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炮閂和民亂
「這是掣電銃的銃閂?」
指著掣電銃尾部一塊活動的鐵片,朱由檢詢問道。
這塊鐵片,和他所知的楔式炮閂頗為相似,只是要簡陋許多,閉氣性有所不如。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他已經開始想著,如何仿照炮閂,改進這種銃閂。
呂祥並沒有給這塊鐵片定名,但是銃閂一說,確實頗為形象。
而且木匠出身的他,還受到了啟發,說道:
「這塊鐵片確實像門閂,可以稱為銃閂。」
「或許可做成插孔式,閉氣更嚴實些。」
朱由檢點頭讚許,認為呂祥的思路很正確。
楔式炮閂確實就像插入孔中的門閂,是後世的主流炮閂之一,分為立楔式和橫楔式。
不過對於火銃,他知道另一種閉氣方式,那就是後世槍械上常用的旋轉閉鎖。
這種閉鎖方式也用在火炮上,那就是和楔式炮閂一樣常用的螺式炮閂。
它們的原理同樣很簡單,類似高壓鍋蓋,旋轉凸起的部位後,把兩個部件緊緊結合在一起。
朱由檢簡單畫了個外形,呂祥最初還沒有聽明白。但是在朱由檢指點他用木材削制出模型後,他也很快就明白了。
這種閉鎖方式,相比楔式閉鎖麻煩點,但是閉氣會更緊密。不但能用於火銃,還能用於火炮。
(上圖為迴旋式槍機,有兩個閉鎖凸筍;下圖為螺式炮閂,有兩塊凸起的羅紋。兩者都是旋轉閉鎖,插入——旋轉九十度——閉鎖)
所以他很是興奮地提出,這種銃閂可用於佛郎機炮,解決後裝火炮的閉氣問題,讓火炮的威力更大點。
朱由檢思索之後,也覺得用於火炮收益更大。
反而是火銃方面,掣電銃難以實用化——
因為子銃的製造不成熟,難以像後世一樣大規模製造子彈。
而且子銃沒底火,點火還得用火繩。
這讓子銃裝填時,必須按照一定的角度,以便留出火門,方便用火繩點燃。
有這個漏氣的火門存在,火銃閉鎖方式再好也免不了漏氣。
還不如用在火炮上,影響相對較小點。
所以他認可了呂祥的說法,讓呂祥改進佛郎機炮。楔式炮閂和螺式炮閂都試試,看看哪種閉鎖方式更方便。
掣電銃的閉鎖方式同樣要發展,但不是用於主力火銃。
而是改進手銃,製造使用子銃的簧輪手銃——
相比步槍來說,手槍的射程要求更低,反而對發射速度,要求更高一些。
所以朱由檢讓呂祥製造簧輪手銃,看看能提高多少發射速度,能不能取代連弩。
如果可行的話,還可以製造銃管更長的簧輪火銃。地位類似後世的卡賓槍,用於騎兵和軍官——
騎兵需要能快速裝填的火器,用於取代三眼銃。
軍官則不追求射程遠,更需要射速快的武器防身。
而且只給這些人裝備簧輪火銃,花費不算太高,將來製造出來後,朝廷能承擔起。
所以朱由檢下令研製使用子銃的簧輪手銃和騎兵銃,把它們列入裝備研究院的研發規劃,作為輔助武器。
更多的力量則用於研究炮閂,用於改進後裝炮。
如果後裝炮在使用改進後的炮閂後,威力和射程都能接近前裝炮。那麼以後大明的火炮就會以後裝炮為主,把前裝炮逐漸淘汰。
——
暢想著這種變化,朱由檢正在高興之際,一則由錦衣衛傳來的消息,讓他又怒又怕:
「京西發生民亂,有白蓮教餘孽和盜匪,進攻諸王府和大學城。」
「錦衣衛提早察覺,請求派兵支援。」
京城附近突然發生民亂,是朱由檢實在沒想到的。
尤其是白蓮教餘孽和盜匪,讓他想到了這兩年的嚴打對象:
去年京城的嚴打,主要就是打擊盜匪。
今年京城的嚴打,則針對非法宗教人員。
如今這兩股人合起來,是朝廷給他們的壓力太大?
還是有些人不滿朝廷的政策,借他們的手表達不滿?
想著自己強行推行的有產稅、以及在順天府推進的清丈田畝,朱由檢立刻下令道:
「召集樞密大臣進宮。」
「調集御營……勇士營精銳,速去諸王府和大學城守衛。」
「一定要保住宗室和大學城的師生,不得出現大問題。」
本打算調集御營主力的他,想到京城的局勢不明,最終決定只調遣勇士營,讓這些武道大會的優勝者,率領精銳平叛。
這個營是被他當做教導營訓練的,裡面的將士不是單兵戰力特別強、就是有擔任中下層軍官的能力。如果亂民的數量不多,憑他們就能衝散那些人。
不過要把亂民完全剿滅,還需要更多的兵馬。
在不想調集御營主力的情況下,朱由檢想到了另一支屬於內廷、可以由自己直接調遣的兵馬:
「傳令內閣大學士徐光啟、衛尉寺卿劉僑,讓他們調集巡捕營的新軍,立刻出城平叛。」
「務必要肅清所有亂民,不讓這些人擾亂京城局面。」
「告訴徐學士,朕期待新軍的表現,讓他展示一下練出來的新軍。」
下達這個命令後,朱由檢心中稍安。
此時他無比慶幸,自己除了御馬監下屬的御營外,還掌握了巡捕營這支兵馬。
隸屬於衛尉寺的巡捕營,同樣屬於錦衣衛。這個被劃入內廷的機構,可以由他用中旨直接指揮。
這就讓他手頭有了足夠的兵力,在不調動御營主力的情況下,同樣能派遣兵馬平叛。
至於御營的主力,仍舊是守衛皇城,避免有人是聲東擊西,目標其實是自己。
下達這些命令後,朱由檢又吩咐勇士營曹變蛟留下,讓他傳信給神機營任職的曹文詔,準備出兵平叛。
此時樞密院諸位大臣,才在得到消息後趕來皇宮。
這些人對發生在京城附近的民亂同樣很震驚,有的要求守衛京城,有的要求立刻派遣兵馬平叛。
朱由檢見這些人似乎只是策略上的爭論,壓下心中的一些懷疑,在宣布京城戒嚴後,命令樞密同知、戡亂委員會主任袁可立調集京城兵馬,主持平定叛亂。
袁可立在得知皇帝已經派勇士營、巡捕營出城平叛後,沒有讓京營的兵馬立刻出城,而是派他們巡視城內接管城門,預防城中可能出現的變亂。
然後才調遣京營騎兵,出城平定叛亂。(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