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張角之死(下)
第386章 張角之死(下)
幽州公孫瓚與曹劉聯盟的決戰並不是什麼出乎預料的事情,天下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早晚會發生的。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發生的這麼早。
這著實是讓他們感慨了一瞬。
尤其是大虞。
勤政殿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原本的天師殿早已經被更改成了勤政殿的名字,因為如今的張角不再是太平道的天師了,或許等到張角死了之後,他的名字會被供奉在道教的某一尊神位之上。
就如同老子既是道家的那位老子,又是道教傳統意義上的三清之一,太清天尊。
「沒有想到,這兩位竟然會如此的迫不及待,更沒有想到,公孫瓚竟然會這麼快就忍不住自己的野心了。」
坐在張角面前的祖天師只是笑了笑,他的笑聲十分清淡,從其中聽不出來什麼情緒。
「公孫瓚的事情早晚是要解決的,不過玄德與孟德原本的打算一定不是現在就解決公孫瓚,因為幽州的地盤劃分還沒有商議好吧。」
祖天師摸著自己的下巴,臉上帶著些許的思索。
「此時他們兩個迫不及待的發起對公孫瓚的進攻,大抵上是因為仲穎向大虞投誠,而自從交州的孫策戰敗,跑到更遙遠的地方割裂了一部分的交州建立了「吳」之後,天下九州就只剩下了幽州的公孫瓚還在割據。」
祖天師的聲音中帶著些許感慨:「天下已經分裂太久了,無論是玄德還是孟德,都已經有些按耐不住想要一統天下的決心了額,於是他們只能夠在匆忙之中發動對公孫瓚的最後進攻。」
「將公孫瓚這塊肥肉撕裂吞噬之後,這兩位下一步恐怕就是聯合起來,發動對大虞的進攻了。」
張角咳嗽了幾聲,他的身體越發的有些支撐不住了。
聽到這話倒是笑了笑,一點擔憂的情緒都沒有。
「這倒真是一個壞消息,不過對於我來說,也算不得太壞。」
張角在這位的面前從來就不自稱為「朕」,他們兩個的關係與其說是上下級、君臣之間的關係,不如說更像是「朋友」、「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係。
他眨了眨眼睛,像是一個尋常頑趣的老人一樣。
「我的身體,應該是撐不到這一天了。」
「在曹操與劉備戰勝公孫瓚之前,我應當就已經魂歸高天了吧。」
祖天師也不避諱這些事情,只是輕輕點頭:「扁鵲做出的決定,幾乎從未曾錯過。」
「不出意外的話,也就是這個冬日了。」
張角偏過頭,看著祖天師,只是再次嘆氣:「我一死,恐怕大虞之內會有短暫的動盪,這一切都要麻煩你了。」
他分析著如今大虞境內的情況。
「如今朝廷上下,想要與成兒爭奪皇位的,大概也就只有我那個腦子昏了頭的二弟了。」
張角嗤笑一聲:「若是他真的有這個本事,即便是學一學上古先賢將皇位讓給他又能夠如何呢?可是啊.」
他再次嘆了口氣:「我這個弟弟,竟然與那群世家聯合在一起,並且答應了那些世家一些「條件」,從而得到他們的幫助,以此來獲得權力。」
張角的神色凜冽:「他早已經忘記了,當初我們之所以要揭竿而起,正是因為這些世家趴伏在天下黎民之上吸血,讓我等無法生存!」
說到這裡,張角的聲音已經變得急厲,其中充斥著戰火的金戈鐵馬!
他與張寶不同。
他是從風裡來雨里去、在戰火中舉起了黃巾大旗,在無數官兵的圍剿之下還建立了大虞的人!
祖天師聲音依舊平靜,但卻能夠讓人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那一抹暴風雨前的「寧靜」。
「有些人好日子過的太多了,自然而然就會忘記了來時候的路。」
「這個時候,只要把屠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就會想起來自己來時候的路、也會哭訴自己的不容易,更會發誓將來一定會好好的找回本心了。」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話語中聽出來了對方的「憤怒」與「理智」。
一道嗤笑聲同時響起,迴蕩在這大殿之中。
天泰十年。
大虞天子詔書,拜「祖天師」為大虞「丞相」,兼任「尚書台令」,加封太師。
自此,這位從風裡來、從戰火中舉起大旗的祖天師,正式掌管了大虞所有的政務。
在祖天師接受政務之後,大虞的經濟更是朝著良好一路發展,甚至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鼎盛」的模樣了。
天泰十年,冬。
就在涿郡,劉備、曹操的聯軍與公孫瓚發生了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
公孫瓚所率領白馬義從拼死衝殺,但最終還是淹沒在盟軍的浩瀚海洋之中。
有些時候,當士兵的戰鬥力、素質相差無幾的時候,戰爭便是「人數」的遊戲,拼殺到最後,拼的還是人數。
尤其還在雙方裝備質量、武器等等都相差無幾的時候。
這是一場碾壓似的、結果沒有任何可以爭議的「戰爭」,公孫瓚戰敗,逃竄到易水之畔,而後自刎。
頗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姿態。
而公孫瓚死了之後,出乎天下人預料的是,幽州竟然全部都劃歸了曹操的統轄。
所歸屬曹操陣營的一部分荊州勢力劃歸了劉備所有。
至此,天下勢力徹底三分,只剩下了大虞、以及兩漢了。
天泰十一年,天下勢力三分。
一時之間,這動盪的天下好似又有了幾分「一統」的傾向,雖然天下三分,但也正是因為有了三個大勢力的割據,所以百姓們才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
長安大漢那邊,因為有劉備接手,加上小皇帝一心沉迷在聲色犬馬之中,沒有什麼功夫理會朝政,所以長安大漢直轄下的百姓們生活也還算過得去,至少已經恢復了安寧。
而琅琊大漢這邊倒是有些複雜了,天子與曹操之間的爭鬥好像是進入到了某種白熱化的階段。
朝廷中有天子的勢力也有曹操的勢力,當然了,那一部分忠於天子的勢力還較為「弱小」,不能夠與曹操的勢力抗衡。
這種情況下琅琊大漢這邊的生活也勉強還能夠看的過去。
至於大虞這邊,倒是三個勢力裡面百姓生活最好的一個了,或許是因為這是一個「新生」的國家,所以這裡的一切制度都還沒有腐朽。
新生的國度充斥著勃勃生機,加上天子與丞相十分君臣相宜,朝廷之上甚至一時之間連爭鬥都沒有了。
三方之中,大虞的百姓生活之好,讓劉備、曹操勢力範圍內的百姓都開始羨慕,而後一些著實是生活不下去的百姓,一咬牙,直接悄悄帶著家當開始了「南下」的遷徙。
一兩個人的南下自然不能夠算是「遷徙」,但若是這些人一個連帶著一個,甚至最後形成了讓曹操、劉備都不得不頒布律法,阻止百姓們離開的浪潮呢?
那就算是遷徙了。
在後世七年級「華夏古代史」的教學課本中,關於「三國」的篇幅裡面,專門有一部分的話語記載了這一次的「遷徙」,他們在歷史中有一個專門的名字。
「華夏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遷徙」。
課本上的描述是這樣的。
「在公元207年,也就是歷史上的天泰十一年,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不同國家之中的百姓生活也逐漸的出現了明顯的差距。」
「當時尚且未曾完成一統的大虞王朝國內政治清明、皇帝勤於政事,而時任丞相的「祖天師」也展露出來了自己強大的治國能力,將大虞治理的井井有條,一時之間,甚至有當時大漢最鼎盛時期的盛世模樣。」
「而在這樣的對比之下,此時的劉漢與曹漢王朝便顯得不是那麼的優秀了。」
「於是,大批的百姓紛紛南下,其中逃亡大虞境內的百姓數以數十萬計,這也形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浪潮。」
「這樣子的遷徙行為是自中原地區逃亡當時的大虞境內,其中來自北方、中原、沿海的諸多百姓選擇的逃亡地點更多的是身為當時大虞首都的「臨京城」,這些百姓在逃亡到了大虞之後,迅速得到了大虞的人口認定,而後開始在大虞境內生活。」
「在當時,大虞的主要勢力盤踞在我國的南方地帶,那裡地廣人稀,科技並沒有中原地區發達。」
「北方、中原人的不斷南遷,不僅給當時的南方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從而使得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的南方地區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
「當時大虞境內所統轄的南方地區,因為政治清明,所以對耕地的擴展較之北方放鬆不少,且因為大虞初代皇帝張角的政策治理,所以社會較為安定。」
「在當時南下移民和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之下,大量的荒地被開課了拿出來,耕地面積不斷增加,並修建了許多的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而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之下,當時盤踞在中原地區的「墨家子弟」很快帶著他們的生產工具來了南方,吸引了大量能工巧匠的南方地區,生產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
「在這一時期,南方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開始達到了與北方持平的階段。」
「而盛極一時的「虞錦」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隨著大虞的安定,南方的手工業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繅絲、織布、制瓷、冶鐵、造船、造紙、造鹽等各個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能夠與北方「官渡城」、「長安城」媲美的南方大城市「臨京城」,也是後來的「豫章城」出現了。」——節選自華夏古代歷史·七年級。
在這樣熱鬧的發展之下,大虞的國力自然是蒸蒸日上的。
而大虞開心了,有人自然就不開心了。
比如曹操。
天泰十一年,大虞發展正在關鍵的時候,曹操與劉備聯手,二人的盟軍規模再次擴大。
他們不願意看著大虞繼續這樣和平的發展下去了,所以他們決定率領大軍南下,攻打臨京城。
他們要聯手覆滅大虞。
而在這樣的風雨飄搖情景之下,大虞國內發生了一件大事。
張角病危。
臨京城內
太子張成坐在東宮之內,臉上帶著擔憂的神色,他開始害怕了。
此時的他還未曾準備好接手這個諾大的帝國,也沒有準備好對付自己的那個二叔,可是他的父親在這個時候病倒了!
那位天下聞名的醫者「扁鵲」以及「華佗」都已經進了皇宮,可是此時的勤政殿內卻沒有一丁點的消息傳出來!這怎麼能夠讓這個半大的少年不害怕呢?
張成猛的站了起來,臉上帶著堅定的神色。
「我要去見父皇!」
可還沒有等他走出大殿,外面一個內侍便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慌張的神色。
「殿下!」
「陛下傳召!」
臨京城內,地公將軍府
張寶神色難看的望著面前的侍衛,眼前閃過些許暴怒之色:「你們憑什麼不讓本將軍出府?」
他的面前,那些侍衛一動不動:「這是陛下的命令,若是您有問題,可以等待陛下傳召您。」
勤政殿內
張角躺在床榻之上,身旁站著早已經準備好了的祖天師。
當張成急匆匆跑進來的時候,張角握著他的手,讓他認祖天師為「相父」,並且告知了張成「祖天師」的真正身份。、
其實一開始祖天師成為丞相的時候,張成還有些不滿,覺著自己的父親是老糊塗了,但後來見到了這位的霹靂手段,便不再說什麼,反而力挺祖天師。
然而今日得知這位的真實身份之後
張成才知道,自己的父親當時做的決定到底是多麼的偉大!
他的手被張角拉著,放在了祖天師的手中。
大殿內傳來一聲嘆息聲。
伴隨著這道嘆息聲,這位歷史中的太平道創建者、大賢良師、至聖天師、天公將軍,大虞開國之君,便這樣悄無聲息的駕崩了。
天泰十一年。
大虞天子張角崩於臨京城內,年六十有三。
諡號「聖高」,廟號「太祖」。
後世稱之為
虞太祖,又名為虞聖高太祖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