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戰爭之年
朱由檢十分關注朝鮮戰事,他的想法就是,用朝鮮牽制建虜,給大明更多的時間提高實力。
所以,崔南伊伏擊失敗後,他立刻命令錦衣衛軍情司,把這段時間所有關於伏擊的情報搜集起來,交給軍事科學院分析。
軍事科學院是皇家科學院的一個分院,如今也是徐光啟在兼管。
負責具體事務的,是他的弟子韓霖。
此人是大凌河堡的總工程師韓雲的兄弟,不但精通城池修建,而且精於兵法和火器。
稟承皇帝的火器化思想,韓霖提出的戰術改進方案是:
「伏擊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火銃的射程不夠,受地形限制太大。」
「如果使用的火器射程更遠,那就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伏擊了。」
「臣以為可像滑膛火銃一樣,在十二毫米輕型線膛火銃之外,研製二十毫米重型線膛火銃。」
「這樣它的威力和射程會大大增加,足以在千米之外狙擊。」
把狙擊隊正在使用的十二毫米線膛火銃,升級為二十毫米線膛火銃。
這讓朱由檢聽到後,神色極為精彩:
『十二毫米的狙擊槍口徑已經夠大了,沒想到還想用狙擊炮。』
『這可真是威力不夠,口徑來湊。』
『而且千米之外,能夠保證精度嗎?』
對此極為懷疑,朱由檢詢問韓霖道:
「千米距離,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風速、風向等等,都會影響精度。」
「而且狙擊手的眼睛,能看那麼遠嗎?」
「難道裝備院把瞄準鏡造出來了?」
韓霖驚愕了一下,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裝備院正在研製瞄準鏡。
聽到皇帝提起,才知道還有這樣一種東西。這讓他很是興奮地道:
「要是有了瞄準鏡,能遠距離狙擊的人就更多了了。」
「但是在那之前,臣以為可挑選眼力好的人,讓他們當狙擊手。」
這是他的想法,也是他提出研製二十毫米狙擊銃的原因。
大明這麼多人口,總有人的眼力遠超他人。火銃訓練又簡單,韓霖認為可以把這些人練好後送到前線去。
朱由檢對此並不看好,因為遠距離狙擊,涉及到很多東西。風速、風向、氣壓變化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到精度。需要像瞄準鏡一樣,花費很長時間摸索完善。
如今韓霖想做,可以讓他指導新軍的狙擊隊挑選人,做做前期準備。
但是朝鮮戰事顯然不能指望它,遠距離狙擊手即使培養出來數量也上不去。
朱由檢更希望看到的,是類似韓戰中大規模狙擊的冷槍冷炮運動,他在思考之後說道:
「遠距離狙擊不易,不可能大規模普及。」
「最重要的還是發動朝鮮民眾,讓他們參與進去。」
「燧發滑膛火銃的射程已經超過弓箭,在和建虜小股軍隊交手時輕易不會吃虧。」
「你們軍事科學院要儘快編寫《民兵訓練手冊》,用最簡單的辦法把朝鮮民兵練出來,讓他們學會用火銃和手榴彈。」
「曹妃甸那邊生產的燧發火銃,驗收後就儘快運到朝鮮去。」
在朝鮮遭遇建虜入侵前,朱由檢就囑咐錦衣衛儘量把朝鮮工匠運過來。
在黃台吉率領大軍進入朝鮮後,運送的規模就更大了,甚至在朝鮮君臣逃離漢城時,軍器寺的工匠都被他們打包運了過來。
如今這些人在徐利鐵的帶領下,已經進入了曹妃甸剛建成的工坊。他們的任務就是打造剛定型的燧發火銃,支援朝鮮軍民作戰。
在軍工救國和評級授勳的激勵下,這些朝鮮工匠非常積極。他們在宋應星的組織下,已經開始了試生產。
甚至,朱由檢還打算把一些保密要求不高的火炮同樣放在那生產,同樣運到朝鮮去。
他向韓霖囑咐道:
「從新軍挑選炮手,把輕便易攜的火炮送一些到朝鮮去。」
「這些火炮的射程大多比火銃遠,讓朝鮮士兵試用一下,看看哪一種適合伏擊。」
「如果能用開花彈炸到建虜,建虜以後在行軍和安營紮寨時,就需要顧慮更多東西。」
把韓霖提出的更遠距離狙殺,轉變為冷槍冷炮運動。
所為的不是精確狙殺建虜,而是讓建虜一直處於警覺之中,消耗他們平時的精力。
為此,朱由檢把剛剛研製出來、精度很差勁的火箭炮都送到朝鮮一些,讓建虜嘗嘗火箭彈襲擾的滋味。
新軍擅長使用迫擊炮的小隊,也被他派了一些去朝鮮。用以訓練朝鮮人使用迫擊炮,在山樑後面遠距離拋射襲擊。
可以說,在有了新研製的各種新式武器後,他從後世聽到看到的東西,都開始嘗試用出來。
為此,朱由檢特意道:
「朝鮮之戰不要求必須取勝,只要建虜有損失,那就立了功績。」
「還有,讓朝鮮民眾儘量把他們劫掠的物資奪回來或焚毀,不讓他們帶出朝鮮去。」「讓洪承疇對此制定個辦法,解救朝鮮民眾、奪回被掠物資,同樣都要記功。」
把立功的要求放得低低的,反正是把朝鮮的土地封出去。
建虜很快就會發現,他們遇到的襲擊會源源不斷,大明的新裝備和新戰術會層出不窮,將來總有一天,會出現克制他們的東西。
軍事科學院就有專門的戰術研究所,對軍情司搜集的戰術、戰法資料,進行具體分析。
還有戰史研究機構,搜集和整理歷史上的各種戰鬥資料。以史為鑑,從中尋找有益的東西。
其它的戰略廟算、實戰演習、指揮、訓練、後勤、裝備、工事、軍醫、獸醫、通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機構,也在陸續建立。
大明的戰爭機器正在變得越來越科學,以一個全面的姿態,對建虜碾壓過去。
朱由檢在建虜為當前最大敵人的同時,還打算把建虜當成磨刀石,把大明的戰爭機器磨合完善,用以全球征戰。
在這個世界帝國開始出現的時代,大明不會再困守傳統的勢力範圍。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朱由檢的引導下,已經放眼世界。
海軍旅將鄭芝虎,就是其中一員。
作為一個經常看報紙的人,他時常在《明報》的地理專欄,看到各種對海外事物的介紹。
還有鄭和下西洋時,同行的人留下的各種筆記。
裡面有西洋各國的事情,還有鄭和艦隊的征戰事跡。
這讓他心中非常嚮往,起了遊覽世界、征戰四海的心思。
然而他在海軍,現在卻只是負責搞後勤。
雖然因為給大凌河堡運輸物資,他被皇帝授予世襲男爵、一等男,官職也提升為旅將。
但是他的心中,仍舊覺得不痛快——
作為一個志在大洋、在海外建立諸侯國的人,他不甘心一直在後方負責運輸,靠積累的功勞升上去。
所以在聽說朝鮮那邊按照首級封爵,標準極為明確後,他就向海軍提督俞咨皋請求,要率兵去朝鮮。
他打算多殺幾個建虜,儘快把自己的爵位提上去。
反正這次也沒要求戰爭勝敗,只要拿到首級,就算立下功績。
甚至對於有各種記功人員的軍隊來說,只要能確認擊殺,就能把相應功勞記上去。
他的這個請求,得到俞咨皋的認可。樞密院這邊在大凌河那邊冰封后,也同意他率兵到朝鮮去。
鄭芝虎因此寫信給大哥,讓他多招募人員,送到朝鮮幫自己立功績。
在日本幫姜曰廣招募浪人的鄭芝燕,因此迎來了機會,他被鄭芝龍命令帶著招募的士兵去朝鮮,幫鄭芝虎立功績。
這些日本人頗有擅長鐵炮的,能轉用大明的火器。他們在火銃上稱得上朝鮮人的老師,朝鮮人能做的他們也能做到。
對於急需兵力的朝鮮來說,面對鄭芝虎的幫助應該來者不拒。但是朝鮮君臣那邊,卻堅決拒絕了此議:
這不僅是因為朝鮮和日本有世仇,不想接受日本人的幫助。
還因為他們擔心裏面有江戶幕府的探子,被他們探知朝鮮虛實,起了侵略心思。
到時候北虜南倭一起作亂,就算有大明天兵幫助鎮壓他們,朝鮮人也要受很多苦。
所以朝鮮君臣,非常硬氣地拒絕了日本火銃手,甚至連釜山的倭館,都被他們暫時關閉。
鄭芝虎立功升爵的心思,因此遇到了當頭一棒。
姜曰廣用日本士兵立功的心思,也這樣被朝鮮君臣掐滅。
兩人很是不甘,甚至想發動關係逼迫朝鮮君臣同意。
但是朝廷傳來的一個消息,讓他們不得不熄下這種心思:
因為朝廷決定,派遣派內閣次輔施鳳來、理藩院副掌院周永春,主持順仁王冊封儀式。
這顯示了朝廷對朝鮮的看重,也代表著順仁王就算比不過宗室藩王,也會像順禮王那樣,在朝廷有很高的地位。
這讓他們只能無奈罷手,把招募的日本士兵派到南洋去。
那裡同樣需要士兵,被封為子爵的松前公廣已經率領武士過去。
大明在北方和建虜作戰的同時,南洋的戰事絲毫沒有停歇。鄭芝龍、李國柱等人,已經開始在南洋開藩。
西南平定奢安之亂的戰爭、西北剿滅盜匪的戰爭,也一直在持續。
可以說,又逢己巳年的大明,又遇到了一個戰爭之年。東南西北四邊,都在發生戰事。
樞密院也因此忙得焦頭爛額,每天都有很多的命令發出去。
朱由檢對此也不得不慶幸,幸好他組建了一個專門的樞密院。
否則只靠兵部,真是忙不過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