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佛教屈服
武官和勛貴的要求,毫無疑問被文官駁斥。
因為文官並不想朝堂上資政大臣太多,影響廷推廷議。
一時間,朝堂上爭論的焦點,由勛貴是否能轉任資政大臣,轉變為資政大臣名額。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很多官員認識到,如果任由皇帝將勛貴、武官等官員轉為資政大臣。現有的廷推廷議制度,將發生很大改變。
再想到資政大臣屬於資政院,資政院又是未來國會的組成機構。一些官員開始提議,要對資政大臣的名額進行限制,不能無限增加資政大臣。
朱由檢想過把官員的廷推權力交給國會,但是這可能影響他對朝堂的控制力。所以他還是決定一步步來,先讓資政大臣擁有廷推權力。
面對群臣限制資政大臣名額的要求,朱由檢道:
「資政大臣一職,是朝廷對致仕官員的優待。」
「但是致仕官員的數量可能太多,確實不應該隨意增加。」
「眾卿以為,資政大臣的名額當以多少為宜?」
「沒獲得資政大臣一職的致仕官員,又該如何安置?」
群臣這下又開始陷入爭論了,因為資政大臣一職,本就是當今皇帝對致仕老臣的優待。
他們將來都有可能成為資政大臣,怎麼能過於限制呢?
所以群臣討論來討論去,得出的結論就是:
資政大臣的數量,當以不超過現有朝堂大臣為宜。
現在朝堂上有多少大臣呢?
政務院可以說最多,北京六部尚書、侍郎,都能稱得上朝堂大臣,一共二十四人。
樞密院其次,一共有九位大臣。
都察院僉都御史以上,一共有七位大臣。
大理院、理藩院、通政司現在都只有一位,一共四十三位大臣。
不過因為兵部和樞密院官員現在有重迭,實際在任的是四十位。
內閣大學士都有四輔大臣加銜,能夠稱得上朝堂大臣。但因為他們不參與廷議廷推,所以這次不計算在內。
群臣的要求就是,把資政大臣的名額限制在四十人。這樣願意在致仕後留京的文官,大多都能得到資政大臣職位。
不過他們打的算盤雖好,但是勛貴和武官,卻不願意。
因為文官計算的資政大臣名額,明顯沒有把勛貴和武官計算在內。
這些人聯合在一起,要求擁有一半資政大臣名額。其中勛貴十位,其他武官十位。
文官對此表示你們在想屁,最多給他們十個名額,勛貴和武官加一起。
他們覺得讓勛貴和武官有機會參加廷推廷議就夠優待了,哪能放任這些人擁有和文官同等的地位。
而且在衍聖公和張真人占據兩個資政大臣名額的情況下,再給勛貴和武官二十個名額,文官的名額就反而不如他們了,文官對此當然不滿意。
一群人吵吵嚷嚷,朱由檢聽得很是有趣。
他把勛貴和武官抬進資政院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和文官打擂台。免得官員們鐵板一塊,自己被他們牢牢限制。
不過勛貴的勢力可以傳承,也不能讓他們在人事上發言權太大。
所以朱由檢思索之後,向群臣道:
「勛貴和武官十六個名額,文官二十個名額,剩餘四個名額授與其他人員。」
「眾卿覺得如何,是否同意這個比例?」
勛貴和武官覺得滿意,英國公張維賢帶頭道:
「陛下聖明獨斷,臣等無有異議。」
袁可立等文官雖然覺得皇帝明顯偏向勛貴和武官,但是在皇帝表明態度的情況下,他們再爭下去也沒有意義——
畢竟如今在戒嚴期間,理論上皇帝可以獨斷。
所以他們在勛貴和武官認同後,也不情不願地表示了認同。
資政大臣的比例,至此基本確定。
致仕後撈不到資政大臣職銜的,則授予資政上卿,地位和資政卿一樣,只是更好聽點。
張維賢、徐希皋作為主動致仕的勛貴,被朱由檢任命為資政大臣。
勛貴對於這個結果,都是非常滿意。覺得皇帝還是偏向他們的,在一點點給他們爭回權力。
唯有最先提出請求的陽武侯,感到很是受傷。因為他不但沒能得到資政大臣職位,還因為受到彈劾,被皇帝把領地和士兵分出去一半。
最終他現在得到的,只是資政上卿的虛職——
這個職位,不能說一點權力沒有。有這個身份就可以向皇帝上疏,監督文武官員的不法行為。
但是對陽武侯來說,他沒有這個身份也能向皇帝上疏,資政卿的職位完全是雞肋。
這讓他的心裡很受傷,感覺是遭了皇帝算計。
不過這個時候,是沒有人在意他的感受的。
之前支持他的勛貴,這時也不見了影子。
在皇帝給勛貴增加權力、又明確懲罰陽武侯的情況下,誰會閒著沒事,在這時跟皇帝過不去。
陽武侯不說被勛貴集團拋棄,也暫時被無視。
這讓陽武侯心中憤恨,決定以後要給這些人好看。
朱由檢倒沒完全忘記陽武侯,他在朝會結束後,召見陽武侯安慰了一陣。又取出地圖讓他在南洋選封地,想把這個人儘快從京城趕出去。
陽武侯不知南洋哪些地方更好,最終本著依附朝廷的想法,選擇了滿剌加北邊的地方——
這裡朝廷要建立南洋諸衛,如果在開藩時遇到危險,可以請求南洋總督府支援。
朱由檢讓他去南洋後和南洋總督府商議,確定雙方分界。
又因為這塊地方和暹羅接壤,他囑咐陽武侯處理好和暹羅的關係。
陽武侯對此自然是遵行不悖,他這些日子已經了解到暹羅在南洋是個大國,自然不是自己還未開藩的陽武侯國可比。
了解到暹羅上下崇信佛教後,他從京城聚集的和尚中召了一批人,詢問有誰願意跟著他下南洋。
將來陽武侯國會立佛教為國教,給他們建立寺廟。
這件事情,在京城佛教引起了很大震動,得到很多和尚響應。
因為佛教現在的處境,實在稱不上好。
大明這時對叛亂的民間宗教,基本上統一稱為白蓮教。
什麼聞香教、無為教、弘陽教等等,在官方文書中都被稱為白蓮教。他們的教義也確實趨同,很多官吏分辨不出來。
白蓮教源自佛教,又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佛教這段時間很是遭到針對,被朝廷重點搜查。
尤其是道教接受朝廷收編,對道觀的搜查基本結束後。佛教現在情況,那就更顯眼了。
以至於陽武侯薛濂的招攬,被他們視作救命稻草。各大寺院都派出人員,打算分些人去南洋。
只是,陽武侯薛濂在聽到這些和尚的訴求後,一時又猶豫了。
因為他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實在稱不上有什麼臉面。
幫這個和尚向皇帝求情,他不一定能辦成。
所以他就問這些和尚道:
「陛下雖然崇道,但是對佛教也不排斥,還讓武清侯李家傳播九蓮菩薩信仰。」
「周皇后更是篤信九蓮觀音菩薩,你們為何不向皇后求情呢?」
禪宗臨濟宗傳人,德清大師的弟子通岸和尚道:
「貧僧也曾托人求見,但是宮裡以皇后臨盆在即,不便接見外人。」
「陛下又嚴令各大寺院檢舉叛亂人員、以後繳納賦稅。實在太過苛刻,眾多同道不滿。」
陽武侯薛濂聞言,看了這些和尚一眼。
猜測皇帝之所以不接見這些和尚,估計是賦稅的事情沒談攏。
為了勛貴納稅這件事,皇帝先是給勛貴優待、又幫勛貴爭奪權力,甚至還拿他殺雞駭猴,才勉強得以推行。
這些和尚沒有見到厲害,還在想著抵制。
他是不想攙和這件事情的,因為就連他都知道佛教寺廟很富有。當年德清大師還曾因為耗費巨資私創寺院,被萬曆皇帝發去廣東充軍。
皇帝為了給明年大戰籌集軍費,連勛貴都被逼著納稅。這些富有的寺廟,當然也不可能逃過去。
若非去南洋開藩這些和尚還有用,他都不想搭理這些人。
想著自己是不是能從這些和尚身上撈一筆,或者用他們的錢幫自己在南洋開藩,陽武侯薛濂說道:
「此事本侯會向陛下求情。」
「但是你們佛門,也要拿出態度來。」
「我等勛貴還有道教都已經願意納稅了,為何你們還在抵制?」
「若是讓陛下失了耐心,那可……」
搖了搖頭,陽武侯薛濂對佛教的抵抗不看好。
認為他們越是抵抗,就越會遭到針對。
尤其是在勛貴和道教都願意納稅的情況下,佛教的情況就更顯眼。
說不定皇帝還有更厲害的手段,施加於佛教寺廟。
這些和尚如何不知道這點,他們根本沒有反抗朝廷的能力。
但是正所謂「善財難捨」,他們又實在不願按照朝廷規定交賦稅,所以前些日子就四處找人,想要讓皇帝網開一面。
只是沒想到皇帝決心甚堅,朝堂上的文官也對此喜聞樂見,對他們的訴求大多不予理會。就連曾聽德清大師說法的錢謙益,都對通岸和尚這個同門避而不見。
等他們認識到事情嚴重性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和朝廷對話的機會。
現在朝廷的要求,就是清理各個寺院的土地,嚴格按照「每寺觀量存六十畝」的要求,把超出的土地徵收為官田。
並且要派官吏進入寺院監察廟產,對於年收入在一萬兩以上的寺廟,徵收所謂的宗教稅。
同時對各大寺廟下達禁令,嚴禁他們從事典當、借貸等金融業——
這一點是內府監銀行的訴求,在開辦銀行一年多後,一些銀行的人員已經認識到競爭對手是誰。
利用朝廷整頓宗教的機會,把從事這一行的寺廟踢出金融業。
所以現在的佛教和尚,已經不是在抵制宗教稅。而是擔心這樣下去,朝廷的禁令會越來越多,佛教寺廟以後經營起來更難。
再加上道教參與《神話演義》編撰,有風聲傳出說要把老子化胡編進去,打壓佛教諸神。
這些和尚就更急了,以至於求到陽武侯頭上,想求皇帝見面。
陽武侯薛濂最初不鬆口,直到這些和尚許諾派出人員、號召信徒前往南洋開荒,才勉強答應下來,把他們的訴求轉達給皇帝。
朱由檢在知道佛教求到陽武侯頭上時,也知道應該收網了。不能把這些和尚逼得太狠,暗地裡更支持白蓮教。
所以接見了佛教的代表,並且讓張九功、王常月等道教人員陪同,和他們一起談條件。
這些道教人員,編撰《神話演義》正歡,根本不想讓佛教參與進來,爭奪神話故事的解釋權。
尤其是張九功被任命為資政大臣、王常月等人也被任命為資政卿,道教以後在朝堂上更有發言權。這更讓他們感到滿意,覺得皇帝對道教很是優待。
所以他們提出了各種條件阻撓,並且暗地裡加快《神話演義》編撰進度,想要在佛教人員加入前,先把初稿定下來。
朱由檢任由道教給佛教找麻煩,對此事同樣不急著定下來。
他首先清理的是和皇室淵源深的寺廟,例如萬壽寺、潭柘寺、崇國寺、九蓮菩薩的廟宇等。
這些廟宇,因為和皇室有淵源,得以在寺田之外,另賜了一些莊田。同時有內府監人員進駐,負責監督太府寺徵收宗教稅。
在通過這些寺廟總結出一套辦法後,再向其它寺廟擴展。
佛教對此是越來越著急,認識到皇帝徵稅的決心是堅定的。如果他們再為了錢財抵制下去,道教會徹底壓制佛教的地位。
所以他們最終對朝廷的要求全盤接受,只是要求給一些大寺廟多保留些田地。
朱由檢答應了這個訴求,讓太常寺和佛道二教商議寺觀級別和數量,給一些大的寺觀優待,讓它們去壓制中小寺觀。
同時還提出不允許沒有度牒的宗教人員傳教、不允許在宗教場所之外傳教等要求,讓佛道二教嚴格監視傳教人員,壓制民間宗教發展。
佛道二教對此是樂見的,因為他們也不想民間宗教冒出來,影響他們的地位。
甚至有一些人想到了皇帝比較重視的景教會,打算用這個政策,壓制景教會的發展。
兩教在鬥爭的同時,又達成了合作,喊著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口號,把控大明宗教。(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