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初唐四傑楊炯
他是初唐四傑之一,是他的出現,讓詩壇從齊梁浮艷纖弱的詩風發生轉變。
讓局限的宮庭詩拓寬到市井,讓狹小的台閣詩向山川邊塞蔓延。
總之他讓唐詩拓寬了題材,給詩賦予新的生命。
他的諸多革新意識對我國詩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便是楊炯。
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人,都是在少年時就顯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可謂年少而才高,同時也擁有了很高的名氣。
但他們在步入仕途之後卻又多沉寂下僚,壯志難酬。
𝖘𝖙𝖔9.𝖈𝖔𝖒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相對於初唐四傑中的其他三位來說,楊炯性格沉靜,他的一生也相對平順。
「公元650年,楊炯在陝西華陰出生。」
「他的祖輩,自漢代以來到唐朝出過不少的重臣,還有不少的文學名和后妃。」
「雖然他的祖父和父親均未做官,但是先祖所留下來的榮耀,讓整個家族有著文武雙全的家風。」
「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將來也一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還有著神童光環的加持,他自幼就有著出眾的文采,幼年時聰穎博學。」
「所以在他10歲的時候,就因為當時的神童舉制度,成為了弘文館待制。」
「當時的弘文館就類似於現在的圖書館,不過它可是國家級別的,進入弘文館以後的工作。」
「一是對書籍進行整理收藏,二是等待皇帝的詔命,隨時成為皇帝的顧問。」
「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虛職,但是能在別人都苦讀的時候。」
「就已經能夠入朝廷為官,還能夠用薪水養活自己,足以比別人優秀了不少。」
「只是他初入弘文館的時候,因為年紀太小。」
「所以對真正的官職並無具體概念,以為進了朝廷就能當官。」
「所以他這份待制的工作,一干就是16年。」
「十歲入宮的神童,轉眼間就已經到了27歲。」
「這十幾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又讀了20多萬卷藏書。」
「讓他的學識與見地也一同增長,另外他也有著更多的焦慮。」
「因為這個時候的他,不能再享受眼前的這份安逸,他必須著眼於他真正的人生。」
「如若只是一直在弘文館消磨時間,那麼終其一生,他都要默默無聞。」
「只可惜他懷才不遇,每日鬱悶的他,就在弘文館裡寫下了那篇《青苔賦》,來表達心中的憂鬱之情。」
「在公元676年,已經快30歲的楊炯。」
「就去參加了當時的京應舉制,獲得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
「雖然也只是一個校對典籍的九品小官,他的仕途也終於在這時候迎來了一點較為光明的前途,畢竟很多文人的組織里都是從這個位置上開啟的。」
「只是入職校書郎以後,他心中依然不滿。」
「一是他自己的學識遠超於這份工作,二是因為他奮鬥了30多年,卻仍然只做了一個九品小官。」
岳飛:楊炯的詩剛健豪邁,盪氣迴腸,具備革新意識。
楊炯與其他三位初唐四傑相比,他的一生坎坷並不多,所奔波的地方也很少。
其文名甚佳,渴望建功立業,以施展遠大抱負。
但一生沉浮於一線小官,終生沒有實現安邦濟世的夙願。
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王朝下,身具大才華,但無處施展,不禁讓人嘆息。
楊炯存世詩作僅34首,五言詩28首,沒有一首七言詩。
但題材很廣,邊塞風情、山山水水、生活瑣碎、個人理想與抱負等等應有盡有。
他的詩中也囊括人際交往信息,交往的人中包括達官顯貴,也有懷才不遇的青年才俊,還有參加宴會時的成員,或有登高同游的友人。
他們以文會友,相互切磋,詩歌就是他個人真實經歷,間接體現出當時文人的人情往來。
關於送別主題的詩占比較大,內容多與同僚間往來較多,與他交往的同僚均是地位、身份、興趣愛好相近的人。
尤其與另一位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交往最近,與同在宮中為官的宋之問也有較密的交往。
不論身份如何,楊炯以誠相待,關係融洽。
可以見得楊炯對待友人是十分重情誼的,又可以反襯出詩人性格。
雖然楊炯的足跡未到關外,其邊塞詩也並非其親身體驗。
但在對外擴張,抵抗外族的大環境下。
不論達官貴人還是文人墨客,都飽含激情和勇氣。
對於年少氣高的楊炯來說,他會選擇充滿激情的文字描寫戰爭,歌頌戰士,以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他的邊塞詩激昂澎湃,辭情激盪,對於後輩兩位邊塞詩名家高適、岑參產生影響深遠。
紀行感懷詩,是詩人遊歷、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描寫環境、風物以抒發情感。
楊炯的這類詩,題材和空間較廣,見到景物聯想起歷史人物、事件。
從而詠嘆歷史、感慨興衰、寄託哀思等,屢有千古佳句。
與澎湃的邊塞詩相比,這類詩更顯沉鬱。
因為長期身居小官職,見景生情,抒發憤懣不平氣。
酬答唱和詩,能夠體現出楊炯宴飲交遊的生活,這類詩現存十首。
因身份、地位和場景不同,辭藻使用也有所差異化。
總體來說,這類詩辭藻較為典麗,某種程度下改善了拙實古樸的刻板僵化風格,風格更加靈活和歡悅。
再有,雖然題材以宴會上之作為主,但內涵與情感依然可以窺探出楊炯奮然進取的用世精神。
雖然存世只有三十餘首詩,但楊炯的詩是具備很大成就。
他的詩剛健豪邁,一掃當時纖弱文風。
他的詩又涵蓋直飛沖天的理想,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態清晰可見。
他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但其邊塞詩是文人墨客在一個積極進取、對外擴張的背景下,共同心理情懷的體現。
他的詩內容觸碰到市井,讓題材更加闊達,內容可以讓百姓所接受,給人親切之感。
總之,作為初唐四傑之一,楊炯的詩具有革新意識,對李唐詩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的詩以豪邁著稱,用心去體會,能夠感受到詩人的真性情。
「心中的不滿與怨憤又無法傾訴,只能夠寫在文章中,所以他創作了一篇《渾天賦》。」
「字裡行間中,都透露著他的不平與憤懣,只能夠用觀星象的方式來思考人生。」
「儘管他在朝廷中不被重視,但是他心中卻也裝著遠大志向。」
「在他30多歲的時候,唐朝的邊境總是有吐蕃、突厥等異族侵犯,邊關一直傳來急報。」
「他也有著愛國激情,只可惜他是一介書生。」
「不能像那些出征將士一樣,前往邊塞奮勇殺敵。」
「所以便寫下了一首以樂府舊題為名得《從軍行》,全詩僅有40個字。」
「但是最後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卻打響了了唐朝邊塞詩的第一槍。」
「楊炯雖然是一個遠在京城的文人,卻有著不屬於將士的豪情壯志。」
「在校書郎的位置上坐了5年之久,他終於有了升官的機會。」
「公元681年的時候,他以一篇冕服制度的重新議定的文章,終於讓他的才華得以顯現。」
「經過中書侍郎的推薦,他終於晉升成為了崇文館的學士。」
「時隔一年,已經33歲的楊炯,又被當時的太子李顯,提拔至弘文館學士。」
「這是一個有實權的正七品官職,雖然聽起來沒有其他官職有威懾力。」
「但是這也意味著,他有可能在未來的時候成為皇帝身邊的肱骨之臣。」
「在東宮的這幾年,他的文筆也更顯赫。」
「一時間前來求文的人絡繹不絕,而他的大多作品都處於這個時候。」
「經過了20多年的鬱鬱不平,他那顆在仕途上沉寂多年的心。」
「終於變得更加鮮活一些,所寫的文章也都帶著喜悅之情。」
「當時為了感謝中書侍郎薛元超對自己的提拔與賞識,他做了一篇著名的《庭菊賦》。」
「以讚譽薛元超如同菊花一樣,高潔淡雅的品質。」
「這本是一段極為美好的時光,有貴人相助,又得太子賞識。」
「只可惜他的仕途順利,只過了兩年之久。」
「在公元684年9月份的時候,他因為連坐罪而被貶謫。」
「唐永淳三年,楊炯的堂兄楊神讓,當時就在揚州跟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
蘇軾:楊炯出生在當時頗具名望的楊家,祖上是弘農楊氏一族,人才濟濟。
西漢丞相楊敞,東漢的關西夫子楊震,讓曹操記恨的楊修都屬楊氏一族。
楊炯的曾祖楊初,雖說到了祖父和父親那一代,幾乎沒有有什麼官職。
但家族基因尚在,家道雖不比從前,家庭教育依然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
楊炯幼年時就非常聰明好學,十歲就被列舉為神童。
博覽群書,文采出眾,善寫散文,優工詩歌,存詩三十餘首。
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從軍行》是他最為知名的一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此詩為樂府舊題,整首詩語言其凝練形象,富有力感,結構緊湊。
畫面感極強,從一個典型的場景轉到另一個典型的場景。
畫面跳躍卻銜接得當,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力。
楊炯於唐顯慶四年應弟子舉及弟,待制弘文館,這一待制就是十六年。
剛進弘文館的時候因為年經,對仕途與否還不太在意。
可隨著年歲的增長和閱力的增加,學而優則士的信念也逐步的強烈。
期間創作了《青苔賦》和《幽蘭賦》來表達自己對仕途的渴望,卻懷才不遇的情志。
在弘文館待制十六年後,在京應制舉,補秘書省,校書朗。
校書郎就是一個九品的芝麻小官,工作職責就是校對書籍訂正其中的錯誤。
這對滿腹經邦濟世的他來說,打擊無凝是巨大的。
仕途如此坎坷,壯志還不曾實現,心中自是難平。
楊炯從秘書省里過了六七年郁沉的歲月後,一下子從一個九品芝麻小官躍成為了太子李顯的帖心官員。
掌管東宮內務,職務頗為重要,高興之於寫了一首《庭菊賦》等文來表達自己的喜悅的心情。
楊炯伯父楊德乾的兒子楊神讓,跟隨徐敬業在楊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這次討伐事件參加的不止楊神讓,還有同為初唐四傑的駱賓王。
待事件平息後,楊德干父子被殺,駱賓王不知所蹤。
楊炯受到了株連被貶至四川梓州擔任司法參軍,結速了長達十六年穩定生活。
「當叛軍被平以後,楊炯身為直系親屬,怎麼可能不受到牽連。」
「隨後他的堂兄與伯父都被殺,而她在太子總務的位置上只做了一年之久,就被貶到了當時的四川梓州。」
「他在長安26年較為穩定的生活,也因此被打破。」
「他在四川主要是擔任著軍營里的司法參軍,雖然他未曾上戰場。」
「但是他也在這個時期寫出了一系列的邊塞詩,成為了唐朝第一位邊塞詩。」
「經歷過這次貶官以後,公元690年,他先返回了洛陽,這時候的官職又是一個九品小官。」
「這一次回到仕途起點的楊炯,又難免心中抑鬱。」
「為了能夠讓皇帝再一次重用自己,從四川歸來的楊炯,也變得更加圓滑世故了,也可以說他認清了現實。」
「所以在公元692年,每年的7月中旬,工裝都會給各個寺廟送盂蘭盆。」
「就趁著這次機會,楊炯獻上了一篇《盂蘭盆賦》,文章中盡情誇讚武則天。」
「終於贏得皇帝的歡心,在這一年的冬日,他終於被提拔到了盈川縣令。」
「雖然只是一個七品官職,但是也能抵去他多年心中不得志的情緒。」
「或許是他已經在這幾年的官海沉浮中看開了,不再糾結於官職大小,也不再深陷於朝廷糾紛之中。」
「現在的他更想為百姓做一些實事,所以當他在盈川上任以後,對於這份工作,他恪盡職守。」
「每年農曆6月都會親自到附近的村莊巡視,一直很受當地百姓愛戴。」
「據說他去過的地方,每年糧食都會迎來大豐收,所到之處也無蝗蟲災害。」
「雖說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是足以說明百姓對這位父母官的真心愛戴,最後他也在這個職位上逝世。」
「他去世以後,當地百姓為他修建了祠堂,而且每年還有專門的祭祀儀式。」
「他的一生相較於其他四人,似乎過得有些太過於平淡了。」
「終身不得賞識,仕途也從來沒有平步青雲過,詩文成就更是比不上其他三人。」
「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歲月中,他卻獲得了百姓的擁戴,至今還有人在感恩他的功德。」
辛棄疾:初唐四傑楊炯,11歲當皇帝顧問、42歲跳井,一生就是一句詩。
楊炯出生在華州華陰,一個世代讀書做官的人家。
因受到家學的薰陶,加上天資聰穎,文采出眾,從小就是學霸。
9歲時便一舉通過童子考試,11歲時已經待制弘文館。
在弘文館,楊炯接觸到了許多文獻典籍。
一開始,他很開心,可以博覽群書,也打開了眼界。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炯越來越覺這份差事不能實現他的志向。
他想為民做事,報效國家。
可是,窩在這裡,實戰不了他的心之所願。
楊炯27歲一舉考中進士,被授予了秘書省校書郎,真正地步入了仕途。
儀鳳初年,太常博士蘇知己上奏指出,公卿以下的冕服都應該重新設計。
蘇知己滿心歡喜地等著批覆,然而唐高宗把蘇知己的奏摺批給了有司審議定奪。
這件事,被楊炯得知,他認為沒有必要鋪張浪費。
寫了一篇《公卿以下冕服議》,文中回顧了古代典制,指出蘇知己的建議為不經之論。
文章洋洋灑灑1000多字,字字珠璣、有理有據。
此舉,朝廷採納了他的建議,但是楊炯得罪了蘇知己及一批人。
然而,他因博學多才、大公無私,終於迎來的人生的高光時刻。
楊炯經太子左庶子薛元推薦,成了崇文館學士,很快又被提升為負責東宮內務的詹是司直。
此刻,是他最為意氣風發之時,最能展露他心聲的,也是他的代表作《從軍行》。
楊炯的伯父楊德干之子楊神讓,他跟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討伐武則天。
但很快被平息了,後果可想而知,楊德干父子被殺,楊炯也因此受了牽連。
6年後楊炯參軍時滿,回到神都等待分配新的工作。
最後被分到了習藝館,教宮人書算。
雖官微,但楊炯沒有怨天尤人,他依舊勤勤懇懇地教書育人。
直到有一天,他因一首詩,獲得了武則天的青睞。
楊炯也因此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終於得到了施政一方的機會——出為盈川的縣令。
盈川設縣之初,盜賊猖獗,光天化日之下。
但凡有點值錢的東西,都會被洗劫一空,甚至連一口糧也不留。
百姓飽受折磨,經常食不果腹。
再遇到饑荒年,很多人流離失所、餓死街頭。
楊炯則上任後,從吏治入手。
對於不作為的官統統革職,對於貪官污吏嚴懲不貸。
經過整治,官員再也不敢魚肉百姓,個個都奉公守法,為民辦事。
楊炯還冒著嚴寒酷暑,了解百姓的生活境況,解決他們的鄉間疾苦,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盈川還有個最大的難題,一到盛夏,雨水較少,容易乾旱。
楊炯帶領百姓挖溪建塘,資金不足時,他把俸祿全部捐獻出來。
經過三年時間的治理,官吏有所收斂,百姓也安居樂業。
盈川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滴水不降,莊稼都因乾旱枯萎而死。
看著百姓面黃肌瘦、奄奄一息,他興修水利、發展灌溉,可都沒有用。
心急如焚的楊炯,只能跪地求雨。
可是,一連求了三日,都沒有任何效果,絕望中的楊炯憤然投井自盡。
雖然,他在位只短短三年,但是在盈川百姓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他因克己奉公,盡職盡責受到了百姓的愛戴,他的光輝形象永遠樹立在盈川百姓的心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