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仙官有令> 第572章 事業運 【求月票!】

第572章 事業運 【求月票!】

  第572章 事業運 【求月票!】

  清晨,在獸嘴銅爐的裊裊青煙中,登基不久的懷仁帝伸了個懶腰,睜開了惺忪睡眼,開始了陛下繁忙的一天。

  「陛下,今日早膳想吃什麼?」早有宮人在旁恭候,奏請國事。

  陽光照在懷仁帝的臉和屁股上,陛下沉思良久,答曰:「韭菜盒子。」

  「奴婢這就去吩咐御膳房準備。」宮人匆匆離去,不敢怠慢分毫。

  等皇帝穿好衣服,淨面漱口完畢,坐到用膳的廳中,一沓金黃酥脆的韭菜盒子已經擺了上來,熱氣騰騰,還搭配著一碟切得十分均勻的蒜泥豬大腸,以及二兩辣白菜。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懷仁帝露出笑容,享受完了一頓豐盛的早餐,之後來到勤政殿,正式批覆奏章。

  「陛下,這是前線戰報。」早有宮人將事務按輕重緩急排列好,一一遞到桌前。

  「有梁岳在的前線戰報朕還用看?」懷仁帝自信道,「醒來肯定就是一場勝利。」

  說罷,他打開戰報,閱之。

  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昨夜梁岳師徒夜襲天峽關,不僅盜走施展罡風絕魂陣的法寶,還引發敵軍內亂,天峽關鞅人分崩離析,潰不成軍。

  胤軍大勝。

  「陛下用人如神,梁仙官當真從不令人失望。」宮人們立刻恭維道。

  「這是自然。」懷仁帝歪嘴一笑,「將戰報發到相國門,看看右相覺得該如何犒賞將士、戰局如何左右,問之。」

  「是。」有宮人接過奏章,走出殿門。

  不過他立馬就站住了腳,沒有急著離開。

  又一封戰報也遞上皇帝案前,「唐將軍率部突襲古墟城,生擒賊首蒼龍部可汗!」

  「還有這事兒?」懷仁帝眼睛一亮,接過戰報反覆端詳。

  前線本就遙遠,何況唐嵬又在遠之又遠的九鞅深處,傳信困難。所以他的每一步軍令,幾乎不可能實時地傳到朝廷里來,更不可能得到武安堂許可再行動。

  唐嵬所部一直懸在那裡,本來是胤國所有人心頭的一個病,就怕他們什麼時候被九鞅吞了。結果不僅擔心的事沒有發生,反而還有意外收穫。

  這比天峽關大勝更讓人驚喜。

  「好啊,好啊。」懷仁帝開心的直拍肚皮,看了幾遍才一甩手,「將戰報發到相國門,看左相想如何處置蒼龍部可汗、以及如何應對唐嵬軍的局勢,問之。」

  又一名宮人被派出去,不過他也沒有急著離開,而是和前一名小太監一起在殿門外駐足稍候。


  又有人遞上一份文書,「幻神峰牽頭、九鞅各部聯合,星夜發來急函,請求停戰議和。」

  「哦?」懷仁帝眼睛一亮,接過文書,哈哈大笑,「鞅人來勢洶洶,還以為他們有什麼本事,原來這般不禁打。內外各自一場大敗,這就要扛不住了?」

  說著,他拿起了一旁的硃筆。

  「陛下要親自批覆了?」一旁的宮人瞪大了眼睛。

  旋即,就見懷仁帝在桌子一旁的一張寫著許多菜名的單子上劃了兩個圈,「今天朕高興,讓御膳房準備朕最愛吃的隔夜蒜台和回鍋肉,米飯燜得熟熟的,不要太硬。讓他們別用上次那個香米了,用北地黑土種的大米,那番邦進貢的米黏糊嘴,朕吃不慣!」

  在菜單上畫完之後,他又把議和文書遞出去,「將文書發到相國門,看右相想如何回復,問之。」

  好麼。

  一旁的大太監差點摔了一跤,接著又恭敬接過文書,讓宮人再傳出去。

  門外三個小太監碰了頭,這才匯做一處,只讓一個人去相國門跑了腿,省下兩個人的勞力。

  其餘兩個小太監便在那裡偷懶閒聊。

  「陛下這看了半天奏章,就定了個早膳和午膳啊?」其中一名是新調來勤政殿的宮人,對此大為意外,「一天就這麼點事兒?」

  「誰說的?」另一名老宮人則是習以為常,道:「還有晚膳呢,今日龍顏大悅,沒準兒還有夜宵。」

  「嚯。」新來的驚嘆一聲,「陛下這樣子,朝中……沒問題嗎?」

  「就這才沒問題呢。」老宮人道:「我雖然沒看過幾本書,但是聽大人們聊過,這興許叫什麼……無為而治?是最高級的治國手段。」

  「就是什麼都不做?」新來的撓撓頭。

  「看似是什麼都不做,可是你看啊。」老宮人分析道:「陛下前不久還是地位岌岌可危的太子呢,啥也沒幹,競爭對手倒了;朝中風起雲湧,他又啥也沒幹,當皇帝了;鞅人氣勢洶洶打過來,他還是啥也沒幹,鞅人投降了。這麼一分析,你說陛下厲不厲害?」

  「這就是帝王之強運嗎?」新來的驚嘆道。

  同時內心暗暗期盼,自己的事業運要是能有陛下一半,那這輩子肯定是不用愁。

  成天光負責點菜,把天下大事全解決了。

  ……

  現在的胤國朝堂,宋知禮只負責處理天下大事就行,皇帝陛下需要考慮的可就多了。

  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

  陛下每日費心勞胃,右相也是殫精竭慮。


  曾經的宋知禮號稱無為右相,如今碰上了無為皇帝,硬是一轉身變成了勞模。自從鞅國大舉進攻以來,宋知禮多日未曾歸家,食宿都在相國門。

  戰爭不是簡單的各自派出一群人上場開片,看似打的是生死,其實打的是國力。

  數十萬大軍開動,每日的糧草輜重、軍械物資,運送的人數比起上陣的人只多不少。而且西北一亂,牽一髮而動全身,其餘各州都有亂象冒頭。大軍都往西北去趕,其它地方都要憑有限的力量治理。

  九州七十八府的擔子,都在宋知禮一肩身上挑著。

  朝野上下許多人都對他有所改觀,沒想到這位右相大人換了一朝,居然迸發出如此活力。

  而梁輔國離開之後,左相之位一直空懸著,兵刑工三部尚書都是梁輔國打壓原本勢力而後提拔起來的忠犬,要提上此位,資歷都有些不足。

  相比之下,禮部尚書徐占鰲和戶部尚書孟守愚倒是有這個資歷手腕,可是他們要空降過去,肯定得花不少時間理順政務,現在正處於戰時的朝廷沒時間給他們做這種大調動。

  於是左相之職現在其實是齊崑崙暫代著,老人家之前的職位都被撤了,新的兵部尚書和武安堂執掌都派了,他其實是以暫代左相的身份親臨戰場指揮的。

  一封議和文書遞過來,相國門內頓時也緊張了起來。

  「鞅人打的究竟是什麼算盤?」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