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同化

  第1355章 同化

  袁熙的做法,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找帶路黨。

  他對此並沒有多大的心理壓力,因為這對晉國和鮮卑人來說,尤其是東鮮卑一方來說,不是消滅誰,而是求同存異,尋找共存可能的過程。

  事實上,這幾百年來,鮮卑人一直都有一種聲音,便是融合向漢人學習,乃至嘗試融合的過程。

  這是因為鮮卑部落,很多都是從匈奴分支和附庸中剝離出來,他們最初對抗的是西漢時期極為強盛的匈奴,為此他們使用的手段,一是武力強大自身,二是尋找宣稱。

  這段時期因為他們被匈奴壓著打,所以他們必須要尋找一個能夠在背後支持他們起源論的後盾,於是在翻找了他們並不多的殘破歷史記錄後,鮮卑提出了幾種論點。

  一是他們起源於黃帝之孫顓頊,二是起源於東胡,三是源於北地逃亡的漢人,四是源自於東夷。

  這幾種說法,幾乎都和華夏漢人有關係,而且都在華夏史書中找到根據,而最主流的說法,則是《史記索隱》記載:「鮮卑,東胡別種。」《後漢書》、《三國志》、《晉書》也採用了這種說法。

  

  而東胡的起源,則是之前華夏史官有過論述的,一種認為源自伏羲氏後裔的東蒙豕韋,一種認為是箕子東赴朝鮮時留在東北的殷商遺民。

  彼時相對於匈奴,弱小的鮮卑並不被強大的西漢所重視,自然也沒有替他們臉上貼金的必要,於是漢朝史書中的說法,為鮮卑立國立朝提供依據的同時,也讓鮮卑的起源文化和華夏深度綁定,以至於後世的鮮卑皇帝無一不是向中原漢化靠近,否則就成了數典忘祖了。

  而東鮮卑這一支,是最為頑固的鮮卑山起源死硬派,這和東胡起源並不衝突,甚至是有所重合的。

  而西鮮卑和中鮮卑,則因為靠近匈奴,和匈奴文化融合的更多,這也是東鮮卑看不起他們的原因之一,換言之,東鮮卑人是三部鮮卑之中,帶路黨最多的一支。

  東鮮卑中,很多人都在尋求中原給他們一個名分,對此先前的中原王朝,其實是有所牴觸的,畢竟中原正統的關中士族眼裡,連江東都是蠻夷之地,更不用說關外胡人了。

  而袁熙卻是沒有絲毫心理壓力,且不說後世鮮卑人在基因學上證實和漢人有所關係,就是毫無關係,他也不在乎,畢竟華夏融合,是文化大融合促進血統融合的過程,而非後者,如果執著於血統,那反而是捨本逐末了。

  並且後世鮮卑的基因研究結果也很有意思,其幾個部族的主要人群,由東胡的C2b和漢人O3組成,比如慕容是甘肅的O3a2c1,宇文是山西的O3a2,尉遲是陝西的O3a1,反而赫連是內蒙古的J1。

  至於東胡的基因,則是起源於春秋戰國河北地區的燕國,和當下的幽州高度融合,所以說從歷史淵源上來說,史書的記載可謂是反應了相當部分的歷史真相。

  華夏的歷史記述,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由大量的記述來證實,這和西方某些孤證就能確定的歷史定論做法完全不同,就像袁熙尋找所謂的帶路黨,其實就是尋找那些有心歸宗的鮮卑人,而不是學些後世西方通過金錢收買,發表毫無根據的胡編亂造。

  他深知用金錢收買的方法,只能找到見風使舵,毫無道德下限的人,如同曹操重才不重德的做法一樣,最後這些人遲早會因為更大的利益背叛。

  所以袁熙這次召見東鮮卑來的使團,發現其大多數都是德高望眾的族老後,深知小恩小惠很難打動這些忠於部族的人,於是他果斷祭出了大殺器。

  蔡昭姬。

  當然,還有袁熙本人。

  蔡邕引修熹平石經,被天下士子稱為座師,為彼時大儒之翹楚,加上詩書一道,其女蔡昭姬則是繼承了他衣缽的唯一人選,自然是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其實絲毫不輸給蔡昭姬的,則是袁熙本人的背景。

  除去袁熙親手寫的孔雀東南飛被評為天下長詩之冠,讓天下同儕都誠心俯首之外,袁熙這一派的經學勢力,才是真正可怕的。

  後世漢末士族經學三大派系掌握著幾乎所有的話語權,便是馬融派系,建安派系,孔融派系。

  蔡邕之前,漢末最著名的大儒便是融合了儒家經學體系大成的馬融,他的學生派系幾乎是這個時代名士的集大成者,最出名的便是盧植,其後是崔琰,鄭玄,毛玠,華歆三龍。

  而這一派除了華歆之外,幾乎都在袁熙的袁氏這一系裡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當初袁隗那一支的影響,袁隗的夫人是馬融的女兒,如今袁熙作為袁氏家主掌管的其中一支。

  這也是為什麼盧植會給袁紹當軍師,崔琰背後的崔氏即使在曹操手下,也暗中投靠袁熙,以及三龍中的邴原管寧會投奔袁熙,這也是為什麼扶風馬氏出身的馬超一直在左右逢源,幻想袁氏能給他留條後路。

  說到底,這天下其實都是馬融的徒子徒孫在抱團打架,漢末算起來,絕大部分時候,根本就是一群親戚在爭奪財產引起的大小戰事。

  孔融派系則是孔融,邊讓,楊修,禰衡,關係更是全都在袁熙這邊,當然,大部分都是女眷的裙帶關係。

  袁熙背後靠著如此強大的士族經學輿論資源,加上底層的太平道,才是真正挖了曹魏的根,因為在所有的領域,他和曹魏都有直接競爭關係,並都壓了曹魏不止一頭。

  曹魏的建安派系,包括蔡邕父女,建安七子,鍾繇父子。

  蔡邕本來是曹操宣稱的老師,但隨著蔡昭姬嫁給袁熙,曹魏那邊撈不到一毫半點好處,建安七子此時尚且稚嫩,鍾繇出名很晚,甚至他後世書法都是跟蔡昭姬學的,目前聲名根本無法和盧植崔琰,楊修禰衡等人對抗。

  袁氏的背景之深,以至於袁熙做了很多打壓士族的事情,還能被天下士族視為正統的緣故,無他,背景太硬了。

  袁熙心道什麼叫話語權,這就叫話語權,自己和蔡昭姬的組合一站出來,天下人根本沒有能與之對抗的,包括後世璀璨無比的建安派系都不夠格,更何況此世建安派早就被袁熙挖了跟腳。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曹丕集中了大量的曹魏名士,也無法和袁熙對抗的緣故,袁熙在所有的輿論制高點,都占據著頂層生態位,這讓曹魏怎麼對抗?

  這裡面帶來的好處,甚至可以比肩劉協在禪讓台上喊出的那句話,也是為什麼曹魏人心思變,東鮮卑也要跑過來商談部族前景的原因,因為如今在大部分人心中,袁熙已經是真正天命所歸了。

  這也是袁熙覺得為什麼中原爭霸其實已經提前結束了的原因,武力和大義都站在自己一邊,要不是因為自己花了大部分精力同化鮮卑,魏國還會死得更快。

  如今他在宮中接見了諸位鮮卑族老,開門見山道:「東鮮卑的事情,朕已經早有耳聞,也知道諸位的想法和要求。」

  「如果兩邊能談好,我會以天子名義,承認東鮮卑為華夏一支,且為東胡正統,起源為商,重溯族根,正本清源。」

  東鮮卑族老聽了,皆是露出激動的神色,但也有少數清醒的,也出聲道:「陛下英明,我等自是感激,但陛下應該需要我們做些什麼吧?」

  「若超出了我等能力範圍之外,亦或不為部族接受之事,我等也會很為難啊。」

  袁熙淡淡道:「你指的,怕不是中鮮卑的事情吧?」

  「諸位也知道,我向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柯比能主動入寇,我才被迫反擊,否則我何須在薊城費心竭力?」

  「柯比能此人想要做什麼,我也很清楚,他不就是想給鮮卑尋一個不同於漢人的起源,然後整合鮮卑,和漢人對抗嗎?」

  「且不說他這種做法是不是數典忘祖,但中原祖先有句話,天地萬物都有本有末,連自己真正的祖宗都不敢承認,難道將來還能指望他行事會有底線嗎?」

  這一下說到了諸位族老的心坎裡面,很多人紛紛站出來痛罵柯比能忘本,但袁熙知道,其實這些人最主要的理由,只是看不起柯比能的出身而已。

  袁熙心中暗嘆,自己當初最看不起的,其實就是憑藉身份家世的無能之人,但偏偏自己這一路走來,很多時候還真是依靠家世成事的,要不是有袁隗袁紹這幾層關係,自己哪會這麼輕易走到今天?

  就像那平民出身的柯比能一樣,自己和其倒是頗為相似,如果出現在同一陣營的話,想必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但壞就壞在,對方的野心太大,直接威脅到了中原的存在,若是放任不管,將來的千萬漢人,必將面對可怕的未來。

  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慘狀出現,袁熙只能是防患於未來,將危險的徵召掐死在襁褓中,這是兩邊的立場決定的,主體民族就要有保持主體民族的強勢和領導力,放棄實力的優勢,等於是將屠刀交到敵人手裡。

  想到這裡,袁熙對堂下的族老們笑道:「鮮卑的歌舞很是有名,我也很喜歡。」

  「我希望鮮卑將來能夠融入漢人,大家一起在中原安居樂業,你們能夠一直載歌載舞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