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125章 魏王勾結高麗?

第125章 魏王勾結高麗?

  第125章 魏王勾結高麗?

  李承乾聽完內侍文忠的稟告後,只是笑意盈盈的看了一眼齊王李佑。

  長安城這麼大,李承乾也不可能完全監視魏王。

  但如果是預測到其動向,就要簡單許多了。

  李泰特意去找齊王,房玄齡的謀劃,脈絡就變得清晰很多了。

  大概是想通過齊王謀反這裡,把自己重新扯進去了。

  說到底,無非就是偽造證據,污衊自己。

  那就算不得太大的事情。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李承乾也不用擔心什麼。

  

  只是感覺房玄齡辦事,不會這麼簡單吧。

  他跟了二鳳那麼多年,還不了解二鳳的性子?

  在沒有鐵證如山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廢自己的太子位。

  宴席上,眾多皇子的心中都鬆了口氣。

  從太子的態度,他們能感覺到,太子對自己這些弟弟們,是有感情的。

  即便是齊王涉嫌謀反這樣的罪過,現在太子都在幫助他。

  而且讓他從禁足中出來,參加這次的宴席。

  對於眾王來說,這是最好的訊號了。

  「他們的養氣功夫真不錯,都這樣了,還跟沒事人一樣。」

  宴席過半,基本上也就散場了。

  漢王李元昌說的是崔文聖,本來是想看他好戲。

  結果崔文聖坐在高賓桌,談笑風生,言笑晏晏。

  這就讓李元昌很鬱悶了。

  「讓他笑吧,笑不了多久了。」

  「有消息報,高麗王族的人,來了長安,未曾通過鴻臚寺。」

  李元昌頓時反應過來:「清河崔氏跟高麗勾結?他們要叛國嗎。」

  李承乾微微搖頭:「他們的眼裡,何曾有過大唐。」

  李元昌當即道:「抓住他們的證據,交給陛下處置,讓清河崔氏吃不了兜著走。」

  「尤其是這個崔文聖,必殺之。」

  李承乾還是搖頭:「殺個崔文聖,能對清河崔氏有什麼影響,就算是怪罪下去,進行核查,最後也牽連不到清河崔氏身上。」

  清河崔氏這等世家大族,不是殺一些為首的人,就能解決問題的,反而是在幫清河崔氏解決問題。

  什麼叫世家大族,可不是幾十人,幾百人的概念。

  而是清河崔氏,十數萬人。

  這只是在戶部造冊的崔姓,預測還有更多的隱匿人口,包括他們麾下的佃戶,長工等等。

  這才是國中之國。

  若是一個鬧不好,清河崔氏召開個家族會議,那是真的要造反的。

  且五姓七望沆瀣一氣,長年聯姻。

  一旦清河崔氏帶頭造反,另外六望族,大概率是要跟風的。

  這麼一搞,大唐可就直接回到隋末亂世了。

  話說回來,世家大族內部也是山頭林立,各有想法,殺了崔文聖,自然有人頂上。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沒有牽連,或者誅九族的說法。

  今日下詔敕誅九族,明天就能冒出幾十萬反賊。

  「那咱們就不管了?」李元昌納悶道。

  李承乾無語:「都勾結高麗叛國了,當然要管。」

  「然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國。」

  「首先我們要知道,高麗的需求是什麼,既然沒有通過鴻臚寺,那自然就不是想要跟我大唐臣服。」

  「這目的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漢王李元昌遲疑了下,點點頭:「是。」

  什麼目的?他不知道。

  不過太子說清晰了,那就是清晰了。

  李承乾繼續道:「高麗想要內應,甚至是在長安有不同的聲音,以此亂局,畢竟他們也沒底氣跟信心,能夠應對大唐的進軍。」

  「而清河崔氏是魏王黨最有有力的支持者,他為什麼要勾結高麗?」


  「崔文聖勾結高麗,這裡頭會有魏王的陰謀嗎,還是房玄齡的謀劃。」

  「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崔文聖勾結高麗,是受到了魏王或者房玄齡的授意,他們想在我大唐征討高麗之際,行魑魅魍魎之事。」

  「比如,借高麗之手,謀害孤。」

  「孤若死在戰場上,太子的位子,是不是就到了魏王身上。」

  李元昌一愣,隨即怒髮衝冠:「魏王竟然如此歹毒,定要稟告陛下,拿魏王問罪。」

  李承乾無奈的擺擺手:「我是說假設。」

  「啊!」

  李元昌有些懵,怎麼又成了假設了。

  而後反應過來,方才那話中含義。

  「殿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李元昌問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想要完成此計,其中關鍵,在於高麗王族。」

  「這些話,不能從我們的口中說出來,而是要從高麗王族的口中說出來。」

  李元昌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他跟崔文聖合作,又怎麼會幫我們說話。」

  李承乾淡淡道:「只要是人,就會有弱點,所以這就需要接下來的調查了。」

  「找到他的弱點,掌控他的把柄,此事自然就成了。」

  李元昌不知道怎麼說,他感覺這是辦不成的事情。

  不過看到太子好像很有把握的樣子,也就不多想了。

  反正聽太子安排不就得了。

  這次回來後,李元昌就感覺自己變了,好像變傻了。

  仔細一想又不對,應該是太子變了,變看不透了。

  在他面前,自己好像成了個傻子。

  曾經太子是以杜荷為中心,現在什麼運籌帷幄的事,都是太子親自負責了。

  算了,左右看不懂。

  那就不看了,跟太子走就好了。

  吳子清跟崔鳳珠的事情,看似在長安好像沒有太大的波瀾,可聰明點的人都知道,對於世家來說,影響挺大的。

  原本七望族的嫡女不外嫁,現在清河崔氏開了這個頭,以後要怎麼去回絕別人。

  難道說連個南方來遊學的寒門,都比不了嗎。

  這種事情的影響是深遠的,在短時間內自然看不出什麼效果。

  唐初的世家還是稍微強了點,主要是李世民也想以安穩為主。

  別看李世民好像什麼事都沒做,實際上在很多細節,政務上,一直在打壓五姓七望。

  從貞觀元年的渭水之盟開始,這樣的打擊便是潤物細無聲。

  一直到現在,世家的實力都在不斷被縮減。

  李世民是真正的做到了治大國如烹小鮮,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降低五姓七望的實力。

  歷史上,而到了唐高宗時期,已經可以出具律法,禁止五姓七望內部聯姻了。

  而到那個時候,五姓七望已經沒有了跟大唐叫板的實力。

  次日,李承乾從講武堂調走了五十名學子。

  暫時恢復旅帥的身份,在李德謇的帶領下,前往長安城外,操練五千府兵。

  「殿下這般做,有些影響不好。」

  李靖勸說道,畢竟他也是講武堂副校長之一。

  太子私自調走講武堂的學子,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引起陛下猜忌。

  「孤不過是讓他們歷練一番。」

  「在講武堂中學的那叫紙上談兵,實踐一番,自然會有更深的認知。」

  李承乾的藉口很牽強,但好歹是給了李靖台階下。

  對於這等事情,李靖而已無奈。

  張阿難知道後,就匯報了陛下那邊。

  李世民倒沒太多感覺。

  魏王那邊都把府兵換了人,太子讓講武堂的學子幫著操練,好像也沒啥大不了的。

  「隨太子去吧。」

  「是,陛下。」

  這件事就這麼落下了,從更多的方面去說,相當於講武堂徹底放權給了太子。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李世民不想打擊太子太過的原因外,跟講武堂的現狀也有很大關係。

  先前李世民就把李靖叫來問話,了解關於講武堂教學的情況。

  李靖的回答是:「講武堂學子多是目不識丁,從未讀過兵法,便是再好的老師去進行教導,也是無濟於事。」

  「只能等他們有了足夠的學識後,才能去領悟兵法中的內容。」

  這大概就是底層的悲哀了,大多數的府兵旅帥,都是從最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的,世家子弟,都瞧不上這個職位。

  類比後世,就相當於去小學教大學的微積分,就算是世界第一的名師來了,那也是白瞎。

  即便是對牛彈琴,牛還能跟你配合一下呢。

  其實李靖還有個猜測沒說,也許陛下也感覺到了。

  當初成立講武堂,招旅帥為學子的主意,是太子提出來的。

  如今的情況,也許早在太子的算計中了。

  即便是李世民安排了這麼多名將來進行教導,也沒有任何作用。

  這講武堂,終究是成了太子的講武堂。

  這天,李承乾讓人備了禮物,來到了長孫無忌這裡。

  「舅舅啊,我來給你拜年了。」

  長孫無忌顯然對太子前來是有些吃驚的,但也沒想太多,趕忙迎接。

  寒暄一陣後,長孫無忌笑著說道:「馬上天就要熱了,冰肆的生意也要好起來了。」

  「東宮現在,製冰的儲備可還是夠嗎。」

  自從上次李承乾給了製冰所需清單後,長孫無忌就開始利用自己的關係,進行大規模採購,源源不斷的買來硝石送入東宮。

  去年冰肆開業,只有短短一陣的熱鬧,畢竟天氣轉涼,酥山買的人就少了。

  而這次,立春後,尤其是在夏季,那可是買賣酥山的旺季。

  屆時門可羅雀的冰肆鋪,將會再次大排場龍。

  如今長安的冬天很短,基本上立春後,天氣就會熱起來。

  長孫無忌為這事,一直準備著大賺一筆。

  去年嘗到的甜頭,可是讓他極其舒坦。

  誰會嫌棄錢多呢。

  「舅舅放心,東宮現在別的不多,冰窖是滿滿的冰塊,自然不會向之前那樣了。」

  「立春之後,我也準備著,可以多開一些冰肆鋪了。」

  李承乾笑呵呵的說道。

  長孫無忌對於這個回答,自然是非常滿意。

  「可惜了,若能把酥山賣到洛陽去,必然要賺更多。」

  長孫無忌這是在試探太子。

  李承乾道:「賣肯定是要賣的,但不是現在,等長安這邊冰肆的買賣飽和了,也就差不多了,屆時還需要舅舅多多把關。」

  長孫無忌還真沒想到,太子會有這意思。

  不由道:「殿下就不擔心這製冰法泄露出去?」

  出了長安城,別人有的是辦法來偷取製冰法了。

  李承乾笑道:「咱們吃肉,也給別人喝點湯,這錢嘛,是賺不完的。」

  「即便是泄露了又如何,咱們手裡有長安洛陽即可,其他地方貧瘠,賺的不過是零頭。」

  大唐最富有的地方,就是長安洛陽兩大塊了。

  太子跟當朝宰相聯合,直接就給壟斷了。

  至於其他地方,百姓尚且勉強溫飽,哪裡有什麼閒錢去吃酥山。

  能享受到的,也就是一些地方大戶,這買賣也就不可能做大。

  「殿下英明。」

  長孫無忌很是贊同這個說法。

  李承乾繼續道:「這次來,除了酥山的事情,還有個買賣,想跟舅舅一起做。」

  「殿下請說。」

  長孫無忌有些好奇,太子這又是有什麼新買賣了。

  「我準備在晉州開採石炭礦,用商號的名義,開採後進行加工,而後賣到長安來。」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微微皺眉:「征戰高麗在即,若動用徭役,怕是影響太大。」


  李承乾無語,果然王朝的思維,第一想法就是白嫖勞動力。

  「非是徭役,而是按照工錢結算,多勞多得的方式,十五斤石炭,可得一文。」

  「如此每月礦工大約工錢在一千五到兩千左右,這樣的收入對於百姓來說,還是很有幹勁的。」

  早先李承乾的打算是十斤煤算一文錢,後來狄知遜那邊給了章程後,就發現自己想太簡單了。

  到了現在定下來的章程,便是在十五斤原煤算一文。

  長孫無忌眉頭微皺,心中沉吟思索一番後問道:「開礦之資,所需甚大,殿下可是算過,前期需要多少錢財,才能運轉起來。」

  李承乾伸出手掌,五指張開。

  長孫無忌問道:「五百萬錢?」

  李承乾搖頭道:「五千萬錢。」

  這個數字是李承乾經過嚴格核算的。

  為什麼沒有商人投資開礦,主要就是成本太高了。

  按照現在的章程,除了工人工錢是個大頭外,還需要工具和設備的採購,人員吃食。

  鎬、鍬、推車等基本工具,以及一些簡單的提升設備等。

  包括工匠居所的建造,煤炭的運輸,清洗,加工。

  前期按照三千礦工,兩千其他人員的配置計算,投資的成本也在五千萬左右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