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交換

  第1309章 交換

  朝堂上眾官望向發話之人,發現竟然是軍師祭酒陳琳。

  他們心中冒起一個念頭,不會吧,陳琳是晉國的人?

  這個時候說這種話,不是找死嗎?

  軍師祭酒有一個職責,便是管記室,即外方公文的整理上報,晉國和漢南國的來書,自然也在此列,所以陳琳陳言,也是分內之事,但關鍵是早不報晚不報,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報?

  而且眾官打眼望去,發現曹丕面露訝色,顯然是不知情的,雖然說曹丕不可能事無巨細都提前知道,但陳琳這表奏極為敏感,顯然之前沒有跟曹丕通過氣。

  陳琳此時也是硬著頭皮,心中暗暗叫苦,眾官的想法,他自然明白,如今他是趕鴨子上架,為了還袁氏的人情,才如此做的。

  他是徐州人,祖地在廣陵射陽,算起來和陳登所在的陳氏還有些關係,不過最初陳琳混的可是比陳登好,因為他開始依附的是袁紹。

  

  之後袁紹去世,袁氏二子相爭,鄴城被曹操奪取,陳琳沒有來得及逃出,在死亡的威脅下,被迫投靠了曹操,這也是許多文人通病,雖然文采很硬,但骨頭並不硬。

  彼時他的家族都在廣陵,這屬於袁熙治下,不過袁熙倒沒有為難陳琳家人,而是如常對待,尤其是陳琳老母在廣陵也受到了不少關照,讓陳琳無形欠了袁熙一個人情。

  加上陳琳投降,也是對袁氏有虧的,所以這些年他過得也是頗不自在,好在曹操欣賞他的文采,讓他在曹營過得也不錯。

  而曹丕後來和曹植競爭的時候,陳琳私下給曹丕潤色過不少文章,讓曹丕得以和曹植分庭抗禮,因此陳琳在曹丕上位後,也算是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然而這次晉國來書,投到記室這邊的同時,陳琳也收到袁熙的密信,裡面只有寥寥數字,便是拜託陳琳在朝堂上商量換俘之事。

  陳琳思慮再三,最終還是硬著頭皮照書信上所說去做了,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考慮,要是這種舉動會讓他掉腦袋,那陳琳是斷然不會做的。

  但陳琳有些見風使舵的本事,他和袁氏關係眾人皆知,越是光明正大提出來,眾人反而越不會懷疑,且他也曾身為俘虜,替被俘的于禁說話,算是感同身受,也能讓曹魏官員同情。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晉國大勢遠強於魏國,陳琳也要為自己提前謀條後路,免得跟著魏國這條大船一起沉了。

  於是思慮過後,陳琳將晉國和漢南國的聯表內容稟報出來,說道:「兩國要求以這來年大戰之中,包括於將軍在內共二十多名魏國將領,來交換包括前漢天子和劉姓宗室及家眷出許都。」


  「對方還加了一條,若是陛下能答應,兩國將承諾今歲將不會進攻許都。」

  此話一出,很多人心裡第一反應是答應算了,且不說劉協已經沒用了,要是能挨過今歲,曹魏便有喘息的寶貴時機,說不定來年構築防線,來年逼退兩國,曹魏也不用遷都了,豈不是好?

  就在很多人心中升起這股心思時,卻有人站出來喝罵道:「這赤裸裸的威脅,豈可答應他們,這不是城下之盟嗎!」

  「臣願隨軍出征,擊敗兩國宵小,滅其囂張氣焰!」

  眾人定睛一看,卻是杜襲,這是潁川四傑中最有名的噴子,不過他倒是也有資格說,畢竟在文官之中,除了司馬懿之外,就屬他和晉國作戰次數最多,中間也因此負傷,還受到過曹操褒獎。

  他這時候說這種話,未必是真意出征,而是為了去除兩國給魏國的壓力而發話,因為若是直接答應了兩國要求,魏國的顏面不在,百官更是會離心喪氣。

  當下有人也反應過來,陳群站出來道:「杜議郎言之有理,那兩國極有可能是以此為餌,藉機滅我魏國威風志氣,趁著我們內部意見不一時,趁機進攻許都,不可不防。」

  「且前漢天子身份敏感,豈可輕易交出,若被兩國利用發布對我大魏不利的言論,可能會造成極壞的影響。」

  眾人紛紛點頭,但此時也有人出列,發聲道:「但於將軍還有宗室將領們,也是為了魏國死戰,不敵被擒,若是能將其交換回來,我魏國也會有更多的可用之才啊。」

  此話一出,眾人也是議論紛紛起來,曹姓將領就不說了,外姓將領也是曹魏抵禦兩國的重要力量,樂進已經在鄴城戰死,于禁不敵被俘,要是不管不問,只怕寒了軍中將領的心。

  想到這裡,眾人也不禁暗罵背後主導的晉國心思深沉,這擺明了就會其借題發揮,讓魏國難以抉擇,怎麼做都不合適。

  曹丕冷冷地看著眾人,心中閃動著怒火,他的上位,其實是出乎大部分曹氏夏侯氏的意料的,其中很多宗室重要人物,最初都是站在曹植那一邊的。

  這其中就包括夏侯淵曹洪等人,曹仁夏侯惇都算是中間派,曹丕最初能夠依靠的,都是自己私下招攬的外姓官員,其中以文官居多。

  而外姓將領中,包括樂進于禁等大將在內,其實都是死死站在曹操一邊的,所以樂進死亡,于禁被抓,曹丕並不十分在意,他們的死活,和自己何干?

  但于禁被抓,讓曹丕感覺頗失臉面,你不是忠心嗎,為什麼不自殺?

  現在對方拿著你來和談條件,徒然給我增加難題!

  但曹丕對於兩國的提議,並不打算直接拒絕,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談判可以作為緩兵之計,讓他從容布局,不然要是現在遷都,明顯就是告訴天下人魏國是被兩國嚇走的,如此曹魏的臉面何在?


  朝堂上重臣開始議論紛紛,此時華歆站出來道:「對方如此囂張,即使要談判,也許先滅了對方氣焰。」

  「不若先拿幾個人開刀,比如那明顯是和星湖欲有勾結的劉和,建議將其處死,震懾兩國,讓其談判的時候不敢造次,提出的條件也會更低一些。」

  眾人聽了,皆是臉色一僵,心道你倒是不怕凶虎報復啊,那豈是個吃虧的主?

  曹丕聽了,微笑道:「如此甚好,便交由司徒去做了。」

  華歆臉色一滯,他一時分不清曹丕是不是在開玩笑,但他抬起頭來打量了一下曹丕神情,卻是心中一緊,對方是認真的!

  如今華歆騎虎難下,在眾人幸災樂禍的目光中跪下接了旨意。

  司馬懿一直冷眼旁觀了整個過程,心道華歆如今三公被鍾繇壓了一頭,急於表忠翻盤,卻沒想到中了自己下的套,現在算是弄得進退兩難了。

  而鍾繇則是全程一言不發,因為他已經取得了優勢,斷不會再橫生枝節,這便是占據上風一方的優勢所在。

  就像晉國之於魏國,其現在根本不需要什麼複雜的陰謀詭計,只需要堂堂正正,按部就班對魏軍進行軍事外交上的逐漸施壓,便讓魏國這邊應付的頗為辛苦,以至於人心浮動,在交換俘虜這個問題上都應對失措。

  不過曹丕的表現,卻是大大出乎司馬懿的觀感,對方自從繼承魏王,到登基為帝,在短短時間內成長的極快,快的讓一眾曹魏官員都無法適應。

  司馬懿心道還是明公目光如炬啊,果然是沒有看錯人,要不是晉國出現了凶虎那個妖孽,若能給陛下二十年,只怕魏國能夠一統天下吧?

  此時曹丕出身退朝,司馬懿跟著眾官的向外走去,他此時心裡想的,不僅是魏國的未來,還是對於自己即將領兵出征未知前景的一絲茫然和恐懼。

  如果他這次敗了,魏國有沒有未來且兩說,司馬氏乃至自己,怕是很難說了。

  於此同時,袁熙趕到鄴城已經有幾天了,他正和諸葛亮討論著和漢南國聯合發書的事情,袁熙在來之前,從淮水到樊城,和關羽碰了一面,所以趕到鄴城的時候晚了,但他如此做,便是為了和關羽聯合對魏國施壓。

  關羽也知道魏國實力尚在,單憑自己,是幾乎不可能打下許都的,所以思慮過後,便以假節的名義,代劉備下書,要求魏國交出劉協。

  畢竟劉備當初給他的任務,是讓迎出天子,這才是最終目的,至於打下許都,則不過是手段而已,而袁熙剛滅了吳國,也不想短時間內大舉興兵攻魏,於是兩邊一拍即合。

  袁熙臨走的時候對關羽道:「將軍可知道玄德公傷勢不太好?」


  關羽聽了,把牙一咬,沉聲道:「羽自然知道,兄弟情深,羽恨不得立刻趕往長沙。」

  「但羽卻不能退,因為大哥囑咐過,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以救出天子為先!」

  「如今已是羽最好的機會,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若是錯過,羽空手回去,豈有顏面面對大哥?」

  袁熙聽了,感嘆道:「將軍三人兄弟之情,令熙感嘆,熙定竭力幫助將軍。」

  關羽拱手道:「三弟之仇,也多賴晉王幫忙,大恩不言謝,羽全記在心中。」

  袁熙起身告別,「我現在回鄴城布防,兩邊配合行事,將軍可相機而動,但若不是緊要情況,萬勿刺激曹魏,以免其狗急跳牆。」

  關羽知道劉協現在對曹魏失去了利用價值,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便應道:「羽省得,便等晉王消息。」

  等關羽走後,諸葛亮出聲道:「魏國那邊,變數很大。」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