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上朝時間
第34章 上朝時間
崔呈秀完全沒有料到會發生這種事,在徐應元上門責問的時候,他還在府中和寵妾蕭靈犀喝酒。聽到徐應元說出事情詳情,氣得他直接破口大罵,怪孫之獬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這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還把我牽連了進去。」
「這是什麼人啊!」
放在往常,崔呈秀對鄉試弊案這樣的東西根本不會在乎,憑藉自己的權勢就能輕易壓下去。但是如今這件事被新皇帝知道、而且明確表示要追究下去,他就必須想辦法解決,讓自己過了這一關。
「崔鐸的文章根本經不起查,這件事可以說是證據確鑿。」
「好在鄉試沒有放榜,陛下也不想鬧得太大。」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
「我去懇求廠公,或許還能壓下去。」
自己兒子的水平崔呈秀自己清楚,說是「目不識丁」或許有點太過,但是要說有水平中舉,恐怕他自己都不這麼認為。否則也不會安排主考官,去主持自己兒子的鄉試。
如今事情案發,崔鐸的舉人功名是別想了,崔呈秀還得想辦法自保,讓自己不被牽連進去。
想到這裡,崔呈秀送了一大批禮物、讓徐應元幫忙說好話後,急忙去找魏忠賢,讓他幫忙平息這件事。
魏忠賢此時正在琢磨著如何把「請加九錫」的事情掩蓋下去,聽到崔呈秀的請求,自然滿口答應。但是話里話外,卻在旁敲側擊,詢問崔呈秀是否還記得那件事。
崔呈秀聽出來後,身上驚出了一身冷汗。不是魏忠賢提起,他還不記得自己身上還有這樁要命的罪過。在裝作忘記之後,崔呈秀回到府中,便開始琢磨退路——
廠公現在都在收拾首尾了,沒有和陛下對著幹的意思。
既然如此,其他人更該想想後路了。
回想自己身上的罪過,最要命的除了「請加九錫」之外,就是天啟皇帝駕崩、新皇帝登極那幾天,魏忠賢讓劉詔和自己寵妾蕭靈犀的弟弟蕭惟中帶兵,直接趨近京城。
這兩件事追究起來,每一件都是謀逆的罪過。崔呈秀在得知魏忠賢在收拾首尾後,立刻開始想退路。
不過,退也要有退法,不能以鄉試弊案的事情引咎辭職。
一旦承認了這件事,說不定就會成為引子,被言官參劾其他罪過。
但是不給皇帝個交待,他又過不了這一關。
乾脆像霍維華那樣,這個兵部尚書先不幹了,在外面觀望一陣子。
心中忖度著這件事,崔呈秀很快想到了離職這一招。畢竟鄉試名單沒有公布,這件事說大很大,說小也能很小。只要主動辭職,皇帝就是為了表示優容大臣,也不好繼續追究。在這個剛剛登極的關口,皇帝不會糾纏下去。
再想到如今塞外發生變故,皇帝關心邊事,他這個不懂軍事的兵部尚書本就當得尷尬,乾脆退下去給皇帝中意的人騰位子。免得皇帝覺得礙眼,追究鄉試弊案。
『我在母親過世後應該守制,現在可以用這個理由退下去。』
『只是時間過得太久,我自己提出來太突兀,要找個交好的御史,把我和其他人一起參劾。』
想到了這個離職的好辦法,崔呈秀把朝中奪情的官員想了一遍,打算找個言官,把這些人和自己一起參劾。
次日,朱由檢上朝的時候,便收到了彈劾崔呈秀的奏疏,說是兵部尚書崔呈秀、工部尚書李養德、太僕寺少卿陳殷、巡撫延綏右僉都御史朱童蒙奪情不合禮法,應該回鄉守制。
這件事出乎朱由檢預料,畢竟他實在想不到,一件未遂的鄉試弊案,會牽連出這麼多大臣。
看了一下幾個人的職位,朱由檢發現加太僕寺少卿銜的陳殷和加工部尚書銜的李養德還好說,兵部尚書崔呈秀、延綏巡撫朱童蒙,都能稱為重臣。他們同時去職,朱由檢手裡沒有人能接任。
但是駁回的話,朱由檢此時在為天啟皇帝守制。以他此時的身份,根本不適合駁回。
所以思前想後,朱由檢決定讓內閣和司禮監按流程處理,自己繼續看看,會有什麼變化。
因為延綏巡撫的事情,朱由檢又想到自己讓陝西籍官員、以及天啟年間曾在陝西任職的官員上書之事,再次吩咐他們把奏章寫好了交上來,自己要看到陝西實際情況。
就這樣處理了其他奏疏之後,朱由檢要退朝的時候,因為他登極後只要禮法允許便會上朝視事,這讓有些上了年紀的老臣承受不住,請求朱由檢定下上朝日期,不用天天上朝。
朱由檢自己也不想天天上朝,但是他更不想剛剛登極、就被人說怠政,如今有朝臣主動提出,他心中也鬆了口氣。
問了一下舊例,得知萬曆皇帝定下三六九日視朝,天啟皇帝也是如此。至於實際的上朝時間,那就不確定了。
得知這點之後,朱由檢當即說道:
「那就在朔望朝之外,於三六九日視朝。」
「上朝的時間、地點,還有與會官員,諸位都議一議。」
早就對淪為禮儀性質的朝會有些不滿,朱由檢當即提出來,想要改變一下。
大臣們也不想天不亮就要上朝,禮部尚書來宗道道:
「太祖高皇帝雞鳴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臨百官。」
「嘉靖之時,大學士楊一清等言:人主視朝,當有常期,古禮,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
「臣等以為應仿古禮而行,以日出為度,聖躬不致過勞。」
口中說著讓皇帝不要太勞累,其實是覺得自己太累。那些上了年紀的大臣,對此紛紛贊同。連續上朝這些天,他們實在是太累了。讓朱由檢不用效仿太祖朱元璋天不亮上朝,應該按照古禮,日出上朝。
朱由檢也覺得天不亮就上朝實在太累,如今大臣提出,他自然從善如流。但是對日出上朝仍舊有些不滿,說道:
「日出的時間不確定,上朝時間要有一個定數。」
「朕聽古人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辰時無論冬夏都已日出,就定於辰時視朝,商議國家大事。」
辰時按二十四小時制就是七八點,這是朱由檢心中理想的上朝時間。如果還有人覺得不願意,那就全都定在昧爽。反正自己後宮離皇極殿近,不用走多長時間。
眾位大臣聽了之後,一些人覺得辰時太晚,應該日出上朝。更多的人覺得適合,畢竟如果不同意這個,皇帝就要在天不亮的昧爽上朝,那樣受累的還是自己。
最終爭論之後,確定了辰時開始上朝。但是對辰初還是辰正,兩撥人又開始爭論起來。
朱由檢聽得頭疼,想到後世的夏令時、冬令時,決定把上朝時間分開,向群臣道:
「以春分、秋分為界,春分之後辰初七點上朝,秋分之後辰正八點上朝。」
這下群臣都滿意了,終於停止了爭論,確定春分之後辰初上朝、秋分之後辰正上朝。
今天是九月三日,已經過了秋分,接下來半年時間,就是辰正八點上朝。
《明史》:「高皇帝雞鳴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臨百官」
(文震孟上疏天啟皇帝)陛下昧爽臨朝,寒暑靡輟,政非不勤。
《清史稿》:(康熙二十一年九月)甲子,詔每日御朝聽政,春夏以辰初,秋冬以辰正。
先是奏事春夏以卯正,秋冬以辰初。康熙二十一年,命展御門晷刻,春夏改辰初,秋冬辰正。
光緒九年,更定朝制……其時刻,春冬以辰正,夏秋以卯正,遇雨雪及國忌則免。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