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兗王造反?!

  第65章 兗王造反?!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半年匆匆而逝。

  書房

  楚鴻靜靜的處理內閣事務。

  嗯.沒錯,內閣事務。

  這段時間,兗王黨和邕王黨的競爭越發激烈,也越發猖狂。

  韓章是目前的中立派老大,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文官。

  在這種時刻,作為宰輔大相公的他必須得降低存在感。

  於是,他生病休沐了。

  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讓愛徒鍛鍊一下,為以後的接班做準備。

  為了不讓人詬病,楚鴻便將老師在內閣的一部分事務取到家裡,處理一些文書奏摺。

  透過這些文書奏摺,楚鴻也從大局觀上大致了解了兩京一十三省的情況,雙肩挑著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楚鴻才將這段時間的文書批示完,深深的舒了一口氣。

  「喔!」

  看到楚鴻伸懶腰,不暮連忙上前添茶,說道:「主君,趙團練那邊有信。」

  「有信?」

  「一個時辰前到的京城,三柱香前信使送到府上的。」

  說著,不暮飛快的跑向外面,數十個呼吸後取回一封信。

  楚鴻喝了一口茶,順手將信接了過來,「表哥的信?」

  「待會兒找到信使,賞兩貫銅錢吧!」

  「是,主君!」

  楚鴻眸光一亮,認真看了起來。

  趙策英主要是噓寒問暖,又對上次幫忙搞官位的事情表示感謝。

  說著說著,趙策英說起了他和父親趙宗全遭受刺殺,準備上京告狀的事情。

  他又隱晦問起汴京的局勢究竟怎麼樣?

  以及太祖血脈,能否有點大的出息。

  這也不怪趙策英多想,當初官家選取培養的四個宗室子弟里,一個早亡,兗王和邕王封王,唯留太祖血脈的趙宗全僅是一個州的州團練。

  沒有兗王和邕王的待遇,偏偏又要遭受高規格的注視和忌憚。

  注視和忌憚固然不是好東西,偏偏又容易滋生野心。

  趙策英和趙宗全不同。

  趙宗全當年是見證過一些類似的事情,知道太祖一脈在大周朝地位尷尬,根本沒有機會坐上至尊之位。


  趙策英不同,他如今也就二十多歲,氣血正盛,嚮往建功立業。

  恰好,官家無子,私底下自然對那個位置有那麼一點希冀。

  畢竟,雖說他的父親趙宗全在幾位培養的宗室子弟里幾乎沒有上位的機會,可是反過來看,他的父親趙宗全又是天底下第三順位繼承人,趙策英心裏面也有些幻想。

  楚鴻沉思片刻,欣然書信。

  信里詳細的介紹了汴京的情況,表示太祖一脈想要做出功績有點難。

  但是,事在人為,有些事情也未必是定數。

  楚鴻又安慰了一番趙策英,表示汴京有自己坐鎮,以後會罩著舅舅和表弟的,大家都是一家人,親密無間,要是有什麼困難大可開口。

  告狀的事情,也可以伺機而動,不管你們怎麼幹,自己都是完全站在你和舅舅一方的

  書信寫完,頃刻間便送出城,去往禹州

  這半年以來,趙禎幾乎天天都面臨著大量的奏摺和上諫,內容無非就一個——立太子!

  沒有太子,官員自然擔驚受怕。

  特別是有著燭光斧影的這個例子,不少官員更是無心治理當地,時時刻刻的盯著汴京的一舉一動。

  汴京影響了地方官員,地方官員也就間接影響了百姓,民間紛亂不斷,百姓不得安寧,心裡越發焦躁不安,動亂也就升起,國本也就慢慢動搖。

  官員們上諫的理由相當充分,可惜趙禎不願意立,也不敢立。

  自古以來,太子對皇帝的威脅都是相當直觀的,更遑論趙禎這樣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帝。

  但凡趙禎立了太子,等太子站穩跟腳,他這個皇帝估計會被架空。

  沒有誰敢偏向一個沒有子嗣的老年皇帝,哪怕是一向中立的韓章和幾位閣老,在這事上也選擇了默不作聲。

  皇帝一旦被架空,那生死就在別人一念之間。

  趙禎自然不願意立太子。

  於是乎,兗王和邕王兩方的人勸諫越來越強烈,各地也有官員上諫,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天下紛亂,國本動搖,全是因為沒有太子,立了太子也有好處,要是連太子都沒有,皇帝怕是越來越難以維持體面威壓。

  日子越拖,趙禎年紀越大,身體也越差。

  終於,在半個月前一次長達兩天的昏厥後,趙禎實在扛不住壓力了,同意在宗室子弟里選取一人立為太子。

  一時間,汴京的氣氛又變得緊張起來,安靜得讓人害怕。

  邕王年長,子嗣眾多;兗王強幹,子嗣稍少。


  一個相對年長,一個相對賢明。

  這兩人究竟選誰,天底下的官員都矚目著。

  ……

  文德殿

  文武匯聚,一個個目光炯炯,看向御座上的那位,等待著那位的決定。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主器者莫若長子,繼明者必建儲兩。既以傳重,亦以宗本,則君親之大義,帝王之宏范,無先於此矣.

  邕王誦,生知古制,既賢且長。聰明敏博,溫恭孝友,不自滿假,率由憲章。

  問安必自於因心,入學固知其讓齒。升茲上嗣,庶貞萬國。可立為皇太子,宜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

  大太監尖銳的聲音在無比安靜的殿裡並不突兀,一向看不起太監的清流文人也都認真的聽著。

  當念到「邕王誦」的時候,邕王瞳孔剎那間放大,以邕王為首的官員肉眼可見的有喜色,以兗王為首的官員則滿臉的不可置信。

  兗王隱隱望向趙禎的眸光里很是不滿,他不敢相信,趙禎居然沒有選他。

  不選英武強幹的,選個年紀大的是怎麼回事?

  這玩意都不是親生的,也不分什麼嫡庶,為什麼不選能力強的賢民之君?

  邕王大喜,無數臣子擁護;兗王悲痛,暗淡離場。

  楚鴻靜靜的望著兩方人的表現。

  這事,趙禎沒有做錯,兗王和邕王也沒有做錯,可兩方一旦合起來就註定大錯特錯。

  從趙禎的角度來說,他是經歷過子嗣稀少被逼宮的痛楚的,自然傾向於繁衍能力強的邕王,且邕王有些平庸,他立邕王為太子,未來的結局可能會好上不少。

  從兗王和邕王的角度看,自然都覺得自己才是真正適合的人,這也沒什麼稀奇的。

  但,兩方合起來,就有大問題。

  兗王強幹暴躁,卻也膽大妄為。

  這事到底是太子之爭,一旦邕王登基,兗王至少是個被囚禁的下場。

  兗王怕,自然得反。

  雖然兗王能力也就那樣,可相比於邕王來說的確是強幹賢明一點。

  有能力,有膽子,又被逼入絕境。

  造反一事,無解,註定發生。

  邕王當選太子,第一件頭等大事就是冊封大典,這事由禮部負責。

  邕王勝利,便大肆犒勞當初支持自己的人,多次舉辦私人宴會,完全沉浸在喜悅之中,意識不到一些氣氛的變化。

  楚鴻也慢慢降低了存在感,讓人將妻子兒女送到揚州城居住。

  揚州是他的大本營。

  雖然楚氏一族在揚州養的水匪土匪之類的一共也就三四百人,但揚州尚且有家丁僕從,家族子弟。

  這些要是真算起來,年輕男子差不多是兩千之數。

  他在汴京是中立派,兗王又是著急奪權,不太可能去針對他的親人。

  防護,足夠了。

  將這些事情安排妥當,楚鴻慢慢的深耕城防事宜。

  東風已備,只差火!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