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第604章 冠絕一朝阿桂

第604章 冠絕一朝阿桂

  阿桂出身滿洲正藍旗,其父阿克敦是康熙四十八年進士,曾歷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阿桂出生於康熙五十六年八月初三日從小就聰慧過人,聽別人談論歷史,就能記住,雍正十年入官學,兩年後增補為廩生,乾隆元年成為副榜貢生,因父蔭成為大理寺寺丞。

  「在乾隆三年,阿桂考中舉人,次年就被授與兵部主事。」

  「乾隆八年阿桂以戶部郎中的身份,充任軍機章京。」

  「乾隆十年,阿桂調任戶部銀庫郎中,一年後因為失察銀庫被盜事件,被降一級調用為吏部員外郎。」

  「乾隆十三年初,阿桂隨兵部尚書博爾濟吉特·班第赴四川金川參贊軍事,經略鈕鈷祿·訥親、川陝總督張廣泗進剿大小金川失利被人彈劾,訥親、張廣泗被逮捕問罪,最後被誅殺,岳鍾琪彈劾阿桂,勾結張廣泗,蒙蔽訥親,阿桂被逮捕下獄。」

  「乾隆十四年,乾隆以阿克敦年老,只有阿桂這一個兒子,且阿桂之罪和貽誤戰機不同,下旨寬恕阿桂罪過,不久官復原職,並且升任江西按察使,乾隆二十年,阿桂升任內閣學士。」

  「乾隆二十年二月,乾隆調集五萬兵、十四萬匹馬,派阿睦爾撒納為定邊左副將軍、薩喇勒為定邊右副將軍,分兩路向準噶爾進攻。」

  「同年六月阿桂被派往西北軍中,在烏里雅蘇台管理台站,平時負責傳遞公文,戰時負責轉運官差。」

  「乾隆二十一年正月,阿桂父親阿克敦去世,阿桂回京奔喪,同年七月再次回到軍中,授參贊大臣,奉命駐守科布多,並授予鑲紅旗蒙古副都統,乾隆二十二年秋,授工部侍郎銜。」

  「當時輝特頭人舍楞佯裝和清軍約定投降,但是等到唐喀祿帶兵前往的時候,被其偷襲身亡,阿桂派兵策應唐喀祿,被乾隆帝賜予花翎,明令他繼續攻打舍楞,乾隆二十三年三月,阿桂率軍奮力追擊企圖逃入俄國的準噶爾輝特部首領舍楞和其他殘餘分子,準噶爾部基本平定。」

  「乾隆二十二年在準噶爾部基本被平定時,天山南麓回部地區的霍集占兄弟糾集人馬舉行武裝叛亂。」

  「第二年,乾隆讓清軍出兵平叛,清軍從天山北部轉戰到天山南麓。」

  「乾隆二十四年五月,阿桂奉命到霍斯庫魯克與副將軍富德一起進攻霍集占兄弟叛軍,清軍擊敗霍集占兄弟部隊。」

  「阿桂率部繼續追擊霍集占兄弟在阿勒初爾大敗他們,在伊西洱庫爾諾爾包圍了叛軍,阿桂率領軍隊衝殺在前,消滅了叛軍的主力,潰敗的叛軍窮途末路,繳械投降,霍集占兄弟殘兵幾百人突出重圍,逃亡巴達克山,不就被巴達克首領所殺,首級獻給了清軍,天山南麓霍集占兄弟叛亂被平定,回部也基本被平定。」


  「回部被平定,乾隆認為阿克蘇是新歸附的,任命阿桂駐軍,出任阿克蘇辦事大臣。」

  「乾隆二十五年二月,阿桂率部來到伊犁,阿桂上疏建議在伊犁河以南海努克等處實行屯田,讓回民熟悉耕作駐屯,派官兵駐防,建設城邑,預備馬駝等,還讓沿邊的米運往伊犁,選拔各省流人工藝嫻熟的人,作為儲備人才來伊犁等,乾隆皇帝採用了他的建議,任命阿桂全權處理屯田事宜。」

  李白:於是阿桂開始製造農具,監督屯耕。

  同年九月阿桂上奏屯田成果,上等地獲二十倍,中地所獲十倍足夠千餘人來年麥熟之前食用,接著阿桂又奏請進一步屯田,懇請朝廷派遣更多的官員,並建議從哈薩克逃來的人可以直接留在伊犁,這樣可以節省解送的麻煩,也可以讓他們就地屯田等。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阿桂再一次上書,建議伊犁牧群蕃息,停止內部人員前來購買馬駝,並要求招徠葉爾羌、喀什噶爾、阿克蘇、烏什等地回人到伊犁耕種,擴大屯田規模,發展地方經濟,安置人口就業。

  同年七月,阿桂請於伊犁和烏魯木齊之間的瑪納斯、捧示喀喇烏蘇、晶河等處屯田,每屯田兵,人各墾地15畝,晶河以西歸伊犁管轄,托多克以東歸烏魯木齊管轄。

  乾隆二十七年正月,阿桂再次上疏陳述屯田的約束章程,並且建立了綏定、安遠而成,兵員駐地和居民住所建造的和內地差不多。

  次年六月,乾隆帝下旨阿桂晉升正白旗,不久又補受正紅旗滿洲都統,晉太子太保。

  乾隆二十九年代理伊犁將軍,不久就調任四川總督,負責巡視九邊土司,

  同年冬召還返回北京,次年乾隆帝南巡,阿桂奉命留在京城治理政務,

  此時烏什回小伯克的賴黑木圖拉叛亂,阿桂奉詔命前往烏什和將軍明瑞一起攻打叛軍,賴黑木圖拉在戰鬥中中箭而死,

  烏什回推舉賴黑木圖拉之父額色木圖拉為首領繼續阻擋清軍,清軍久攻不下,

  於是明瑞和阿桂分別率軍南北圍困,最終城內敵軍糧盡,擒額色木圖拉投降,

  但是乾隆帝認為,阿桂在平定烏什叛亂中,遲延並且有損朝廷威儀,奪去其官職,命駐守雅爾城,

  不久又罷免其尚書之職,讓其到伊犁幫助明瑞處理政事,阿桂則奏請將雅爾城移到楚呼楚

  乾隆帝允許,乾隆三十二年,阿桂被委任為伊犁將軍。

  乾隆三十年,清軍已經開始對緬甸用軍,但是接連不利。

  乾隆三十三年新任雲貴總督明瑞徵緬兵敗,自盡身亡。

  同年二月,乾隆皇帝再次出兵,任命傅恆為經略,阿桂、鈕鈷祿·阿里袞為副將軍。


  同年六月,阿桂以兵部尚書身份任雲貴總督;

  同年十一月,阿桂抵達雲南永昌後,便與阿里袞率軍攻取緬甸舊都木梳。

  阿桂在蠻暮督促湖廣船匠建造戰船,準備從金沙江進攻緬甸。

  阿桂上奏到傅恆到前線之後,再行進攻老官屯,並重點說明了軍糧不足的情況,此舉被乾隆皇帝認為是怯懦,免去阿桂副將之職。

  同年九月,傅恆來到前線,清軍開始三路出兵,阿桂在率領新打造的戰船出大金沙江,與傅恆等會師。

  「阿桂先是伏兵於甘立寨,取得了一些勝利,最後與其他兩路清軍一同圍攻老官屯。」

  「因為緬甸極力抵抗加上清軍水土不服,士兵大量病亡,副將阿里袞病故,傅恆身患重病,乾隆皇帝命令阿桂全面負責撤兵事宜,乾隆三十四年阿桂與緬甸方面議和。」

  「同年十二月阿桂被任命為禮部尚書,留下善後。」

  「乾隆三十五年,阿桂兼任鑲紅旗漢軍都統,奉命到騰越待緬人入貢,並派遣都司蘇爾相拿著文書前往老官屯和緬人交涉,被緬人扣留,」

  「並且給了回信要求歸還木邦等三土司,乾隆帝罷免了阿桂的尚書和都統官職,」

  「乾隆三十六年,阿桂上疏請大舉征緬,併入朝陳述機密,被乾隆帝下詔問責奪取官職,仍留在軍中效力。」

  「乾隆三十六年,清朝軍隊對大小金川的征討不利,乾隆帝命大學士、定邊將軍費莫·溫福自雲南赴四川進兵征討,阿桂隨軍奔赴金川戰場。」

  「同年十二月,阿桂代理四川提督,清軍分兩路進攻小金川,阿桂隨溫福自汶川出西路,阿桂領軍一路衝殺,連克巴郎拉、達木和巴宗各寨。」

  「次年二月,阿桂從西路進攻喇卜楚克,成功攻破並奪取普爾瑪寨,同年七月總督桂林在墨壟溝失利,被奪職,阿桂被任命為參贊大臣到南路去進剿敵軍。」

  「阿桂到南路之後,趁著敵軍懈怠,派軍潛入到墨壟溝,在夜裡趁著大霧占領此地,攻入僧格宗,毀掉敵軍建立的碉堡,殲敵無數,被授予副將。」

  「接著阿桂和其他將領一起向美諾進軍,在十二月攻克美諾都喇嘛寺,小金川首領僧格桑只得率殘兵向大金川逃竄,清軍命令大金川首領索諾木交出僧格桑,遭拒,於是阿桂等奏請三路進攻大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阿桂等一起進攻大金川,起初清軍連奪叛軍幾個碉卡,進展頗為順利。」

  「溫福指揮失當並戰死,戰局發生逆轉。索諾木擊敗溫福軍後,乘勝占據小金川。」

  「阿桂聞變,毫不慌亂,親自斷後,將所部安全地撤至達河。」


  「清軍兵敗,乾隆大怒,調銳健和火器營,任命阿桂為定西將軍,阿桂指揮清軍攻下資哩,攻克美諾,七天就平定小金川,」

  「乾隆三十九年正月率軍抵達布朗郭宗,命令每人帶十日的糧食,分三路進攻大金川,」

  「二月攻克羅博瓦山,破敵寨,小金川首領僧格桑被大金川首領索諾木所殺,屍首獻給清軍。」

  「阿桂奉命乘勝追擊,攻克日爾巴當嘎,接通了凱立葉,為進攻包圍勒烏圍奠定了基礎。」

  「同年十一月,金川東北的兵力被清軍清剿,阿桂立下首功。」

  「乾隆四十年阿桂指揮清軍連續攻克康薩爾山樑,沿河斯莫思達寨,木思工噶克丫口等金川要地,」

  「同年八月攻克隆斯得寨和勒烏圍,乾隆帝聞聽大捷,讓阿桂的兒子阿必達前來賞賜紅寶石,到十二月底清軍已經占據噶寨,大金川大勢已去。」

  「次年正月,阿桂進逼索諾木投降,索諾木母親以及姑姑姐妹投降,大金川被平定。」

  杜甫:阿桂阿桂被封為一等誠謀英勇公、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和軍機大臣,

  乾隆四十一年四月,阿桂班師回朝,乾隆帝親臨良鄉,賜阿桂御用馬鞍,回到京師獻俘之後,御賜紫光閣畫像,賞賜無數,次年再次被派往雲南接受緬人納貢,又因緬使不至,被召回京師。

  乾隆四十四年黃河在儀封、蘭陽決口,阿桂奉命前往堵塞決口,阿桂到決口處下令從郭家莊引流黃河,修築攔截黃河的堤壩,在下流的王家莊修築引流黃河的堤壩。

  次年三月堤壩竣工,黃河決口被堵住,阿桂被召還京,同年十二月底,阿桂奉命前往浙江勘測河塘。

  乾隆四十六年一月,修築魚鱗石塘、柴塘和范公塘,工程完工後,他前往清江查勘陶莊河道及高堰石工。

  黃河青龍岡段皇帝決口後,阿桂從甘肅趕到河南,和江南河道總督李奉翰一起想辦法去堵塞決口,

  阿桂按照以前的辦法,在決口兩端築堤壩,等堤壩將要合龍時,副將建議水勢很大應該過一段時間再合龍,

  阿桂不聽,結果合龍失敗,東壩塌落,黃河再一次決口,阿桂自己彈劾自己,

  請求令派他人督辦河工,乾隆皇帝以近年諸臣中治河沒有能比得上阿桂的人,讓他安心治河。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阿桂奏請提出新的治理措施,即在上游築大堤下游引河疏導,終於在第二年春天完成了青龍岡黃河決口堵塞工程。

  乾隆五十年八月,阿桂再赴河南,勘察微山、睢州工,並察洪澤湖、清口形勢,並根據自己的實際考察,提出了引黃濟運的方法,被朝廷採納。


  次年,阿桂奉命去赴清口勘察堤工,並勘察江南桃源安東黃河漫口情形及堵築事宜。

  乾隆五十二年六月,阿桂趕到河南睢州督促十三堡處堵塞事宜,歷時四個月終於成功修築攔黃壩,

  次年七月,阿桂又奉命前往荊州去查看水患情況,提出來先築壩再挖引河的治理辦法,取得巨大成效。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的撒拉族和回族民眾舉行了起義,乾隆帝命阿桂和和珅前往督師,

  阿桂此時在督辦河工和珅先至甘肅,督師鎮壓,損失慘重,和珅將責任歸咎諸將不聽調遣,

  阿桂到甘肅軍營,諸將令行禁止,乾隆將和珅調回京師,阿桂全權負責軍事。

  阿桂根據起義軍的防守現狀,調來善於山地作戰的軍隊,切斷起義軍的水源,將之團團圍住,

  同年七月起義軍防線被清軍突破,首領蘇四十三戰死,餘部被全殲。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回民在新教阿訇田五等人的領導下,在甘肅通渭石峰堡再次起義,西安副都統明善戰死。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