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

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

  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天可汗遇到什麼好事了,讓您如此開懷?」

  阿史那社爾好奇地湊過來。

  中原淪陷、南方失控、皇帝出奔……最近這段時日收到的儘是壞消息,把晉陽城的眾人都整抑鬱了。

  仿佛整個大唐全部淪陷、只剩下腳下這片立錐之地似的。

  這讓阿史那社爾感到格外憋屈。

  他骨子裡還是嚮往自由的草原男兒,豈能鬱郁久居檐下……

  「你來的正好,過來一起奇文共欣賞。」

  李世民隨和地向心腹愛將招招手,遞過去一封信。

  阿史那社爾欣然接過,只是看了一眼,就驚得差點昏厥過去——

  「可汗和小汗被活捉了?!」

  遊戲結束了!

  「你去趟朔州。」

  「嗯?」

  天可汗向他發布命令的時候,阿史那社爾還在那兒發愣。

  「你率精銳二萬,埋伏在朔州南下晉陽的必經要道上,伏擊明軍。」李世民不管那傢伙有沒有反應過來,兀自吩咐道。

  阿史那社爾腦子一片空白。

  這場仗的根本矛盾,難道不是李承乾和李明之間的繼承權大戰嗎?

  此事平平無奇,在突厥汗國的歷史中亦有記載。

  可是現在爭奪的一方已經徹底完敗,那這仗還打個毛線啊?

  為什麼天可汗還要繼續動兵?

  您老不是已經退休了嗎?

  阿史那社爾腦子亂鬨鬨的,又不敢把心裡所想的說出來,怕觸著老可汗的逆鱗,扭捏了一陣,問道:

  「那……我要先和在朔州駐防的程知節通報一聲嗎?」

  「不必。」李世民擺擺手,嘴邊洋溢著壞笑:

  「就讓他以為自己是孤軍奮戰,這樣演起來不會露出破綻。」

  演什麼……社爾不是十分明白天可汗的戰略,不過他下意識地覺得,這個戰略可能有背刺程知節老哥的嫌疑。

  然而,慈不掌兵。

  作為天可汗座下頭號舔狗,阿史那社爾沒有再多問。

  「遵令。」

  簡潔的回答,領命而去。

  有點動作,總比悶在晉州發霉好。


  因為李承乾、李治發昏,導致這場仗稀里糊塗地結束,大軍稀里糊塗地投降什麼的,他也不甘心。

  「相信李明也贏得不暢快吧?

  「吾就陪他好好玩一玩。」

  李世民十分灑脫,送走了高傲的突厥遺族,便又緊鑼密鼓地喚來了郭孝恪。

  「汾河上的鐵索,設置得怎麼樣了?」

  有李世績珠玉在前,郭孝恪不敢把太上皇的命令當兒戲了,一板一眼地回報:

  「已經按照陛下吩咐,布設下多道鐵索,截停了汾河的所有船運。

  「鐵索之間,也系泊著裝滿桐油、乾草的縱火船,足以抵擋敵方水師通過。」

  李世民點點頭,交代道:

  「鐵索可務必要固定牢固啊。」

  「都釘在岸邊的懸崖峭壁上,並布置了石壘工事,重兵把守。」郭孝恪道。

  在天策上將的麾下,唐軍爆發出了極高的工作效率。

  李世民清舒一口氣,輕鬆地笑了笑:

  「準備準備吧,明軍的水陸兩路大軍就要開啟北伐了。」

  郭孝恪咽了口水,神情緊繃。

  「是。」

  「對了,最近還發生了件事情。」李世民一臉輕鬆道:

  「相信到時候兩軍對壘時。對面會很貼心地通知你,所以還不如朕提前和你說了——

  「皇帝和皇太弟,被對面活捉了。」

  郭孝恪的臉唰地就白了。

  …………

  「陛下已經突破蒲州、抵達晉州,並俘虜了唐偽帝等一眾皇室成員。

  「現命令我等即刻南下,攻陷朔州,和陛下的大軍一道,進逼晉州。」

  山西戰場的後方,與朔州戰場隔著一座太行山的「療養勝地」。

  李靖召集眾將,將李明的親筆信展示出來。

  諸將精神為之一振。

  從朔州「勝利轉進」以來,他們就轉變了打法。

  從陣地戰轉為襲擾戰,派出小股部隊不斷地騷擾駐防朔州的唐軍。

  而大部隊則留在後方,安心休整。

  如果說,有什麼事能比吃著火鍋唱著歌更幸福。

  那莫過於一邊吃著喝著,一邊看山對面的大唐同行忍飢挨餓。

  因此,將士們的血條回得非常快,已經完全恢復了作戰能力。


  「這就是最後一戰了!」

  侯君集摩拳擦掌。

  其他幾位將領也同樣志在必得。

  李靖微微搖頭:

  「不可輕易小看了戰爭。不到真刀真槍對上的那一刻,勝負還未可知。」

  切……侯君集不服氣地哼了哼鼻子。

  其他人也同樣不以為然,覺得這位軍神明明很強卻過分謹慎,只是嘴上不說。

  皇帝都當帶投大哥了,唐軍還不樹倒猢猻散?

  大明天兵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已經浮現在諸位的眼前了。

  對於屬下驕傲輕敵的情緒,李靖匡正道:

  「兵者國之大事,陛下在親筆信里特意寫明了,讓我等不得掉以輕心,要繼續慎重行事,切忌操之過急,功虧一簣。」

  都把李明陛下給搬出來了,孤傲如侯君集也說不得什麼。

  眾將拱手:

  「遵令。」

  …………

  李靖所執掌的大明天兵結束了在恆州的休整,再次全軍出動,沿太行陘翻越太行山,長驅直入山西地界。

  浩浩蕩蕩,勢不可擋,兵臨朔州城下。

  城牆上,程知節面色灰敗。

  這段時間,他一直疲於應付明軍的騷擾,沉迷戰鬥難以自拔。

  所以他並不知道後院起火,大唐社稷被捏在大明手裡,他所效忠的殿下和陛下已經被俘了。

  不過面對如此浩大的軍勢,程知節莫名有種預感,大唐的大限已至。

  好不容易擊潰的敵人,一眨眼的工夫,又齊裝滿員、士氣飽滿地出現在自己眼前。

  換誰都會感到無比的絕望。

  更何況,自己這邊……

  老程回身掃了一眼。

  他手下的兵,無不灰頭土臉,神情充滿了沮喪,身上餓得精瘦。

  為了供給太上皇大部隊的開銷,坐擁糧倉的朔州軍寧願自己節衣縮食,將朔州的存糧幾乎悉數搬運到了晉州。

  能維持這樣的紀律而不崩潰,全靠主將程知節身先士卒。

  「呼……要向晉州求援嗎?算了,李明率軍北上,太上皇那邊恐怕也是自顧不暇。」

  老程長出一口濁氣,掃了一眼士兵們的面孔。

  對其中的絕大部分人,這恐怕就是他們的訣別了吧。


  但絕望歸絕望,仗還是要打的。

  「全軍準備!不得擅自後退!死也給老子死在前線!」

  程知節振臂高呼,身先士卒地張開一張床弩。

  …………

  事實證明,唐軍的精神再怎麼強韌,終究不可能抵禦物質的洪流。

  明軍的幾次試探性進攻,他們都守得非常吃力,屢次險些全城失守。

  又如何敵得過明軍主力的全力一擊?

  戰局簡直是一邊倒的虐菜。

  在李靖的坐鎮指揮下,朔州北城門立刻被踏破。

  武裝到牙齒的騎兵,駕馭著同樣披掛著厚實明鎧的坐騎,如鋼鐵洪流一般湧入朔州城。

  百姓四散奔逃,街道上到處倒臥著身披唐甲的屍體。

  大局已定。

  「結束了麼?沒想到竟是如此不堪的結局……」

  程知節心中充滿了悲壯。

  「將軍,我們快從南門後撤吧!」副將苦苦相勸。

  程知節雙眼通紅:

  「我讓士兵上去送死,我怎麼能自己苟活?」

  老將軍這是要殉國啊!

  副將急中生智,立刻痛哭流涕地抱住程將軍,大喊道:

  「將軍一死了之是簡單了,可陛下失了支撐的立柱可怎麼辦啊!」

  陛下……這說到了程知節的心坎里,他遲疑了一下。

  副將繼續苦苦勸道:

  「戰爭還沒有結束,不如我們先撤回晉州,襄助太上皇陛下繼續抵禦明賊?」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程知節。

  他的情緒平緩了下來,但布滿血絲的雙眼更為通紅。

  「是啊,繼續抵禦明賊……

  「朔州城雖然失守,但是作為城市本身,也可以給明賊添一些麻煩,不是嗎?」

  副將眼皮子一跳。

  他不知道他說的哪一點啟發了程老將軍。

  但他知道,這個「啟發」可能不大妙……

  …………

  「啟稟將軍,敵軍主將攜殘兵,從南門出逃了。」

  傳令向侯君集稟告。

  朔州城之戰由老侯統領,老帥李靖因為年紀偏大、行路較慢,暫時在後方坐鎮。

  「嘖,程咬金終究是一介山賊。口號喊得熱血,忽悠士兵送死,自己倒是開溜得痛快。」


  侯君集不屑地撇撇嘴。

  此次攻占朔州,順利得超出了他的預期——唐軍雖然問題很多,但畢竟還是唐軍啊,而且攻城戰一直是作戰的難點。

  能這麼輕易地就攻下一座城……

  明軍的基層戰鬥力,真是讓他歡喜。

  即使他已經指揮這支部隊一年多了,但仍然常用常新,充滿了驚喜。

  「甚至比陛下定下的進度都提前了兩天。這兩天可以做很多事情啊。」侯君集滿意地撫著鬍鬚。

  李道宗擔任他的副手,提醒道:

  「陛下給此戰定下的方略是南北對進,要協同進攻,我方不可擅自冒進。」

  「我知道。」侯君集不耐煩道:

  「我的意思是,不如趁這兩天時間,讓士兵先休整放鬆一番。兄弟們打仗也很辛苦,該有酬勞……」

  「軍隊的紀律不能鬆懈,絕對不準縱兵劫掠。」李道宗冷著臉說。

  侯君集嘴角抽搐:

  「……朔州是我大明領土,我怎麼會劫掠?在你眼裡,我是這種人嗎?」

  李道宗冷冷地點頭:

  「沒錯。」

  侯君集:「……傳令。」

  傳令兵:「在。」

  侯君集:「傳我的命令,軍隊駐紮朔州期間,應注意紀律,對百姓秋毫無犯,恢復城中秩序。」

  傳令兵:「是!」

  做完安排,老侯把一張臭臉轉向老李:

  「這下你滿意了?」

  李道宗點點頭:

  「滿意了。」

  「切。」

  大戰在即,兩位將領的心情倒是輕鬆得很。

  在他們眼裡,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

  朔州的光速淪陷,很難讓他們提起警惕,回憶一下李明和李靖的警告。

  他們滿腦子都在盤算著如何利用爭取到的兩天假期,好好休整部隊,以最雄壯的精神完成會師……

  這時眼角瞥見,朔州城的某一個角落,似乎亮起了橘色的火光。

  「報!將軍,唐軍殘兵在城裡各處縱火!」

  嘖,果然不能太閒,事情馬上就找上門來了……侯君集擦擦牙花。

  城裡著火,對明軍的影響倒是不大。

  因為他們的後勤十分通暢,並不依靠這兒吃飯。


  大不了把部隊往城外一撤,睡帳篷便是。

  「但是,朔州的百姓不能不管啊。」李道宗憂慮道。

  侯君集也覺得腦殼疼。

  老侯固然不是什麼大善人,但是大明及其軍隊是有「偶像包袱」的。

  為了不給李明陛下「愛民如子」的光輝形象抹黑,侯君集也只能收斂脾性,端起來了。

  「殺千刀的瓦崗匪類,果然就只會幹些放火的勾當……救火,安置災民!」

  …………

  朔州春季乾燥,導致火勢連綿不斷。

  明軍結結實實忙活了兩天兩夜,把攻城戰速戰速決打出來的「假期」都給貼上了,才算勉強控制住了火勢。

  「奶奶的,天殺的程咬金,天殺的瓦崗匪類……」

  侯君集氣得直呲牙。

  休整兩天比打仗還累,也是沒誰了。

  「假期」泡湯倒還在其次。

  如果因此影響了士兵的作戰狀態、導致李明陛下掃清六合的最後一戰收官得不完美,那才是耽誤了大事!

  「君集,和陛下約定進軍的時間到了!」李道宗提醒道,兩隻眼眶都是黑的,不知是被煙燻的還是熬夜指揮救火熬的。

  「切,知道!」

  侯君集煩躁地應了一聲。

  明軍剛完成了兩天兩夜的救火工作,又立刻連軸轉地奔赴戰場。

  「謝謝,感謝大明天兵!」

  朔州官民夾道歡送。

  比起明軍第一次占領此地時,百姓的擁戴要熱情得多。

  即使城中的糧食大多被唐軍搜刮,送往了晉州。

  但他們仍然將窖藏起來的糧食取出,簞食壺漿以謝王師。

  「不必不必,我軍不缺吃的,你們還是管好自己吧,瞧你們餓的……」

  侯君集艱難地拒絕著朔州大媽的投餵。

  李道宗只覺好笑:

  「沒想到侯將軍如此愛民如子,清廉剛正,堅決不取百姓一分一毫啊。」

  從不劫掠侯君集臉色一黑。

  他覺得老夥計在內涵他,但他沒有證據。

  算了,內涵就內涵吧。

  現在的他,已經不是那個洗劫高昌的大貪污犯了。

  他是大唐、大明兩個超級王朝的開國功臣!

  是的,他認為大唐已經成了過去式,大明已經完成了開國。

  看看,民眾竭誠歡迎大明天兵的景象,仿佛他和其他諸將的想像成真了一樣。

  天命在我!

  戰爭已經結束,剩下的只是武裝遊行至晉州城下,宣布勝利而已。

  大勢所趨,誰能阻擋!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