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 第448章 科考紅利要吃透!又一根好苗子,伐秦滅曹四字訣!

第448章 科考紅利要吃透!又一根好苗子,伐秦滅曹四字訣!

  時年夏,曹仁隕命,并州易手。

  曹操聞訊後,自北向南的各路秦軍,全線進入守勢。

  曹操親率大軍屯兵蒲坂關,以防劉備趁勢率二十萬主力,經由蒲坂西渡黃河,對關中發起進攻。

  夏侯惇亦退回潼關,嚴守關城不敢再犯關羽。

  武關方面,曹休,滿寵亦據守關城,不敢再出關襲擾漢軍南陽一線。

  同時,并州軍團覆沒及曹仁被斬的消息,很快也傳遍了秦國各地。

  三州大震,軍心恐慌。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而當曹操轉攻為守時,晉陽的劉備還在慶賀收復并州之功。

  眾將還嫌殺的不過癮,不少人主張劉備即刻揮師南下,趁著士氣正盛,一舉渡河攻破蒲坂關,殺入關中。

  以蕭方為首的謀臣們卻保持著冷靜,沒有諸將那般「氣焰囂張」。

  蕭方以為,漢軍從入冬打到近夏,將士們士氣最盛,體力的消耗卻已達到極限,不宜再做長久征戰。

  而若要進攻關中,勢必又將是一場曠日持久之戰,戰爭的時間遠比攻取并州要長。

  以將士們現下的體力,已不足以支撐那麼久。

  況且潼關武關難以攻破,想要攻入關中,只能從蒲坂津下手,西渡黃河。

  一者現下進入夏季,大雨普降,黃河滔滔,不利於渡河作戰。

  二來曹操已親率主力,屯兵於西岸蒲坂關,隨時可以絕對兵力優勢,對登岸的漢軍半渡擊之。

  此時強行渡河攻蒲坂關,顯然勝算無多。

  第三個原因,則是夏天一過,秋收將至,需要大批的士卒回歸田地進行秋收。

  倘若此時攻打關中,就要動用傾國之兵,數十萬青壯無法參與秋收,勢必會影響今秋糧食收成。

  糧草,乃國之根本,豈能不顧。

  於是考慮到種種不利因素,蕭方,法正等眾謀臣,盡皆進言劉備就此罷兵。

  收復并州已達成戰略目標,劉備並沒有得隴望蜀,當即採納了蕭方等眾臣進言,宣布班師還朝。

  於是張飛以驃騎將軍,兼領并州刺史的身份,留鎮於晉陽主持大局。

  劉備則親率二十萬大軍,由并州南下,班師回京。

  并州之戰正式落下帷幕。

  曹操在確認劉備主力還朝後,自然是長鬆一口氣,方才敢率主力亦班師回長安。

  盛夏之際,從并州至荊州,綿延千里的各處戰線,兩軍默契的進入了停戰狀態。


  漢秦兩國,在這個夏天,進入了短暫的和平。

  戰爭是停下了,雙方卻都沒有閒著。

  曹操退回長安之後,為穩定人心,正式下詔宣布立曹丕為太子。

  同時為了彌補并州損失的七萬兵馬,曹操不得不下令,在司涼益三州之內,大肆徵發青壯入伍,以編練新軍。

  尤其益州這個天府之國,戶口百萬,更是為曹操提供了大量的兵員。

  然則秦國只有三州之地,國力有限,如此大規模徵發青壯為兵,削弱生產力的同時,勢必要加重百姓負擔。

  曹操卻已顧不得百姓,為了應對不久之後,曹操對秦國腹的再次大舉進攻,他只能選擇竭澤而漁,優先以增強軍力為重。

  至於百姓,只能加征賦稅,以供養軍隊,先苦一苦他們了。

  漢國方面,劉備當然也沒閒著。

  并州一戰大獲全勝,立功的將士無計其數,班師還朝第一件事,自然是封賞有功之臣。

  首功之將,自然非馬超莫屬。

  功勞在身,大漢眾將們對這位西涼猛將,此刻也都心服口服。

  劉備遂名正言順,升馬超為平西將軍,爵封亭侯。

  其餘有功諸將,統統依功封賞。

  大封有功諸將之後,自然是為下一步伐秦滅曹,攻取關中做準備。

  軍隊方面,大漢倒是不缺。

  時值今日,大漢朝軍隊總數,已達到近四十萬,加上收編的并州偽秦降軍,數量可增長到四十五萬左右。

  這個數量,哪怕在曹操竭澤而漁,大肆徵發新卒之後,也占有絕對的優勢。

  倘若繼續擴軍,除了增加百姓負擔,激起民怨之外,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故劉備在蕭方的提醒下,重心放在了整編降軍,訓練士卒,以及更新裝備上,而非一味的擴軍,追求數量上的更大優勢。

  這第二件事,便是科考。

  按照蕭方的設想,科舉常規情況下,應當是三年舉行一次。

  否則科考太過頻繁,國家提供不了足夠的空缺官位,來委任這些中榜進士,便只能增設官位。

  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亢官的弊端,拖累了官府運行效率,增加了百姓負擔。

  只是現下情況特殊,一者科舉剛剛推行,若三年一次,不利於儘快令科舉制深入人心。

  二來現下秦漢並立,秦國通過九品官人法,正在大肆的籠絡關西士家豪姓,徵辟了大批士人為官。


  這其中雖然良莠不齊,但總歸是有人材實學之士居多,且容易引起大漢境內的士人羨慕。

  故為了爭奪人心考慮,蕭方便隨機應變,提議老劉在滅秦之前,將科舉定為一年一期,以最大程度的爭取人心。

  這般調整果然有效。

  開科取士的消息一出,各州士家也好,寒門也罷,盡皆歡欣鼓舞,一片振奮。

  於是入秋之際,劉備登基以來第二次科考,便如約推行。

  兩月之後,大漢九州的鄉試中舉者,雲集於帝都長安,參加會試與鄉試。

  會試的題目與第一次科考,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伐秦論!

  顧名思義,這道命題,即是令參加殿試的眾英才,闡述自己的伐秦方略。

  這個題目倒不是蕭方提議,而是老劉自己的意思。

  第一次的科舉中,便湧現出了馬謖這個大才,其寫的伐秦之論,與劉備蕭方君臣商議出的方略大同小異,皆是主張從先取并州下手。

  正因如此,馬謖才被劉備欽點為狀元。

  而事實也證明,馬謖確實配得上狀元之才,安邑一戰獻上的火牛陣,大破四萬匈奴騎兵,為大漢奪取并州掃清了最大的障礙。

  劉備這是吃了科舉的紅利,想要如法炮製,既能從此次科考中挖出一個馬謖這樣的好苗子,又能得到一個滅秦的方略。

  一舉兩得嘛…

  …

  數日後,皇宮金殿。

  劉備與蕭方,諸葛亮,法正等幾位謀臣,共同審閱起了殿試眾士子的試卷。

  突然,劉備眼前一亮,目光停留在了一張試卷上:

  踏冰過河!

  試卷上只寫了這四個大字,別無其他。

  「這張卷子有意思,只有四個字,諸位,你們瞧瞧。」

  劉備將試卷傳示給了眾人。

  眾人一看,無不是面露奇色,議論紛起。

  其他考生的卷子,皆是詳細的闡述了自己的伐秦方略,雖說大多稱不上奇謀妙論,沒有成功的可能,但至少都是長篇大論,能自圓其說。

  這個人倒好,惜字如金,只寫了四個字。

  還是模稜兩可,不明其意的四個字!

  大傢伙看著這副別出新裁的試卷,一時間不知如何評價。

  「踏冰過河,踏冰過河…」

  蕭方從這四個字當中,似乎卻揣摩了出了些什麼。


  再看考生的名字,頓時眼前一亮:

  郝昭!

  這可是位牛人啊。

  歷史上曹魏的門神,僅靠幾千人堅守陳倉,擋住了小舅子諸葛亮的十倍大軍,憑一己之力逼退了諸葛亮的二次北伐。

  這是一位善守的將才。

  如果蕭方沒記錯的話,這個郝昭與郭淮一樣,皆為并州太原郡人。

  這樣一個有名將天賦的年輕人,再加上其并州人的身份,其寫下的這「踏冰過河」四個字,立時令蕭方聯想到了什麼。

  「這個郝昭郝伯道,乃是一員難得的智將,確實是位大才。」

  「他冒著欺君的風險,只寫下這四字考卷,臣料想他多半不是單純為博眼球,而是想藉此引起陛下的注意,召其前來奏對。」

  「臣猜想,他胸中定有伐秦奇策,陛下不妨召他前來一問。」

  劉備原本滿是疑色的眼眸,頓時精光一閃,臉上掠起喜色。

  蕭方竟然識得這個郝昭,還能評價其為大才!

  這可是個意外之喜啊。

  念及於此,劉備便欣然下令:

  「丞相既說此人乃大才,那必定沒有錯了,來人啊,速召郝昭入宮奏對!」

  半個時辰後。

  一名年輕的士子,在宦官的引領下,踏入了大殿內。

  「臣郝昭,拜見陛下!」

  他聲音略顯發抖,顯示著內心對面見天子的緊張,卻又能從容不迫的上前行禮,又可見其沉著冷靜。

  「平身吧。」

  劉備微微拂手,開門山見道:

  「郝伯道,丞相說你在這試卷上,故意只寫下四個字,乃是胸中有伐秦奇策,想引得朕召見你,當面向朕進獻。」

  「現下朕你已見到了,你那『踏冰過河』到底是什麼意思,可以詳盡說來了吧。」

  郝昭微微一震,驚奇的目光偷望向蕭方,顯然是驚嘆於自己的「小心思」,被蕭方輕鬆看穿。

  「丞相洞察人心,竟將臣輕易看穿,臣實在是慚愧……」

  郝昭自嘲一番後,清了清嗓子,拱手正色道:

  「臣這四個字說來也簡單,便是趁著黃河冰封,我軍踏冰過河,出其不意一舉攻破蒲坂關,由河東攻入關中!」(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