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試探(下)

  第1083章 試探(下)

  歷史上的房遺愛謀反案,李恪謀反案,長孫無忌謀反案,基本上都是權力鬥爭的產物。

  長孫無忌被許敬宗誣陷謀反,被叛削爵流放黔州,家產被抄沒,近支親屬都被流放嶺南為奴婢。長孫無忌最終自縊而死,唐高宗李治晚年下旨平反。

  追復長孫無忌官爵,命其孫長孫元翼承襲趙國公爵位,並將他陪葬昭陵。

  這哪兒是謀反啊?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瑞龍少爺的一句話道破了天機,哪兒有那麼多的謀反案,還不都是你們內鬥嗎!

  原本剛來大唐的時候,李言也想過,是不是可以施行離退休制度,來解決推陳出新的問題。

  後來了解完實情後,果斷的放棄了。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特色。

  唐時人均壽命也不到五十,武將縱橫沙場,透支身體過重,一般壽命活得都短。而文臣也差不多,營養問題,疾病問題,工作負擔等,都會輕易導致一個人的死亡。

  此時能活到八十的都算鳳毛鱗角,七十的也算少見,五十、六十再所多有,四十三十就離世的亦不在少數。像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張公謹才活了三十八,段志玄四十四,這些人年齡都不大。

  若是劃定一個退休年齡,該劃多少合適呢?

  有些人不到年老就掛了,而有些人,像蕭禹出身名門,養尊處優的,今年都七十三了,還老當益壯。從楊廣到李淵再到李世民,一人歷經兩朝四代君王,現在還為自己發光發熱呢!

  朝中六十以上的官員,算下來也沒幾人,還都是礫果僅存的老臣。

  要是五十歲退休,就有點兒太過了,這個年紀只要不是重病纏身,一般都正是扛大樑的時候。

  所以思來想去,李言覺得,古代朝堂自有一套推陳出新的法子,比自己冒然的提出什麼離退休制度要更加適合。辭退不了幾個人,說不定還要搭出去巨額的養老費用,實在是不划算。

  即然這樣,那自己就不多事了,還是順其自然。

  李言想到這些處在核心位置上才能感悟到的歷史真相,笑著搖了搖頭,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長孫無忌是可靠的,更是值得信賴的,用李世民的話來說,若是自己負了長孫無忌,就是薄情寡義。

  「呵呵,舅舅說的哪裡話,朕哪能不信任你?」

  李言十分坦誠的說道:「這滿朝文武,朕最信的人就是舅舅了,這一點兒天地可鑑。這麼說吧,就算是朕現在要離開長安巡視北方,朕也會把朝政託付給舅舅的。」


  「什麼,你還想去北方?」

  長孫無忌猶如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瞬間炸起,表情都有些猙獰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告訴你,趁早息了這樣的想法,你以為你還是太子啊?」

  「你是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國本,必須坐鎮長安。你稍微動一下,大唐就會顫三顫,無論是我還是大唐都經不起你這麼折騰。」

  「朕只是打個比方,你這麼激動幹什麼?」

  李言不悅的看了看大驚小怪的長孫無一眼:「再說,也沒有那麼嚴重吧,父皇當年不也渭水退頡利,東巡洛陽,秘密前往豐州前線和百萬突厥對恃嗎?」

  「朕又為什麼不能離開長安?」

  「我的小祖宗,你是我舅舅行不行,我情願做你的外甥。」

  長孫無忌手腳並用,臉色焦急的說道:「你父皇那是迫不得已,頡利打到了長安城外,去洛陽也是為了穩定民心,去前線更是為了退敵,都是大唐危急存亡的時刻。」

  「非皇帝親出,不可震懾敵酋,非天可汗親至,不能護佑大唐安寧。」

  「現在國泰民安,四境平定,地方無災情,邊疆無兵禍,你有什麼理由去巡視?」

  「再說了,你剛剛登基,滿打滿算才兩個月。你登基之前,沒有你父皇的功績和兵權;登基之後,更沒有你父皇的實力和威望。」

  「你若坐鎮長安,還能守住天下,若出了長安,天下必然大亂,非但你自己有不測之禍,這滿朝文武和數千萬百姓也會跟著遭罪。你忍心因自己一人之故,致使江山憑添傾覆之憂?」

  見長孫無忌疾言厲色之下已經有些害怕的失態了,李言這才打個哈哈:「朕豈能不知,只是隨便說說罷了。舅舅放心,十年之內,朕都沒有出長安的打算。」

  說完,李言有些遺憾,還打算時機合適的時候,御駕親征呢?

  畢竟戰爭是皇帝打亂舊有格局,收籠權力的絕佳機會。李世民就是在一次次的領兵做戰中,從世族手中搶奪了一部份軍權,從而完成了相對強勢帝王的脫變。

  這才有了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弒弟逼父的資本,也有了後來天可汗和貞觀盛世的誕生!

  開國皇帝們之所以強勢,就是因為手握軍權。

  軍權是一切權力的基礎,手中沒有刀把子,這皇帝就做的不踏實,也不安穩。

  長孫無忌的態度,也代表了大部份朝臣的心思。

  他們對自己這個皇帝,關心是真的關心,可限制自己,避免皇權坐大,也是其中重要的目地。

  如今的大唐,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正是開國功臣年老,新舊更替,青黃不接,武將沒落,文臣做大的時侯。若是不出意外,以後的朝堂是要文斗,不要武鬥的時代。


  就是攬權,也要玩兒心思和袖裡乾坤。

  自己只能學漢文帝,漢景帝,最多做到漢武帝,想要像明成祖朱棣一樣領兵征伐,基本上不太可能了。若自己一意孤行,文臣們不介意讓自己變成明宣宗和明堡宗。

  聽到這裡,長孫無忌定定的看了李言半響,看到對方不似在開玩笑,這才鬆了口氣,放下了心裡的擔憂。

  同時心裡暗暗叫苦,對於躺在大明宮裡睡大覺的妹夫又多了幾絲怨念。給這個大外甥做輔臣,真是比自己教導十個後輩子孫都要累,不但要應付對方隨時出現的奇思妙想。

  還要警惕來自皇帝不時的試探,更要處理朝中永遠也處理不完的繁雜政務。此外,還要在世族和皇權中周旋,自己連為長孫家族謀福利的時間都沒有了。

  簡直是心力憔悴啊!

  想到這裡,長孫無忌忽然覺得,讓岑文本上位,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兒,至少有人能替自己分擔一下。外甥皇帝好似對他的興趣並不比自己小,之前還拖著岑文本在御書房裡聊了半天。

  看岑文本臨走時那又喜又憂的樣子,長孫無忌忽然有些理解了,這老東西,恐怕也不容易啊!不知道皇帝又給他出了什麼難題,讓這個老傢伙也不得安生?

  李言緩了緩問道:「舅舅此來,是有什麼事情吧?」

  雖然稱呼依舊,但氣氛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隨意和溫馨,長孫無忌連忙正色道:「皇上,這段時間,世族們都談的差不多了,大部份都願意支持大唐發行寶鈔。」

  「認為這是一件利國利民,有利於促進大唐各地各族融合,加強朝庭權威的好事,也切切實實的增強了朝庭抵禦風險的能力,故而大家都十分踴躍。」

  「臣初步的統計了一下,最頂尖的十多個世族,都願拿出五百萬兩銀子兌換寶鈔,其他的五六十家數得上號的世族,受此影響,也紛紛表態,願拿出幾十到幾百萬兩銀子不等。」

  「僅僅這些,就已經超過了一萬萬貫。」

  李言頓時又喜又有憂,最後有些語氣酸酸的說道:「沒想到這些世家這麼有錢,比朕想的還要富有?」

  「主要是經過了貞觀二十年的治理,百姓安定,民生繁榮。」

  長孫無忌很是明白李言的心情,笑著說道:「特別是北方與突厥的互市開放以後,大宗商貿往來頻繁。突厥人又打下了贏州,發現了大量的銀礦。」

  「致使大量銀錠湧入,不然那些世族們還真掏不出這麼多現錢。」

  「皇上,即然銀子有了著落,這發行大唐寶鈔的最重要一樣因素已經解決,那麼接下來,是不是可以設置部門了。臣看經過這段時間的發酵,臣子們也都接受了。」


  李言振奮的揮舞了一下拳頭,他終於實實在在的邁出了一步,不是蕭規曹隨的重複李世民留下的工作了。

  「即然這樣,著即令三省開始組建財政寺,從皇城裡找個地方,做為財政寺的衙門。」

  長孫無忌馬上問道:「皇上,這個財政寺臣也沒有經驗,不知道該定位於何種品級,還請皇上明示。」

  「嗯?」

  李言眉頭一皺,長孫無忌連忙解釋道:「三省是朝庭最高權力權構,都是正二品的級別,御吏台負責糾察百官,和六部一樣是正三品,殿中省、秘書省、內恃省都是從三品。」

  「其他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司農寺、太僕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大理寺、鴻臚寺等部門都是從三品,臣覺得,即然這個財政寺,也以寺為名,應該也定為從三品。」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