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釣魚
第515章 釣魚
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戶,灑在周益民的臉上,暖烘烘的。
周益民悠悠轉醒,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目光透過窗戶望向屋外,村子裡已是一片生機盤然。
他在床上躺了會兒,心裡琢磨著今天該干點啥,一時竟沒了主意,只覺百無聊賴。
突然,他腦海中閃過河邊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以及水中自在遊動的魚兒,心中一動,
何不去河邊釣釣魚呢?這念頭一冒出來,便再也按捺不住。
周益民利索地起身,簡單洗漱後,來到廚房。
周益民奶奶已經準備好了早餐,熱氣騰騰的米粥,搭配著自家醃製的鹹菜,散發著質樸的香氣。
周益民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跟奶奶說起自己去釣魚的打算。
周益民奶奶微笑著叮囑道:「去吧,注意安全,中午早點回來吃飯。」
周益民點頭應下,吃完早餐,便開始翻找起自己的釣具。
他知道,老爺子的釣具放在屋子角落的一個舊木箱子裡,許久未用,上面落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周益民輕輕吹去灰塵,打開箱子,裡面是一根略顯陳舊但被保養得還算不錯的魚竿,
還有幾卷魚線、魚鉤,以及一些自製的魚餌。
他拿起魚竿,仔細檢查了一番,確保沒有損壞,又將魚線重新整理了一下,換上鋒利的魚鉤,把魚餌裝進一個小鐵盒裡。
一切準備就緒,周益民扛起魚竿,提著小鐵盒,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出家門。
走出家門,周益民深吸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他沿著村裡的小路緩緩前行,路旁的野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點頭問好。
路過村頭的水井時,張二嬸和李大爺還在那閒聊,瞧見周益民扛著釣具,張二笑著打趣道:「益民啊,今天咋有空去釣魚啦?」
周益民笑著回應:「二嬸,這不是閒得慌嘛,去河邊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釣幾條魚回來改善改善伙食。」
李大爺也在一旁說道:「益民,你可得多釣幾條,讓大夥也沾沾光。」周益民哈哈一笑,和他們打了聲招呼便繼續前行。
出了村子,田野間的景色愈發開闊。
金黃的麥浪在微風中翻滾,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周益民走在田硬上,不時能聽到蟲鳴鳥叫,偶爾還能看到幾隻野兔在田間穿梭。
他的心情愈發舒暢,腳步也不自覺地加快了。走著走著,便來到了通往河邊的小道。
小道兩旁長滿了茂密的蘆葦,蘆葦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著一首美妙的交響曲不一會兒,周益民來到了河邊。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河面上偶爾泛起一圈圈漣漪,那是魚兒在水中遊動。
河邊的柳樹垂下細長的柳枝,輕輕拂過水麵,宛如少女的髮絲。
周益民找了一處水流平緩、水草豐茂的地方,他知道,這樣的地方魚兒喜歡聚集。
他放下釣具,先將魚餌捏成一個個小團,掛在魚鉤上,
那魚餌是他用玉米面、豆餅渣,再加上一些香油精心調配而成的,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香味,對魚兒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也就只有周益民會這麼大方,用糧食和香油自製魚餌,換做是其他人的話,大家只是想改善一下伙食,用得最多就是蚯蚓。
有一些大方一點,頂多就是用一點玉米而已,不會像周益民這麼「敗家」。
掛好魚餌後,周益民緊握魚竿,用力一甩,魚鉤帶著魚線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噗通」一聲落入水中,濺起小小的水花。
周益民坐在河邊的一塊石頭上,雙手握住魚竿,眼睛緊緊盯看水面上的浮漂。
此時的河邊格外寧靜,只有微風拂過水麵的聲音,以及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
周益民的思緒也漸漸飄遠,他想起自己來到這個時期,已經一年多,不過也沒有算白穿越過來,也算是留下了一點東西在這裡。
而且只要等到改革開放之後,想成為億方富翁對於自己來說,根本就不是事。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浮漂卻始終一動不動。周益民並不著急,釣魚本就是個需要耐心的活兒。
他靜靜地坐在那裡,享受著這份寧靜與愜意。
突然,浮漂微微動了一下,周益民的心猛地一緊,他知道,魚兒可能上鉤了。
他緊緊握住魚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浮漂。緊接著,浮漂猛地往下一沉,周益民眼疾手快,用力一提魚竿,只感覺手中一沉,一條肥美的鯽魚被拉出了水面。
鯽魚在魚鉤上拼命掙扎,濺起一片片水花。
周益民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將魚從魚鉤上取下來,放進旁邊的水桶里。
有了第一條魚的收穫,周益民的信心大增,沒有想到釣魚還是挺簡單的,都不明白,
為什麼後世中,會有那麼多人「空軍」。
他重新掛好魚餌,再次將魚鉤甩入水中。
這一次,他等待的時間並不長,很快浮漂又有了動靜。
這一回,咬鉤的魚兒似乎更加狡猾,浮漂先是輕輕點了幾下,然後慢慢下沉,接著又突然上浮。
周益民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沒有立刻提竿,而是等浮漂再次下沉並穩住後,才猛地用力提竿。
這一竿下去,竟釣上來一條鯉魚,足有一斤多重。
鯉魚在水桶里撲騰著,濺起的水花打濕了周益民的褲腳,但他卻毫不在意,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就在周益民準備繼續釣魚時,不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
他轉頭望去,只見幾個年輕人也來到了河邊,正是去河裡抓魚的阿強他們。
阿強看到周益民,興奮地打招呼:「十六叔!你也來釣魚啦!」
周益民笑著回應:「是啊,你們今天又來抓魚康?」
阿強點點頭,晃了晃手中的漁網,說道:「對,昨天收穫不錯,今天再來碰碰運氣。」
說著,他們便找了一處地方,下到河裡開始抓魚,
不過他們還是有分寸,離開周益民釣魚的地方,還是有一段距離,生怕影響到周益民釣魚。
阿強他們在河裡嬉笑打鬧,濺起一朵朵水花。
周益民看著他們,心中不禁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模樣,也是這般充滿活力,對生活充滿了熱情。
他笑著搖了搖頭,收回目光,繼續專注於自己的釣魚。
接下來的時間裡,周益民又陸續釣上來幾條魚,就這樣,水桶里的魚越來越多。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升到了頭頂,陽光變得有些熾熱。
周益民感覺肚子有些餓了,便收拾好釣具,準備回家。
他提看裝滿魚的水桶,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過阿強他們時,阿強看到周益民水桶里的魚,羨慕地說:「十六叔,你這收穫可真不小啊,釣了這麼多魚。」
周益民笑著說:「你們也不錯啊,看你們抓的魚也不少。」
阿強嘿嘿一笑,說道:「十六叔,晚上來我家吃魚啊,咱們一起好好熱鬧熱鬧。」
周益民擺擺手,說道:「不了,今天家裡還有事,你們自己吃吧,下次有機會再聚。」
說完,周益民便和他們告別,繼續往家走去。
回到村子,周益民剛走進家門,周益民奶奶便迎了出來。
看到水桶里的魚,周益民奶奶驚喜地說:「哇,釣了這麼多魚啊,今天中午有口福了。」
周益民笑著將魚交給周益民奶奶,自己則坐在院子裡休息。
不一會兒,廚房裡便飄出了魚香。
周益民奶奶熟練地將魚洗淨、切塊,然後下鍋煎至兩面金黃,再加入蔥姜蒜、醬油等調料,加水燉煮。
不一會兒,一鍋香噴噴的紅燒魚就出鍋了。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品嘗著美味的紅燒魚。
可能是自己勞動所得,周益民覺得這紅燒魚,好像比之前吃到過的紅燒魚都要好吃不少!
周益民提著滿滿一桶魚回到村子的消息,就像一陣風,迅速在周家莊傳開了。
村民們聽聞周益民收穫頗豐,心中紛紛泛起了漣漪。
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能吃上一頓魚肉,簡直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尤其是對於一些剛剛生完孩子的家庭來說,改善伙食就顯得更為重要。
王嫂家,她正對著丈夫趙大哥念叨:「你瞧瞧,益民釣了這麼多魚,咱也不能落後啊。你收工之後,也去河邊碰碰運氣,要是能釣幾條鯽魚回來,給我補補身子,這奶水足了,孩子才能吃得飽。」
王嫂一臉期盼地看著丈夫,眼神中滿是對鮮魚的渴望。
她剛生完孩子不久,身體虛弱,營養不夠導致奶水不足,這在當時是很多產婦面臨的通病。
趙大哥撓了撓頭,有些猶豫地說:「我也沒怎麼釣過魚,能行嗎?」
王嫂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試試唄,說不定運氣好呢。益民能釣到,咱也可以。」
像王嫂家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一時間,村子裡不少人都動了去釣魚的心思。
原本平日裡沒什麼人去的河邊,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傍晚時分,收工後的村民們紛紛扛著自製的釣具,來到了河邊。
周益民也過來,他覺得釣魚好像真的會上癮一樣,要不是下午的時候,太陽太猛,估計也會出來釣魚。
他現在稍微能明白一下,在後世的短視頻中,看到有那麼多人喜歡釣魚,甚至是有一些人,為了釣魚,已經到達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周家莊的村民,有的拿著用竹竿簡單綁上線和魚鉤的魚竿,有的甚至連魚餌都是臨時準備的,有的用饅頭成小塊,有的則挖了些蚯蚓,
趙大哥也在其中,他站在河邊,學著周益民的樣子,將魚鉤甩入水中。
他緊緊握著魚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水面,心中默默祈禱著魚兒上鉤。
旁邊的孫大叔也在認真釣魚,他已經在河邊坐了兩個多小時,卻連個魚影都沒見到。
孫大叔有些懊惱地自言自語:「這魚都跑哪去了,咋就不上鉤呢?」
趙大哥聽到,安慰道:「孫大叔,別急,釣魚嘛,本來就是個耐心活兒。」
話雖這麼說,趙大哥自己心裡也沒底,畢竟他也是第一次正兒八經地釣魚。
另一邊,李二哥和幾個年輕小伙也在河邊忙活。
李二哥一邊掛魚餌,一邊對旁邊的夥伴說:「咱今天可得好好釣幾條魚回去,讓家裡人也高興高興。」
小伙們紛紛點頭,幹勁十足。他們將魚鉤甩入水中後,便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
有的說自己肯定能釣到大魚,有的則分享著自己聽說來的釣魚技巧。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們的魚鉤始終沒有動靜。
此時的周益民,也再次來到了河邊。
他看到河邊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有些驚訝。
不過,他還是找了個地方,放下釣具,開始釣魚,
周益民熟練地掛好魚餌,用力一甩,魚鉤穩穩地落入水中。他坐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魚兒上鉤。
不一會兒,浮漂動了一下,周益民迅速集中注意力,緊接著,浮漂猛地往下一沉,他眼疾手快,用力一提魚竿,一條鯽魚被拉出了水面。
周圍的村民看到周益民又釣到魚了,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趙大哥忍不住走了過去,問道:「益民,你咋就這麼厲害呢,這魚一條接一條的。我們都釣了好幾個小時了,連個魚毛都沒見著。」
周益民笑著說:「趙大哥,我也沒啥特別的辦法,就是運氣好唄。」
孫大叔也湊了過來,說道:「益民啊,你就別謙虛了,肯定有啥竅門,你就跟大夥說說唄。」
周益民見大家這麼熱情,想了想,說道:「其實也沒啥特別的,這釣魚啊,首先得找對地方,像這種水流平緩、水草多的地方,魚兒喜歡聚集。
還有就是魚餌,我這魚餌是用玉米面、豆餅渣加香油做的,可能比較吸引魚。再就是要有耐心,不能著急。」
村民們聽了周益民的話,紛紛點頭,開始嘗試調整自己的釣魚方法。
不過大家都不捨得用香油來製作成魚餌,只能是用蚯蚓或者是饅頭屑。
趙大哥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找了一處水草茂盛的地方,又按照周益民說的,將自己帶的饅頭屑做成了的魚餌。
他再次將魚鉤甩入水中,心中默默期待著。
李二哥和小伙們也在嘗試改變,他們不再大聲喧譁,而是安靜地等待著魚兒上鉤。
然而,儘管大家都按照周益民說的方法去做了,可運氣似乎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又過了一個小時,大部分村民還是一無所獲。
只有周益民,時不時地就能釣上一條魚,水桶里的魚越來越多。
孫大叔有些淚喪地說:「看來這釣魚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樣的方法,咋效果就不一樣呢。」
趙大哥也嘆了口氣,說道:「是啊,可能真像益民說的,還得靠運氣。」
就在大家有些灰心喪氣的時候,李二哥突然喊道:「我好像釣到魚了!」
只見他手中的魚竿彎成了一個弧度,魚線被繃得緊緊的。
李二哥興奮地用力提竿,一條不大不小的鯉魚被拉出了水面。「哇,李二哥,你太棒了!」
旁邊的小伙們紛紛歡呼起來。
李二哥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說道:「看來按照益民說的方法,還真有用。」
受到李二哥的鼓舞,其他村民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們更加專注地釣魚,不斷調整著自己的位置和魚餌。
時間慢慢流逝,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雖然大部分村民還是沒有釣到魚,但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氣。
大家一邊收拾著釣具,一邊交流著今天釣魚的心得。
趙大哥回到家,雖然桶里沒有魚,但他還是笑著對王嫂說:「今天雖然沒釣到魚,不過學到了不少釣魚的方法,明天我再去試試。」
王嫂看著丈夫,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鼓勵道:「行,明天再去,我相信你肯定能釣到。」
其他村民們也大多懷著這樣的心情,期待著下一次能有好的收穫。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