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受阻

  第1260章 受阻

  袁熙對於不能親眼見證白狼山之戰還是有些遺憾的,畢竟要是在現場,便有可能會目睹張遼大展神威。

  不過如今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將來發生什麼袁熙也不知道,要說面對這種全新的戰場,袁熙後世的經驗便失去了作用,所以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諸葛亮比自己更加合適。

  而且諸葛亮也需要單獨領軍的經驗,畢竟將來的歲月里,諸葛亮將會是袁熙平定天下的中流砥柱,晉國也需要他快速成長起來,從而去壓制魏國成長中的司馬懿。

  而且在袁熙看來,鮮卑人的優勢就是機動性和數目,缺點是兵種單一,士氣容易崩潰,在打陣地戰方面可比曹軍差的多了,正適合諸葛亮練手。

  所以他安心在易京調動後勤補給,同時搜集各方情報,每天都有幾十封急報從四面八方送到易京,讓袁熙能夠及時掌握天下大勢。

  sto9.𝐜𝐨𝐦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前些日子因為袁熙忙於對付鮮卑,所以聽到曹操死訊後,也沒有來得及去感嘆失去了這個最厲害的對手,直到這個時候,他才能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曹操去世對天下的影響。

  他對曹操的觀感還是頗為複雜的,對方雖然是導致袁氏覆滅的罪魁禍首,但袁熙還是頗為佩服曹操才能的,不得不說後世三國這麼出名,劉備和曹操功不可沒。

  尤其是曹操雖然不符合後世現代人的價值觀,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可以說沒有曹操,便沒有後世的三國歷史。

  魏國的統合,很大程度便是依賴於曹操這些年來的個人能力,不得不說曹操運氣很好,雖然經歷了種種危機,沒有死在戰場,最後是在床榻上過世的,但究其原因,還是袁熙用了些和曹操相似的手段,大大加快了這個過程。

  晉魏爭鋒,到最後也能出現轟轟烈烈,盪氣迴腸的二王對決,有的只是見不的台面的小手段,並沒有給後世留下多少可供傳唱的東西。

  袁熙對此毫無愧疚,爭奪天下,本就無所不用其極,他學不來劉備,而且他對自己的能力認知很清楚,要是和曹操劉備擺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自己怎麼可能贏得過他們,不好好利用穿越者的優勢,那才真是和自己過不去。

  如今袁熙已經將目光放到了更為長遠的未來,雖然魏國的力量被他大大削弱,但隨著袁熙地盤的擴大,今後數年內面對的問題反而多了。

  後世三國打了那麼長時間,也不能說全是曹魏不堪,其占據中原,雖然人口土地資源是最多的,但邊界線也是最廣的,所以面對的問題也是最多的。

  只從北地來說,從最西邊的涼州羌人到并州的南北匈奴,再到三部鮮卑和烏桓,最後到公孫家族和朝鮮半島,在三國鼎立的幾十年時間裡面,曹魏動用了相當一部分人力物力壓制北地邊境,只從這一點上來說,說曹魏在爭奪天下的同時,也保障了中原的安定。


  如今隨著袁熙拿下冀州,將并州幽州青州等地連到了一起,取代後世的曹魏,成為了抵禦外族的中原屏障,那他接下來也必然要投入相當大的一部分兵力,來解決這些極為麻煩的問題。

  袁熙憑藉後世經驗,早前就開始布局了,他打下百濟後,留下田豫繼續攻略三韓,同時往北威脅高句麗。

  如今田豫基本已經全面逼降了三韓,同時按照袁熙的布置,在當地重擢選官員,同時將文字語言全部改成漢話,儘可能普及到所有的階層。

  這種釜底抽薪之計,才是真正解決民族之間隔閡的辦法,朝鮮半島好在沒有自己文字,所以推廣起來相對容易,但教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袁熙估計至少需要十幾二十幾年時間教化出一兩代人來,才能為將來的融合打下基礎。

  所以田豫臨走前,袁熙給其定下的思路,便是軍事行動可以快,教化不能急,需要穩步推進,徹底將朝鮮半島的漢化基調定下來。

  在這種思路下,田豫一步一個腳印,將戰線推進到高句麗的邊境同時,加強三韓當地的施政,收到了不錯的成效,同時他將三韓地區重新規劃,合成了漢東郡,雖然名義上是上書歸入漢廷,但天下都知道這已經是晉國自己的地盤了。

  而對於高句麗來說,其面對的形勢比後世更加惡劣,其本來就在和公孫度家族相爭,此時後方三韓地區的陷落,高句麗腹背受敵,覆亡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其大王很可能會和鮮卑勾結起來,同時還會影響到反公孫家族和烏桓。

  對此袁熙也早有防備,他派人分化招降高句麗的同時,早就在烏桓和公孫家族中布下了大量眼線,對於兩邊的情報了如指掌,所以他才和諸葛亮定計,將鮮卑引到有異心的烏桓部族方向,以圖來個一網打盡。

  在諸葛亮出發前,袁熙就猜測,白狼山那斌,絕對不是鮮卑烏桓聯軍那麼簡單。

  果然之後消息傳來,不止烏桓的樓班,還出現了高句麗的援軍,甚至還有東鮮卑部族的人,全部匯聚到了白狼山柳城一帶,同時還發信脅迫公孫家族投降。

  對此袁熙毫不意外,在他看來,如今開戰的時機,取決於公孫家族能頂住多久的壓力了。

  而且即使公孫家族反叛,袁熙也有把握,因為他提前從并州調動的兵馬,也已經和諸葛亮合兵了。

  高順去卑親自帶兵,麾下包括南匈奴和并州騎步兵,其一路沿著并州幽州通道奔襲,趕到了徐無山附近聽候諸葛亮調度,大戰一觸即發。

  袁熙知道這個時候,自己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消息了,這場大戰爆發在嚴冬,鮮卑根本沒有退路,只能死戰求生,這也將是是贏家通吃的一戰。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消息終於是傳來。


  袁熙看著諸葛亮寫來的長長的戰報,終於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雖然晉軍未能取得全勝,但在戰場發生了不少意外的情況下,結果已經是非常理想了。

  他細細看著長信的內容,眼前似乎活靈活現地重現了當時的情景。

  諸葛亮帶兵北上,經過薊城時重新整了一次兵,彼時去卑和高順已經帶兵提前趕往徐無山和白狼山交界處,走了三四天了。

  諸葛亮聽了,便徵召薊城守將牽招領後軍步兵,帶輜重在後,直接則是徵用了薊城所有的馬匹,把前軍全變成了騎兵,開始全軍急行。

  這一著極為突然,領軍的趙雲和張遼雖然滿腹不解,但還是嚴格執行了命令,騎兵一人三馬,開始急速行軍,竟然在五天之後,在離著白狼山一百多里的地方和高順去卑合兵了。

  彼時高順去卑作為先頭部隊,人數只有五千多人,而此時苴羅侯已經和烏桓樓班合兵,人數加起來有五六萬人,打探到高順去卑的人數後,並不以為意,甚至還派出了上萬騎兵來騷擾進攻。

  去卑領的南匈奴也是輕騎兵,對比烏桓鮮卑並不占優勢,見面交戰後見勢頭不好,值得暫時撤退,最後還是依靠高順訓練的步兵列陣,才將烏桓鮮卑聯軍擊退。

  去卑見被發現,只得和高順一起帶領兵士,就地伐木挖溝,暫時阻拒烏桓鮮卑聯軍,但天寒地凍,挖掘極為困難,南匈奴兵士也有些怨聲載道,即使去卑用軍法壓制,其也還是有軍心浮動的徵召。

  去卑見了頗覺丟臉,和高順說了情況,悻悻道:「這些兵士已經是南匈奴選出來最精銳的了,沒想到如此不堪!」

  高順聽了,安慰道:「冬天打仗,本就困難,這也是人之常情,一時間急不來的。」

  「我麾下兵士,也是足足訓練了三個冬天,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同時對面並不簡單,烏桓也就罷了,鮮卑騎兵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吧?」

  去卑點頭道:「那些鮮卑騎兵,明顯要比烏桓騎兵兇殘的多,為什麼?」

  高順沉聲道:「一方面他們是沒有退路了,不進則死,另外一方面,這些剩下來的鮮卑騎兵曾經被逼得拋棄家人,斷糧時吃過人肉,早就沒有下限了。」

  「如今他們就是一群見人就殺的瘋子,雖然到了絕路,但在這種情況下,反而能爆發出極大的破壞力。」

  去卑鬱悶道:「怪我冒進了,在援軍還沒有來的時候,讓他們打了個時間差,如今我們怎麼辦?」

  高順想了想,出聲道:「可以暫且後退十幾里,回到徐無山出口,但到哪裡哪裡,就不能再退了。」

  「咱們是通過徐無山通道來的,這些年徐無山已經被打通,可容納騎兵快速通過,我們能過,對方也可以,到時候若是讓開通道,便堵不住他們了。」


  去卑鬱悶道:「真是怪了,先前徐無山放了守軍,他們卻沒有有這一路!」

  高順道:「據消息說,這幾年樓班以貿易為名,繞過徐無山,在西北方打通了一條道路。」

  「鮮卑騎兵便是從那邊走的,所以先前咱們的陷阱也沒有發揮用處,如今只能等援軍前來了。」

  去卑嘆道:「但眼下鮮卑騎兵已經到了白狼山兩天了,這樣下去等他們歇過來,就難對付了。」

  當初他和高順得知鮮卑騎兵繞過薊城,趕往白狼山時,當即決定不等諸葛亮到來,而是直接出城追擊,但兩人卻沒料到鮮卑行軍如此之快,一路上到處都是倒斃的馬匹和兵士,也不禁感嘆鮮卑之決絕。

  加上兩人沒有算到鮮卑沒有走徐無山,所以到最後兩人還是沒有追上,反而被鮮卑掉過頭來反打了一波。

  去卑憂心忡忡道:「援軍最快也要六七天後到,我們怕是很難堅持住啊。」

  結果當天下午,兩人便接到了諸葛亮信使發信,說前軍明日便到,這讓兩人頗為驚訝,怎麼來的這麼快?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