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魯錦難封

  第172章 魯錦難封

  徐壽輝拉攏魯錦,本來就是想拉攏外部勢力,搞內部平衡,就是為了擺脫彭瑩玉的控制,不當吉祥物。

  

  可現在彭瑩玉卻提出這麼個方案,想要通過他兩個徒弟分化拉攏魯錦,這若是真讓他做成了,豈不是成了給彭瑩玉做嫁衣裳,白白增添了他的實力,自己還是個吉祥物,沒有兵權。

  這徐壽輝怎麼能忍?!

  於是他當即一揮手,反駁道,「萬萬不可,軍師都知他有近十萬兵,又水陸步騎全有,如此實力,若不能為友,也不該為敵啊。

  「如今我們所占的州縣還沒那魯錦多,兵力也不一定有那魯錦雄厚,所依仗者,不過是率先建制,舉旗復宋而已,此時應該盡力拉攏一切敢於反元的仁人志士,怎可暗下黑手,這豈不是敗我大義名聲,天下人如何看我?」

  彭瑩玉聞言頓時有些無語,心道你這也太天真了,你也知道自己地盤和兵力都比不過人家啊?那你還在這做夢,覺得人家肯伏低做小,投入你的麾下?憑什麼?就憑你這個大宋皇帝嗎?

  徐壽輝當然也不是傻子,如今整個徐宋集團里,彭瑩玉的實力就已經很大了,若是再讓他召回兩個徒弟,帶幾萬兵過來,自己這皇帝也乾脆別特麼當了,直接禪讓給彭瑩玉拉倒。

  徐壽輝現在想的很簡單,就算自己不能拉攏到魯錦,也不能讓魯錦這支勢力落到彭瑩玉的手中。

  彭瑩玉則是還想再勸勸,十萬兵馬不一定全都要吃下,你也不一定有那個胃口,咱們才多少兵啊,你一下拉來比咱們還多的勢力,這不是鳩占鵲巢,反客為主嗎?

  還不如想辦法拉攏幾萬勢力,還能聽話,將來也好控制,貪多嚼不爛,直接落袋為安不好嗎?

  然而還不等他說話,旁邊的楊普雄就再次說道。

  「軍師,陛下,這拉攏師兄,讓他們帶兵過來的法子恐怕不行。」言罷還露出一臉愁容。

  彭瑩玉頓時心裡咯噔一下,怎麼個意思,莫不是那倆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兵多了,不聽咱的話了唄?

  「為何不行?難道你那兩個師兄不同意?」彭瑩玉當即皺眉問道。

  「不是,是趙師兄已經死了,李師兄也下落不明。」楊普雄立刻解釋道。

  「我到了六安之後,就已經得到趙師兄犧牲的消息,去了廬州後,他們還帶我去了趙師兄的墳前。

  「聽說趙師兄是死於元廷的淮西宣慰使康茂才手中,首級都被那廝砍了去,是後來魯錦擊敗康茂才,才將趙師兄的頭顱尋回來的。」

  徐壽輝聞言頓時有些暗喜,不過他倒是沒表露出來,彭瑩玉就有點臉黑了,不過也沒多說什麼,造反殺頭的事,只要沒成功,早晚都有這麼一天,他都造反十多年的老反賊了,經歷的生離死別多了去了,手下那些徒弟也不過都是他的工具而已,犧牲幾個也不算什麼。


  只是有些可惜,少了一個趙普勝,他分化拉攏廬州勢力的機會就少了一分。

  彭瑩玉沒有多說,而是追問道,「那你李師兄呢?」

  楊普雄當即道,「廬州那邊說,當初他們和康茂才決戰時,李師兄帶兵藏在無為,後來派人去找就再也找不見了,當地人說看到一夥亂兵南下去了。

  「廬州那邊猜測,李師兄可能是聽到了陛下登基的消息,南下投奔咱們來了,只是咱們至今還未曾聽到李師兄的消息。」

  「他南下找咱們來了?!」彭瑩玉頓時有些震驚。

  「他帶了多少兵?」徐壽輝也蹙著眉問道。

  「這,不太清楚,廬州那邊說,在打康茂才之前,李師兄在無為可能有一兩千兵力,但是他帶走多少就不清楚了,當地百姓有說一千多的,也有說幾百人的。」楊普雄立刻解釋道。

  徐壽輝聞言暗暗鬆了口氣,彭瑩玉則是皺眉追問道,「是你親自去無為,聽當地百姓說的,還是那魯錦告訴你的?」

  「是那魯錦手下的一個什麼武院官,帶我去拜祭趙師兄墳塋時跟我說的,我在廬州並不能隨意走動,出行皆有人護送,名為護送,實為看押。

  「而且那魯錦十分小心,我帶了三百甲士,剛到六安治下的霍山縣時,他們就扣下我250甲士,只讓我帶五十人去六安,到了六安又扣下40人,只讓我帶十人去廬州,沿途來往還有那魯錦的一千甲騎護送。」楊普雄一邊匯報情況,一邊趁機抱怨道。

  彭瑩玉聞言仍然蹙著眉,「這麼說,李普勝是死是活你並不清楚,他有沒有南下來尋咱們,也只是廬州的猜測,你也沒親自見過那些百姓。」

  「是。」楊普雄當即點點頭。

  彭瑩玉聞言當即轉頭向徐壽輝道,「陛下,看來我那徒兒李普勝恐怕也凶多吉少了,這魯錦半路投軍,鳩占鵲巢,我那兩個創立了巢湖水師的徒兒,卻一死一下落不明,定然是受到了那魯錦的排擠,可見他對咱們定有敵意,不然也不會浪費兵力在山中築城防著咱們。

  「恐怕拉攏魯錦那廝的事是幹不成了,只能想辦法從他手下那些將領處下手,尤其是那些巢湖出身的老將,陛下若是捨得給高官厚祿,不信他們對那魯錦有何忠心。」

  「軍師此言在理。」徐壽輝聞言當即點點頭。

  只要彭瑩玉的徒弟別瞎摻和,要是自己能給魯錦那些將領施恩,說不定就能拉攏過來為己所用,這樣就能撇去彭瑩玉的影響,徐壽輝對這個主意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只是楊普雄的再次發言,卻打斷了兩人的幻想。

  只見他面露難色的說道,「陛下,軍師,恐怕此事也不易做。」


  「哦?什麼意思?」彭瑩玉當即問道。

  楊普雄這才介紹道,「我這次去廬州,先在山中的霍山縣遇到了一個廬州將領,此人姓張,是個千戶營官,手中有一千甲士,正在霍山築城,據此人自己所言,其原為廬州左君弼手下將領,是那魯錦擊敗左君弼,奪了廬州城之後才投降的。

  「我跟此人探聽趙師兄情況時,此人對趙師兄多有不屑,口稱手下敗將,不曾有半分將趙師兄放在眼裡。

  「後來去了六安,我又遇到了一個年近不惑之年的俞指揮,其為六安主將,手下有五千兵馬,聽說就是巢湖出身的老將,師傅臨行前說過的俞氏父子。」

  彭瑩玉當即點點頭,他確實知道俞氏和廖氏,當初還特意交代過楊普雄,「然後呢?」

  楊普雄又道,「然而這個俞氏也對趙、李二位師兄多有不敬,聲稱他和廖氏在巢湖最艱難的時候,左君弼時常過去圍剿他們,可趙師兄和李師兄,卻一個躲在含山,一個躲在無為。

  「所謂患難見真情,大難臨頭的時候,兩位師兄卻一個都不在,故而對兩位師兄多有怨恨,即便趙師兄已然身故,那俞指揮也不曾說過趙師兄半句好話。」

  彭瑩玉聞言眉頭皺的更深,姓俞的指揮使,手下掌管五千兵馬,單獨鎮守六安,還是巢湖老將出身,這已經不是什麼普通身份了,絕對可以算巢湖元老,廬州的高級將領,這樣的巢湖老將,卻十分怨恨趙普勝,這可不是個什麼好消息。

  所謂愛屋及烏,恨鳥憎林,他們既然這麼討厭趙普勝,恐怕對徐宋和自己也沒什麼好感,這還怎麼拉攏?

  楊普雄的話卻還沒完,就聽他再次說道。

  「不僅巢湖的老將如此,那魯錦手下還多元廷降將,比如來回護送我的那一千騎兵,其主將是一個姓葉的指揮使,此人也是原廬州左君弼手下的部將,後被魯錦所擒,才投降的他。

  「這些降將當初都跟趙師兄和李師兄戰場上見過面,對兩位師兄或是不屑,或是憎惡,而且那魯錦手下的降將還不少。

  「尤其是原六安義兵元帥朱亮祖,此人自募鄉勇甘為元廷鷹犬,當初鎮壓兩位師兄的義軍格外賣力,聽說此人還勇不可擋,曾親自沖陣,於萬軍之中取了金花師姐的首級,可謂跟我們有大仇!

  「然而那魯錦後來卻將朱亮祖生擒,更是將其降伏重用,據說此人如今已經成了那魯錦手下獨當一面的大將,手中兵力可能已經過兩萬了。」

  彭瑩玉和徐壽輝聞言對視一眼,紛紛有些震驚。

  朱亮祖這個人,彭瑩玉也是知道的,當初金花小姐帶著趙普勝、李普勝倆人起事的時候,他還沒走呢,就是因為金花小姐被砍了腦袋,李普勝和趙普勝也敗逃藏了起來,巢湖水師也只能縮在湖裡自保,他看實在沒機會,這才南下找到徐壽輝開闢的第二戰場。


  沒想到連朱亮祖這樣的人,都被魯錦降伏了,還做了恁大的官,巢湖系將領跟趙李二人有矛盾,有隔閡,這還好說,可朱亮祖那就是真正的仇敵了,徐宋若是拉攏魯錦,那朱亮祖該怎麼安置,就算徐壽輝能不計前嫌,彭瑩玉手下那些徒弟又該怎麼看?難道不給自己師姐報仇嗎?

  聽完楊普雄的介紹,不僅彭瑩玉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徐壽輝也想到了這點,他當即說道。

  「這可就難辦了,那巢湖將領還好說,就算與軍師的兩位徒兒有些隔閡,但好歹也是當初一起起事的兄弟,可那魯錦手下卻多是些元廷的降將,都與軍師的兩位徒兒有仇,那朱亮祖更是有血仇,還做了魯錦那廝手下的大將,就算魯錦能答應咱們的拉攏,這朱亮祖又該如何安排?總不好秘密將他除掉吧?」

  徐壽輝一邊說著,一邊偷偷看著彭瑩玉的表情,想看看他的反應。

  他是故意提的這茬,如果彭瑩玉下令讓魯錦偷偷除掉朱亮祖,作為交易,這事要是讓朱亮祖知道了,該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到時候自己再派人告訴朱亮祖,豈不是可以收穫此人的忠心?那這手裡有兩萬大軍的猛將不就成了自己的部下了嗎?

  彭瑩玉則是皺著眉頭,有些不可思議道,「既然那朱亮祖和巢湖諸將有血仇,那魯錦又是如何將其降伏,又不使巢湖諸將怨懟的,還給其封了恁大的官,讓他獨自掌兵兩萬人,難道巢湖將領就沒有怨懟嗎?」

  楊普雄聞言當即道,「那朱亮祖是和兩位師兄有仇,又不一定和巢湖諸將有仇,師傅忘了,巢湖諸將也對兩位師兄頗為怨懟。」

  彭瑩玉頓時反應了過來,只是被這話反駁的面子有些掛不住,忍不住瞪了楊普雄一眼,嚇得他一縮脖子。

  不過楊普雄還是再次說道。

  「陛下和軍師若想分化拉攏魯錦手下的部將,還需仔細斟酌才行,其手下部將大致分為三派,一為巢湖元老派,以廖氏,俞氏為首,二為元廷降將派,以朱亮祖為首,三是那魯錦自行招募來的將領,這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彭瑩玉和徐壽輝聞言都連連點頭,對楊普雄說的十分贊同,分化拉攏也要找准目標才是,哪個和自己更近,哪個和自己關係不好,找對了目標那叫事半功倍,要是找錯了目標,結果就不好說了。

  「誒對了,還有一事,陛下和軍師須當注意。」楊普雄突然想到了什麼,再次說道。

  「什麼事?」

  「那魯錦手下可不止是有些武將,其手下文官也不少。」楊普雄再次補充道。

  「此人建聖武軍,自稱元帥,在廬州設元帥府,府內置文武兩院,文院有吏目、刑名、禮儀、財戶、營造諸司,儼然一個小六部,武院也有軍令,軍政,軍備諸司,雖管轄事務不同,但看起來卻像是樞密院。


  「文武兩院之上,又設秘書局,有掌書一人,秘書數人,就像是中書省一般。

  「而且魯錦此人還在廬州召集各地讀書的士子考試,則成績優異者錄為官吏,在各城設有知縣,主簿,知府等官職,我初次遇到的六安,便有一位姓秦的知縣,其稱自己原為元廷的巢縣主簿,因獻城有功,才被魯錦升為六安知縣。

  「那魯錦的十數州縣,可不止有武將鎮守,各地還有知縣和主簿掌管政務,儼然一個小朝廷。

  「陛下和軍師若欲拉攏魯錦那廝,只給他自己封官是不夠的,恐怕連他手下那些地方文官,還有他元帥府的那些人,也許給與封賞,不然就算魯錦那廝願意答應,恐怕他手下那些人也會裹挾著不讓他答應。」

  此言一出,徐壽輝和彭瑩玉都有些麻了,好像還真是那麼個情況。

  人家跟魯錦乾的好好的,說不定將來能當丞相,能當開國功臣,從龍之功,現在你這邊都已經建國稱帝了,他們現在跟著魯錦投過去能有什麼好處?

  而且就算徐壽輝大方,對魯錦手下這批人也很難封賞,不是他捨不得高官厚祿,而是那些位置早已被人占了。

  太師鄒普勝,大將軍倪文俊,名義上的軍師,實際上是丞相的彭瑩玉,這些高位都早就有主了,就算魯錦帶人投過來,那他手下那些文官武將又該怎麼安置?

  不論怎麼安置,位置都不可能比徐宋的創業團隊更高,矛盾就在這裡。

  這魯錦還真是難封啊!徐壽輝和彭瑩玉同時想到。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