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緣法到
第347章 緣法到
不上半個月,京城裡就有傳聞:董家又要東山再起了。
緣由是皇上下旨任命董司業為都檢點,巡查西南。
這擺明了讓他立功,回來之後就可以加封立功了。
皇后知道也很高興,董司承是她哥哥,董司業是她弟弟。
原本她這個弟弟是很不成器的,還有幾分扶不上牆的意味,否則也不至於在董家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也只做到四品官。
可今時不同往日,董司承一時半會兒還是不能起復的,這一點皇上和大臣們都心知肚明,董家人自己也知道。
可董司業畢竟還算是乾淨的,由此可見皇上對董家仍念舊情。
「朕每每念及當初太師扶立之恩,心中常惻惻。又不忍心皇后為娘家憂慮,憔悴自身。」皇上是對皇后如此說的。
這對於皇后來講自然是莫大安慰,她的心情也隨之轉好了不少。
這日董司承的妻子王氏、董司業的妻子毛氏進宮請安,都是一副喜氣盈腮的模樣。
「陛下昨日特意命人賞賜了太師許多東西,還說太師年紀大了,不必謝恩,所以臣妾想著無論如何也得進宮一趟。」王氏笑著說。
賞賜太師就是賞賜董家,那麼多貴重的東西,器重之意不言而喻。
「是啊,這都是皇上心疼皇后娘娘才會如此顧念董家。二老爺這些日子也是天天念叨,說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好好做事,回報皇上和皇后娘娘。」毛氏也忙說。
「董家向來是知道感念皇恩的,」皇后的語氣里難掩自得,「這一點陛下心裡清楚,也不會忘記董家的功勞。」
「這都是托皇后娘娘和太師的福,」王氏說著眼圈兒紅了,「罡兒那個不爭氣的,連累了董家,更是讓皇后娘娘傷心了。」
「也別這麼說,他是被人算計了。」皇后信人唯親,「當初咱們都被陳氏給矇騙了,以為她和咱們是一條心的。後來才知道她的城府實在深得很。搞垮了董家再來算計我,卻不想多行不義必自斃。」
「可是人哪裡知道這些呢?罡兒已經被定了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熬出頭來。」王氏一想到自己的兒子在發配的地方受苦,心就像刀割一樣。
「大嫂嫂你也快別傷心了,之前是沒有辦法,如今事在人為。」毛氏故意把事在人為四個字拉長了說。
「是啊,皇后娘娘,我們進宮一來是謝恩,二來還有件要緊的事說。」王氏知道今天的事若是辦好了,她兒子就極有可能被赦免。
「什麼要緊事這麼鄭重?」皇后有些好奇。
「京城裡來了一位天師,道號清虛子,真是神乎其神!」王氏一提到清虛子便雙目放光,「還是雲陽侯夫人說給我們的,起初不大信,可想著至多也不過是破費些錢財,便請了他來。
人家一進門什麼話都不說,只要了一碗清水,在二門前走了一圈,那水就變得渾濁不堪。
說咱們家被霉運壓著,頂好是起壇做法,襄解上七日便有成效。
娘娘也知道這些日子太師一直病著,我和大老爺身上也不舒坦,這幾個月吃的藥也怕有一車了。
可是襄解完之後只覺得這身上輕快的不得了,連太師的胃口也好了很多。」
「是啊,是啊,緊接著皇上便賞賜了東西,還下了旨意。」毛氏也說,「這可不是靈驗嗎?若是不靈驗怎麼能應驗到這地步?」
「那道長可說了,董家的霉運只能解到這地步,若想運勢更好,要緊處在娘娘這裡。」王氏說,「我們一想的確是這樣,娘娘好了,董家才能好。娘娘這些日子著實辛苦,可我們瞧著光是心疼,卻做不了什麼有用的事。」王氏語重心長,「不如請那道長到宮裡來祝禱一番,退一萬步講,就算一點兒不靈,娘娘您也沒什麼損失。」
她們兩個一左一右的勸著,又口口聲聲說這玉虛子能耐得不得了。
皇后聽了怎麼能不心動呢?她這些日子實在被折騰得夠嗆,心裡也總是疑神疑鬼。
一個人身心俱疲的時候,心性不可能再堅定。
如果這時候又有可信的人對他說,可以通過法術襄解,多半是會心動的。
「娘娘,現在我想著當初陳氏和大公主在玉清觀替咱們董家祈福,怕不是好事。」王氏提到這兩個人不由得恨恨,「既然能祈福,那就能詛咒。陳氏又善詛咒,想必她平日裡也沒少詛咒皇后娘娘您。」
「是啊!她既然敢詛咒太子,又怎麼會不詛咒您呢?依我說千萬要襄解一番,剔除詛咒,說不定娘娘從此之後就會身心安泰了。」毛氏也說。
「既然這樣,那就選個日子宣他入宮吧。」皇后沒什麼不同意的,「都說病急亂投醫,就像你們說的,至多也不過是費些銀子,損失重就有限。」
「娘娘說的在理,何況他有幾個膽子敢誆騙娘娘您呢?」王氏和毛氏都說,「況且也不止咱們一家覺得他靈驗了,京城裡各處都傳遍了。如今想要請他的人得排著隊,他卻還說只給有緣的人結緣呢!」
「我們覺得這清虛子是個有真本事的,他不管給誰家襄解,要的銀錢都不多,給多了的他還要退回去呢。若真是那圖金銀的市儈無賴,巴不得多要一些。」王氏說。
「我還聽人說便是他拿的那些錢也沒用在自己身上,出了南門外都施捨給那些乞丐了。」毛氏也說。
人們總覺得有真本事的人往往清高出塵,行事也出人意料,不能拿常理推之。
「若是真靈驗自然是好的,這些年本宮一直都是咬牙忍著。」皇后沉沉嘆息了一聲,「本宮原來也不信鬼神之事,可是自從今年皇上和我都做了同樣的夢,由不得不信吶!」
「都說心誠則靈,皇后娘娘有誠心,便是緣法到了。否則為什麼早不來晚不來,道長卻偏偏這個時候進京來了呢?所以說才有水到渠成一說呀!」王氏和毛氏是真心盼著皇后讓玉清子進宮來。
皇后好了,他們自然也好。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