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詔對
第118章 詔對
此刻朝房內的空氣仿佛靜止了一般,直到午門上的鼓聲響起,上朝的時間到了。
劉吉當仁不讓的第一個走出了朝房,徐溥、劉健也相繼走出房門,剩下的翰林院眾人依品級大小依次有序出門。
午門文武百官分列東西兩班,由御史稽查是否有官員缺席,其中分散至各部觀政的新科進士也在場,新科進士再之前上表謝恩時已經經過培訓了,因此倒也沒有人出錯。
人群中劉禹瞧見站立著翰林院隊列的一甲三人,既嫉妒又羨慕,他此次被分配到了工部虞衡司下屬的皮作局觀政,歷屆分配到皮作局的進士基本上都是不太受到重視,自己又不是匠戶對於皮革製品那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在這裡能學到什麼。
估計觀政結束就會被分配一個偏遠地區當縣官,劉禹自從上次在酒樓遇挫之後心中無比悔恨,他聽好友胡平說這次之所以被分配到皮作局,主要還是因為當初的鬧劇傳到了掌官的耳朵中,掌官明確表示了對他的不喜。
午門上五鳳樓鼓聲三響,第三通鼓聲響起,午門左右兩邊的左、右掖門大開,禁衛旗校先行入門內站好隊列,文武百官赴掖門排隊,等待鐘鳴之後再行入內。
文武百官分兩班入朝,文官由左掖門入門,武官則由右掖門入內。入內後,文武百官先於金水橋南邊依品級有序排列。
鳴鞭後,各自依序過橋,一直行至奉天門丹墀,奉天門上廊正中設御座,謂之金台,明朝的常朝基本上都是御門聽政。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真正在奉天殿內舉行的御殿儀,只有大朝會、朔望朝以及金殿傳臚這等禮儀性質的朝會。
像李傑這等四品以下的官員,除非傳喚否則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進入午門內的,只能在午門外俸禮靜候,只能說四品以下的官員沒有人權,天氣好時還好,如果是冬天被那冷風一吹,那滋味別提了。
一般來說早朝的時間大概在一個時辰左右,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禮儀上,真正用來奏事的時間極短,只是將之前擬好的奏章照例答旨罷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會適當延長一段時間。
早朝結束之後,文武百官依次退朝,內閣大臣、九卿以及六科都給事中被留了下來,想要是就一些懸而未決的事情舉行廷議。
李傑回到衙門正準備工作,將分配到自己手上的實錄章節進行校驗,這時吏員進門通報導:「林編修,宮內傳來消息讓你入內覲見。」
聽到要入宮詔對李傑趕到十分意外,以自己的級別根本達不到啊,思來想去可能還是和鹽政有關,因為自己昨日剛剛和徐溥談到此事,今日早朝之後便被傳召。
「好的,我這就去。」
編檢廳內的翰林官們在李傑走後均是面面相覷,廷議向來只有閣臣、九卿、六部都給事中、都察院都御使,或者公、侯、伯等高官參加的,別說李傑了,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李東陽目前也沒有參加過廷議。
張芮一臉羨慕的說道:「廷議啊,不知吾等何日才能參議啊!」
武衛也附和道:「聖上對於林編修也太過恩寵了,居然傳召他參加廷議。」
…………
李傑也知道今日之事必然會在署內掀起軒然大波,以自己七品的官職離參加廷議還離了十萬八千里呢,今日之後自己恐怕要稱為院內的焦點人物了。
以後的一言一行都要更加注意了,難免會有暗中嫉妒的人使陰招,翰林院內修撰、編修、檢討等官職沒有定額,但是到了日講官以及學士那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六品的侍讀、侍講以及從五品的侍讀學士、侍講學士都只有兩個名額而已,你占了這個位置別人就得等著。
入了宮城李傑跟著小太監一路行至文華殿,到了殿外小太監入內稟報,直到聽到門內傳來聲音。
「宣翰林院編修林平之覲見。」
李傑正了正衣擺踏步入內,殿內閣臣以及九卿重臣赫然在列,被一眾高官盯著饒是李傑履歷豐富也不免有點緊張,這些人中的任何一位跺跺腳,官場上都要抖三抖。
「臣恭請聖安!」
天子面帶笑意的說道:「愛卿平身。」
李傑用眼角的餘光瞄了一眼周圍,除了內閣閣臣、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使、大理寺卿、通政使司之外,武安侯鄭英也赫然在列,武安侯平日裡同英國公走的很近,都是十足的主戰派。
在來之前李傑以為此次只是討論關於鹽政的事情,再看到武安侯之後想法一變,估計還要討論封貢問題,武安侯一臉從容,想來此次廷議可以得償所願,韃靼人寇邊確實是激發了主戰派的熱情。
「林愛卿,且將曬鹽法細細道來。」
李傑聞言上前一步回道:「回稟陛下,曬鹽之法免依山柴薪之費,無薪柴之廢固,為工省,取利宏,人繞鹽食之需,國增鹽賦之用。海濱潮水平臨之處,擇其高露者,用膩泥築四周為圓而空其中,名曰漏,扔挑土實漏,中以潮水灌其上,於漏旁鑿一孔,令水由此出為鹵,又高築丘盤,將滷水引入其中,候日暴曬成粒,則鹽成矣。」
朱佑樘聽完後若有所思,半晌後開口道:「諸位愛卿如何看待?」
劉吉輕咳一聲出列道:「譁眾取寵,鹽利占朝廷賦稅大半,豈可輕易變更!何況這只是他的一面之詞,不足信!」
徐溥出列反駁道:「臣有福建都轉運鹽使司的奏報為證,林編修所言句句屬實不曾誇大。」
劉吉心中惱怒,徐溥手中有證據為何早不出晚不出非要等到自己發表意見之後再拿出來,這不是打他的臉嗎,轉而說道。
「陛下,團煎法有利於控制私鹽,曬鹽之法如此便利恐怕屆時私鹽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不可不防!」
對於私鹽一事朝廷歷來多有防範,然而鹽利之重讓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屢禁不止,朱佑樘之所以召開廷議就是因為擔憂私鹽一事,對此尚有疑慮。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