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 第853章 時代變了,大人

第853章 時代變了,大人

  第853章 時代變了,大人

  扶蘇不過離開咸陽宮數日,宮裡府里就莫名其妙出現害人性命的事情。

  扶蘇假裝不在,都會出各種亂七八糟的么蛾子。不敢想像,假如大秦帝國沒有扶蘇,這個天下會亂成什麼樣子。

  恐怕法律將成為擺設,官員都忙著給自己斂財而不思考怎麼才能做好自己的這份差事。

  

  某種意義上,權力是個好東西,讓那些管不住自己的王八蛋們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活動,限制他們的舉動,把危害性降到最低。

  咸陽宮裡,經歷了漫長的和平忽然間經歷了這樣的,自然讓人感到陰森恐怖。

  從宇宙誕生以來,到處都充斥著正與邪、善與惡的交鋒。

  當正壓住邪,人們就感到生活幸福快樂。

  當邪壓住了正,人們就活在地獄裡。

  君子就代表正,小人就代表邪。

  所以歷史不是反反覆覆,不過是大道運行的自然規律罷了。

  正邪交鋒,正壓過邪,君子當道,明君把持朝政,民眾就活的自在,權力就被保障,勞動所得就能落在自己的手裡。

  而當正失勢,邪占據上風,就會出現匪夷所思的事情。資源得不到正確的分配,導致戰爭,戰爭引發諸多次生災害,姦淫、虐殺、暴力、更有甚者,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況。

  顯然,正邪的交鋒和男女性別毫無關係。男女都可以作為正的代表,也都可以作為邪的代表。

  天地間正氣足,風調雨順。風調雨順,滋養人心,人的正氣就足。人的正氣足,天地間正氣就足,也會導致風調雨順。

  世界是個力場,永遠都是迴旋鏢嘛。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也是相同的道理。

  反之天地間正氣不足,人的精神就會萎靡。人的精神萎靡,邪氣就會滋生,淫慾、貪婪、惡毒、嫉妒這些的不良的氣息就會被釋放出來。

  天地間邪氣更盛,環境自然惡化更加嚴重,人在惡劣的環境之中,自身的正氣更加不足,更加容易被邪氣入侵,健康下降,生活不順,導致邪氣進一步加重,正氣被壓制。

  天地間正氣足,君子當道,官吏主公正,好人好活,壞人難活。

  天地間正氣不足,小人當道,官吏唯利是圖,好人難活,壞人好活。

  每個人都是道的一份子,如果能夠明白其中道理,重新定義自己在天地間的位置,幫助大道清理垃圾,用自己的正氣響應道,道就會回饋自己。

  宮中的事情,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天下被掩蓋的罪惡多了去了,被虛偽誇飾的正義也多了去了。


  秦帝國的未來光明燦爛確實不可預期,因為下限太低了。

  人人幾乎都活在臭水溝里,人心也被熏得黑漆漆的。

  這就是戰末秦初的時代。

  秦朝得到天下後,犯罪率越來越高,總有人把這個當成是什麼壞事。

  百姓們說秦朝人管的太多,太嚴苛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犯罪人數本來就那麼多,他們一直在犯罪。

  很多人是受害者,而過去這些壞蛋一直沒有被抓住審判。

  秦朝政府主動作為,想要改變局面,撥亂反正,懲罰那些做了壞事但是卻一直沒有被審判的混蛋,這才硬生生把犯罪率提上來了。

  也就是說,犯罪人數一直都是那麼多。但是調查的越多,治理的越緊,暴露出來的人才越多。

  幾十萬的刑徒,可見過去百姓們到底是怎麼無法無天的生活。反正只要沒人治得了自己,自己就一直我行我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大秦的老百姓們,要是熬得住,把壞人小人抓住狠狠治理一通,堅持個十來年,以後等待的就是政治清明,安寧和諧的社會。

  可是如果他們熬不住,老實人吃不到飯,壞人沒被抓住繩之以法,反而把好人陷害進去做苦力,那帝國可就完蛋了。

  吏治全靠太學裡那些個德高望重的老師們加以教導,貴族們重新學習經典,也是一個學習傳承發揚真正的華夏文明的好辦法。

  然而這個法子為的是帝國百年之計。

  見效很慢。

  大秦帝國當下最緊要的就是剎住歪風邪氣,打擊小人和壞人,這是關係到大秦帝國未來能夠走完最關鍵的二十年,一旦秦國能夠維持二十年的統治期,一代人接受了大秦帝國的統治,那麼扶蘇就算是完成了最基礎的階段任務。

  然而要完成這個任務,所要依靠的就得是蕭何和他身後的那些廉吏了。

  委任蕭何為太尉,可以說是秦始皇在位時期做的最英明的決定了。

  長期把法律審判這一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的案子交代給李斯,鬧出來了不少荒謬不堪的事情。

  李斯徇私枉法,偏向權貴,導致基層官吏也一個個對權貴心有畏懼,不敢秉公直斷。

  當時秦國的法治環境,大事看局勢,小的事情看利弊,秦律十八種,只有那些學士弟子考試的時候才使用的到。

  蕭何上位之後,秦國的刑事案件數量還在不斷地攀升,但是近一年來,開始出現穩定的趨勢。

  因為法律懲惡揚善的作用,在蕭何這些人的手中得以真正的發揮出來了。


  廷尉里的案件還是堆積如山,但是這回理直氣壯的是庶民百姓,那些權貴們不敢再耀武揚威,自以為有了權位就能夠高枕無憂了。

  在秦二世繼位後非常短暫的時間內,帝國的經濟民生狀況並沒有第一時間得到好轉。

  雖然確實不用打仗了,但是家裡少了一個能掙錢的人啊。

  士兵乃至為戰爭一條龍服務的一切人,都開始失業了。

  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審時度勢,在這動盪不安的局勢下保全自己。

  這時候就突出土地的重要性,自己家裡有口田的人,走到哪裡都有底氣。

  失業了回家可以種地,但是沒有田地的人,甭管去什麼行業,就是『寄人籬下』、就是把所有的活都幹完,但是收成是別人拿。

  就這麼現實。

  自從秦國不打仗了啊,一切的社會問題都浮現出來了。

  各種遊手好閒的人多了,社會上亂七八糟的刑事案件發生了。

  自從秦國不打仗了,男人們回到家裡,過去因為貧窮沒有對象可以宣洩,現在妻子們有了可以宣洩的對象,都是因為男人不努力。

  於是家庭矛盾升級,雞飛狗跳。

  所有社會上一切微型真實的矛盾,全部都是由於資源分配不公平,也就是所謂的階級矛盾的外化。

  如今的帝國可謂十分脆弱,剛出生的嬰兒,最是稚嫩了,稍微滾燙一點的熱水對於大人來說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卻足夠讓嬰兒的皮膚被燙傷。

  戰國時代的秦國能夠經得起的,秦朝時代的秦國未必經得起。

  戰爭一旦停止,無數人就沒有了飯碗。

  在這個國家不願意讓民眾富裕起來的、人人都自私自利的時代,沒有士兵這個職業支撐,沒有戰爭去給底層人發泄,沒有戰爭得來的利益滿足底層民眾的金錢需求,如果不能及時的找到填補大秦帝國民眾生活需要的新飯碗,那麼等待大秦帝國的就是天下人揭竿而起。

  所謂法律的崩壞,也就是遲早的事。

  人都要餓死了,你法律不崩壞才怪。

  不過囿於現實,目前秦國的工業、商業始終沒有繁榮起來,只是呈現微小的萌芽狀態。

  也就是說未來大秦帝國的工業和商業那是要被大肆發展的,尤其是工業,不如此,百姓們沒法生存。

  然而目前這兩項根本沒有什麼大幅度動作,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的基礎生存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只是因為目前來說,絕大多數人無業的狀態時間比較短,所以問題不嚴重。


  一旦南越戰場上回撤的士兵們也開始暴露失業問題,帝國徵募的兵將們回到家中也出現了失業問題,那麼大秦帝國的至暗時刻就將到來。

  當然,農業是基礎,但是這件事解決起來比工業商業都簡單。

  而且扶蘇已經進行了實際的操作。賦稅一減輕,百姓們都有了努力的動力。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人性本就是貪婪自私,一旦有了機會讓自己家裡存儲更多的糧食,讓自己的利益更多,他們就會不遺餘力地去做。

  大秦帝國去年的糧食產量就已經增長了,今年如果安排的更好,執行的沒有問題,那麼糧食產量翻倍是必然的。

  尤其是現在的秦國,最不缺的就是種地的壯丁,最不缺的就是農業農具。

  秦國不用提高賦稅,也能夠收足糧草,充實國庫。

  可是即便如此,秦國忽然間穩定下來卻超乎預期。

  畢竟絕大多數人是無業的流民,也就是氓。

  安居樂業的這個基本問題,沒有解決。

  秦國始終沒有徹底地解決掉帝國產業轉型的大事,絕大部分人的飯碗還是沒著落,靠著那幾畝地,始終是翻不出水花來。

  最基礎的問題沒解決,可是民眾卻對秦國轉變了口碑,就是因為秦國的吏治轉好了。

  人還是太全面了,物質上的問題沒有能夠協調解決,如果僅僅在精神上協調解決了,人就活的舒坦了。

  公平,正義,對於人來說就是有那麼重要。

  一旦貫徹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的原則,法度就成為民眾心目中最高的準繩,民眾們就會把統治者奉為神明。

  幾乎是一夕之間,秦國的法律忽然間轉了風向,得到了民眾的支持。

  這都要歸功於蕭何啊。

  靠著日復一日的積累,一件一件案子的整理重判,蕭何釋放了許多被誣告的人,同時將一些地方的豪強惡霸全部給審判了。

  當然,執行這些事的人就是蒙恬的弟弟——蒙毅。

  蕭何敢寫出判詞,簡直是莫大的勇氣。蕭何既然寫出來了,蒙毅有了文書,就能帶著文書領著軍隊去執法。

  蕭何搭配蒙毅,這兩個人合作,秦國的法治就迎來了春天。

  一切都開始好起來了。

  這個轉變來的很突然,但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啊。

  量變達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引起質變。

  蕭何在廷尉府幹了也不下五年了,只是之前支持他的人實在是少數。


  扶蘇上位後,之前那種獨木難支的局面就完全地被改變了。

  小人們本來就心有戚戚,而秦二世直接任命蒙毅為上卿,讓他負責配合廷尉蕭何執行秦法後,秦國的法律再也不是一紙空文。

  所有的貴族們都開始忌憚害怕秦法。

  這也是熊柔為了一些流言就開始感到害怕的緣由所在。

  說真的,時代變了。

  貴族們過去無法無天,以為擁有權力就可以隻手遮天的時代過去了。

  貴族們開始害怕起來,不敢再肆意妄為。

  一個全新的時代踏著舊時代的陰霾緩緩而來。

  國家從上至下,人人都要經歷一些折磨。

  奸惡的、下作的,不管是人還是物都有一個被消滅的過程。

  正義的,公平的事情也會一件件慢慢地浮出水面,慢慢地讓人感到公平公正才是常態。

  總之,帝國的轉身,並不是那麼華麗。

  舊時代的餘孽陰影還是粘連著,但是新時代的篇章,已經翻到了第三頁了。

  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吏治、法度,方方面面開始好轉起來了。

  秦國的狀況正在慢慢變好,這是扶蘇做夢都希望發生的事情。

  不過那些政治啊、法度啊、經濟文化啊,都是歷史學家們後來慢慢商討評價蓋棺定論的事情。

  對皇帝扶蘇來說,只有科技、疆土、臣子們的畢恭畢敬,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是他改革成功的最有利證明。

  從扶蘇第一次參觀秦始皇陵時,就為之震撼讚嘆。

  他決意不讓這些發明和科技就此被埋入地宮,而是要讓民眾也能夠利用這些發明科技。

  軌道車更是給了扶蘇極大的希望,他預測如果自己的政策能夠得到執行,那麼一兩百年後,秦國就能夠打造鐵路軌道。

  為此他才打算開設國有工廠,開展大型冶煉。

  秦國的法律非常發達,這是發展工業文明的一個制度前提。可是秦國的工業物質基礎非常薄弱。

  哪怕是說破大天,秦國沒有蘇格拉底、沒有普羅泰格拉、沒有伽利略、牛頓這些人長達千年積澱下來的基礎數學、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底子。

  先天不足,後天要補可是很費力的。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