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紅岸基地」原型
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公司,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美國空軍的先天優勢,就被他們這麼玩沒了。
試問這樣的美國,它能不衰落嘛……
它的登頂只是曇花一現,後續將會回到它原來的位置。
區區200多年歷史的國家,顯然沒有任何底蘊。
它有的只是拳頭。
一旦霸權衰退,它的土崩瓦解會非常迅速。
沒有什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因為一旦它垮台,以前的敵人、仇家,甚至它扶持的狗腿子。都會毫不猶豫回頭撕咬它。
小日子和英國佬,這些白眼狼,早就已經想好如何瓜分它了……
……………………
默赫知道未來世界的走向。
不過他所在的是2001年。
如今這個時間段。
是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險時期。
大劉的《三體》要在5年後才問世。
但《三體》中的「紅岸基地」,卻即將真真實實的出現在默赫眼前。
這不是科幻,而是真的有「紅岸基地」!
或者說「紅岸基地」的原型,就是以這款巨型雷達為藍本創作的。
那是一座隱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巨型雷達基站。
它的任務不是與外星生命,建立聯繫。而是遠程預警,探測周邊軍事目標。
尤其是駐紮在亞太地區的美軍基地,大多在預警雷達的監控範圍內。
它的預警範圍是1900公里。
從60年代開始。
科研工作者們,就一直在秘密研發雷達基站。
特別是相控陣雷達,一直在研究和改良之中。
如今像這樣的遠程雷達基站,約有5座左右。
分別部署在沿海地區,深山老林等人跡罕至的地帶,默默守護著它周圍的人們。
這天上午。
默赫受邀乘坐專機,前往東北角的一處軍用機場。
緊接著,他被安排戴上耳罩,入座不遠處的武裝直升機。
「武裝- 9」直升機,早在80年代末就開始改造升級。
提高了發動機功率,使得飛行性能得以改善。
它還配備航炮、火箭和紅箭八型反坦克飛彈,以增加空對地打擊能力……
這麼一架武裝直升機,停在默赫面前,等待著他的到來。
可想而知,接下來的旅程會有多「刺激」。
很多人,特別是軍迷,這輩子都想坐一坐武裝直升機。
但默赫的建議是,上飛機前先吃暈車藥。然後別在飯後乘坐直升機,也別空腹乘坐武直。
最好的狀態,是墊一塊麵包,吃一片暈車藥,喝少量水。
武裝直升機的起飛速度,真不是蓋的。
除了飛彈、火箭彈、迫擊炮以外,就屬它竄的最快了……
人家民航客機、私人飛機,都有一大段滑行距離。
它倒好,艙門一關,安全帶一拉,直接像蜻蜓一樣起飛啦!
絲毫不管機艙內「乘客們」的感受。
嘩啦嘩啦的螺旋槳聲,隔著耳罩都能聽到。
上下起伏,左右搖擺的飛行狀態。除非那種適應力很強的飛行員,否則都不會感到舒適。
戰鬥機默赫開過,只要抵住超重力的壓強,餘下的就是速度與暢快。
但武裝直升機的強勁變速,那可不是蓋的。機動性能和敏捷轉向,比普通直升機要命得多……
但凡腸胃不太好的人,估計得吐的清湯寡水,這輩子都不想再坐……
好在默赫身體還行,平時也注意保養。
經過一小時左右的飛行。
武裝直升機,飛躍崇山峻岭,進入人跡罕至的深山區域。
默赫望著窗外景色。
只見前方的一座山頭,呈現光禿禿的一片。
它跟周圍那些茂密山林,顯現出不一樣的風景。
當武裝直升機抵近。
默赫這才看清真相。
原來那是一座巨型雷達,隱藏在這片山脈之中。
不遠處的雷達。
高約百餘米,寬六十餘米。
它並非那種半圓形雷達,而是呈現陣列模樣的長方形。
每個單元都有一款雷達探測裝置,具有不同功能,不同波段、不同頻率的探測功能。
密密麻麻的探測接收裝置,總數量達到近千!
如此規模的矩陣雷達,屬實顛覆了默赫的想像。
它實在太大了。
一旦雷達開啟,那恐怖的功率,直接可以把人都烤熟……
很快,直升機平穩降落在停機坪。
紅岸基地的相關人員,出來迎接默赫的到來。
為首的是一位穿著深色制服的中年男子,戴著黑框眼鏡,長相儒雅隨和。
他和他的同事們,長相都是那種斯斯文文的。
眾人的相貌,與大山環境,呈明顯對比。一看就不是山里長大的。
但由於長期待在深山的緣故,使得男子頭髮和臉上都有些髮油。
看模樣,山裡的條件很艱苦,水源都得省著用,所以不太能經常洗漱。
雙方簡單的接觸交流一番。
果然和默赫猜測的一樣。
大山裡的條件設施,特別是生活物資方面,需要外界運送進來。
這些物資,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絕不能鋪張浪費。
所以大家的日子,都過得比較緊。
本來他們今天是想沐浴更衣的,免得在重要外賓面前,顯得形象不好。
但可是,偏偏今天停水了,山裡的管道需要維修。
男子說到一半,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默赫搖了搖頭,示意這些都是小事。
「你們如今做的事業,比任何人都偉大。」
默赫給出高規格的讚揚。
他很清楚眼前這座遠程預警雷達,有著多麼重要的價值。
他們的戰略作用,絲毫不比其他軍工遜色。
特別是美西方第五代隱身戰機問世,這對遠程預警雷達的要求和技術,更加苛刻了。
聽到默赫的誇獎,眾人不禁露出一抹欣慰的感謝。
眾人在大山里默默無聞地堅守。一年到頭,回家次數非常有限。
親朋好友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即便是自己最親密的父母和伴侶,工作上的內容也必須隻字不提。
如此艱苦的環境,加上周圍親朋的不理解,說實話很多人會堅持不下去。
明明有更好的選擇,更廣闊的未來。
但他們偏偏選擇待在山裡,與艱辛作伴。
若不是心中的那份信仰,促使著眾人砥礪前行。
否則真的很容易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