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修復技能提升,聲名鵲起
深秋的紐約,中央公園的楓葉正紅得灼眼。
姜哲背著雙肩包,來到哥倫比亞大學藝術修復實驗室,與克里教授和布萊克教授,幾位研究生、助教,依次打過招呼。
大家圍著實驗台上的一幅油畫作品。
姜哲在之前的研究中,逐漸展露修復技能,可以正式參與修復研究。
今天,是他第一次作為重要成員參加。
實驗室非常乾淨,但能聞到特有的溶劑的味道。
「姜,這是查爾斯·霍華德1898年的作品。「克里教授用戴著白手套的手輕觸畫框,「十九世紀最後一批海港風景畫,但你看這氧化層「
姜哲走近一些,觀察作品全貌。
畫布上暗沉的油膜下,原本湛藍的天空已泛出詭異的青灰,帆船桅杆處的裂紋蛛網般蔓延至整片雲層,右下角碼頭工人的褐色外套更是班駁如被蟲蛀的舊書頁。
姜哲裝作在觀察,在思考,實際是用系統收錄這幅畫的數據信息。
sto9.𝐜𝐨𝐦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首先確定,這幅畫是真的。
等系統列出這幅畫的破損情況,他已經有了底氣。
知道全部的問題,就可以找對應的辦法。
此時,其他人還在尋找,並記錄分析這幅畫的破損情況。
姜哲對克里教授說道:「教授,這裡是用蛋彩補過色。「
他分別指出三處指甲蓋大小的區域,如果仔細比對,會發現很微妙的差別,但是,用特殊儀器,就能發現,他指出的地方與周圍油性顏料的暗藍,形成對比。
克里教授的眉毛挑了挑:「真的是這樣?!你是怎麼發現的?」
「觀察。我熟悉這些材料。」姜哲是在場眾人當中,最知名的畫家。其他人懂修復或擅長研究,但不是專業畫家。
所以,他用這個理由,其他人無法反駁。
因為姜哲被人稱道的是創作,所以,一些人本來反對他參加修復。
此時,他比專業的修復人員,更敏銳的發現問題,讓很多人無話可說。
有位研究生詢問老師,這些起反作用的修復,大概是什麼時候的。
其他人也想知道,才能確定接下來的解決方案。
一位負責人說道:「我需要問問上一位收藏者,但是,我估計他也未必知道,否則,他應該會告訴我。」
等消息的時候,姜哲告訴克里教授,他判斷最近的一次修復,可能是上世紀70年代進行的。
克里教授詢問依據。
姜哲說是經驗和直覺。他刻意表現能力,是為了參加更重要的課題。
其他人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去打聽消息的人,很快回來。
「上一任收藏者買作品時,聽賣家說過,這幅畫經過一次修復,他只記得,大概是上世紀七十年代。」
所有人看向姜哲。
姜哲的反應很平靜。
克里教授很高興,自己的學生能在眾多研究生當中嶄露頭角。
他故意提高聲音:「七十年代的那個蠢貨,居然用坦培拉技法修復油畫?「
發過牢騷,大家開始擬定修複方案。
參與修復的人,在實驗室里進進出出。
姜哲面前的修複方案,已列了七頁。
他把自己的方案,交給克里教授審核。
不久,布萊克教授,也看到了姜哲的方案。他用英倫腔詢問:「姜,你連修復光油都要親自調配?「
「是的。」
布萊克在看見姜哲書寫的詳細配方後,表情逐漸變得嚴肅。紙上工整的排列著達瑪樹脂、蜂蠟和松節油的精確配比,旁邊還標註著1890年代紐約的氣候數據。「你連當年港口的濕度都要還原?「
當天,參與修復的所有人,開始匯總,商議方案。
在克里教授和布萊克教授的建議下,以姜哲的修複方案為基礎,形成了新的方案。
次日上午,姜哲穿上淺藍色實驗服。
油畫已經取下,在實驗台上鋪好。
眾人各自其職,開始忙碌。
三盞無影燈將畫面照得纖毫畢現。畫面上的帆船帆布上的霉斑,如同撒落的黑芝麻,女神像火炬尖端的鉛白顏料已氧化成渾濁的灰黃。
「表層污染物包括尼古丁焦油、煤灰和累積形成的硫酸鹽結晶。」一位助理用屏幕顯示屏上放大的畫面里,顏料裂縫中卡著細小的黑色顆粒物。
姜哲將溫濕度計調整到23℃/55%RH,開始調製的清潔劑。
淡黃色液體在玻璃皿中泛著琥珀光澤,他對著燈光觀察溶液透明度:松節油62%,丙酮13%,乙醇25%,正適合應對多層迭加的污漬。
「開始表面清潔。「姜哲的聲音像他調製溶劑般平穩。他戴著放大鏡調整角度,棉簽蘸著的混合溶劑,泛著琥珀色流光。
當第一根棉簽落在帆船主桅的裂紋處時,很多人下意識屏住呼吸。
布萊克教授和克里教授都有些擔心。他們見過太多修復師在這個步驟翻車——要麼溶劑滲透到底層毀了畫布,要麼留下刺眼的清潔痕跡。
但,姜哲手裡的棉簽在顏料層上輕盈地畫著螺旋,髒污的物質如融化的黃油般被捲起,露出底下鮮亮的鈷藍色。
克里教授湊近一些,看著姜哲避開了所有坦培拉補色區,棉簽的每一次落點都很精確果斷,方才輕輕舒了一口氣。
當幾處麻煩的部位被清理乾淨,實驗室很多人的呼吸聲音加重。
姜哲處理到貨輪煙囪部位時,半片指甲蓋大小的顏料層突然翹起。
一位研究生手中的記錄板險些掉落。
布萊克已經準備啟動應急方案,卻見姜哲左手早已擎起預熱到38℃的微型電熨斗,右手用駝毛刷蘸取特製膠水點在剝離處。蒸汽熨斗輕觸畫布背面的瞬間,翹起的顏料層如被施了魔法般服帖歸位。
姜哲的聲音依然平穩,額角卻有了一些細密的汗珠。「十九世紀畫布含麻量高,需要.「
「需要控制溫度不超過麻纖維的玻璃化轉變點。「克里教授接話,也是堅定姜哲的信心。
他想起三十年認識的頂級修復師,悄悄把姜哲與這些人進行比較。
當畫作右上角的雲層恢復珍珠母光澤時,姜哲今天的工作結束。
幾位自詡擅長修復的人,終於明白兩位教授為什麼破例讓姜哲動手修復。
「接下來是填補。「布萊克開始指揮,並且請姜哲動手準備材料。
開始修復後的第七天,清晨。
姜哲將補強後的畫布平鋪在可調節修復台上。
實驗室里,擠進了更多的旁觀者
「裂縫最寬處0.05毫米。「姜哲將數據投影到幕布上,「需要三層交錯填補。「
他取出的動物膠帶著蜂蜜甜香,混入填充劑,
幾個眼尖的人,金秀妍注意到他持鑷子的右手始終懸停在畫布上方三厘米處——這是為了防止水汽影響粘合。
姜哲和布萊克教授,還有一位助教,輪流工作,將填補工序已完成大半。
姜哲換上的放大鏡,用貂毛筆尖蘸取的修復專用溶劑,正以0.01毫升為單位注入裂縫……
「色彩還原度92.3%。「光譜分析儀吐出數據單時,布萊克正用熱成像儀掃描畫布背面。屏幕上均勻分布的橘紅色塊讓他倒抽冷氣:「所有補強部位的張力值與原作誤差不超過5%這怎麼可能?「
姜哲摘下手套,露出被汗水泡得發白的手指關節:「查爾斯·霍華德作畫時習慣從右下角起筆,所以帆船桅杆的纖維走向「他突然頓住,發現實驗室安靜得能聽見窗外樹葉飄落的聲音。二十多雙眼睛正灼灼地盯著他。
克里教授的老花鏡片上反射著數據屏的藍光。
「繼續。你剛才說的纖維走向「
不知不覺,很多人願意傾聽姜哲的意見。
第十四個工作日,修復進入最後的保護層階段。
姜哲調配的光油,讓整個實驗室瀰漫著松脂清香。
一滴金黃色的液體墜入燒杯,激起圈圈漣漪。
姜哲看向畫布上重現生機的海港:朝霞正穿透百年塵霧,碼頭工人的黃銅紐扣閃著真實的光澤,貨輪煙囪冒出的蒸汽仿佛下一秒就要湧出畫框。
「他們應該看看真正的《紐約港的黎明》。「姜哲將光油裝入噴槍,氣壓表指針穩定在0.8MPa,「不是被時間摧殘的,也不是被拙劣修復玷污的。「
噴槍啟動……透明光油如晨霧般籠罩畫布……
布萊克看著畫面,看見1898年的陽光在2005年的玻璃窗上折射出雙重幻影,修復台前的青年仿佛站在時光長河的中央,手中的噴槍正在縫合兩個世紀的斷層。
窗外,紐約港真實的汽笛聲穿透秋日晴空。實驗室里,十九世紀的帆船正載著二十一世紀的晨光,在修復如初的畫布上緩緩起航。
——
冬日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文獻修復室。
姜哲推開玻璃門時,聽見克里教授的聲音:「姜,來看看這份'驚喜'——你們明代官員的辭職信。「
姜哲在上次修復油畫的過程中,展示了精湛的技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邀請參與更重要的修復。
參與修復工作的大部分人,對姜哲的態度越來越好。
他看到修復台上攤開的絹本書法,泛著朽葉般的褐黃,綾絹裝裱早已碎裂成蛛網狀。
視線掃過「臣雖不敏「幾個字,忽然頓在「敏「字右下方——那裡蜷縮著團狀霉斑,像滴凝固了三百年的淚痕。
「流落海外的文物。「姜哲看到這件物品,內心很難平靜,修復這樣的書法,讓他更有動力。
克里教授掀開紅外線成像圖,密密麻麻的螢光斑點如星群閃爍,「學校要求保留戰火痕跡,但得讓字跡重見天日。「
商定修複方案後,大家開始工作。
姜哲將恆溫箱調到18℃。他取出處理過的楮皮紙時。一位助教——金秀妍,與他爭論,應該用高麗紙還是楮皮紙。
但是,兩位教授同意用姜哲的辦法。
「姜,糨糊用小麥澱粉嗎?「金秀妍繼續問道。
「要加枇杷核粉防蟲。「姜哲晃了晃青瓷小罐,裡頭飄出淡淡的香氣。
「敦煌藏經洞捲軸修復的法子。「這句話他壓在了心裡。
金秀妍嗤笑出聲:「用水果核對付真菌?你東方的修復是這麼.「這位一直以西方人自居。
她的話未說完,便卡在喉嚨。
布萊克打開的霉斑顯微圖像里,證明了姜哲的方法。
……
「98%相對濕度預處理兩小時。「姜哲將絹本放入密封箱,霧氣瞬間爬滿玻璃,「讓菌絲吸飽水分變脆。「他說話時始終盯著溫控表,睫毛在儀錶盤投下顫動的陰翳。
修復工作有條不紊,實驗室外,聚集了一些聞訊趕來的學生。
姜哲取出絹本,觀察霉斑,很快做出決定:「0.5%碳酸氫鈉溶液,PH值8.2。「
另一位助教湊近看試劑瓶標籤,「這濃度會不會溶解墨跡!「
「這是明代松煙墨,其含膠量能夠撐住。「姜哲手持羊毛筆,筆尖懸在霉斑上方0.5厘米。
「我記得看過資料,皮膠、骨膠。魚鰾膠都被用來調墨。「克里教授詢問:「你怎麼確定是哪一種?「
姜哲調整光線,霉斑遮蓋處突然浮現隱形印章「天祿琳琅「,「這是清宮舊藏的防偽標記。說明這卷書法至少經過乾隆年間的修復。「
很多人知道這枚印章,頓時提起精神。
姜哲開始了最危險的清洗。他用「懸筆法「讓羊毫始終不觸絹面,碳酸氫鈉溶液如晨露般從筆尖滾落。霉斑在化學作用下溶解,墨跡卻如淬火精鋼紋絲不動。
「溫度19.5℃,溶液流速每秒0.3毫升。「金秀妍盯著傳感器讀數喃喃自語。
當清洗到「臣「字最後一豎時,異變陡生,眾人聽見極細微的「噼啪「聲,像春冰乍裂。
「明代桑蠶絲經緯密度——「姜哲說道:「在一定條件下,就會讓乾隆朝的補絹脫落。「
克里教授手中的放大鏡映出絹本背面的一枚朱印。
修復室內的一部分人,可以去休息,卻無人動彈。
所有人都看著姜哲用近似的材料,將撕裂的「忠「字重新拼合……
夜間九點,姜哲在自己豪宅的書房,用筆記本電腦,看克里教授錄製的修復過程。
自己用製作修補材料時,克里教授把過程拍攝下來。
克里教授打算把這段影像,作為姜哲的研究成果,還準備列入哥大藝術修復的教學資料。
姜哲已經通過修復,提高了技能,還能在獲得學業成績,自然同意。
他可不擔心,有人通過觀看視頻,學會這些技巧。
打開系統,找到技能欄當中的修復技能。
油畫修復技能和古籍修復技能,通過幾次參與修復,都已經提升到特級。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