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570章 朝鮮內附

第570章 朝鮮內附

  大明,京城。

  朱由檢收到朝鮮的戰報後,心中很是感慨。

  他雖然知道朝鮮打不過建虜,卻也沒想到朝鮮敗得這麼慘。

  尤其是發生在漢城郊外的戰鬥,讓他認識到純火器的軍隊,野戰還打不過建虜。

  在無法避免近戰的情況下,大明軍隊在白刃戰中也有可能潰敗。

  朱由檢召集樞密院官員和御營、巡捕營將士討論這場戰鬥時,向他們道:

  「『弓箭是好漢,火銃是笨蛋』雖然不對,但是最新的『刀劍是好漢』,卻未嘗沒有道理。」

  「如果不敢和建虜士兵展開白刃戰,大明很難在野戰中取得勝利。」

  「必須培養出敢白刃戰的士兵,至少在面對建虜時不潰敗。」

  敢於刺刀見紅的軍隊才是精銳,這是高度火器化的後世都有的說法。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此時白刃戰就更重要了,大明的火器軍隊以後要加強這方面訓練。

  他決定仿照蘇沃洛夫的名言「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在大明軍中宣揚「會用刺刀是好漢,只用子彈是笨蛋」。在軍中開展射擊比賽的同時,舉行刺刀比武大賽。

  這點得到了群臣和眾將的同意,他們也認為白刃戰很重要。在火銃裝填緩慢的情況下,一旦敵人靠近,只能選擇白刃戰。

  不過也有人認為應該發展手銃,裝備部長畢懋康道:

  「陛下前些日子放開了手銃、短銃的購買,臣以為應該允許士兵購買武器。」

  「小曹將軍在和建虜戰鬥時,就是用手銃打敗了他們。」

  「裝備院研發的燧發手銃,很多人都能買得起。」

  燧發手銃的成本並不高,相比簧輪手銃的價格要低多了。

  一支簧輪手銃的成本,是二兩多銀子。一支燧發手銃的成本,只需要一兩多就可以。

  以前給每個騎兵配備一對手銃需要花費四五兩,如今只花費二三兩就行了。

  畢懋康認為可以給士兵優惠的價格,讓他們購買手銃。

  朱由檢認可了這個提議,並且提出給騎兵等精銳兵種,直接配發手銃。

  相比馬匹來說,手銃實在是太便宜了。能在戰場上打死敵人一匹馬,都是非常划算。

  至於其他的士兵,想裝備手銃就只能自己購買了。朱由檢對現役士兵和預備役放開持械權,同樣允許他們購買手銃、短銃。

  不過軍中士兵會有一些限制,只能購買使用制式彈藥的武器。方便軍中後勤統一,在準備彈藥時更方便。其它亂七八糟的火銃,軍中是不會給他們專門配彈的。


  同時,朱由檢更期待轉輪火銃投入市場後,在群策群力下加快成熟——

  這種能連發的近距離武器,才是能改變近戰格局的利器。

  漢城郊外之戰的另一個教訓,是需要讓士兵攜帶更多彈藥。朱由檢向後勤部和新軍將領下令道:

  「你們要搜集一下各種火器戰鬥需要的彈藥數,確定彈藥基數。」

  「根據不同的戰況進行彈藥儲備,優化後勤工作。」

  「同時要允許有餘力的士兵攜帶更多彈藥,給軍械員增加彈藥補給職責。」

  這是他想起的一個概念,認為可以摸索起來。

  不能像朝鮮那樣,只給士兵發放很少的彈藥,以至於出現戰場上當場發彈藥,導致兵敗的事情。

  同時,因為這場戰鬥中的事故,火繩銃在大明徹底被拋棄,再也沒有人支持。

  新軍一些將士,對於把火繩銃機換成燧發銃機,是有一些怨言的。

  因為對熟練使用火繩的士兵來說,火繩銃機的點火成功率,高於燧發銃機。

  不過朝鮮的戰爭表明,在伏擊作戰的時候,火繩銃很不方便。戰鬥時需要隨時保持火繩點燃就不說了,伏擊時還要小心它點燃周圍的茅草和樹葉。

  而且更麻煩的是,夾好火繩後如果沒有立即開火,上面的火繩會燃短。如果扣動扳機時沒有調整火繩,點火就會失敗。很多朝鮮新兵都犯過這個錯誤,甚至導致伏擊失敗。

  在燧發火銃運往朝鮮試驗後,朝鮮士兵普遍更喜歡新火銃。他們對於火繩銃,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拋棄。

  但是大明的士兵,卻因為訓練時間比較長,很少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而且他們是在靶場上訓練,不需要考慮舉著火繩渡河、趴在地上伏擊……

  (高舉火繩槍,手上纏繞火繩、保持火繩點燃的士兵)

  這讓一些人更青睞火繩銃,對燧發火銃反而不喜歡。

  他們喜歡的僅僅是燧發火銃配用的彈藥,以及自流引藥系統。一些人甚至呼籲對火繩銃進行這些改進,不需要換成燧發銃機。

  不過,在朝鮮士兵不慎用火繩點燃火藥、燒死發放彈藥的軍官後,這種情況徹底發生了變化。

  大明軍中將領,一致同意推行燧發火銃——

  因為他們不知道,大明軍中會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故。

  如果在戰鬥中因為誤燃火藥,導致戰鬥失敗,那就實在太坑了。

  燧發火銃的推廣工作,因此順利起來。


  即使某些士兵對燧發火機的點火成功率不滿意,也只能適應這種新裝備。

  當然,實在對燧發火機不滿的,還有另外的選擇。那就是自己購買簧輪火銃,或者進入狙擊隊等精銳部隊,換用簧輪裝備。

  ——

  這些都是朝鮮戰事對樞密院的影響,朝鮮戰敗更大的影響,在理藩院。

  在朱由檢的命令之下,理藩院一直在推進朝鮮內附之事。如今朝鮮的脆敗,讓這件事的契機終於出現。

  當今朝鮮國王,已經按大明的要求,授與駐朝大臣洪承疇全權。這說明他已經喪失反抗能力,對大明的要求完全接受起來。

  就算還有人反對,也能讓洪承疇以抗虜的名義,在朝鮮實際推行分封。造成既定事實上,讓這些實權派主動把朝鮮獻上來——

  大明的貴族議會,能保障他們的權力和傳承。朝鮮國王如果不同意,那就拋開他換其他人。

  不過朱由檢還是比較講究吃相的,他不想把朝鮮內附的事情鬧得那麼難看。

  在朝鮮兵敗之後,他就讓理藩院和朝鮮王世子談了一下條件,大體仍是之前的六個統一,只是增加了派遣駐朝大臣為國相、上貢十分之一稅收、承擔駐軍花費等條件。

  朝鮮世子李汪,對此幾乎是完全接受。因為他知道朝鮮正處於危難之中,說不定宗廟就要被建虜摧毀。

  與之相比,讓出一點權力、向大明進貢算不了什麼,大明還會保障朝鮮王室的地位。

  他唯一提出的意見,就是希望大明承認朝鮮歷代先王的廟號,不因為內附而把廟號除去。

  這是朝鮮內部爭論最激烈的地方之一,有些自主派因此指責想要內附的世子李汪,認為他要拋棄朝鮮宗廟。

  李汪在這個壓力下,向大明提出,保留朝鮮廟號。

  朱由檢對此事有所耳聞,最終思索之後,決定答應下來。

  允許朝鮮保留太祖、太宗等廟號,但是要和諡號一起使用,一定要要加個王字。而且以後的廟號要像諡號一樣,由大明朝廷賜予。

  李汪對此喜極而泣,覺得自己立下了保全朝鮮宗廟的大功績。

  對於大明朝廷賜下的王號他不敢擅專,請大明派人和他父王商議。

  他的父王李倧,在永宗島上可謂心如死灰。

  雖然有大明軍隊的保護,他不用擔心自己安危。

  但是現在這個局面,也代表著他徹底失去了抵抗內附的實力。

  面對大明的各種要求,他像世子李汪一樣答應,在大明打算賜下的仁、忠、智幾個王號之間,選擇最喜歡的「仁」字。

  以後朝鮮國王,就成了順天輔運推誠仁親王,屬於大明的內藩親王之一。

  只是因為還保留一些外藩的特點,細分為內屬外藩。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