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影視世界從九龍奪嫡開始> 第1154章 朝堂議舉主帥

第1154章 朝堂議舉主帥

  第1154章 朝堂議舉主帥

  按理來說,侯君集是聞戰則喜的角色,斷沒有裝病避戰的道理。

  再加上,侯君集被刺客殺的事情眾人都知道,引發舊傷病倒,更是在草原亂局之前。

  現在朝中世族和勛臣無數,侯君集做為皇帝最大的依仗,還遠沒有到引起皇帝忌憚、害怕兔死狗烹的時候,是以長孫無忌和各家世族並沒有懷疑侯君集是在故意躲避。

  從動機上禁絕外人的懷疑,這大概是侯君集從皇帝弈棋上悟到的第一個道理。

  侯君集想的沒錯,長孫無忌來看看侯君集,只是為了下一步推世族公選的大將上位,摸一下情況。

  若是侯君集能率兵,那自然要想辦法應對。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當看到侯君集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長孫無忌也放了心,還甚是關切的假意安慰了一陣,最後心情愉快的離去了。

  長孫無忌才走,沒過兩天又迎來了張玄素,侯君集也有些明白了皇帝為什麼要讓自己裝病。

  這分明是在避禍啊!

  只有病的帶不了兵,才能合理的避開世族的目光,和這些自己一派人的慫恿,遠離朝堂中的世世非非,平安的熬過這場大劫。實際上現在局勢的兇險程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侯君集的承受能力。

  這是妥妥的高端局,要除掉的就是精明人。

  世族那麼厲害,都難免會折戢沉沙,更何況他就是一武夫,萬一絞肉機刮到自己,那不是白白損失嗎?

  至於這場劫難,又會牽連殞落多少文臣武將,侯君集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他現在除了女兒和外孫,誰也不在乎。

  在張玄素失望離去後,侯君集更是打定了主意,除非皇帝親自來請,否則他絕不出山。

  權力核心的爭鬥實在是太恐怖了。

  表面上一團和氣,絲毫不見煙火氣,暗地裡兇險萬分,你死我活,讓人發自靈魂的顫抖瑟縮。侯君集暗暗罵娘,這根本就不是自己一介武夫能應對的。

  戰場上的廝殺,還能知道誰是敵誰是友。

  可在權力場上,你跟本就知道,把你送上戰場的上位者,是不是早就準備了必死之局在前方等著你。凶神惡煞的突厥人未必是敵,護衛皇權的隴西飛騎也未必是友。

  皇帝到底要算計誰,誰他麼的能知道?

  到時候殺紅眼兒的皇帝和世族,可不會管自己這個破將軍的。

  侯君集一個人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房頂,聞著滿屋的藥香,忽然之間,無比懷念當年在秦王帳下衝鋒陷陣的日子。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都有秦王和房玄齡、杜如晦他們操心


  他和段志玄、獨孤彥雲他們這些武將,每日只管打仗沖陣。沒仗打的時候,幾名將軍聚在一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胡天海地的吹牛打屁,喝醉了就提起長槍,比劃一陣,是何等的快活和舒坦。

  自從秦王做了皇帝,他的女兒嫁給李承乾後,侯君集就再也沒有過過舒心的日子了。

  整日忙著爭權奪利,斗蜀王李恪,斗魏王李泰,還要長期面對來自李世民的猜忌,後來更是滿天下的尋找女婿。好不容易盼到了李承乾回歸,繼承了皇位,自己女兒也做了皇后,外孫做了太子。

  他以為總算可以享兩年清福的時候,皇帝又拉開了和世族的爭鬥,形勢更加複雜險惡,以致於他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驍將,竟然也借著生病,遠遠的躲開了。

  唉.

  侯君集仰頭嘆了一聲,無盡的疲憊感湧上心頭。世人拼命的追名逐利,哪能知道他們這些表面威風凜凜,大權在握的上位者,天天提心弔膽,擔驚受怕的,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啊!

  這該死的生活,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震得人耳膜生疼的山呼聲在太極殿內響起,李言穿著明黃色的龍袍緩緩走上丹墀。威嚴的掃視了一圈,大袖一揮,冠前垂下的珠簾一陣晃動,:「眾卿平身。」

  「謝萬歲」

  文武百官起身,默默的分成兩塊,按照班列站好。

  「諸卿,今日朝會只議一件事。」

  李言在龍椅上坐下道:「經過中樞的幾位重臣商議,緊急調配,朝庭已經從北方調集二十萬騎兵趕赴河北,配合河北道周邊的五十萬步卒,圍剿突厥人。」

  「現在需要確定的是這支大軍的領兵人選。」

  「大家暢所欲言,推選出一位能堪當大任的主帥出來,儘早平定河北,讓北地百姓能過一個安穩的新年。」

  『嗡』

  大殿內迅速熱鬧起來,群臣們也激動起來,軍權可是重中之重,朝中各派都想把自己派系親近的武將推上去,以增加已方的力量。誰不知道突厥人別看現在鬧得挺大,實際上就是瓮中之鱉。

  皇上建立了財政寺後,朝庭不缺錢糧,兵力也籌集到了,突厥右賢王也老老實實的待在西部草原,沒有南下落井下石的意思。僅僅只是一股孤軍,只要大軍一到,自然能碾成齏粉。

  這簡直是白撿的功勞,誰不想爭一爭,就是爭不到的,也想蹭一蹭。

  「啟奏皇上,臣推薦英國公李績。」

  兵部左侍郎李德卿立馬先聲奪人:「大家都知道,英國公隨太上皇征戰多年,久在北方戍邊,參予了多次與突厥人的戰鬥,對突厥人的作戰風格更是熟悉無比。」


  「貞觀三年定襄會戰時,更是立下大功。」

  「英國公年富力強,正是扛大樑的時候。是以臣建議,這次河北之戰,交由李績統率。」

  如今大唐老將凋零,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那批人,要麼傷病橫死,要麼垂垂老矣。而李言東宮侍讀群體雖然包涵了新一個時代的傑出將領,只是這些人年齡最大的也才三十多歲。

  在一個講資歷和功績的和平歲月,他們還早著呢?

  李言回到長安繼位後,這些出身東宮的武將們也不著急了,在李言的安撫下,多半都在中郎將的實權位置上,留在長安掌兵。

  他們離著統率大軍,主持大局,至少還差十年光景。

  而李績正好處在青黃不接的關口,無論是各方派系,都是極力拉攏。其中許盡忠就向李言推薦過李績,讓皇上借這次戰事,施恩於大將,把李績攏入懷中。

  只是世族們對李績也很看重,搶先舉薦,李德卿是隴西李氏的族人。他先聲壓人,皇上若是答應,則為他們做了嫁衣,人情是他們的;若是不答應,那就會得罪李績,把這員驍將往他們一方推。

  龍椅上的李言微微皺眉,無論怎麼樣,他拉攏李績的成本與收穫都不成正比。

  「若論起資歷來,恐怕朝中還能戰的將領無人能勝過盧國公。」

  禮部侍郎崔本善隨後道:「李大人說到定襄之戰,那時盧國公還是定襄戰役的副帥,對於調派各方,統籌全局,盧國公更加有經驗,在軍中的威望也更高。」

  「可以說除了衛公李靖之外,再沒有能勝過他的。」

  「況且,盧國公只比英國公大了五歲,也是正當壯年的時候,以是臣覺得盧國公更加合適做河北戰役的統帥。」

  程咬金的第二位夫人,正是出自崔氏,雖然是清河崔氏,可兩崔源自一脈,程咬金自然也是他們崔氏在朝中的自己人。再加上河北傳來消息,突厥起大軍南下,正衝著恆、定二州而去。

  崔本善迫不及待的想讓這個崔氏的女婿前往為崔氏保駕護航。

  其實李績和程咬金兩人都是能征善戰之將,無論誰前往,想必都能輕鬆應敵,取得勝利。

  表面上看起來,區別不大,實際上卻有天壤之別。

  不同的人,在具體指揮的時候,側重點也不同,李績代表的是關隴貴族的利益。戰場臨機決斷時,稍稍『慎重』一下,就能借用突厥人,大大消弱他們的力量。

  而程咬金則會不惜代價的保護河北世族的利益,崔氏當然不希望打敗突厥人後,崔氏也被突厥人給抄了,或者被關隴世族給撿了便宜。

  「皇上,臣舉薦.」


  陸陸續續,又有好幾名老將被推了出來,不過力度都不大。

  中樞的幾位重臣都沒有說話,不過他們也都推選了自己親近的武將,只是沒有親自出面,都是讓下面的小弟們代勞的。中樞重臣要注重臉面,萬一赤膊上陣沒拿下來,就丟人了。

  朝中議事都有心照不宣的規則,大佬們遇事多半都是讓親信出馬,即表明了態度,又留下了餘地,不管成與不成,他們都能做到進退自如。

  每個重臣都有『白手套』,熟悉內情的,只要看是哪家的小弟出馬,就知道其背後大佬的真實態度了。

  推選的人雖然多,不過力度最大的,就是李績和程咬金了。一個背後站著關隴貴族,一個背後是河北門閥。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最後的結果肯定是在這兩人中選出。

  李言看了看文臣中的張玄素,老頭兒低著頭一言不發,神情很是低落。侯君集不出,他也沒有出面主持大局的機會了。他根子太軟,摘不了這麼大的桃子。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