刻撂下筷子,拉著馬漢往校場的方向趕去,還不忘跟掌柜的喊道:「把沒吃完的存起來,等俺們解散了就來吃。」

  「沒問題,兵爺慢走!」掌柜的笑呵呵的向兩個人擺手道。

  ......

  忙碌的九月轉瞬即逝,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份的中旬。

  墩堡的民政和軍政的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在這期間,荀先生陸陸續續的又往鴉頭川墩派了一些紡織工,和一些織機過來。

  這些織工是被三倍路費給吸引來的,他們都以為保德州靜樂都這個地方就是窮鄉僻壤,原本打算來傳道受業一番,便抽身離開。

  來的過程中,經過保德州的那些荒涼的地段,也都驗證了他們的猜想。

  可他們抵達鴉頭川墩時,都被這片土地展示出來的熱鬧和繁華給驚呆了。萬萬沒想到,這窮地方竟然會藏著這樣一個特殊的墩堡。

  這裡的居民大部分都穿著體面的衣裳,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仿佛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跟他們在別的墩堡所看到的那些破衣爛衫的,臉上始終帶著一種麻木感和呆滯感的墩兵完全不同。

  而且這裡的市集也很熱鬧,竟不輸一些大的墩堡。時不時還會有墩兵進行巡邏。這些墩兵從來都是列隊而行,秩序井然,光著一項,就比其他墩堡的墩兵強得多,讓人不由自主就有一種安全感。

  聽這裡的墩民們說,這些墩兵還不是王大人的戰兵,而是新兵汰下來的,只負責墩堡裡面的守衛和治安。

  這讓織工們心中都十分訝異,墩兵都這樣子了,難以想像戰兵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氣勢。

  在這樣一種條件下,再加上商號給予的一兩五錢月俸和免費吃住,有相當一部分織工留了下來。部分織工甚至把家都遷到了這裡,只因工坊的夥計在這裡能夠提供免費的吃食。

  王少鈞在和這些織工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後,講過不懈的嘗試,終於放棄了對綢緞的改良。


  他不得不承認,明末對於絲綢的開發,基本上發展到了頂峰。

  從養蠶開始,到繅絲,調絲,絡絲,牽經,治緯和開織,每個都會經過十分繁瑣的工序,所用的織機和工具有數十種之多。

  蘇杭,潞安,南京等等各個地方的工藝也各有特點。

  而且,做工也極為精巧,什麼銀條紗,縐紗,土紗,彩色妝花,五彩斑斕,顏色竟多達幾十種,艷而不俗,繁而不亂。

  眼見實在沒有改進的空間,王少鈞便將目光轉移到了棉紡織業。

  棉紡織業和絲織業相通,也是極為發達。工藝上倒沒有什麼改進的空間,但王少鈞意外的發現,似乎可以在工作效率上,對棉紡織機進行極大的改善。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