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艱巨的任務
第504章 艱巨的任務
周益民在辦公室里,摸了一會魚,很快下班的鈴聲響起。
下班後,周益民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四合院。
忙碌了一天,他只簡單吃了點東西,便早早地躺到了床上。
想著明天還要去弄豬的事兒,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天還沒亮,周益民就從睡夢中醒來。
他輕手輕腳地洗漱完畢,而後緊閉雙眼,在腦海中喚出了那個神奇的商店。
他在商店裡仔細搜尋,終於找到了一頭膘肥體壯的大肥豬,耗費了一點錢後,成功將其購買下來。
周益民來到院子裡,他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才將那頭豬穩穩地綁在了摩托車后座上。
一切準備妥當,他跨上摩托車,發動引擎,朝著鋼鐵廠駛去。
一路上,清晨的微風輕輕拂過他的臉龐,帶來絲絲涼意。
路上的行人還不多,偶爾有幾個早起勞作的工人,遠遠地就瞧見了周益民摩托車后座上的龐然大物。
待走近看清是一頭肥豬時,都不禁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驚喜與羨慕。其中一個年輕工人指著周益民,興奮地對同伴說道:「快看吶,那不是周股長嘛!他這是給廠里弄肉來了!」
另一個工人也激動地回應:「好傢夥,這下可有肉吃了,可算能解解饞了!」
一時間,周圍的工人們都圍攏過來,對著周益民和他車上的豬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周益民一路騎著摩托車,很快就來到了鋼鐵廠的廠門口。
鄭處長早已在那裡等候多時,他不停地張望著,眼神中滿是焦急。
當看到周益民的身影出現時,他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周益民停下摩托車,鄭處長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仔細地查看起摩托車上的豬肉,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哎呀,真是頭大肥豬啊,這下可太好了!工人們肯定得樂壞了!」
他抬起頭,滿臉笑容地對周益民說道:「益民啊,你可真是幫了大忙了!太感謝你了!」
周益民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鄭處長,您客氣了,這都是為了人民!」
他也是知道,在什麼場合,應該說什麼話。
鄭處長也連忙回應:「沒錯,都是為了人民!」
連忙叫來幾個工人幫忙,在幾個工人的幫忙下,周益民將豬肉順利地從摩托車上卸了下來,並運到了廠里的倉庫進行入庫。
忙完這一切,周益民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愜意地坐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想著終於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偷會兒懶了。
他哼著小曲,開始在辦公桌上擺弄起一些小物件,享受著這難得的清閒時光。
然而,好景不長。
正當周益民沉浸在這片刻的輕鬆之中時,辦公室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了。
周益民抬頭一看,只見胡廠長滿臉嚴肅地走了進來。周益民心中「咯噔」一下,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暗自思忖:難道廠里又出什麼問題了,需要我幫忙解決?
還沒等周益民開口詢問,胡廠長就快步走到他的辦公桌前,一臉凝重地說道:「益民啊,這次可遇到大難題了。上級剛剛交代下來一個緊急任務,要求我們鋼鐵廠在短時間內生產出一批特殊規格的鋼材。」
周益民聽了,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疑惑地問道:「廠長,這種生產任務,不是應該交給廠里的技術骨幹去負責嗎?跟我說好像不太合適吧。」
胡廠長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益民啊,你有所不知。前幾次上級交代下來的任務,都是在你的幫助下才順利完成的。
現在可好,廠里的人都對你形成依賴了,一有難題,第一時間就想到你。
上級那邊也知道你的本事,這次特意點名,說讓你牽頭負責這個任務。大家都相信,只要有你在,不管多困難的任務,咱們廠都能按時完成。」
周益民聽了胡廠長的話,心中暗自叫苦。
他知道,自己這是被架到火上烤了。
但看著胡廠長那滿是期待的眼神,他又實在狠不下心拒絕。
猶豫了片刻後,周益民咬了咬牙,說道:「廠長,既然大家都這麼信任我,那我就試試吧。不過這特殊規格的鋼材,我也得先了解清楚具體要求,才能想辦法。」
「還有就是,畢竟我不是專業的,不一定能成功。」
胡廠長一聽周益民答應了,頓時喜出望外,他緊緊握住周益民的手,激動地說道:「益民啊,太感謝你了!我就知道你不會推脫的。
這任務的具體要求,我已經讓人整理好了,馬上就給你送過來。你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廠里一定全力配合你!」
而且他也相信,只要有周益民幫忙,這件事情肯定能成功、
說完,胡廠長便匆匆離開了辦公室,去安排相關事宜了。
周益民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這次任務的艱巨性,特殊規格的鋼材生產,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還得對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更要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出差錯。
但周益民也沒有退縮的餘地,既然已經答應了下來,就只能全力以赴。
沒過多久,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抱著一迭資料走進了周益民的辦公室。
他將資料放在周益民的辦公桌上,恭敬地說道:「周股長,這是這次特殊鋼材生產任務的詳細要求,還有廠里現有的設備參數等相關資料。您看看,有什麼問題隨時問我。」
周益民點了點頭,說道:「好的,辛苦你了。你先去忙吧,有需要我再找你。」
技術員離開後,周益民打開那迭資料,開始仔細研讀起來。
這一看,他才發現問題比他想像的還要複雜。這種特殊鋼材的生產工藝,在這個年代幾乎是聞所未聞,對鋼材的純度、強度等各方面要求都極高。
而且,廠里現有的設備與生產這種鋼材所需的設備相差甚遠,要進行改造,難度極大。
周益民眉頭緊鎖,一邊看著資料,一邊在腦海中思索著各種解決方案。
他想起了自己在現代所學的一些冶金知識,試圖從中找到一些靈感。
經過一番思考,他覺得可以嘗試從優化生產流程入手,採用一種新的冶煉工藝。
雖然這種工藝在這個年代還沒有被廣泛應用,但理論上是可行的。
不過,要實施這種工藝,還需要對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改造,同時對工人進行相關的培訓。
周益民深知,僅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他決定召集廠里的技術骨幹和相關負責人,開一個緊急會議,共同商討應對方案。
他只能是尋找胡廠長的幫忙才行,很快胡廠長得知這件事情後,連忙將廠里的技術科人員,都召集過來開會。
不一會兒,會議室里就坐滿了人。
大家都知道這次會議的重要性,一個個表情嚴肅,等待著周益民發言。
周益民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說道:「各位,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這次上級交給我們廠的任務。說實話,難度非常大,但我們不能退縮。
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一起商量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接著,周益民詳細地介紹了這種特殊鋼材的生產要求,以及他初步想到的一些思路。
他剛說完,會議室里就炸開了鍋,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技術人員認為周益民提出的新冶煉工藝太過冒險,擔心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問題,有的則覺得設備改造的工程量太大,時間緊迫,恐怕難以完成。
面對大家的質疑和擔憂,周益民耐心地解釋道:「我知道大家的顧慮,這種新的冶煉工藝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我們不能因為害怕風險就畏縮不前。
從理論上來說,它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我們不嘗試,怎麼知道不行呢?
至於設備改造,雖然工程量大,但我們可以合理安排時間,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按時完成。」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大家逐漸被周益民的信心和決心所打動。
最終,會議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按照周益民提出的方案進行嘗試。
接下來的日子裡,周益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每天早早地來到廠里,和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設備改造方案,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反覆推敲。
同時,他還組織工人進行培訓,向他們詳細講解新的冶煉工藝和操作流程,確保每一個工人都能熟練掌握。
在設備改造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周益民在接到上級要求鋼鐵廠生產特殊規格鋼材的緊急任務後,全身心地投入到籌備工作中。
按照他提出的新冶煉工藝方案,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勢在必行,而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零件起著決定性作用。
這些零件的設計規格極為特殊,市面上根本找不到現成的產品可供採購。
周益民陷入了沉思,在那個物資匱乏、工業水平有限的 1961年,要獲取這些關鍵零件談何容易。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廠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
這些老師傅們在鋼鐵廠工作了大半輩子,手藝精湛,對各種機械設備了如指掌,或許他們能在這棘手的問題上幫上大忙。
周益民馬不停蹄地來到了工廠的老師傅們常聚集的休息區,那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菸草味。
幾位老師傅正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最近工廠里的一些小故障維修問題。
周益民走上前去,恭敬地向他們打了招呼,然後一臉誠懇地說道:「老師傅們,這次廠里接了個大任務,要生產特殊鋼材,設備改造急需幾種特殊零件。
我找遍了市場,都沒找到能符合要求的,所以想請老師傅們幫個忙,看看能不能自己加工出來。」
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了精心繪製的零件圖紙,遞給了面前的孔工。
孔工接過圖紙,戴上老花鏡,仔細地端詳起來。
他的眉頭越皺越緊,旁邊的周工和王工也湊了過來,三人一同研究著圖紙。
許久,孔工抬起頭,神色凝重地說道:「周股長啊,不是我們不願意幫忙,你看看這圖紙,這些零件對精度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就拿這個零件來說,」
他指著圖紙上一處複雜的結構,「這幾個孔的直徑公差要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我們廠里現有的設備和工藝,要達到這種精度,難度極大,就算是我們幾個老傢伙,也不敢保證一定能加工出來,只能說試著做做看。」
周益民聽了,心裡雖然有些失落,但依然堅定地說道:「孔工,我知道這很難,但咱們廠這次任務艱巨,要是完不成,對大家都不好。我相信工們的手藝,只要咱們齊心協力,一定能想出辦法的。」
看著周益民那充滿期待和信任的眼神,老師傅們心中一熱,紛紛點頭表示願意一試。
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師傅們一頭扎進了零件加工的工作中。
他們首先對廠里現有的加工設備進行了仔細檢查和調試,儘可能地提高設備的精度。
孔工憑藉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對車床的刀具進行了精心打磨和調整,力求在切削過程中能達到更高的精度。
李工則專注於研究如何優化加工工藝,他反覆試驗不同的切削速度和進給量,試圖找到最適合加工這些高精度零件的參數組合。
在加工第一個關鍵零件時,老師傅們遇到了重重困難。
由於零件的形狀複雜,在車削過程中,刀具很容易出現磨損和振動,導致加工出來的尺寸偏差較大。
一連幾次,加工出來的零件都不符合要求,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但老師傅們並沒有氣餒,他們聚在一起,重新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王工提出,可以在加工過程中增加一些輔助支撐,減少零件的振動。大家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立刻動手進行改進。
經過一番嘗試,再次加工出來的零件精度有了明顯提高,但仍然沒有達到周益民提出的要求。
此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任務的壓力越來越大,畢竟留給鋼鐵廠的時間已經不多。
要是繼續在這一步上,耽誤時間的話,留給後面步驟時間就會不夠。
周益民每天都會來到加工車間,關注著零件的加工進度。
他看到老師傅們疲憊但依然堅定的眼神,心中充滿了感動。
他鼓勵大家道:「老師傅們,咱們已經很接近成功了,再堅持一下。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能行!」
老師傅們深吸一口氣,重新振作精神。
他們再次對加工工藝進行了優化,對每一個操作步驟都進行了嚴格把控。
在又一次緊張的加工過程中,車間裡安靜得只能聽到車床的轟鳴聲。
老師傅們的眼睛緊緊盯著加工的零件,額頭上滿是汗珠。
終於,當零件加工完成,經過精密測量後,發現各項尺寸精度都達到了要求。
「成功了!」
車間裡頓時響起了一片歡呼聲。
周益民激動地跑過去,緊緊握住老師傅們的手,眼中閃爍著淚花:「老師傅們,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你們,這次任務根本不可能完成。」
老師傅們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孔工說道:「小周啊,這也多虧了你一直給我們鼓勁,大家一起努力才成的。」
有了第一個零件加工成功的經驗,後續幾個零件的加工雖然也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但在老工們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得到了解決。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