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重生大畫家,有系統就是任性> 第741章 ,達到紐約,去哥大

第741章 ,達到紐約,去哥大

  飛機穿過雲層,姜哲看向窗外。

  城市輪廓逐漸變得清晰。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紐約這座城市,在烈陽下泛著金屬光澤;哈德遜河像一條被揉皺的腰帶,纏繞著曼哈頓嶙峋的天際線。

  「你選的酒店在晨邊高地西側,是為了距離學校更近?「汪真聽到廣播提醒,拿出化妝包,開始補妝。

  姜哲說道:「那裡離哥大正門步行十分鐘——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貴一點也值。」

  汪真說道:「我聽說,那裡曾經是二十年代銀行家們修來金屋藏嬌的。「

  「先去看看怎麼樣,很快還要找住處和畫室。」姜哲答道。

  飛機逐漸停穩,按照廣播指示,乘客們陸續起身,排隊下飛機。

  姜哲握緊行李箱拉杆,隨著乘客,來到機艙門。

  走出機艙的瞬間,熱浪裹著各種工業氣味,撲進鼻腔。

  他走下飛機,抬頭看見遠處自由女神像的冠冕若隱若現,宛如一枚生鏽的髮簪。

  「紐約,我又來了,這次,要在這裡住上幾年。」

  「我感覺,像是進了的桑拿房。「汪真踩著新款涼鞋,跟著姜哲進入接駁車。僅僅運動了片刻,她的額頭已經有了一層細汗。

  兩人順利的取行李,搭乘計程車。

  計程車駛出機場時,他們才勉強適應了這裡的氣溫。

  汪真閉著眼睛,試圖恢復精力。

  姜哲精神奕奕,透過車窗,觀察街景,偶爾和司機聊上幾句。

  2005年的紐約街頭,上演一幕幕超現實戲劇:戴棒球帽的少年,踩著輪滑穿過車流,手裡舉著的收音機,發出勁爆音樂……唐人街招牌下掛著褪色的千禧年彩帶……時代廣場的納斯達克屏幕閃著冷光,數字瀑布中有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罐頭GG。

  司機看到姜哲對街景感興趣,就試著聊天。沒有固定話題,看到什麼就聊點什麼。

  「看到那個霓虹牛仔沒?「他示意姜哲看向一處位置,「四十年代最貴的GG牌,現在成了街頭藝術家的塗鴉板。「

  姜哲的視線,卻被路邊的熱狗攤絆住。

  油膩的遮陽棚下,墨西哥裔攤主正往麵包里塞酸菜,醬汁滴在印著自由女神像的餐巾紙上——這場景讓他想起濱海藝術學院附近的煎餅攤,只是這裡的甜麵醬換成了黃芥末。

  計程車拐進百老匯大道時,看到的景色突然傾變化。

  鑄鐵防火梯在光影中拉出細長的陰影,某個二樓窗口飄出叫不出名字的音樂,琴聲混著空調外機的轟鳴。


  車子繼續行駛,終於到了姜哲的臨時住處——晨邊莊園酒店。

  青銅色的正門緩緩轉動,門童熱情的幫姜哲二人提行李,制服上的金屬鈕扣閃閃發光。

  走進大堂里,模仿蒂凡尼玻璃穹頂將燈光濾成蜂蜜色,落在墨綠色天鵝絨沙發上。前台背後的桃花心木酒櫃裡,擺著不同年份的麥卡倫威士忌。這種風格,保留了古老的裝飾藝術痕跡。符合姜哲對古老酒店的想像。

  辦理入住手續,服務生帶領兩人乘坐電梯,來到頂樓。

  姜哲沒打算省錢,給自己和汪真都定了河景套房。

  他先去汪真的房間看了一圈。

  房門打開的瞬間,看到了陽光和波光。挑高近四米的客廳里,哥德式拱窗框著河岸風光,地毯上擺著包浩斯風格的鍍鉻茶几。

  汪真徑直走向迷你吧,看了一眼後,詢問服務生:「你們這裡有1982年的瑪歌?「

  「有的,您現在就需要嗎?」

  「不,暫時不要。」

  看過汪真的房間,服務生引著姜哲,來到他的房間。

  汪真也跟過來,想看看有什麼不一樣。

  姜哲在房間裡走了一圈。

  服務生介紹完畢,就離開房間。

  「果然,沒有白花的錢。」汪真的指尖撫過臥室的胡桃木護牆板。

  兩人對居住條件很滿意。

  姜哲放下行李,伸了個懶腰。

  「我先去洗漱,身上有些發粘了。等會再說接下來的安排。」汪真說道。

  送走汪真,姜哲洗漱一番,感覺輕鬆了許多。

  給自己泡了杯茶,拿起手機,給父母打電話報平安。

  姜益夫婦聽到姜哲已經到了酒店,終於放心,接著詳細詢問途中經歷,以及住宿條件。

  接下來,姜哲又給幾個朋友打電話。

  幾個電話打完,茶水已經變溫。

  姜哲端著杯子,走到窗邊。對岸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鈦合金曲面一閃一閃,像一片墜落的銀河。

  品茶,看景,任由思緒飛馳。

  不久,汪真穿著休閒的服飾,來找姜哲。

  姜哲給她倒了一杯水:「我打算儘快去報導。」

  「學校不會因為你早到十二小時,就多給你個學位。「汪真起身拿來一份餐飲指南,香根草香水混著濕潤的氣息飄過來,

  「休息一晚,用最好的狀態,去報導。


  樓下餐廳的牛排和美酒,也許能讓你平靜下來。「

  姜哲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遂準備放鬆一下。

  經過幾個幾小時的休息,兩人下樓,準備好好享受晚飯。

  橡木與火焰餐廳的領班,是個銀髮梳得油亮的男子。

  他引著姜哲二人,穿過掛滿百老匯劇照的走廊時,姜哲瞥見某幅《歌劇魅影》面具下藏著安迪·沃霍爾的簽名。

  選位置,點菜。

  幾種美食,陸續送來。

  龍蝦湯的蒸汽模糊了汪真新補的口紅,她晃著紅酒杯說:「這兒的藏酒很不錯。「

  姜哲對於紅酒無感,只覺得這裡的菲力牛排很好吃。

  「明天陪你去報導?「汪真用銀匙攪動焦糖布丁。

  姜哲說道:「不用,我自己就可以。」

  汪真搖頭:「看著你安頓好,我才放心。報到之後,還有好多事情。佳士得拍賣公司,米勒那裡,都要去走動一下。」

  兩人聊著明天的安排,不知不覺,吃完了晚飯。

  因為經過了長途跋涉,兩人都打算儘快休息。

  可是,姜哲竟然失眠了。

  他透過窗簾縫隙,看著窗戶玻璃發呆。光斑玻璃上隱約流動,宛如教堂彩窗投下的聖光。

  他想起《藝苑名人傳》里寫,年輕的拉斐爾初到佛羅倫斯那夜,也是整宿望著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失眠。

  姜哲覺得無聊,乾脆起來,走到窗邊,拉開窗簾。

  哈德遜河的波光,倒映著城市的燈火。看了一會兒,他認出對岸有一處亮著的位置,應該是是惠特尼博物館。菱形玻璃幕牆。

  ……

  姜哲被酒店服務叫醒。

  洗漱一番,疲憊盡去。

  吃過早飯,姜哲把報導的材料,裝進雙肩包,和汪真一起趕去哥大。

  夏日的紐約,空氣里蒸騰著柏油路融化的焦苦味和尾氣的味道。

  「到了。」姜哲遠遠的看到,哥大標誌性的女神雕像。青銅底座上爬滿常春藤,藤蔓縫隙里隱約可見貓頭鷹的翅膀輪廓。此時,一隻通體赤紅的鳥掠過晨邊高地的天空,消失在教學樓的紅磚尖頂後。

  「不應該聽你的,應該搭計程車。」汪真

  姜哲也覺得熱,只是因為懷著對新環境的憧憬,才遮蔽了難受的感覺。

  他打算找個輕鬆的話題。「聽說找到貓頭鷹的人能撿到三美元?」他伸手拂開雕像基座的藤葉,指腹蹭過冰涼的青銅紋路。


  汪真嗤笑一聲,「你還打聽了這些事情?」

  「聽說,上個月有個建築系學生找到了1921年的硬幣,現在,這地方快被摸出包漿了。」

  他們沿著百老匯大道往校園深處走。

  暑氣被哥大密集的建築群切割成碎片,紅砂岩外牆的教學樓像迭摞的舊書,窗欞投下的菱形陰影里,幾個學生正用粉筆在地面勾畫行為藝術的符號。

  姜哲注意到圖書館側牆攀著整面爬山虎,葉片在風裡翻出銀白的背面,宛如千萬隻振翅欲飛的鳥雀。

  「看那座建築——」汪真虛指遠處灰色方盒子建築。一路上,能看到不少新鮮景致。

  姜哲的視線卻被圖書館台階上的女孩吸引。她裹著孔雀藍頭巾,正往帆布袋裡塞一摞建築圖紙,袋子還露出燙金的書脊。

  「藝術學院在東草坪那邊。」姜哲收回目光,引著汪真拐進一條拱廊。磚石穹頂垂下鐵藝吊燈,仿佛穿越中世紀修道院的長廊。轉角處立著座石獅雕像。

  姜哲經過雕像時,看了一眼爪下壓著的銘牌。上面刻著「1912年校友捐贈」的文字。

  汪真注意到姜哲的視線,於是說道:「上個月的佳士得夜場,十九世紀學院派的作品,價格上漲。你也能畫類似風格的作品,也許能蹭上這波行情。」

  姜哲說道:「上次來紐約,我聽到一則傳聞。幾年前,有個教授發現了一箱卡拉瓦喬的贗品,學術和生意,很難分清。」

  他們從拱廊鑽出來時,正撞見幾個學生跑過。

  「等你完成報導,可以來這裡拍幾張照片。」汪真指著不遠處。那裡有修剪整齊的草坪;粗壯的樹木,留下一片片樹蔭;幾個年輕人休閒的坐在長椅上聊天。

  話音未落,一陣急促的自行車鈴聲響起。

  一位穿格子襯衫的女生,騎著自行車經過姜哲二人附近。

  她經過一處下坡,車筐里堆著的書和本子嘩啦啦散落一地。

  因為距離近,姜哲二人過去幫忙。

  他撿起幾本書,遞給女生。

  女生留著短髮,戴著黑邊眼鏡。白皙皮膚上,有一些雀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不算美,有些中性。

  「謝謝!」女生把書胡亂塞回車筐。

  姜哲看到女生的書籍中,有幾本關於音樂的書籍。

  猜測有這位女生可能是音樂專業的學生。

  這時,又有一位女生,過來幫忙。

  她對騎自行車的女生噓寒問暖一番,等女生推著自行車離開,就看向姜哲。


  「姜哲你好,我叫凱莉。」她主動向姜哲伸出手。

  姜哲不認識對方,但還是禮貌的和對方握手。

  「我們見過面?」

  凱莉簡單介紹了自己。克里教授請姜哲來做范畫的時候,她去畫室觀摩了後半場。

  姜哲完全不記得對方。

  凱莉得知姜哲來報導,表示自己也要去找克里教授,可以帶他們過去。

  不由分說,她熱情的給姜哲二人引路,並且介紹沿路上的景致。

  繞過爬滿紫藤的矮牆,眼前豁然出現個下沉式庭院,有一座三米高的現代雕塑:數百個黃銅鈴鐺組成的骨架,風過時叮咚聲如碎玉。

  「上個月剛立的。」凱莉介紹:「據說用了三百磅二戰時期的子彈殼。」

  姜哲湊近細看,發現每個鈴鐺內側都刻著極小的數字。1914、1939、1968

  途中,他們還遠遠的看到了幾位老師。

  「注意那個年齡最大的人,」凱莉壓低聲音,「那是懷特教授,上個月剛把一件作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廳。」

  姜哲想起,不止一個人提過,哥大與紐約藝術界的深度捆綁。

  教授們常在MoMA策展,學生在古根海姆實習。

  凱莉很健談,告訴姜哲學校各場館的分布,以及如何快速達到自己的目的地。

  汪真看著凱莉和姜哲聊天,很少參與。

  她暗中觀察,這位女生是典型的西方美女,線條起伏誇張,性格外向,自信。

  在米國人眼中,絕對是美女,不知道姜哲會不會喜歡這種類型。

  而且,她不相信對方表現出來的一面。

  這種熱情,剛才的偶遇,都值得懷疑。

  起碼,在汪真看來,自己兩人一路走來,就沒遇到幾個樂於助人的人,更別說花時間幫忙引路。

  姜哲是自己畫廊的台柱子,甚至可以說是最大的支柱,絕對不能出事。

  汪真一直就擔心姜哲在國外生活,會不會被什麼人勾走,現在看來,擔憂不是多餘的。

  她已經考慮如何提醒姜哲,自己做好哪些防備。

  姜哲不知道汪真的擔憂。有了導遊,讓他對哥大的校園,有了直觀的了解。

  穿麂皮夾克的男生坐在階梯轉角;坐在古老石階上的女生,膝頭攤著本《中世紀紋飾考》,圖書館的玻璃,反射出建築的金碧輝煌;遠處地鐵的轟鳴,哈德遜河的潮聲,以及某個教室里突然爆發的掌聲。

  姜哲深吸一口氣,空氣里有油墨、塵灰與植物混合的氣息。

  他對這裡的第一印象極好。

  「到了,克里教授的辦公室,就在那棟樓里。」凱莉笑顏如花。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