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封爵拜相典禮
經筵結束之後,群臣仍殘留著興奮。
皇帝和大臣坐而論道,商討如何用禮法治國。
這是他們幻想中的聖君景象,沒想到有生之年真會實現。
大部分臣子對此都是興奮喜悅,甚至催促劉宗周、韓爌等人,儘快把《大明繼承禮法》制定出來,讓皇帝和天下人遵循。
但是也有人不知足,感嘆道:
「以禮治國是不錯,但是陛下太重禮法,也留下了隱患。」
「福王曾經和光廟爭位,這樣的人如何能列入皇室,還是第四順位繼承人?」
對皇帝如此拘泥禮法,感到不以為然。
對此,劉宗周正色道:
「禮法若不遵循,隨意就能改變。」
「陛下又何必制定繼承禮法、鄭重商討條文?」
「福王若真有罪,可以把他開除出皇室,排除在繼承順位之外。」
「但是在沒有開除前,就應該把他列為第四順位繼承人。」
這得到了更多人的贊同,他們雖然對福王不滿,不想讓他有一絲一毫的機會。
但是對皇帝如此尊重禮法,還是深感欣慰。
如果《大明繼承禮法》制定後皇帝仍舊能隨意改變,那和以前的朝廷制度有什麼區別,他們又何必爭論那些條文?
大部分臣子從這件事中,感受到的是皇帝的誠意——
即使福王曾經和光宗爭皇位,皇帝仍對他以禮相待。
一些人更是想到了漢高封雍齒,認為皇帝是特意拿福王為例。
至於福王繼位的可能,大部份人認為沒有。除非當今皇帝一家全部暴斃,不得不從福王一系推選皇帝。
不過也有人認為應該對福王窮追猛打,不能給他一絲一毫機會。部分文官已經想著上疏彈劾,把福王從京城趕走,甚至趕去海外就藩。
前段時間皇帝把成國公封到兀的河衛一帶的事情,也被人想了起來。認為兀的河衛以北的苦寒之地,非常適合作為福王封地——
把他趕到那個地方,省得留在京城礙眼。
可以說,福王一系,堪稱遭到了飛來橫禍,因為被列入前五繼承順位,被很多文臣針對。
幸好現在是八月選官時期,群臣的注意力大多在選官這件事上。福王在京城中,還能安穩一段時間。
提到此事,就不得不提皇帝在這次經筵的最後,吩咐群臣準備的卸任和任命儀式了。他要為黃立極這個首輔舉行卸任儀式,並且根據功績冊封爵位。同時為韓爌舉行任命儀式,正式授予他首輔之位。
所以這個儀式,又被群臣稱為封爵拜相典禮。對參加儀式的黃立極、韓爌兩人,可謂羨慕至極——
雖然有沒有儀式,都不影響黃立極是否會封爵、韓爌是否會接任首輔職位。
但是這個儀式的舉辦,卻讓他們內心頗是得意。
宣麻拜相、論功封爵,可謂是臣子的至高追求。
皇帝專門為此舉辦儀式,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
所以群臣探討的重點,很快從繼承禮法,轉向封爵拜相儀式,參照國初封爵和唐宋拜相儀式,制定相應的典禮。
八月十五,中秋節,同時也是朔望朝。
這一日朱由檢又召開了朝會,但是群臣卻沒有去皇極殿,而是先來到了建極殿旁邊的平台。
按照之前定下的禮儀,朱由檢坐在平台上,特宣黃立極上前,起身親切地道:
「先帝英年早逝,朕戰戰兢兢,不得不繼承皇位。」
「幸有黃首輔等忠臣輔佐,得以除逆閹、理朝政。」
「此功不可不賞,輔政大臣黃立極聽封。」
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時明,開始宣讀早已擬定好的旨意。
黃立極在上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輔政大臣之外,又以登極功、輔政功授為二等子爵,世襲子爵爵位。
黃立極領旨受封,又請求辭去中極殿大學士職位,正式從內閣卸任。
但是輔政大臣的加銜仍舊保留,轉任理藩院掌院,仍舊能參加常參——
朱由檢需要用他定下制度,讓卸任的首輔能有地方可去。不至於卸任就得回鄉,脫離權力中心。
這樣能讓首輔更安心地卸任,同時用前任首輔,和現任首輔相牽制。
群臣都知道這個用意,但是他們也沒有提出反對。
一是因為這件事早就定下了,他們心裏面已經接受這點。
二是這樣能加強文官對理藩院的影響力,不至於讓這個衙門一直游離在外——
皇帝前幾天提到的任命宗室為理藩院掌院的表態,把他們都嚇到了。
用卸任的首輔執掌理藩院,他們更接受點。
和黃立極一起卸任的,還有大學士張瑞圖。
他在朝廷中其實早已因為給魏忠賢寫賀屏出局,但是朱由檢為了避免動盪,沒讓他正式卸任。
如今和黃立極一起,卸任了中極殿大學士一職,轉為資政大臣。
朱由檢對他也沒虧待,以登極功、制定規範字功冊封為一等男爵,世襲男爵爵位。
張瑞圖頗是欣喜,誠心誠意地下拜。
他其實做好了晚節不保的準備的,沒想到硬是被皇帝留到現在,還趕上了冊封爵位。
這讓他心裡感謝當今皇帝的聖恩,同時對以前阿諛奉承魏忠賢頗為羞愧——
若非此事,他可能像施鳳來一樣被重用,仍舊還是大學士。
幸好當今皇帝對登極功極為重視,還給他冊封了爵位。
不止是他,朱由檢登極時的大學士和九卿等朝廷重臣,只要沒有列為逆案主犯的,這一次都被冊封了爵位。
甚至霍維華、徐大化、田爾耕、許顯純等沒有被殺的逆案主犯,在東寧立下功勞後都被他授予了爵位。
他要用這個行為,表明自己不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凡是能為自己立下功績的,都能得到賞賜。
在貴族議會設立、繼承禮法正在制定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朱由檢冊封的低級爵位,同樣能和大明與國同戚。
這些爵位越來越受重視,被很多文臣武將追求。
封爵儀式之後,就是首輔任命儀式,也被稱之為拜相儀式,或者宣麻儀式——
完全是仿照唐宋的宣麻拜相,用白麻紙寫成詔書,向朝廷眾臣宣布。
朱由檢用實際行動,表明他把首輔視為宰相看待,只是礙於祖訓,沒有用宰相之稱。
韓爌作為第一位被拜相的首輔,內心極為激動。
他鄭重其事地接過詔書,感覺自己一生最榮耀的時候,莫如此時此刻。
群臣更是羨慕嫉妒地看著他,都想被皇帝特意宣麻拜相。
就連黃立極都頗為羨慕,感覺自己的子爵也沒那麼香了。
正因為知道群臣的追求,朱由檢對沒有把這個榮耀輕易賜予他人。
就連新的大學士廷推,都被他放在了後面。
皇極殿中,剛剛經歷了封爵拜相典禮的群臣,開始今日的又一項大事,那就是廷推大學士。
如今的內閣之中,在黃立極、張瑞圖卸任之後,有韓爌、孫承宗、施鳳來、李國普、徐光啟、鄭以偉六位大學士。
除了孫承宗外出遼東督師,其餘五位都在朝中,人數不能說少。
但是當今皇帝的嚴苛,還有對正式文書的重視,都讓內閣的任務,不是一般的繁重。
而且施鳳來、徐光啟兩人,還專門在內閣中分設的軍機處任職,對於軍事以外的事務,很少書寫票擬。
這導致韓爌、李國普、鄭以偉的任務更重,紛紛請求增補兩位大學士。
今日這次朝會,便是要舉行廷推儀式。
被列入大學士候選的,有楊景辰、溫體仁、成基命、錢象坤四人。盡皆是翰林院出身,有資格擔任大學士。
其中楊景辰可以說是閹黨餘孽,但是和閹黨牽連並不深。如今早已被視作帝黨,是當今皇帝的鐵桿忠臣。
朱由檢原本的意圖中,是想讓他繼續掌管吏部,不斷刷新吏治。
但是楊景辰在五月卻生了一場大病,產生了入閣拜相的心思。
朱由檢對這個忠臣的請求不能無視,所以把他列入了大學士候選。
其餘三人之中,成基命是葉向高的門生、楊漣的同門,毫無疑問是東林黨人。
溫體仁和錢象坤都是中立派,只不過溫體仁現在有點反東林,錢象坤則和東林黨更親近。
朱由檢對這四個人選並無多少偏向,除了暗示群臣讓楊景辰入閣外,另一個人選完全是群臣廷推。
最終廷推的結果,是楊景辰、溫體仁成為大學士。成基命、錢象坤這兩個東林黨或傾向東林黨的人,都在廷推中落選。
這顯示朝廷上仍舊以非東林官員為主,他們在韓爌這個東林黨人擔任首輔的情況下,不願意內閣中再出一位東林黨大學士,重演天啟初年的局面。
朱由檢對此很是滿意,當即任命楊景辰、溫體仁為東閣大學士。同樣是用白麻紙寫成的詔書,但沒有專門舉辦儀式。
兩人之中,楊景辰因為是九卿之首,又早已被加銜議政大臣,這次被提升為弼政大臣,一入閣就排在李國普之後,還要在徐光啟之前。
溫體仁也是議政大臣,要排在仍是承政大臣的鄭以偉前面。
這讓鄭以偉頗是羞惱,群臣也對此側目而視——
按四輔大臣排位次,而非原本的入閣先後,這是皇帝登極後做出的改變。
大學士再不能按部就班地成為首輔,完全按資歷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