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
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
「各地都在風傳父皇在前線下落不明?甚至齊州還盛傳父皇已死?
「各個親王都在蠢蠢欲動,與都督府眉來眼去?齊王甚至已經開始秘密整兵、準備造反了?」
太極宮,兩儀殿書房。
李明端坐著,讀著來俊臣從各地收報的情報,手指噠噠地點著桌面。
只有高低起伏的胸膛,說明他的心緒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平靜。
雖然之前早有預料。
但當李世民在前線遭遇不測的傳言,真的擺在他桌案上時。
李明仍然感到無比唏噓,腦子一團亂麻。
那可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啊——儘管在去年以前,老李對他這個么子並沒有盡太多父親的責任……
呼……呼……李明連續深呼吸幾次,強迫自己的心緒又慢慢冷靜下來。
「事情沒那麼簡單,這流言就來得很突兀……」
按理說,陛下發生了意外,前線肯定第一時間向監國殿下,也就是他李明,發報了。
作為第一責任人,李世績絕對不會蠢到在這事情上耍小花招。
退一步說,就算李世績真這麼愚蠢,同在前線的侯君集、李道宗、侯君集也不會一聲不吭吧?
然而沒有,那三位忠心耿耿的奸黨成員,也沒有向黨魁大人通報這個消息。
總不至於唐軍八萬主力被三體人一招秒了,連信都發不出來吧?
「相父,你怎麼看?」
李明下意識地問道。
房玄齡的座位空蕩蕩的,偌大的書房裡,李明只能聽見自己的聲音,並沒有人回答。
「嗐,瞧我,都把房玄齡去遼東這事兒給忘了。」
李明苦笑著拍拍腦袋,莫名有一種悲涼孤寂的感覺。
關於李世民下落不明的傳言,以李泰所在的洛陽為中心、七位庶子所坐鎮的州縣為節點,迅速向全國鋪開。
明明他這個監國都沒有收到密報呢!
那些被淘汰的臭魚爛蝦憑什麼知道的?
明顯是謠言。
李泰編織的謠言。
「而且謠言的矛頭,都無一例外,指向了我……」
李明把視線重新拉回到來俊臣的情報上。
來自八個王府的流言口徑高度的一致,均聲稱李明是這起「陛下不祥事件」的幕後黑手。
因為陛下和太子殿下如果被殺,那毫無疑問,身為監國的李明收益最大。
直接一步到位,跳過儲君的環節,登基稱帝。
而且不僅是動機,連作案手法,這些流言也傳得有鼻子有眼的。
「是突厥人背刺唐軍,才導致陛下遭難,而疑似與突厥人串通的李道宗、以及與鐵勒人串通的契苾何力,都是我的心腹。
「而且當初他倆被懷疑通敵時,我還在朝堂上替他們辯護,這也成了我謀害親父的證據……」
李明回憶著朝堂上的點點滴滴。
真是見鬼了,既有動機也有手法,連李明都越看自己越可疑。
拋開不當人這點,單純為了幹掉父皇上位的話,這手法還真他釀的天衣無縫,能大幅省卻自己在太子位置上待機的時間。
「也就是說,李泰的黨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給我挖坑了麼……」
李明感到腦殼痛。
他的長安報社,業務範圍只覆蓋了長安和東北。
其他廣大地區的輿論場,並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也就是說,李泰完全可以在其他州縣營造信息繭房,把髒水全潑到他李明身上,進而農村包圍城市,讓這股對他極度不利的輿論風潮倒灌回長安。
這樣,李泰就師出有名,可以號令諸王誓師討逆了!
「雖然京畿之地兵力空虛,可城池還在這兒,禁軍、屯衛都還在。
「沒有其他七位親王的輔助,李泰的軍隊是不可能打進堅城的。
「為了讓其他七位親王跟著他造反,李泰不惜造父皇的謠嗎?」
畢竟大家都是兄弟,又不是上下級。
李泰和其他七位庶出的兄弟,就算關係再好。
平時喝喝酒吹吹牛沒什麼問題,可真讓他們起兵造監國的反,那是絕對沒這個膽子的。
畢竟皇帝還在上面壓著,那七個臭魚爛蝦誰敢這麼跳?
然而,王爺們造反的膽子沒有,但借著「討逆」的名義撈取政治資本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而李泰,就給了那些臭魚爛蝦扮演大忠臣、大孝子的機會。
「如果七個藩王都被李泰忽悠了,以為這事是我乾的……」
李明下意識地把目光投向了牆上掛著的大唐堪輿圖。
八王遙領的都督府,都正好卡在戰略要地上。
距離長安最近的秦州都督府,由韋貴妃的兒子李慎把持,殺到城下不過是一腳油門。
而李明能調得動的軍隊,要麼在遼東,要麼在南方,離長安甚是遙遠。
加上全國漕運吃緊這個老大難問題。
等到這些天南地北的軍隊調入京城,剛好來得及參加自己的頭七。
不過謠言終究是謠言。
在前線送來可信的戰報之前,單憑李泰的造謠,幾大都督府的軍隊是不可能被輕易調動的。
而這似乎也被探子們的情報所證實了。
在肅反委員會高強度的監視下,各都督府巋然不動,並沒有徵召折衝府府兵的徵兆。
包括洛陽也毫無動靜。
天下暫時風平浪靜。
「然而李泰已經在提前做輿論鋪墊了,不可掉以輕心。
「誰知道這貨在暗中憋著什麼,他的府邸連探子都安插不進去。
「李祐的動向也很值得警惕……媽的,要不是朝中那群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蟲豸攔著,我本可以齊州都督府動作可疑為藉口,把南方的士兵往關中調集……」
李明沉吟著,不禁佩服自己的未雨綢繆。
戰報沒到而謠言四起,現在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至暗時刻。
幸好自己提前做了準備,把不容易趕路的老頭子們早早地送出了京城。
相比李泰,他李明也不是沒有信息優勢。
那就是,他提前猜出了對方的計謀,並相應做出了安排。
公元七世紀,人才是關鍵。
房玄齡、楊師道、崔仁師等不堪舟車勞頓的老臣,已經先上路了。
其他一些十四黨的外圍成員,則不必擔心被清算,可以潛伏在長安,與李泰虛與委蛇。
用嫡子黨噁心李明的方法,噁心回去。
至於長安報社的官n代們,則該走的走,該留的留,也安排妥當。
狄仁傑和來俊臣,堅持留在長安做「敵後」工作。
不知為什麼,自從爽虐了一把李乾祐以後,來俊臣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士氣特別高昂。
連帶著把狄仁傑和整個肅反委員會的工作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
此外,他還抽空下了一步閒棋……
「殿下,突厥商人執失步真求見。」
宦官平靜地上報。
他一直搞不懂,日理萬機的監國殿下為什麼會這麼看重一個胡商。
但他也不敢問,只管帶話就是了。
「請他進來吧。」
李明整理思路,沉穩地吩咐道。
不一會兒,執失步真就進殿了。相比之前,這位老朋友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穿著得體的大唐圓領袍衫,面龐圓潤、氣色白裡透紅,完全沒有之前屢次破產以後失魂落魄、瘦骨嶙峋的可憐模樣。
「草民拜見殿下!」
執失步真一進門就跪在地上,無比恭敬地向自己的救命恩人砰砰磕響頭。
時至今日,他都感覺自己好像在生活在西域的童話故事裡,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
和自己合夥倒賣宮中物資的小奸商,居然是大唐帝國的執政什麼的,某天突然不裝了,攤牌了,往他腦袋上哐哐地砸金銀財寶……
爽文男主不過如此。
「你我都是老朋友了,不必拘謹。」
李明和善地讓他平身,溫和地問:
「我讓你辦的事兒,辦完了嗎?」
「回殿下,辦妥了!」
執失步真在漢地呆久了,知道殿下說的「不必拘謹」只是客氣客氣的,他是一點也不敢放鬆,模仿著唐人的禮儀,畢恭畢敬地回答:
「商會已經建立,東市和西市的大小商人,各行各業,從行商、批發到零售,都踴躍加入,會員已超千人,並還在持續增加中。」
李明笑眯眯地聽取執失步真的匯報,滿意地點著頭:
「甚善。」
之前那場銅鐵危機,讓李明意識到,自己在廣大的大唐腹地,還缺少一個專門為他收集經濟方面情報的組織。
而在銅鐵危機延伸出來的詐騙案中,執失步真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則讓李明嘆為觀止——
不但消息靈通,而且人緣還極好,組織能力也很強,第一波沖朝廷的受害群眾居然就是他組織起來的。
這位生意人老哥除了不會做生意,簡直樣樣都會啊!
這正是東廠所需要的人才!
於是,李明就將組建這個商業間諜情報組織的重任,交到了執失步真的肩上。
給他錢、給他資源,甚至把在《長安快報》上打過GG的商人,都介紹給了他。
而執失老哥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因為李明殿下可是把他從餓死的邊緣拉回來,還瘋狂用錦衣玉食砸他臉。
對他來說,真是爹親娘親不如殿下親,所以豁出命來地完成殿下交代的任務。
「過不了多久,我大約要離開長安,去往遼東暫住一段時間。」
李明毫無波瀾地對執失步真說道。
因為語調過於沒有波瀾,執失步真完全沒有聽出其中蘊藏著的刀光劍影,只當是執政大人巡遊天下,忙不迭地向殿下表忠心道:
「草民一定不忘殿下的吩咐,隨時向殿下報告長安和全國的商業動向!」
「甚善。」
李明滿意地點頭。
他冒險滯留在京城,就是為了完成以下的後手布置。
在明了李泰的陰謀以後,李明不是不知道,在京城多待一天就多一份風險。
更何況,在老夥計都撤走以後,他自己也不想再和朝中的衣冠禽獸們再糾纏。
迫不及待地想回到遼東,體驗絲滑的統治。
他之所以還違心留在長安、沒有跑路,就是為了埋下執失步真等這幾顆釘子。
畢竟,他又不是真的跑路到遼東,從此關起門來就過自己的小日子,不管不顧天下大事了。
他是準備隨時殺回來,奪回中原的。
…………
「阿娘,那你留著是為了什麼?」
今天的晚飯,李明照例是在立德殿吃的。
「傻孩子。」楊氏——現在是楊後——溫婉地笑著:
「我是大唐的皇后,不留在皇宮,我還應該去哪兒呢?」
「北狩。」李明不假思索道。
在意識到長安不安全以後,李明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把母親接回遼東。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楊氏始終拒絕。
堅持要和李明共進退,在宮裡待到最後一刻。
「李泰和他的兄弟們已經有所動作,情勢一天比一天緊急起來。」李明認真地說:
「我不是開玩笑。」
楊氏同樣認真地回答:
「我也不是開玩笑。你可以先把你的其他姨娘送過去,我和你一起走。」
「為什麼?」李明不解地問。
看著兒子焦急的神色,楊氏靜靜地回答:
「我是後宮之主,你在後宮不能沒有策應。」
李明更是不解:「後宮能有什麼?」
「有你的探子探尋不到的情報。」
楊氏道:
「比如說,你知道後宮在傳什麼流言麼?」
李明眉頭一揚。
「說你勾結鐵勒人和突厥人,讓阿史那思摩的突厥盟軍在前線背叛陛下,導致陛下與唐軍大部隊割裂開來,下落不明。」
李明一驚:
「這流言都傳到後宮了?!」
楊氏看了一眼兒子,道:
「後宮嬪妃,和她們在與各地當藩王的兒子可是有書信往來的。
「以韋貴妃、陰德妃為首,她們本就對你沒有好感。
「如果沒有我在後宮鎮著,她們若將這條流言傳到宮外,以後宮嬪妃之尊,不是不能拉扯出一支反對你的力量。」
楊氏直視李明道:
「不論是在朝堂上,在軍隊裡,還是在這太極宮中。」
…………
玄武門,是太極宮的北門,也是後門。
與後宮區域只隔了一片皇家園林和一汪海池。
在東南西北四象中,玄武主北,所以隋唐時期的皇宮,習慣將北門稱為「玄武門」。
只是因為十六年前,在這個玄武門發生了一件家喻戶曉的事情,導致「玄武門」之名多了一層別樣的含義。
當晚,玄武門附近。
一位穿著普通宮女衣服,卻頭戴錐帽、蒙著面紗的婦人,輕輕咳了一聲。
一位將軍信步上前,向那變裝的婦人走去。
那將軍便是屯衛大將軍,李君羨。
李君羨是李世民陛下的心腹。
既接手了瓦崗寨舊將張亮的勢力,成為了密探頭子。
又接手了瓦崗寨舊將常何的勢力,執掌玄武門外的屯營——這支目前全長安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而李君羨本人,當然也是瓦崗寨舊將。
他通過常何這條線,搭上了瓦崗寨老夥計們的新核心——晉王李治。
為此,還謝絕了監國殿下李明的邀約。
今晚,他有一個重要的任務。
「殿下被何事耽擱,直至今日才來尋訪末將?」
李君羨小聲對那面紗「宮女」問道。
「被皇后看得死死的,今天才尋著空隙。」
那「宮女」一邊說著,左看右看,確認四下無人後,才摘下面紗。
借著遠處微弱的火光,能隱約看見她瘦削的顴骨和眼角的皺紋。
是紀王李慎之母、貴妃韋珪。
「知道你的任務麼?」她問。
李君羨不置可否道:
「末將只管打開這座玄武門,對今晚即將發生的事變,一無所知。」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