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不明不清> 第956章 十年之後3

第956章 十年之後3

  第956章 十年之後3

  和日本比起來緬甸就要調皮太多了,近十年以來,三次試圖進攻沙廉港,結果全都遭遇了失敗。

  後來又試圖阻止北部的撣族人歸附大明,還是遭到了迎頭痛擊,不得不縮回伊洛瓦底江中游平原繼續積攢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捲土重來。

  

  海軍參謀部和總參謀部曾經做過完全占據下緬甸,給東吁王國沉重打擊的計劃,但被洪濤否了,因為沒有任何意義。

  從沙廉港渡河,越過後世仰光的位置,再向北就又進入山區了。到處都是熱帶雨林,雨季又成了遍地河流和沼澤,占了有什麼用呢?現如今安南西部和呂宋北部很多地區還沒開發出來呢,貪多真的會嚼不爛。

  緬甸對大明帝國唯一有用的就是沙廉港,連北部的吉大港都是雞肋。想要木料很好辦,讓孟族人去山裡砍就是了,花不了幾個錢。

  現在大部分孟族人都放棄了勃固城,南下聚居到沙廉港附近需求庇護,數量在四十萬左右。這裡有大片沖積平原可以開墾,只要能利用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面積就可以再養活五十萬人。

  想打擊東吁王國,其實用不著大明帝國動手。只需給東邊的大城王國提供一些盔甲武器外加糧食,他們就會像上了發條似的主動向西進攻。

  在這個政策實施之後到如今已經四年了,東吁王國再也沒有南下攻打過沙廉。他們正與大城王國在群山之中互相拉鋸呢,誰也推不動誰,有點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意思。

  至於說大明朝廷每年對沙廉港投入的建設費用以及向大城王國提供盔甲武器的費用是否合算,洪濤在御前會議上給總參軍機們仔細算了一筆帳,然後就沒人再提了。

  一年不到百萬兩的支出,換來一座海軍基地,還有堪比遼東半島面積的平原產糧區和四十萬免費開荒者,虧嗎?

  不花這些錢,只要東吁王國向北犯邊成功一次,朝廷調派陸軍過去所耗費的錢糧物資,二百萬也打不住。

  這可不叫花錢買平安,而是主動防禦。區別在於前者是被動的,不給不成。後者是主動的,想給就給,划算才給,反之就不給,說打就打,一點沒負擔。

  陸地上基本平靜,大海上更沒什麼波瀾。自打印度洋艦隊成立,分駐在科倫坡和沙廉之後,南洋完全成了大明帝國的內海。

  想在這片海域裡混,找荷蘭人沒用,找葡萄牙人也沒用,乖乖的去馬尼拉港辦理船隻登記手續,再每人買一塊金屬牌掛在脖子上。否則碰上大明海軍巡防都司的船隻分分鐘會被當做海盜處置,敢反抗直接擊沉。

  印度洋艦隊駐防在科倫坡?難道說大明帝國與葡萄牙王國正式翻臉,把這座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的港口給打下來了?


  沒有,大明海軍只是拿到了科倫坡港30年的使用權。還不是獨占,要與葡萄牙殖民者共用。只是可以在現有的碼頭北側重新修建碼頭和基地,並享有自治權。

  做為回報,不再禁止和限制葡萄牙商船在印度洋的正常貿易航行,到了馬六甲港以東,則按照大明海軍的規矩該登記登基,該買身份牌買身份牌,不具有任何特權。

  為此大明海軍參謀部還與葡萄牙印度總督簽署了一份協議,把所有條件都以漢字和葡萄牙文註明,但是沒有經過雙方的皇帝和國王簽字用印。

  這一點倒是比較好理解,葡萄牙國王就是西班牙國王,如果要公開簽署協議西班牙人肯定不答應。反正他們在印度的殖民地也被大明帝國奪走了,不存在任何利益,憑什麼要和敵人講和。

  所以說這份協議是葡萄牙國內貴族和印度總督與大明帝國海軍達成的私下約定,這樣一來既解決了大明海軍所需的軍事基地,又讓葡萄牙商人不至於失去眾多補給點和殖民地,算是暫時的雙贏。

  葡萄牙人為什麼要背著國王與外國達成此等協議呢?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承認西班牙國王就是他們的國王,也不想為西班牙人惹出來的麻煩背鍋。

  那西班牙國王知道這件事之後,會不會派兵干預呢?葡萄牙印度總督說短時間內肯定不會,因為西班牙遇到了大麻煩。雖然在與英國人的戰爭中西班牙贏了,可是隔壁的法國人又開始蠢蠢欲動,總是挑撥加泰隆尼亞人鬧獨立。而葡萄牙貴族們也無法再忍受西班牙國王的盤剝了,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海外方面,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遭到了英格蘭、荷蘭和法國輪番挑戰,有點應接不暇了,根本沒精力也沒能力顧及東方。

  海軍參謀部不清楚是不是這樣,可洪濤明白這位總督沒說假話。按照歷史進程,三十年戰爭還得繼續打,西班牙將會成為主角,且要同時應對國內的加泰隆尼亞和葡萄牙人的獨立要求。

  此時與葡萄牙人私下媾和成功率還是很大的,能不費一兵一卒占據科倫坡港也算是個大便宜。至於說租期到了之後咋辦,洪濤還真沒想那麼遠,因為用不了三十年,這份協議就會被撕毀。

  只要歐洲那邊戰事趨於結束,各國馬上就會把注意力轉向美洲和東方,試圖擴大殖民地搶奪更多資源,用來彌補戰爭造成的損失。到時候即便葡萄牙人不想違約,歐洲各國也不會聽它的。

  所以不用想那麼長遠,先把科倫坡的海軍基地建上,到時候不管誰來,這裡都會是大明海軍的主要補給港,可以有效支援恩鳥港。

  說起恩鳥港,如果洪濤現在去一趟,會發現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原本的貿易碼頭並沒怎麼變樣,每次只能停靠三艘廣州級武裝貨船。

  但在老碼頭東北側河口附近又出現了兩座更大的碼頭,最少能同時停靠十多艘武裝貨船。不遠處還有兩座不算大的要塞,全部由石頭壘砌,上下兩層,灰不拉幾的,像是趴在岸邊休息的海龜。


  在堡壘北側一里多遠,低矮的灌木和樹林全被砍光了,巨大的水車矗立在河邊,連綿的房屋一排挨著一排,由兩條並行的軌道連接著碼頭區。

  這裡叫做恩鳥城,由當地受到大明駐軍影響比較深的部落建造,有食品加工廠、棉紡廠、焦化廠、冶煉廠、鍛造廠、機械廠等幾十家工廠,常駐人口超過五萬。

  剛開始他們只是幫著大明駐軍砍伐木材、熬製鯨油、採集礦石,後來慢慢的有了木材加工、皮革鞣製、礦石精選作坊,再後來又造了更大的水車、蓋了更多的工廠。

  很多由荷蘭人運往歐洲的貨物已經不用從大明本土或者安南、呂宋特區裝船了,直接從恩鳥港生產,價格上更有優勢。

  在恩鳥城以北的河流兩邊還有大量開墾過的土地,上面種滿了玉米和棉花。這些土地一部分屬於當地的部落,一部分屬於大明海軍,還有一部分屬於私人。

  他們種植出來的棉花會就近賣給棉紡廠,加工成棉布直接出口到歐洲。玉米除了做糧食之外還會當做飼料賣給生活在山區的部落,去餵養上萬頭牛馬。

  這些牛馬被養大之後,少部分被宰殺吃肉和用於耕種,大部分會被來自大明的商人收購,用大海船運走。

  總體上講,恩鳥港和恩鳥城已經成了好望角地區最大的商業和軍事港口,並受到了當地科薩族的認可和擁護,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各類物資不光能做到自給自足,還可以大量出口。

  到目前為止,是大明帝國所有特區和外海領地中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個。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