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重生大畫家,有系統就是任性> 第752章 ,敲定聯合畫展,宣傳和影響

第752章 ,敲定聯合畫展,宣傳和影響

  畫室。

  姜哲正在描繪一幅小尺寸的油畫。畫上是一位留著濃密鬍鬚的工人。畫架旁邊,擺著十幾張尺寸相同的小幅油畫。有的已經完成,有的還是空白畫布。

  手機振動起來。

  姜哲放下畫筆,拿起手機看了一眼。

  汪真來的簡訊:

  協議達成,大約半小時後,我們就離開拍賣行。

  姜哲露出笑容。

  汪真幾人已經和畫廊、拍賣行談過幾次。

  

  自己沒參與談判,但是,也聽他們說了過程。

  很艱難。

  如今,終於談妥。

  他給汪真回消息:「我去接你們。」

  姜哲開著休旅車,來到佳士得拍賣公司。

  等了一會兒,就看到汪真和三位同伴,有說有笑的離開拍賣行。

  今天的氣溫低,可是,汪真踩著細高跟,步伐輕盈。其他三人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

  每個人都把手裡的公文包,抓的緊緊的。

  姜哲降下車窗玻璃,對著幾人揮手。

  汪真看到了姜哲,帶頭走過去。

  「姜老師!」「謝謝您來接我們。」美協的三位朋友,遠遠的打招呼。

  「別客氣,快上車。」

  「二十個!整整二十個展位!「汪真打開副駕駛車門,快速坐到坐位上。興奮的對姜哲說道。

  其他三人坐到了後排。

  美協外聯部兼職策展顧問的小林,抱著公文包,感受到車裡的溫暖,反而打了個哆嗦:「畫展的規格,比預想的還高。」

  另一位同伴,眼鏡片上全是水氣,「結果比預想的好。「

  「要感謝姜老師促成合作。」

  姜哲說道:「別客氣,咱們去慶祝一下。」

  車子啟動,汪真給自家畫廊的工作人員發信息。其他幾人分別打電話向上級匯報。

  姜哲雖然在駕駛車輛,但從幾人的隻言片語,可以猜到,國內對這次的談判結果,應該很滿意。

  等到匯報結束,幾人開始和姜哲聊起談判的具體內容。

  老陳扯松領帶,公文箱在膝頭放平:「姜老師,還是您的建議好。這次的展覽,雙方出面協調運輸,參展人員出國辦理手續的流程也可以加快。直接走外交禮遇通道!「

  另一位同事說道:「我猜,畫廊和佳士得拍賣公司,應該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利益會更多。」


  「我看到,黛博拉簽字時,筆尖都快把紙戳破了!「

  汪真轉身扒著座椅靠背,「她很謹慎,最後硬塞了個補充條款——展期內所有作品不得參與其他拍賣。「

  小林笑的很開心:「咱們的展位增加,也許以後能形成長期合作……「

  雖然還沒收到上級的正式回復,但結果應該不差。幾個人心情愉悅,開始暢想……

  姜哲把汪真幾人請到自己家。

  大家已經來過一次,加上任務完成的喜悅,所以並不拘束。

  姜哲訂了餐,然後給幾人準備茶點。

  汪真幾人也動手幫忙。

  大家圍坐在客廳的長桌周圍,繼續聊聯合畫展。

  「姜老師,給你的展位最好。而且,不在二十個展位之中。我們看過效果圖。」小林指著挑空客廳的一面牆:「您的展位,是入口的黃金展位,面積不比這面牆小。」

  老陳拿出了畫展平面圖,指出姜哲和自己一方的展位:「您的作品在1號廳入口黃金位!我們有轉角四個……「

  「你知道你的隔壁是誰嗎?」汪真問道。

  姜哲說道:「知道,黛博拉主推的畫家。還有佳士得新推出的一位。

  他們故意這麼安排的。讓觀眾看到他們和我的作品擺在一起。」

  幾人突然有些沉默。他們明白,姜哲的作用,同時也知道,拍賣行和畫廊,就是要借用姜哲正在提升的名氣。

  「不說這個了,後面要做什麼?」姜哲轉移話題。他拿起茶壺,準備給幾人續水。

  汪真搶過去,不讓他動手。

  老陳用紅藍記號筆在展位平面圖上狂舞:「媒體要安排三場報導。我們要準備前期宣傳,還有現場的採訪。」

  汪真吃下一小塊奶酪,說道:「有些宣傳,從現在就要開始準備。特別是姜哲,您要準備最新的創作的照片或鏡頭。「

  姜哲考慮了一會兒,突然環顧四周,然後說道:「我覺得可以把現在的場面拍下來,你們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應該在宣傳中出現。」說著話,他站起來走動,比較幾個位置後,選了一個角度。

  「就從這裡拍,把大家正在商議的場景拍下來,作為前期籌備的過程資料。」

  這個建議,獲得汪真幾人的贊同。雖然大家不是負責拍板的人,但畢竟為了這件事情付出很多,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辛苦被埋沒。

  汪真幾人在姜哲的建議下,調整位置和姿勢。

  姜哲設置好相機自動拍攝,快步走到然後自己的位置上。


  相機自動拍攝,記錄下幾人商議畫展的一個瞬間。

  一個小時後,小林收到簡訊。

  她看了一遍,興奮的對幾人說道:「上級給我發郵件了!後續工作已經展開。」

  大家聽後,都很振奮。自己的努力和辛苦,終於有了好的結果。

  不久,其他兩人也收到上級的回覆。

  上級決定參與,當然,也有展廳,宣傳等方面的建議。

  說是工作要開展,但工作不是一天就能做完的,後續有好多事情要操辦。現在他們只想放鬆一下。

  姜哲定的午餐已經到了。幾人在在酒席上互贈祝福,推杯換盞……

  兩天後,汪真再次來到姜哲的複式豪宅。

  姜哲把汪真請到畫室。

  「他們幾個呢?」

  汪真說道:「去購物了,工作再忙也要留出時間休息,來了米國,也要買點紀念品帶回去。」

  她習慣性的巡視姜哲畫室里的作品。

  看到畫架附近,擺著十幾幅小尺寸的油畫肖像。

  她的視線停在畫架上擺著的一幅油畫上。

  用眼睛一掃,就知道這幅畫寬14cm,高23cm,比A4紙還小。與姜哲以往的作品規格不同。

  仔細觀察,畫中人物是一位戴著安全帽,留著濃密鬍鬚的男子。男子頭往上揚,注視上方,似乎準備喊話。

  姜哲利用光線照在鬍鬚上,不但使人物更立體,而且把觀者的注意力拉到了細節上,突出了人物的表情與專注的眼神。

  男子拿著工具的手青筋暴起,皮膚被曬黑,十分粗糙,展示出他的職業特點。

  畫面的色彩搭配合理,利用衣服的色彩對比,組成補色關係,同時降低了對比色的面積,控制在恰當的程度,既和諧又對比強烈。

  汪真越看越覺得有趣。

  自己看的畫太多了,這幅小畫中的人物動態與光影關係,還有色彩製造的矛盾,很具戲劇性,這樣的細節描繪都符合整體的表達需要,非常有意義。

  「這幅作品雖小,卻畫的深入,關鍵是細節什麼都有,而且還很精調。」她對姜哲說道:「這么小的畫面依然能看到豐富的信息,一點兒都不描摹,繪畫性很強,這跟抄照片的那些油膩的寫實畫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姜哲說道:「你看有沒有問題?」

  汪真搖頭:「這樣的畫,鮮活生動,很值得品味。可見藝術的感染力,與畫的尺寸大小沒關係,和畫家的能力與才情有關係。


  我來之前,剛看了一次國內的油畫展覽,那些畫的尺寸越來越大,做工倒是很賣力,反覆在上面做效果唯恐不豐富,但是能夠讓人反覆回味的作品不多。說回來,還有你的原因。」

  姜哲詫異:「有我什麼事?」

  汪真說道:「你的作品售價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年輕畫家想複製你成功的路,認為你的繪畫風格可能更受市場歡迎,所以紛紛開始創作寫實,甚至是照片寫實的作品。但是,效果不好。」

  姜哲搖頭:「跟我沒關係,我只是喜歡這種表達方式。」

  汪真問道:「你畫的這一批小尺寸肖像,是準備創作新的作品。」

  姜哲答道:「不是,我打算繼續修改參加卡塞爾文獻展的作品。這些人物是作品中的某個人物。我把人物放大或原尺寸再畫一遍,進行推敲,看看人物的形象能不能更精煉,更生動。」

  汪真詫異:「我記得,你說已經花完了,怎麼又要改?」

  姜哲把正式作品擺出來,再把小幅肖像排開。

  「原本已經打算停止修改,但是前幾天我在無意中發現,畫面有些部分顯得凌亂。特別是一些人物的形象還是不夠生動,特點不夠鮮明,所以想再試試。你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進步。」

  「我不反對你做修改,但是千萬不要改到截止時間。」汪真邊說邊走近細看。

  看著看著,越發驚嘆這批小畫的精彩:

  晨跑的女子,清掃台階的工人、遛貴賓犬的婦人每個人物眼中,都映著不同的城市天際線。

  其中一些細節,如果不仔細觀察,會忽視其存在。

  她對比已經完成的正稿。

  這幅畫看起來已經非常完美,但是姜哲要求精益求精,自己只能支持。

  汪真說道:「怎麼修改,你自己決定。我沒辦法給你更多的專業建議。」

  接下來,她開始說正題。

  「你想從哪個渠道參展?」

  姜哲可以借用拍賣公司的渠道參展,也可以讓汪真操作,就像以前參展的操作方法。

  「我們最晚要在元旦當天完成交稿裝箱。「汪真展開一份資料,還是希望自己來操作。

  姜哲接過來,看到裡面記錄的是參展的要求和每一步操作的截止時間。

  「你的作品是油畫,還如果沒幹透就交稿,運輸的過程,會變得麻煩。」

  姜哲最終還是決定,讓汪真用她的畫廊渠道,向組委會報送作品。

  汪真拿著寫好的划動日程,讓姜哲記下最關鍵的時間節點——報送作品,等待邀請通知……


  談好報送作品的事情,兩人已移步到會客廳。

  「這次我們和拍賣行談妥。聯合畫展要到國內辦巡展。第一站在首都。」汪真端著銀質咖啡杯,抿了一口咖啡。

  「需要我配合宣傳?」

  汪真說道:「國內的美協和文化部門都想宣傳文化交流所以,會有採訪和報導。你能回去參加活動嗎?」

  姜哲搖頭:「不知道。研究學習任務越來越難。」

  汪真理解姜哲。雖然從表面看來,姜哲的日子過得非常輕鬆,但是,從畫室里滿滿的稿子和作品,以及書房裡各種資料,就能窺道緊張學習的一部分情況。

  「可以提前拍好一些宣傳資料,交給給藝術專欄和媒體。最好有創作的過程拍的細節圖。「

  姜哲說道:「既然要拍照,那就現在拍。不用另找時間了。」

  汪真打電話給相關部門,問明白拍攝內容要求。

  她打電話的時間裡,姜哲已經準備好拍攝場地和器材。

  因為學習和創作的需求,他的拍攝器材很齊全。

  汪真熟悉工具,姜哲找好拍攝角度。

  做好準備,他坐到畫架前,開始每天要進行的繪畫創作。

  汪真先拍攝視頻。鏡頭掃過畫室中的習作,然後聚焦正在創作的姜哲。

  汪真看到姜哲創作的時候十分專注,絲毫不受鏡頭影響,越發佩服。

  她把鏡頭推近,拍攝姜哲修改畫中人物的具體筆法。。

  接下來,按照宣傳要求,拍攝姜哲對創作的理解

  「不久前,我在紐交所門口速寫。「姜哲對著鏡頭侃侃而談:「那個賣熱可可的人,是這幅畫的靈感來源。「

  汪真拍完視頻,接著拍照片。

  拍完最後一份資料,她邊整理邊說道:「「還記得,你準備來紐約的時候,國內有些人說你'過於學院派'嗎?「

  姜哲正在收拾畫具。他對這些評論,已經毫無感覺。

  「我在紐約,他們又說什麼了?」

  汪真說道:「我看到有個人寫評論,稱讚你的作品,起到了溝通交流的作用,展現了時代氣息等等。當年,批評你的那些人里,他可是很積極的一個。」

  姜哲問明白是誰,然後說道:「我和他沒交際。你和他改善關係了?」

  「沒有,他轉變得快著呢。只要你還能帶來好處,就會有人說你的好。」汪真說起了國內畫家和評論人對這次聯展的重視。

  姜哲最近一段時間,對這種現象深有體會。很多國內的朋友,希望自己能幫忙說話,爭取聯展的展位。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