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作風
第218章 作風
長安城永遠都不會缺少一些大事發生,這裡到底是大漢都城,是權力的中心。
現在的小道消息傳出,皇帝會一如既往的開始巡遊,大家對此見怪不怪了。自從皇帝大權在握之後,越發喜歡出去巡遊了。
雖然不是每年都出去巡遊,可是出去的次數真的不算少。
秦始皇據說是五次出去巡遊,然後死在了路上。劉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劉徹第一次正式出巡是元光二年,就是前腳處死了竇嬰、後腳就開始出巡。
而到現在的話,大大小小的出巡已經接近三十次了,只是有些時候是一年出去兩三次,不過那也只是就近。
不一定全都是尋仙問道、封禪祭祀,有些時候也確實是在忙著考察民生、或者是忙著在巡視邊疆。
習以為常了就好,只是不少官員也都非常在意自己能不能跟著一起出巡,畢竟這一次據說還是要去封禪泰山,因為朝廷幾乎拿下了西域。
這可是大功,以皇帝好大喜功的性格,拓地千里自然是需要去祭告天地、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
冠軍侯將負責處理這一次的出巡安排,這也算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雖然近些年這位冠軍侯是隨駕最多的大臣,但是以前只是隨行,不安排事情。
而現在不一樣了,他已經正式開始負責安排大大小小的事情了,沿途的防備、官員的召見等等,這都是真正的大權在握。
除了皇帝的出巡備受關注,還有一個新的消息傳出,那就是冠軍侯將在去博望苑之後,會在侯府宴請賓客。
霍嬗去博望苑不值得好奇,可是他宴請賓客就是很多人非常意外的,畢竟以前的霍嬗幾乎是不會去在意這些『人情世故』。
不要說主動宴請賓客了,就算是很多達官顯貴自認為有些面子、地位,都已經將請帖送到了,這位冠軍侯也依然無視,根本不參加。
上一次冠軍侯參加一些宴席,那都要是接近十年前了,還是上一任丞相石慶有這個面子,那時候的冠軍侯才十一歲!
劉據心情很好,看到遠處的煙塵對身邊人說道,「隨我去迎接冠軍侯。」
劉據身邊的人也沒意見,霍嬗這樣的身份值得太子出迎。這是禮賢下士的證明,天子在正式場合都要迎送重臣。
看著獵獵作響的『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字將旗,劉據非常開心。
霍嬗還是知道怎麼樣撐場面的,他直接一身甲冑、戴著面甲,領著他的四大家將直接來到了博望苑。
霍嬗下馬作揖,「臣霍嬗,參加太子殿下。」
「冠軍侯無需多禮!」劉據親熱的扶起來霍嬗,拉著霍嬗的手腕說道,「看著冠軍侯如此英武,方才能明白為何君侯戰功赫赫了。」
霍嬗也知道花花轎子眾人抬,「也幸得殿下所制蹄鐵、馬鞍,我大漢騎兵才能更好的縱橫馳騁!」
劉據拍了拍霍嬗的手背,這些情分他一直都記得。馬鞍、馬蹄鐵這些東西本來是霍嬗製作的,可是這些功勞大半都被讓給了劉據。
哪怕有些人可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天底下的人未必都知道真相,現在流傳的就是太子殿下仁慈寬厚,可是對軍伍之事也頗有心得。
霍嬗當然喜歡功勞了,可是未必就是需要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在名下,那對他沒有什麼好處。
作為冠軍侯,霍嬗當然是皇帝的孤臣了。只不過這也一點都不影響他是太子最堅定的支持者,有好處也應該想著太子。
文治、內政方面的事情或許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在軍隊這方面的事情,霍嬗可以幫著劉據樹立一些小小的威信,前提是不會引起皇帝的猜忌。
這裡頭的分寸感得有,霍嬗也沒少為了這些事情熬死一些腦細胞。
扶著劍柄,霍嬗跟著劉據來到博望苑,也確實看到了不少人,太子還是有著一些號召力和威望的。
劉據現在的情況就是比較複雜,太子地位穩固,沒有兄弟敢和他去競爭,朝堂上下也沒有文武官員膽敢去構陷,他的能力等等也得到了認可。
甚至是在皇帝出巡的時候,這位太子就是監國的任務,事情處理的也都不錯,基本上都是可以得到皇帝的認可。
但是要說劉據有著多少實權就誇張了,這位太子現在手裡根本沒有實權,皇帝是一點都不捨得給太子放權。
這大概也就是歷史上的一個遺憾了,劉據的名聲確實不錯,可是沒有真正的實權,所以在面對皇帝的時候沒有什麼反抗力,甚至被大臣攻訐。
霍嬗剛剛落座,就有侍女端來酒水和零食,劉據等人太知道霍嬗的喜好了。
「表叔,我粗略看了一下,倒是有幾個還算壯實的。」霍嬗看著劉據笑著說道,「真要是有本事的人我直接帶走,可不給您留著。」
劉據灑脫的說道,「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都是朝廷的人馬,豈能說是你帶走或是給我留著,這都是陛下的臣子。」
場面話該有的時候肯定還是需要有,這一點霍嬗心裡清楚,劉據自然是更加心中有數了,他的分寸感更強,畢竟皇帝什麼樣的性子大家也都知道。
說到底還是皇帝實在太強勢了,所以其他人自然也就是需要非常的守規矩了,不敢去窺覬那些屬於皇帝的權力,任何人都不行。
霍嬗就繼續問道,「表叔,我這一趟過來的人大多數都是少年郎,難不成只有少年人才來投?」
劉據笑著解釋著,「倒是有些青壯也想過來,只是滿長安誰不知道你冠軍侯最喜歡少年郎?我覺得也好,少年郎英武銳氣,看著就令人高興。」
這話好像也沒什麼問題,青春年少的少年郎總會讓人感覺到生命的活力。
霍嬗也不多廢話,對陳居說道,「陳叔,你去看著安排一下,這些人既然過來了,肯定是有一定的武藝傍身。」
劉據也安排著說道,「趙忠,你跟著一道過去安排好,凡事以冠軍侯安排為先,軍中之事你我不懂,冠軍侯部曲都是精悍老卒,比你我有見識。」陳居就抱拳說道,「殿下過譽了,我就是個廝殺漢,除了殺人就弄不明白其他事。」
「行了,在表叔跟前客套什麼!」霍嬗就開玩笑說道,「你這話一說,表叔就該誇讚你了。快點去把事情安排好,給馮武也帶著,他不會選人。」
馮武立刻跟著陳居走了,陳居可不是真的除了殺人就不會其他,挑選士兵等等,他的眼光毒著呢,不過帶兵等等確實沒這本事。
劉據看向馮胥說道,「馮旦這一回可是要封侯了,我記得那年你回來還尋死覓活,好歹是讓表兄勸下來了。你看看現在多好,你小兒子也出息了。」
沒了雙腿的馮胥坐在霍嬗身後,有些慚愧的說道,「讓殿下見笑了!我本就是武人,覺著人廢了不能隨將軍殺敵,活著也沒意思。」
「現在看著嬗兒出息,看著你兒子們立功,還能說活著不好?」劉據就笑著說道,「我聽說趙從校也出息了,說不定下回也能封侯。」
劉據禮賢下士不假,不過顯然也不會是真的對所有人都是禮賢下士,或者是全都記在心裡等等。
但是霍嬗這四大家將不一樣,本就是霍嬗的心腹,而且這是當年跟在霍去病身邊的,就算是皇帝都有些印象。
所以現在攀談幾句也沒什麼問題,對於劉據這樣的人來說,收服人心可不只是利益、地位,有些時候就是這些細節之處。
霍嬗隨口說道,「表叔,這一趟我隨陛下出行,長安內外的事情還是交給姨婆和表叔。軍中的事情還是不要過問,有大將軍安排也就行了。」
劉據心裡有數,「你放心就是,這麼些年我也從未對軍中之事說什麼。也就是譚傑罷了,還是個糊塗的東西,心思實在太多了。」
對於譚傑,劉據是真的又愛又氣,那人畢竟是他門下,在軍中建功立業的,算得上是一個旗幟性的人物,可以讓劉據更好的收一些人在門下。
霍嬗則笑著說道,「這事也不用動氣,過段時間就會明白了。又不是所有人都像我這般聰慧,而且有陛下和表叔教導。」
對於霍嬗的自誇,劉據笑著點頭表示認可,霍嬗的分寸感很強、做事看似莽撞實際上非常的圓滑、周到,這就是從小在皇帝身邊長大的眼界。
譚傑那樣的人確實也有本事,要不然也不會被劉據看中,更不會短短數年就摸到了列侯的門檻。
只是有些時候出身較低、歷練較少,看待一些事物就不夠全面了,現在的譚傑就是地位、官職在上升,野心也是在變大,都有些無力駕馭了。
「舅公這一趟怕是要安排不少人事,一些將校調遣等,也都要安排好。」霍嬗就說道,「這事我不過問,只是表叔最好和舅公去說一聲。」
劉據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這是為了明後年去打匈奴做準備?」
霍嬗自然不會隱瞞,直接說道,「肯定如此了,得罪人的事情還是舅公去做,去打匈奴的話,誰都想要立功,到底安排在哪條路線,這是技術活。」
劉據對此自然也心裡清楚了,最簡單的來說就是李廣,這就是覺得在大決戰時沒有給他安排好重要任務,以至於牢騷不斷。
真的遇到了大仗,不少將士都是有心立功,可是到底誰主攻、誰佯攻,誰的任務更重要,誰可能就是被犧牲的偏師等等,都是有說法的。
安排這樣的事情也確實可能得罪人,不過對於衛青來說也不算什麼,他本來也不怕得罪人,更何況如今的威望無以復加。
而不讓霍嬗去安排這些事情,不只是劉徹和衛青覺得霍嬗年輕容易衝動,這更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都說了這些安排很有可能得罪人,安排的不好甚至可能導致兵敗,這些風險就不要霍嬗承擔了。
長輩們將事情給安排好了,霍嬗直接領兵出去打仗,這也是數次出征的慣例,要不是臨陣調度等等,都要以為霍嬗是撿現成的呢。
劉據正色起來,關心問道,「嬗兒,現在的一些事情你也心裡有數。明後年要是出去打仗,你率領的兵馬應該不會低於十萬吧?」
霍嬗就回答說道,「低於十萬肯定打不了匈奴,這就是一次決戰了。表叔,我知道朝廷現在有難處,只是這一次表叔也不敢攔著。」
「我自然不攔著,只是覺得你若是領兵,一定要速戰速決。」劉據提醒說道,「真要是拖個兩年,朝廷必然吃不消。」
霍嬗能夠理解劉據的苦衷,說到底就是現在的國力有限,十萬人出去決戰,朝廷自然能夠派的出這樣的兵馬,甚至都是精兵強將。
畢竟這幾年朝廷也沒有大敗、沒有大的損兵折將,精銳士卒還是比較充分。可是錢糧方面的緊缺,這也是實實在在的事情了。
十萬人出征不要緊,只是如果拖成了消耗戰,對朝廷的負擔就非常大了,這就是吃不消的了。
霍嬗心裡有數,「表叔放心就是,我三次出去打仗,哪一次不是奪得一些錢糧馬匹回來?」
霍嬗可能不是最擅長打仗的,可是他帶兵出去打仗,絕對是朝廷看似消耗最小的,這是一個非常會『斂財』的將軍。
第一次隨衛青出征的時候就掠奪了一些牛羊輜重,第二次打大宛雖然來回花了兩年時間,但是幾乎將大宛給搬空。
打西域也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同樣是搜颳了三個西域王國,還強令不少西域國家進貢等等。
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成績,雖然朝廷沒有因為這幾次出征就更加的富強。不過確實會讓朝廷的負擔小一點,霍嬗的就地取食比當年的霍去病還要誇張。
他是真的連打帶拿,根本就不在乎那些被攻打的國家的百姓死活。
哪怕有些大漢的臣子覺得霍嬗做事沒有仁義,但是大多數人覺得這樣很好,教化是對大漢子民,而不是對其他人。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