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花間派溫庭筠
他是花間詩詞的代表人物,出身名門,是一位溫文爾雅的才子。
但是在他的筆下,卻有著細膩豐富的感情,仿佛直戳人的內心。
他就是晚唐詩人,溫庭筠,也是花間詞派的鼻祖。
溫庭筠在今天看來,稱得上是女性心理專家。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他關注著每一類女性的心理變化,又為她們親手寫下纏綿悱惻的詞。
能得到溫詞,當然是幸運的,卻也註定是悲哀的。
「溫庭筠,唐代詩人,字飛卿,太原祁祁縣人。」
「出生于于落莫貴族溫氏,祖上出過唐初名相溫彥博。」
「至唐末時,家道早已中落。」
「人的一生也許要歷經磨難才能迸發出最強大的能量,也許幼年的不幸和青年時期的不得志,才造就了如此一位擅寫華麗閨怨詩的奇才。」
「7歲喪父的溫庭筠,與姐妹4人跟隨母親生活。」
「至年12歲,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
「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14歲的溫庭筠與段成式隨出鎮淮南的段文昌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18歲的溫庭筠與段成式隨調任荊南節度使的段文昌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九年,段文昌在西川去世。」
「不久之後,時年23歲的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
「唐文宗開成三年,溫庭筠似曾與莊恪太子李永交往,故應於是年前遷居長安。」
「溫庭筠試才高絕,有溫八叉之稱。」
「雖然聽起來不好,其實是完全的褒義綽號。」
「大概是因為唐科舉進士科考試為八韻律賦,溫庭筠又文才滿腹,考試之時下筆如有神。」
「每一叉手便可做成一篇精彩的律賦,八次叉手之後就能完成制試要求的內容而得次稱號。」
「也因此溫庭筠年輕之時恃才傲物,不願早早參與科考。」
「也許在他想來,只要他想,隨時參加科舉。」
「功名都是唾手可得,搞不好狀元之位也不是不能摘得。」
「然而溫庭筠雖才高八斗,卻是屢次考試未中功名。」
「在遊玩多年後,終於在27歲這一年赴京兆參加人生的第一次科舉。」
「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這個自以為是的溫飛卿一巴掌——不第。」
「第一次參加科舉就以失敗收場,但此時的溫庭筠也並不氣餒。」
「第二年做足準備,再次參加,然而結果依然是不第。」
蘇軾:出身才華兩開花,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溫庭筠。
溫庭筠是唐初宰相溫彥博後裔,至於這層關係,早已經出了五服。
而他的父親,也很難查到任何蛛絲馬跡,只知道早早去世,剩下母親帶著幾個孩子。
他應當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關於幼年讀書學習、以及淘氣耍鬧的情況,已然失落無考。
不過,以他的人生知己李商隱來看,兩人大概也差不多了。
溫庭筠長到十八歲,面臨著與當代學生同樣的問題——科舉。
他獨自一人挎著背包從老家來到長安,興致勃勃地參加第二年的考試,結果卻名落孫山。
溫庭筠一氣之下,開啟了遊歷生活,溫庭筠的遊歷之處便是蜀中。
經過馬嵬驛時,他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悽美愛情而悲傷。
日夜吟誦著白居易的《長恨歌》,終於也作下了別具一格的《馬嵬驛》。
穆滿曾為物外游,六龍經此暫淹留。
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
香輦卻歸長樂殿,曉鍾還下景陽樓。
甘泉不復重相見,誰道文成是故侯。
末句的文成是指漢武帝時封的文成將軍,漢武帝的寵姬王氏死後,武帝思念至深。
這時,一個叫少翁的方士說自己懂得招魂。
於是在夜深人靜時,安排武帝和王氏相見。
武帝很高興,封少翁為文成將軍。
後來少翁的法術漸漸失靈,王氏的魂魄屢招不至。
武帝遂誅殺少翁,文成將軍的名號也作廢了。
溫庭筠的意思該是即便現在有和文成一樣的方士,那也是錯已鑄成,徒勞無功。
溫庭筠對安史之亂後導致的國家混亂,十分擔憂。
過五丈原時,他又為諸葛亮寫下輓詩。
鐵馬雲雕久絕塵,柳營高壓漢營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人生在世,想要成就霸業,除了人為,還要看天意。
當然,人為的作用也很重要。
諸葛亮死後,像譙周這樣的投降派也成了老臣,人主昏庸,國家的結局已然註定。
溫庭筠的意思是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而自己也是不得其時。
經歷了李白筆下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不久到達利州。
黃昏時分,溫庭筠來到南邊渡頭,看著來來往往的客商,心中百感交集。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自己年方十九,說歸隱還為時尚早。
只是在這偶爾的一瞬間,有些為夢想所累的感覺。
不過,夢想雖然累人,卻是不可拋棄的。
所以溫庭筠接下來要做的,還是尋求機會入仕。
回到長安,溫庭筠想通過另一種方法進入仕途,那就是交結貴族。
當年王維也是因為玉真公主一句話,就名登狀元。
而沒有背景的杜甫等人,只能終身沉鬱下僚。
溫庭筠想效仿的,就是王維。
「從此以後的十幾年間,屢次參加科舉的溫庭筠都沒能取得想要的結果。」
「直至去世,也沒能取得年輕時認為能唾手可得的功名。」
「其實多年科舉不第和溫庭筠本人的行為習慣和人品不無關係。」
「溫庭筠恃才狂放,又不修邊幅,更喜歡醉酒狎妓。」
「兼之相貌醜陋,時人稱他為溫鍾馗,形容其相貌可辟邪驅鬼。」
「由此可見詩才絕艷的溫庭筠人品和相貌都不符合當時的審美。」
「此外溫庭筠的行為也要人想不透,得罪過得人從普通人到小吏直至宰相和皇帝,可以說是相當的炸裂。」
「23歲的時候,溫庭筠前往揚州遊學,借住在一個名字叫做姚勖的親戚家裡。」
「可是溫庭筠只顧著吃喝玩樂,和一干酒肉朋友整日流連於青樓楚館,根本無心向學,甚至連親戚贈送的金銀也被他花的一乾二淨。」
「眼見這個後輩如此不爭氣,姚勖用木棍狠狠的打了他屁股一頓,將其逐出家門。」
「這件事讓溫庭筠開始名揚天下,人們認為他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
「溫庭筠經別人舉薦,得以出入宰相令狐綯的門庭。」
「當時的皇帝唐宣宗十分喜歡《菩薩蠻》這一曲牌,所以要求大臣們進獻相關作品。」
「溫庭筠應令狐綯所求,下筆如有神,頃刻間就寫成了十四首《菩薩蠻》。」
「唐宣宗看到以後,很是重賞了令狐綯一番。」
「然而不知道是某天喝太多還是突發疾病,他開始對這件事大加宣揚,弄得人盡皆知。」
「令狐綯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此事,之後就是被宰相厭棄。」
「有一天唐宣宗微服出行,結果在酒店裡遇到了喝的大酩酊醉的溫庭筠。」
「也不知道是唐宣宗化妝技術太過出色還是酒後眼花,溫庭筠居然沒有認出皇帝來。」
「這老先生看到前呼後擁的唐宣宗,氣不打一處來,大大咧咧的問你是長史司馬一類的大官。」
「聽到宣宗這樣的回答之後,溫庭筠滿臉不屑,再也沒有理會這個土包子。」
王安石:無敵槍手,天才醜男,婦女之友溫庭筠的一生。
和公卿子弟交往,平康坊自然就成了常去之地。
眾人一起簇擁著去喝花酒,就聽歌妓們彈琴。
溫庭筠從這時開始作一些新的曲子,填了不少新詞。
唐代歌妓是一份正當職業,但也多是那些罪臣女眷失去自由之身後學習吹拉彈唱這種俗藝術的產物。
很多歌妓自然是不情願的,但要脫離樂籍談何容易。
因此溫庭筠的詞,就成了點亮她們生命的一束光,她們從中獲得了安慰。
可是撫慰她們的溫庭筠,卻因此交來惡運。
由於他生性放縱,不拘小節,在上層官員中名聲已經壞透了。
於是一連多年,科舉總是落第。
因為屢考不中,溫庭筠心灰意冷,再次開啟了旅行。
這次的目標是吳越之地,與同時代漫遊詩人的基本路線一致。
會昌三年,三十二歲的溫庭筠結束旅行,回到了長安。
他住在長安郊外的鄠縣,再次等待時機。
沒事的時候,也寫寫田園詩。
次年十月,唐武宗就來鄠縣狩獵了。
溫庭筠藉機趕忙又寫詩,大肆吹捧,可是皇帝根本沒當回事。
溫庭筠見沒辦法,只能過起半工半讀的生活,想再通過科舉入仕。
沒有引起皇帝的注意,卻等來了皇帝駕崩的消息——武宗死于丹藥中毒。
接著,宣宗繼位,喜歡詞曲,尤愛唱《菩薩蠻》。
溫庭筠於是一連寫了多首《菩薩蠻》,通過令狐綯轉交給唐宣宗。
這其中,大概就有那首經典的《小山重迭金明滅》。
小山重迭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小山重迭,有人說是枕頭,也有說是髮髻的,更多的說法是指屏風上的繪畫。
而金明滅,則可能就是陽光刺透屏風的點點光斑。
接著,由屏風轉向床。女主人正在酣睡,她的雲鬢將要遮住臉龐。
過了半晌,懶懶地起來梳洗、畫眉,對著鏡子前後觀照。
鏡中的容顏與現實的美貌交相輝映,她新做的羅襦上,繡了金色的兩個大鷓鴣。
為什麼是兩個呢?因為幻想著和心愛之人比翼雙飛啊!
溫庭筠此詞,非一個妙字可以概括。
當令狐綯把這首詞寫給唐宣宗時,宣宗大喜,溫庭筠本來也要藉此機會順利進入仕途。
可是他恃才傲物,批評令狐綯胸無點墨,剽竊他的作品。
令狐綯雖然同意引薦,卻說溫庭筠此人生性放縱,不堪大用。
於是他的身份,便只能作為詞客了。
溫庭筠得罪了宰相令狐綯,後來又因緣際會之下得罪了宣宗,前程可以說徹底終結。
他繼續參加考試,依舊屢考不中,於是乾脆放開了幫人作弊。
而那些獲得他幫助的學子們,無一例外都中了進士。
溫庭筠備感諷刺,但這不是對自己才華最好的承認嗎?
於是,許多人爭先恐後來找他買文章,溫老師多少賺了點生活費。
「多次科考仍無結果的溫庭筠好像打開了什麼開關,開始幫別人作弊。」
「我考不好就讓別人考上去吧,一個天才的槍手就此誕生。」
「無論試題如何難度,監考如何嚴厲,溫庭筠總能想到辦法幫別人作弊成功。」
「而且他當槍手從不收費,看你順眼,分分鐘幫你金榜題名。」
「最令後人佩服的是大中九年,即公元855年的那一次科考。」
「當時,北山侍郎沈詢擔任主考,為了防止作弊事件的再次發生,他把防範的重點鎖定在溫庭筠身上。」
「因為從歷年的考場違紀記錄看,溫庭筠就是有名的當槍手。」
「只要這個人管好了,其他人估計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於是,沈詢特意在面前為溫庭筠專設一考生席。」
「並與周圍的考生隔出一段距離,發誓要盯死看牢這個不守紀律的考生。」
「第二天開考了,考場似乎沒有什麼異樣。」
「溫庭筠感到身體不舒服,就提前交了卷子。」
「沈詢一看,人家仍然交出了千字的文章。」
「可令沈詢想不到的是,溫庭筠在考場外悄悄告訴別人說,這次考試我救了八個人。」
「一次考試,替考了八人,其考試現場的槍手技巧令人叫絕。」
「唐懿宗咸通七年,溫庭筠在長安國子監任職。」
「一生沒有考中進士功名的溫庭筠卻意外得做一次考官,可能是因自己多年科舉未中,也可能是心中的報國之志任然洶湧。」
「溫庭筠選中的試文儘是針砭時弊,譏諷當時社會官場醜惡的。」
「因此觸怒宰相楊收,被貶方城尉。」
「歷經多年流離,終生鬱郁不得志的溫庭筠被貶不久後去世,終年54歲。」
「才情高絕的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
「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
「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
「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
「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
辛棄疾:溫庭筠才思敏捷,科舉卻屢試不中,一生鬱郁不得志。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大中九年三月,舉行博學鴻詞科考試,考試試題提前被泄露。
於是,就有學生拿著高考題來請溫老師幫忙,溫老師自然樂於幫這個忙。
緊接著,御史台彈劾主考官等人,皇帝下令將主考官唐枝貶為處州刺史。
錄取十人全部作廢,代筆溫庭筠被貶為隋縣縣尉。
其實,正是這次代筆,讓中央很多高級官員看見了溫庭筠的才學。
裴坦接納了屬下的建議,溫庭筠因此成為一名九品小吏,不日赴隋縣就任。
深秋時節,溫庭筠途經陝西商洛,寫下了《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早晨起來就出發,到了深秋季節,更加地思念家鄉。
也許,在長安為前程忙碌的日子,反而削弱了這種歸鄉之情。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種單純的景物組合,帶給人全方位的感受衝擊。
淡白的枳花開在驛站的牆角外,除了詩人,又有誰去關注呢?
在他前行的山路上,落滿了槲葉。
槲樹是商山大面積生長的一種落葉喬木,有改善生態的作用,果實可入藥。
可巧在下正是商洛人士,對此知之甚深。
這種樹在農村叫樺櫟,纖維很硬,可以用做檁條,不過大多時候都是直接當柴禾了。
於溫庭筠來說,也許並未知曉太多。可是,他那夢中所見的欣喜之感,卻也最直白地將他內心表現了出來。
溫庭筠本來要到隋縣做縣尉,因為受到山南東道節度使徐商的賞識,又將他留任巡官。
溫庭筠與徐商此前已經認識,十分感謝他的幫助,認真地做好他的幕僚。
而此時和他一起為僚的,還有他弟弟庭皓,以及後來的親家段成式。
因為有了這種交際,才有了後面的三十六體。
徐商拜相,作為曾經的賓主,深知溫庭筠的才德,於是推薦他擔任國子學助教。
赤墀高閣自從容,玉女窗扉報曙鍾。
日麗九門青鎖闥,雨晴雙闕翠微峰。
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風入禁松。
荀令鳳池春婉娩,好將餘潤變魚龍。
看得出,他的心情很好,這回似乎終於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可是很快,溫老師擔任秋試主考官,就因為太過正直而被貶官。
說白了,對待貴族子弟的文章和平民學子的文章一視同仁。
這固然是好事,但必然引起落榜貴族的不滿。
於是溫老師以前在長安城醉酒被打的醜事又被翻出來。
十月,溫庭筠被貶方城縣尉。
京城的朋友們都寫詩相贈,溫庭筠填了一首《清平樂》。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
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
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以洛陽代長安,應是地點上的轉換。
若直寫長安,似乎太過直白了,不像溫庭筠手筆。
就在眾人的送別詩中,他心灰意冷地離開了,很快就病逝途中。
弟弟將他的骸骨運回鄠縣安葬,前來弔唁的賓客中。
除了平生的學生好友,應該也有一群聞死斷腸的紅顏歌妓。(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