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周帝國:開局誅殺趙匡胤> 第577章 湯啟告老(特鳴謝書友 平凡 的2張月票!)

第577章 湯啟告老(特鳴謝書友 平凡 的2張月票!)

  第577章 湯啟告老(特鳴謝書友 $平凡¥ 的2張月票!)

  君士坦丁八世怒道:

  「薛尚書,我東羅馬與大周乃是盟國,本凱撒(羅馬皇帝自稱「凱撒」尊號)攻打綠衣大食,乃是貴我兩國的共同敵人。

  貴國不派兵相助就罷了,豈能勸本凱撒放棄攻打綠衣大食,撤兵回國?」

  薛映道:

  「陛下,綠衣大食雖是貴我兩國的共同敵人,然而偏處米昔爾一帶,統治不易,因此當年我國皇帝陛下滅亡星星教諸國時,未繼續討伐它。

  

  如今星星教勢力已衰,長年戰爭下百姓疲蔽,貴我兩國各為東西方第一大國,正當大力發展民生,不宜再起地區戰事。

  且日前綠衣大食已向我國皇帝陛下稱臣納貢,託庇於我國,就請陛下罷兵回國,共享太平!」

  君士坦丁八世心中更是憤恨,綠衣大食向大周稱臣納貢,自己的東羅馬卻未得半點好處,徒耗費軍需糧草、勞師動眾。

  君士坦丁八世冷哼道:

  「綠衣大食乃我東羅馬世仇,如今我軍已大占優勢,正宜乘勝追擊,滅亡之。

  豈能因貴國幾句話,便放棄此滅亡綠衣大食的天賜良機?」

  薛映嘆道:

  「陛下,莫要忘了十年前,巴西爾二世時三面受敵的窘境。

  當年若非我國皇帝陛下看在貴我兩國聯手結盟的份上,出面調停東羅馬與保加利亞之間的戰事,只怕東羅馬社稷難保!

  若因此惹怒了我國陛下,致貴我兩國兵戎相見,一切後果由貴國承擔!」

  君士坦丁八世大怒,便要下令殿中禁軍將薛映拿下時,宰相烏拉諾斯連忙出班勸道:

  「陛下,兩國交往,不斬來使!更何況大周帝國乃我東羅馬盟友,又曾在先帝時救助過我國。

  此事當放歸周使,從長計議!」

  殿中其餘多位大臣亦出班相勸。

  君士坦丁八世怒火稍息,道:

  「大周太過無禮!立即將周使驅逐出境!

  本凱撒耗費財力軍力的攻滅綠衣大食大計,豈能因大周幾句話而放棄!」

  薛映畢竟是文官,亦臉上變色,再不敢言語,立即在東羅馬禁軍驅趕下離開了皇宮。

  西亞駐軍龍驤軍第四兵團大都督楊延昭接報後,立即按皇帝聖旨中的預案,調兵遣將,準備以討伐逃亡至東羅馬南部邊境一帶的星星教叛民名義,入境東羅馬。


  開熙六十一年八月二日,楊延昭統龍驤軍第四兵團入境東羅馬南部邊境,與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八世派遣的大將軍蓋拉蒂所統三十萬大軍相遇於艾拉城下三十里的平原。

  雙方幾次陣前交涉後,話不投機,乃於八月三日辰時開戰。

  為應對東羅馬軍,楊延昭此次出征,全軍皆配備了板甲。

  在大周軍「燕肅火炮」和「開熙三十三號」的猛攻之下,兵力大占優勢的東羅馬軍隊激戰二天後,損兵7萬餘,全軍崩潰。

  楊延昭擊潰敵軍後,順勢圍艾拉城,十二日拔之,千戶狄青所部第一個攻上城頭。

  大周帝國與東羅馬帝國的「艾拉平原」戰役,歷時半個月,計殲敵十六萬、俘虜七萬,六萬餘人逃回君士坦丁堡。

  大周戰損不過萬餘人,多是在攻城和巷戰中產生。

  楊延昭攻下艾拉城後,駐軍於此,威震東羅馬。

  此戰之後,東羅馬帝國全國臣民震恐,君士坦丁八世氣焰立斂,才知滿朝文武大臣大部反對與大周開戰的原因。

  在宰相烏拉諾斯等人力勸下,君士坦丁八世終決定派出使者團前往大周請和。

  開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五日午後,柴宗訓在皇宮養心殿接到了楊延昭的捷報。

  柴宗訓笑道:

  「君士坦丁八世畢竟年輕氣盛,不知我大周厲害,楊延昭不負朕望,材能不在其父之下!

  即然君士坦丁八世已派出使臣前來求和,朕也不想與他大動干戈,致曠日持久大戰,軍士死傷必多。

  就傳旨楊延昭暫駐艾拉城,待兩國和議後,聽朕聖旨。

  青兒在此戰立功甚巨,只是要傳旨於他,不可每戰身先士卒、安全第一。」

  湯啟應道:

  「是,陛下,奴婢這就命天機處擬旨。」

  湯啟遲疑片刻,道:

  「啟稟陛下,老奴年來自感精力衰退,身體多病,恐擔誤了陛下大事!

  就此向陛下告老回鄉。」

  湯啟乃是柴宗訓剛出生不久,太宗郭榮即派來貼身照顧他的心腹太監。

  湯啟出生於後晉天福七年(九四二年),到今年開熙六十一年(一零二零年),年已七十八歲。

  柴宗訓嘆道:

  「湯總管乃自小服侍朕的心腹之人,最得朕心意。

  在朕誅殺趙逆一黨時,功勞實不在韓通之下!

  匆匆間已過六十餘年,不意湯總管竟也要離朕而去矣!」


  湯啟感激涕零,立行大禮道:

  「奴婢得陛下恩寵,數十年來得侍陛下為近臣,又得陛下恩賜府第,收養三子繼承香火,榮耀已極!

  奴婢能在陛下身邊扶侍,親眼見到陛下英明神武,將我大周自一中原小國,統一天下,開疆擴土,民富國強,打造成為世界第一的強盛帝國,榮幸之至!

  奴婢老矣,不能再為陛下牽馬執蹬,唯願三子能再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湯啟在顯德六年柴宗訓剛登皇位時,忝為殿前太監總管,當時僅有月俸十兩銀。

  柴宗訓執掌朝政後的這六十餘年來,湯啟不但被重用為大內總管、天機處秉筆太監兼武德司指揮使,位高權重,為大周帝國內廷第一人,且俸祿早已被提升至年俸二萬兩,比於朝堂的一品大員。

  而歷年來,湯啟雖從不向人索賄,但逢年過節、人情往來,收到的百官禮物,就積累了上百萬兩銀錢,家族財富起碼有三、四百萬兩銀。

  更讓湯啟振奮感恩的,是皇帝柴宗訓賜他宅第,可開府收養孩兒繼承香火,在這時代,便是太監所能獲得的最大榮寵。

  湯啟的三子皆收養的是有血緣關係族子,如今有二子考中工商科進士後,入朝為官。

  另一子經營馬匹生意,雖說不是行業翹楚,一年賺個幾萬兩,那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