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遊標卡尺和裝配
朱由檢確實在打造崇禎朝的功臣,而且比申用懋想的更激進。
他是把此時的大明當做南明看待,把大明在爵位上的信譽變現,用以拉攏人才。
只是和南明不同的是,此時的大明到底還能維持表面安穩,爵位的價值也更高,不需要封王拉攏實力派。
他只需要新設子爵、男爵、爵士,就能把天下的人才拉過來——
了不起封個公侯,還需要平定遼東那樣的大功績。
而且這些爵位的主人,還需要去海外開藩,把大明的災民移出去。
可以說,現在大明的情況,遠比南明要好,朱由檢更有信心把大明重新振興起來。
尤其是自流引藥燧發火銃顯露出雛形後,他就更有信心了。
為了給製造火銃籌集資金,他在有產稅上變得強硬。覺得就算是天下大亂,自己也能靠著忠於朝廷的將士,把天下重新打下來。
對於以前需要安撫的士紳,同樣不需要讓著。先拿申家開刀,把地方觀望的士紳逼到朝廷來。
同時,朱由檢對燧發火銃的進度,一直頗為關注。還特意走出宮廷,視察製造情況。
兵仗局是內廷製造武器的衙門,朱由檢登極之後,設立了和兵仗局平級的兵器集團,統管內廷製造軍械的工廠和工坊,部分商業化運作。
宮外的王恭廠、盔甲廠,被改為了火藥工坊和冷兵器工坊。製造火器的任務,則轉到兵仗局外廠。
如今這裡是兵器集團的火器工坊,負責為御營、巡捕營製造火器。
這裡就在北安門外,距離皇宮非常近。
火器製造完成後,一部分會和火藥工坊的火藥一起,運送到宮裡的火器局等地儲存,作為宮中武器儲備。
出於對燧發火銃的重視,朱由檢在八月二十七日,特意去火器工坊視察。
這件事早已提前通知,內府監掌印王承恩,對此非常重視。
不但收繳了火藥等危險物品,還把火器工坊內外,完全打掃了一遍。
朱由檢抵達時看到的,就是「乾淨整潔」的工坊。
不過這只是王承恩等人的感覺,朱由檢看著像民居一樣的工坊,感覺和自己的預想很不一樣。
想著後世廠房的樣子,朱由檢吩咐同樣陪同的內官監掌印道:
「張文郁不是設計了標準的教學樓、宿舍樓嗎?」
「讓他稍微改一下,設計個一層的廠房。」
「要有四五米高,而且高大敞亮。」
「將來玻璃便宜後就換上玻璃窗,方便廠房內部採光。」
劉若愚聞言連連點頭,拿著小本子用炭筆記著。
周圍的人聽到則極為驚訝,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打算專門建造廠房,還要給廠房用上玻璃窗——
這可是非常金貴的事物,宮裡也只有乾清宮、養心殿等寥寥幾個宮殿用上了,其它的都還沒換。
不過朱由檢卻知道,玻璃這東西只要技術突破,價格一點都不貴。
大明的透明玻璃之所以現在非常貴,是因為剛剛轉到這個方向,還在把它當藥玉燒,當成一種特殊的藥玉。
而藥玉這種東西,是四品以下官員佩戴、用於代替真玉的。雖然不如玉石寶貴,卻仍稱得上奢侈品。
等到燒制技術成熟,技術也就降下來了。
尤其是朱由檢現在把拼湊的玻璃窗價格定得那麼高,一定會吸引很多朝廷和民間的工匠鑽研相關技藝。
做出這個指示後,朱由檢走進屋子,看著還有些坑坑窪窪的夯土地面,不由皺了皺眉。
這種不平整的地面,如何安置機器和桌椅,所以他吩咐道:
「室內地面要平,可以用水泥地,甚至鋪上地板磚。」
「要能直接沖洗,方便打掃衛生。還要能把桌椅、機器,很方便地放在裡面。」
又指著高低不平、雜亂布置的工作平台道:
「以後這些工作檯,要都確定規格,儘量整齊排列。」
「各個工序要分解開,在不同的工作間完成。」
「例如銃管制造,可以設立銃管工作間,所有製造銃管的工匠,都集中在相應的工作間裡。」
「由技藝精湛的工匠,作為工作間負責人。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改進工藝。」
「能提出有效辦法的,可提升工匠等級,甚至授予爵位。」
「銃托、刺刀、燧發火機等製造也是如此,甚至可以在不同的作坊製造,最後組裝起來。」
王承恩在旁看了同樣陪同的呂祥一眼,笑著向皇帝道:
「皇爺向呂公提過這個方法,用於製造箭形彈。」
「如今箭形彈已經用這個方法製造,呂工還打算用在火器上。」
「只是火器的零件比較多,裝配起來也麻煩,還沒有完全完成,需要一段時間。」
朱由檢點頭讚賞,對呂祥等人的努力表示認可。
他在詢問了裝配遇到的困難後,說道:
「之所以裝配不起來,多半是精度不夠,規格不夠統一。」
「你們用的測量工具呢?拿給朕來看看。」
立刻就有小太監,把工匠用的尺子拿過來。
朱由檢看到有直尺、捲尺,最低精度都是一毫米,當即指著直尺道:
「可以在直尺上增加測量的卡爪,卡住物體測量。」
「主尺下面還能加上副尺,可以是9毫米分成10份,也可以是19毫米分成20份、49毫米分成50份。」
「這樣副刻度線和主刻度線之間,就有0.10毫米、0.05毫米、0.02毫米的偏差。用刻度線對齊的方式的方式,精確測量物體。」
把後世的遊標卡尺原理,向他們介紹出來。
這種最高能達到0.02毫米精度的測量工具,用於規範火器零件製造、讓火器製造實現標準化,在朱由檢看來已經綽綽有餘了。
甚至蒸汽機等機器的製造,都會因此受益。
不過王承恩等人,對此並不理解。
朱由檢見此情景,直接繪出了草圖,讓呂祥等木匠用木料造出模型來。
這些手藝精湛的工匠,很快按朱由檢的指點,製造出遊標卡尺。
甚至還根據皇帝的提示,製造出了千分尺,也就是所謂的螺旋測微器——利用螺紋旋轉,精確測量物體。
在掌握住測量方法之後,呂祥看著手中的遊標卡尺和千分尺模型,極為興奮地道:
「有了這個,各個零件之間,就更嚴絲合縫了。」
「臣一定會儘快定下各零件的標準大小,實現分工裝配。」
傅珏也同樣非常欣喜,認為能把望遠鏡、炮隊鏡等鏡片的精度,繼續提升一些。
甚至他還提出,要製造固定距離的卡尺,把不符合的零件,直接就刷下去。
對於這個,朱由檢並不看好,因為精度要求太高的話,廢品率可能會很高。他向這些人道:
「不同零件的精度要求是不同的,只要合用即可。」
「現在製造的工藝達不到,可以不要求完全互換,只要能裝配上即可。」
「例如有的零件相比標準尺寸大一點,有的零件相比標準尺寸小一點,但是正好能裝配上。」
「可以把這種零件分成一組,實現分組裝配。」
「當然,御營將士,還有神射手用的武器,要儘量嚴絲合縫、實現完全互換。不能把質量差的武器,流入他們手裡。」
把後世常用的互換法、選配法、修配法等裝配方法,介紹給呂祥等人。
這讓呂祥的目光更亮了,因為現在箭形彈成本下不來的一個原因,就是對箭頭和木托的精度要求太高,經常需要手藝高明的工匠修整,用的是皇帝所說的修配法。
軍中的軍械員都要配著銼刀,就是因為他們在修理火器時,經常要修整零件。這些人其實還幹著鉗工的工作,要精通相關技藝。
如果改用分組選配法,需要修整的零件那就大大減少了,對軍械員的要求,同樣也會降低。
火器的製造成本和使用範圍,會得到一個飛躍。
精加工的火銃,精度也會更高。
呂祥已經想著,要專門製造一些嚴絲合縫的火銃,提供給皇帝打獵。(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