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郁全球> 第660章 沒有改變過的孫悟空!「從來如此,便對麼?」!

第660章 沒有改變過的孫悟空!「從來如此,便對麼?」!

  什麼是陰謀論?

  意思就是說最後被一棒打死的是孫悟空而非六耳獼猴。

  這個言論的核心點就是說,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排的一個託兒,畢竟這九九八十一難都是佛祖一手安排的,而在地府之中,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

  原文諦聽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這不敢說就成了第一個令這些讀者疑惑的點。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𝘀𝘁𝗼𝟵.𝗰𝗼𝗺

  要說這兩大妖猴實力強大,那自然不必多說,以諦聽的實力懼怕二人大打出手也說的過去,可是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高強之人,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何許人也,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之利害!

  即便如此,諦聽依舊卻道不可當面說破,道去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

  這是第一個令人疑惑的點!

  還有第二個令人疑惑的點,那就是孫悟空的本事!

  要知道,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了一身法術之後神通廣大,可恰巧,冒充孫悟空的六耳獼猴卻也擁有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法術,這可能是巧合嗎?

  要知道,孫悟空學習法術並不是一蹴而就,既然如此,六耳獼猴的後面至少肯定有一方大佬在教授其法術,否則不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況!

  縱觀整個神話世界,有能力做到這種地步的,除了菩提祖師,還有如來!

  如果說上述兩點,都只是臆測,那麼接下來一個點,就更是讓一些原本覺得這些陰謀論者在過度解讀的人都愣住了。

  因為在這章的敘述中,小說中明明提到了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六耳獼猴則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這說明六耳獼猴不是傻子,從文字上來看,萬物皆明,甚至有能力知道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這樣,如果六耳獼猴明知自己會被如來看穿,又怎麼會去如來那裡被孫悟空一棒子打死了,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嗎?

  ……

  「臥槽,我怎麼都有點相信了……」

  「說實話,有些道理啊,不是胡說的好像……」

  「這麼仔細一想,貌似確實是有一些怪。」

  「還有,你們快看!」

  「不會吧……」

  就在這些網友們討論這個點的時候,後續的細節陸陸續續給更多的陰謀論者給扒了出來,就譬如六耳獼猴為什麼會死!!

  要知道,這一路上很多作惡的妖精都沒有死,而六耳獼猴本身並沒有太大的罪過,一向慈悲的如來怎麼會要讓六耳獼猴死呢?

  再加上最後一點。

  同樣是最最關鍵的一個佐證。

  那就是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並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經常和唐僧有意見上的衝突,導致唐僧念緊箍咒,之前的白骨精亦是說打就打,雖被禁錮,可心有桀驁。

  可在自從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後,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與之前判若兩人!!

  綜上所有的原因,這些讀者才認為,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之中,真正死去的是孫悟空,而非六耳獼猴。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

  當然,持反對態度的也有很多,這其中最最關鍵的佐證就是原文。

  在原文中,並沒有模糊的給到「某一隻猴子」慘死,而是完完整整寫道: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

  如果真的如這些「陰謀論者」所說,被打死的是孫悟空,取而代之的是六耳獼猴,那麼當時就不可能會是這般描述。

  怎麼解釋都解釋不通,因為即便是孫悟空知道其陰謀,以孫悟空的性格,一定也不是這樣一個反應!

  所以在他們認為,這些想法純粹是過度解讀。

  這真假美猴王就是佛祖給西行路上安排的一難罷了。

  關於這段劇情的討論愈演愈烈,到最後,甚至到了老賊的博客底下@老賊,希望老賊給出一個來自作者的答案!


  可老賊當然不可能管這些討論。

  這些年,即便老賊的作品裡有再多爭議,再多討論,身為作者的老賊都極少極少在公開場合表達出自己對於這本書的觀點,而是將作品完全交給了讀者。

  而且即便是在前世,這些所謂的「陰謀論」是很有價值的。

  所有的過度解讀,這都說明了作品引起了讀者們更深層次的思考,單單是這個,價值就很高了,因為在現代社會之中,讀者越來越不願意去思考,導致的就是在整個社會的言行舉止中,都缺少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種想法即便是錯的,可至少是有理有據的,建立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這些討論,那麼作品發布出來的意義就會缺少很多。

  當然,之所以被稱之為「陰謀論」,還是因為這大多都基於主觀臆斷之上。

  可不得不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因為孫悟空並沒有什麼版不版權之說,所以在《西遊記》發布,這種討論出來之後,第二天,網文網站上就出現了很多很多關於孫悟空與《西遊記》的作品,都是寫孫悟空被六耳獼猴取代之後,被如來鎮壓之後的故事!

  其實這樣的小說,在前世同樣有很多,甚至漫畫也有,這儼然成為了《西遊記》的另一種發展方向。

  看到孫悟空受難,最後脫困,再最後與八戒,沙僧重聚,打上那天庭!!

  再度大鬧天宮!

  這劇情……

  光是想想就刺激!

  畢竟在這類小說中天庭那簡直就是「道貌岸然的大反派」,不大戰天庭說不過去。

  ……

  整個《西遊記》閱讀下來,萬千讀者就一個感受——

  牛逼!

  老賊硬生生在現代世界中,有他的筆,他的文字,在一個虛擬廣闊而龐雜的藝術世界裡,展現出了超凡的藝術想像力。

  用瑰麗的、幻想的翅膀,將這個世界的讀者們都帶入到了天宮之中,帶入到一個又一個的神仙洞府,這個人們鮮為人知的世界之中!

  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語言文字,這部《西遊記》可以說都是無可挑剔,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

  ……

  「《西遊記》是九州文學藝術的一座不朽豐碑!」

  這個評價,並不是夏州人自己評的,而是世界媒體給予《西遊記》的評價!

  他們不知道老賊究竟是走遍了多少個地方,了解過多少地方的歷史,文化,不知道為什麼老賊寫英州小說,就如同一個土生土長的英州人。

  寫俄州小說,就像是經歷過一百多年前的革命時代一樣。

  至於夏州小說更不用多說,那種獨屬於夏州的文學藝術韻味,可以說因為夏州悠久的文化歷史,是其餘九州都沒有的風韻!

  幾乎是在《西遊記》發布後的兩周之內,長安影視公司就宣布,將會與老賊展開合作,將《西遊記》拍攝成電視劇,進一步的擴大《西遊記》的影響。

  在前世,那一版經典的《西遊記》影響實在是太過深遠,深受青少年觀眾的喜愛,幾乎每年的寒暑假期間,各地電視台都要重播,而學生們更是百看不厭。

  文學藝術,光是通過文字,很難如同影視那般大規模傳播開來。

  ……

  文學源於生活,經典來自現實。

  《西遊記》的經典性,就源自玄奘大師西天取經的壯舉,然後結合上神話故事的藝術性加以改編創作。

  史書所記「此等危難,百千不能備敘」,被形象化為「九九八十一難」,

  就算是《西遊記》沒有出來之前,關於《西遊記》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沿著時光長河緩緩流動,在晚唐五代到宋元之際,就出現了各種體裁的西遊文藝作品。

  幾乎每一個版本都有每一個版本的有趣之處,嚴肅的歷史真實、浪漫的文學想像和活潑的民間傳奇,融匯交織。

  慢慢地,人物和故事逐漸趨於一致,終於,在老賊的《西遊記》中,完成了藝術整合。

  而如果僅僅覺得這就是一個簡單的神話故事,那就大錯特錯了。

  魯迅先生曾經這般評價《西遊記》道:

  「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


  「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在整個構建的神話世界之中,其實能夠看到很多現實社會的投影,還有對待那個時候封建統治者的態度。

  玉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看似氣勢十足,實際上根本奈何不了孫悟空!

  而孫悟空這樣擁有著驚世之才的猴子,竟然要去看馬,當弼馬溫?

  再譬如,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

  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

  再再譬如!

  同樣是讀者們一眼就能夠看出的一點。

  那就是整個西行路上,幾乎多數的妖怪,都與上頭有瓜葛,不管是神還是佛,就譬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

  到了最後,甚至孫悟空都沒有辦法奈他們何,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上頭的人收走。

  正應了讀者說的那句話:「有關係的妖怪犯了錯會有人保,沒背景的都被打死了。」

  因為故事的背景就在封建社會,而古代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官僚,官官相護,魚肉百姓,這些現實意義,都是印刻在整個封建社會的背景之下。

  這些深層次的藝術經典性,你讓尋常的讀者來看,來感受,他們第一時間肯定是很難感受出來的。

  可是有一點,他們能夠清晰的感受到。

  那就是老賊的人物塑造實在是太太太太……牛逼了。

  這其中,不管是主角孫悟空還是豬八戒,都被塑造的栩栩如生,這同樣是老賊從第一本書開始就被讚譽的一點。

  孫悟空擁有著絕世本領,超強武藝,天不怕地不怕,敢於反抗一切,即便是天庭,即便是佛祖,只要孫悟空覺得不公,他便會手持金箍棒,扶搖直上九萬里,直面不公!

  人性,神性,猴性。

  這三重特點在孫悟空的身上展現的淋漓極致,每當看到孫悟空敢於人斗,敢於妖神斗,敢於天斗的時候,試問哪一個讀者能夠不為之振奮!

  那取經前的桀驁,看的讀者們是爽快不已。

  可取經之後呢……

  真的如同萬千讀者所說,被禁錮了嗎?

  當然不,即便孫悟空「成熟」了,可古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孫悟空對於不公的態度自始至終就沒有改變過,那種卑躬屈膝的場面,從來就沒有在孫悟空的身上出現過。

  就譬如第三十三回,孫悟空這般道:

  【「若道半聲不肯,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

  這個道半聲不肯的不是別人,正是玉帝。

  再譬如第三十五回,得知妖怪是觀世音菩薩所派,悟空這般作念道:

  【「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語言不的,該他一世無夫!」】

  這個他,指的正是觀音菩薩!

  即便這些大人物的身份足夠強勢,即便這些不公悟空無可奈何,可孫悟空從來沒有接受過。

  第七十七回,甚至直接了當對如來說:

  【「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

  這話完完全全的表明了悟空的態度,即便被佛祖鎮壓過,孫悟空依舊絲毫沒有懼怕。

  因此從來不代表說悟空到後期變成了「天庭的一條狗」這樣的說法。

  孫悟空的形象自始至終就沒有變過,不畏強權,不為困難而屈服!

  這世間上所有所有的不公……

  有人說,這世界就是這樣,你要學會接受這個本就不公平的世界。

  或者說,這世界本就不會公平!

  可正如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所寫的那樣,那句甚至可以被稱作是魯迅先生最經典的文字之一。

  【「從來如此,便對麼?」】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