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眾女認門,侯爺識人
第392章 眾女認門,侯爺識人
安京侯府,
門前的匾額兩邊,飛檐斗拱高懸起一對紅燈籠,彩帶結成騰雲狀,裝點府門前一片喜氣洋洋。
始終守著這方宅院的倪二,今日更是神清氣爽。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自他投奔了岳凌以後,便就與賈芸一內一外的負責起了府上的事。結果岳凌一直在南下未歸,便促成了他孤守宅院,成了個閒人。
他也羨慕賈芸能一直跟在老爺身邊,成長為老爺的得力助手,但心裡葉門清,是老爺看他有妻有女,不方便帶著他外出了。
今日得知了老爺歸京,闊別八年已久,倪二的心情十分激動,就連如今站在門外,都不覺將拳頭攥緊了些,捏了一把汗。
八年的是是非非,他沒有了功勞只有苦勞,倒不知老爺再見他一面,會是什麼看法,老爺又有什麼變化。
「倪二哥,快來搭把手。」
賈芸從馬車中探出頭來,與門前候著的倪二,擺手招呼著。
「誒呦,我怎麼沒瞧出來自家兄弟,這車上的旗幡呢?」
倪二猛地回過神,捶胸頓足氣惱得搖了搖頭,趕忙上前握住了馬車的韁繩,將馬車帶往府里的方向。
「老爺入宮去了,林姑娘半路被賈家王夫人攔下,去了榮國府,就先讓我押著裝行李的馬車回來了。」
車架駛入了庭院裡,不光有載貨的車廂,後面還跟了兩輛乘人的馬車。
停穩以後,賈芸激動的跳下馬車,給了倪二一個熊抱。
「倪二哥,這些年多謝你照看我娘。」
倪二也拍著賈芸的後背,安慰道:「誒,都兄弟,你娘便是我娘。再說,這府邸太平無事,老爺在外面威名遠播,更沒有敢來府上鬧事的了。我真是平日裡都閒出病了,羨慕你這個能跟侯爺在外東奔西走的。」
「要是咱也能年輕個十歲,給老爺馭馬的活計,我當是不讓你的。」
賈芸也被逗得哈哈大笑,扶著倪二肩膀,道:「好了,倪二哥,這裡就交給你了,改日我們坐一起喝酒,我先去見見娘親,她在房裡?」
「在呢,在呢,放心吧兄弟這裡交給我。」
「對了倪二哥,林姑娘叮囑了,這些行李就帶到庭院即可,等她們歸來再分到各房裡。」
「好嘞。」
目送賈芸遠去,倪二搖了搖頭,內心暗嘆,「這芸哥兒是在外奔波久了,早先身上那股文弱氣都少了,身子也結實了不少。」
再捏了捏自己的肩頭,倪二又嘆道:「我也得練一練了,往後可別什麼忙都幫不上老爺的,只能在家守大門。」
感嘆韶華易逝,歲月如梭,在倪二沉默之際,車廂中有了動靜。
府邸的下人正打算將車上的行李都取下來,卻是先有車轎中打起了帘子,盈盈走下十多位小丫鬟。
一個個都是典型的江南女子長相,柳葉彎眉,如削的臉頰,各個扎著丸子髻,年齡瞧上去就不大。
倪二更是看的愣了愣,只因其中沒有一個他眼熟的。
「芸哥兒不是說只有行李嗎?這怎麼冒出了十二個大活人?」
倪二暗暗點著人頭,也看出姑娘們也是一臉疑惑的左右掃視周圍。
兩方人馬僵持了半響,才有個大膽些的丫鬟,往前走了幾步,脆生生問道:「請問,這裡是安京侯府吧?」
倪二點點頭,「正是。」
齡官扶著胸口,長長舒了口氣,「那就好,請問芸管家去哪了?」
「他呀,急著回去看他娘親了。」
齡官眨了眨眼,微微點頭,「哦哦,這位管家?我名喚齡官,這些都是我的姊妹,我們是侯爺買下的一個戲班子,林姑娘去賈府前,讓我們先行回府。」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倪二一抹額頭,擦掉額前細細汗珠。
他還以為連賈芸都沒明說,是映襯了京中老爺的謠言,特意藏了這麼十二個小丫頭在府邸里享樂。
如果真是他想的這樣,那老爺去了一趟江南,可被錢財腐蝕的變化太多了,倪二都不敢細想,心底一陣後怕。
「好,好,好,你們隨我來吧。幸好芸哥兒來過書信,要讓府邸中擴充幾間屋子。我才找了工匠在院子中,又做了一趟聯排房,足有五間,定能供你們住下了。」
「沒想到,老爺出門一趟,竟是讓府里添了這麼多人。若是沒有地方安置,真是我這個管家的鬧了大笑話。」
姑娘們面面相覷,沒選擇告訴倪二真相,後面可還有更多姑娘回來呢。
將小戲班都送進了內幃,倪二又囑咐起自己的丫頭,內幃的粗使丫鬟倪妮,道:「這些都是老爺新帶回來的丫頭,你好生招待著,安頓好住處。」
倪妮眨了眨眼,看著個頭平齊,相貌皆不差的一眾姑娘,頓感眼花繚亂……
……
又過了兩個多時辰,安京侯府門外又停下了更長的車隊。
經門子通風報信,趕出來迎接的倪二,見得這麼多車駕從正門裡排隊入府,頓時就傻眼了。
第二次抵達府邸的只有一輛載行李的貨車,其餘都是乘人的。
見了這陣仗,倪二喉嚨動了動,不知該說什麼好,可又見著林黛玉被人從車架中盈盈扶下來,還是快著腳步上前行禮。
「林姑娘,總算是回來了。」
林黛玉眉眼一抬,見是迎過來的倪二,也笑笑應道:「叫倪管家費心記掛了。自那年春宴過後,算來也有三四載未見妮丫頭,想來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了罷?」
倪二搔了搔頭,尷尬應道:「她呀,整天自己一個人憋在房裡,還是孩子氣模樣。」
林黛玉點頭,回身望了眼雪雁,「那倒是也不錯。」
踏進了自家的宅院裡,這種安心果真不是在別處可比的,即便是在林府中也無法媲美。
在揚州時她是府里的小姐,而在這裡她更像是府里的女主人,事事都得有她許可才行,這種感受當然是有區分的。
林黛玉微微揚起下顎,望著遠方的藍天白雲,心情極度舒暢。
「呼,真是又回來了,一草一木都還是舊時模樣,倒是照看頗為用心了。」
再看向倪管家,林黛玉肯定的點了點頭。
「不愧是岳大哥找回來的人,做事果真妥當。」
可倪二的目光並不在林黛玉這邊,而是愕然的看著陸陸續續從車架上走下來的姑娘。
「一、二、三……十一、十三、十五、十八?」
倪二掰著手指,硬生生的數著,心底暗暗道:「這……這一雙手都數不過來,芸哥兒也沒說府邸擴建要得多容納三十個姑娘的程度呀,這哪裡住的開?」
「這……這麼多姑娘,老爺那傳聞到底是不是假的呀,不會是真的吧?老爺的身體果然異於常人。」
「倪管家?倪管家?」
秦可卿連聲重複了好幾遍,才將倪二從震驚中驚醒。
「誒誒,秦姑娘我在呢。」
秦可卿抱著肩頭,挑眉道:「倪管家,你也忒不走心了些,林妹妹喚你呢,你沒聽見?」
倪二苦笑道:「額,好久沒在房裡見了這麼多人了,是有些失神。」
林黛玉也捂嘴笑著,回頭望了望,的確這會房裡人太多了。
「沒事,習慣些也就好了。」
倪二心裡激烈鬥爭了一番,才誠懇的垂下頭,哭喪著臉認錯道:「林姑娘,我有錯。這府邸如今住不下這麼多姑娘呀,總共才一門獨院加上後罩房和院裡擴建的連排五間小房……」
林黛玉笑著道:「不礙事,今日岳大哥應當回不來了,我們擠一擠便是。明早我們便搬進御賜的府邸,倒是也就寬敞多了。」
適時,史湘雲追來林黛玉身邊,挽著林黛玉的手臂不鬆手,搖晃著道:「林姐姐,我要和你睡。」
「好好好,和我睡。」
再一眼望過去,這麼多模樣精緻的姑娘,是將倪二這個舊時在街坊間摸爬滾打的放貸之人,都看得眼花繚亂,有些臉盲了。
抽了抽嘴角,倪二苦笑道:「老爺,咱府邸是人丁不興,可……可這是不是太極端了些……」
「等等,林姑娘方才說,御賜的府邸?」
……
皇宮,尚書房,
岳凌由宦官引領著,一路來了皇子們讀書的地方。
隆祐帝膝下共有三子,據說都是和皇后所生,且年齡相差的還不大。最大的大皇子,今年僅是十六歲,最小的也只不過十三歲。
養在深宮中的皇子,對於外臣來說,都是禁忌般的存在。
在歷史的驗證下,有多位皇子便就註定了會有奪嫡,除非先皇帝給下一任登基的皇子掃平一切障礙,否則都要經過爭鬥。
但其實,爭鬥也不算是壞事。
畢竟皇子幾乎都是在深宮中養尊處優的,在相同的學習條件下,能夠整合自己的資源在奪嫡中優勝,本就證明了這個皇子是更有能力的那個。
能不能做好皇帝暫且不論,但終歸是有手腕,不會成為任人擺布的羔羊。
皇權本就與操縱人心,施展手腕密不可分了。
而據岳凌觀察,隆祐帝也是沒有能下定決心,是要立嫡長為太子,著重培養,還是要走他自己奪嫡的老路。
親情上是殘酷的,可對國家未必是壞事。
隆祐帝讓岳凌先來與幾位皇子相處,其目的岳凌也能看得懂,就是讓他也能事先觀望一下。
畢竟做了皇帝,就沒人能夠考核了,只有後世的史書能夠評說。
「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勢居,不在力耕。」
房中朗朗讀書聲,從窗欞的縫隙中傳出,岳凌側耳傾聽著,微微訝異。
「教的是《鹽鐵論》不是四書五經?這倒是罕見的多,難道是隆祐帝的意思?」
《鹽鐵論》是一本赫赫有名的有關改革,記錄先賢思想碰撞的著作。
在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後,霍光主持改革,引儒生和法家官員辯論後,據言行編纂成書。
記錄的便是推行實用主義,中央集權,國營經濟恰恰也符合今日的大昌。
在那個時代,不空談理想與禮教,就顯出這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了。
「啊切。」
岳凌忽然打了個噴嚏,將房裡的讀書聲也中斷了。
「怪哉,到底是誰在背後念叨著我,怎得一會打一個噴嚏,一會打兩個?還不停了?」
片刻之後,房門從裡間打開,一身量中等,臉上略微清減,但眸中神采奕奕,神態老成的先生走了出來。
「哦?是安京侯?」
宦官正欲介紹,卻不想這先生先喚出了岳凌的名字。
岳凌也微微訝然。
他舊時在京城,經常混跡於行伍之間,與讀書人相識的並不多,而且在北蠻大戰之後,沒多久他就下江南了,歷經八載,應當很少有人能認出他才對。
作揖行了一禮,岳凌客氣道:「方才多有冒犯,還望先生見諒。」
來人擺了擺手,更是態度恭謹的行禮,「安京侯言重了。」
當面這人禮數周到,並非一般酸儒書生,岳凌還是略有些好感,「先生可是曾見過我?」
來人扶著長須,不禁笑道:「安京侯的大名當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單單是百姓,連房中的三位殿下,也常常與在下問起侯爺的事。」
「至於見過侯爺,在下當是也見過的,只是侯爺應當沒太多印象了。」
岳凌眨了眨眼,更是好奇了,「哦?先生可還記得是在何處見過?」
來人微微笑道:「康王府。」
「康王府?」
岳凌再上下打量了一遍對方,更為詫異了,「你是康王府的人,在此處教三位皇子讀書?」
來人沒繃住面色,又不忍笑道:「舊時各為其主,在下也並無辦法。但在看出康王有裡通外國,莫逆之舉,我便已棄之而去了。不告發他,也是看在君臣一場的情分上。」
再高拱雙手到側臉,他繼續說道:「當今陛下乃是聖明之君,凡有才之輩,皆可納入朝廷,不計前嫌,在下才因此得了與三位殿下教書的機會。」
「安京侯也莫要在外面站了,既然能來到此處,定不是只來觀望的,請進。」
岳凌腳步頓了頓,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名號?」
「在下姓唐名驍,字子駿,是叛逆康王府的幕僚……」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