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非工作人員止步
第239章 非工作人員止步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我大清的大規模肅貪……
雖然一個奴隸制政權肅貪還是有些詭異了。
畢竟我大清的官職現在都是明碼標價的,做官就是為了撈錢的,不能撈錢誰去做我大清的官。
你們想要我們的錢就明說,說什麼為民做主就無恥了,話說我大清現在哪還有民啊?
因為相對特殊的制度,導致我大清現在平民的數量極少……
八旗是奴隸制,鐵桿莊稼加被他們圈地為奴的阿哈尼堪,然後組成一個個托克索莊子,在這個莊子裡旗人是主子,少量為他們管理的包衣奴才,剩下全是幹活的奴隸或者說阿哈尼堪。然後綠旗軍是類似世侯制度,也就是投降的明軍將領帶著屬於他們家奴的家丁,管著衛所體系下的農奴,過去衛所好歹還不至於在法律意義上淪為農奴。
現在是了。
這些投降將領過去都是衛籍。
無非根據他們的實力,再重新封衛所體系下的軍職,並將其控制的土地上無論軍戶還是民籍佃戶,統統變成他們農奴。
名字還是軍戶。
但改成世兵制。
也就是說這些軍戶變成這些將領的世兵。
世代隸屬於他們,他們對這些有生殺予奪大權,雖然不叫奴隸也差不多,就是托克索農莊裡的阿哈尼堪,後者需要時候也是要當炮灰的,過去我大清攻城時候推著車子填壕的都是他們,同樣世兵制下的軍戶們,在將領需要時候也是要去填壕的。
家丁則相當於包衣奴才,負責跟著將領打仗,為將領管理軍戶。
而漢人士紳則是家主制,無論是給他們耕種的佃戶,還是原本的農奴,只要種他們的田,就得在他們面前自稱奴婢,而且在官府也都是他們的奴籍,所有都是家主的,什麼房屋,糧食,牲畜,甚至女人都是家主的。至於自耕農原本也是有的,但現在基本上絕跡了,畢竟這麼好的條件,還不快快樂樂兼併,也未免太對不起我大清的恩典了,別說是自耕農,現在連很多小地主,都已經被那些大地主們兼併了。
蝦米吃完了,當然就是大魚吃小魚了。
所以現在我大清的民籍,正在逐漸成為歷史,就連士紳們都使用單獨登記的士籍。
民籍也就是原本的商籍,匠戶,灶戶這些,但隨著士紳們兼併完土地後,開始向工商業侵蝕,他們也正在成為歷史。
畢竟這活士紳的家奴也可以。
實際上過去士紳家奴也是負責商業的。
灶戶……
我大清沒有灶戶了。
河東鹽場在李自成手中,長蘆鹽場被楊豐搶了,現在我大清的鹽都是從李自成和黃蜚等人手中買的。
無論楊豐還是李自成,都不禁止食鹽進入我大清,包括南邊的淮鹽也一樣。
實際上現在鹽業完全處於混亂中,畢竟揚州鹽商死的太多,已經到了影響鹽業安全的地步,所以監國朝廷採取無為而治,或者說完全自由貿易,畢竟這樣不用投入什麼成本,連鹽引都形同作廢。
這種方式迅速解決了鹽商死太多後的鹽業問題,我不管就不存在問題,誰都可以販鹽也就不需要鹽引,同樣因此帶動的販鹽熱潮也解決了供應問題,誰缺鹽就自己去兩淮鹽場買唄,至於說鹽業稅收流失問題,這個,監國朝廷流失的稅收多了,也不差這點。
再說監國朝廷開銷也不大。
畢竟最大頭的軍費都是團練自己解決,理論上的官軍經過不斷淘汰數量也越來越少。
宗室完全不用管了。
皇宮裡也沒幾個人,可以說支出已經降到最低了。
這種情況下鹽業上的損失不值一提,直接承包給高傑了,現在他管著淮揚鹽稅。
然後以此養著他部下官軍,同樣監國朝廷也不再額外給他,他在淮揚收多少就用多少。
不過總得來說鹽業還是在徽商和秦商控制下,畢竟他們還有渠道優勢。
至於晉商也沒完全被擠出去,向我大清控制區的食鹽貿易,依然還是他們在做的……
當然,已經元氣大傷。
更悲哀的是,對他們造成傷害最大的反而是清軍,所以他們現在正瘋狂報復中。
仗著壟斷貨源優勢,對我大清各種敲詐勒索。
總得來說我大清的肅貪成果斐然,短短半個月,何洛會就抓了三十多家朝中大臣,六部尚書侍郎被抓了一半,他們的家產被抄沒,甚至為了防止他們在地方上的家族作亂,提前布置好的八旗和綠旗軍,還在同時對其家族下手,一個個慘遭滅門,而那些八旗將領和綠旗將領,則快快樂樂瓜分他們的產業,包括吳三桂和姜瓖,也對著他們轄區部分早就惦記的家族下手。
銀子當然都喜歡。
平西王和鎮西王手下的將領們,對山西和宣大部分士紳家族,那也是積怨已久。
從大明時候就已經滿懷怨恨了。
現在終於得到機會,不趁機發泄一下才怪呢。
這場肅貪讓我大清又一次挺住了,畢竟三十多家撈個三百萬還是毫無壓力。
而且瓜分他們的產業,也讓八旗和綠旗將領撈了一塊肥肉,一個個同樣吃的心滿意足,說到底只要能讓他們吃到肉,他們就滿意,無論是誰的,吃不到別人的肉,吃自己同伴的也可以,只要有肉吃,誰還管別的,難道他們對這些士紳的感情更深?雖然這種模式的確無法長久,但這年頭誰還考慮長久,誰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過一天算一天,再說能苟住本身已經是成功。
但各地農奴,奴隸們反應平靜,上層主子們之間的惡鬥,對他們沒影響,換個主子又不影響他們吃糠咽菜。
倒是讓原本以奴隸為主的逃亡人群中,多了不少耕讀傳家的士子,現在這些原本的迫害者,卻不得不和被他們迫害到家破人亡的受害者,一起戰戰兢兢地走在逃亡路上……
安東衛。
「算了,事情都已經過去了,如今同是天涯淪落人,就互相原諒吧!」
楊豐看著面前一個被打成豬頭的年輕人。
後者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襴衫,不過並不是破舊,單純只是路上各種原因破碎而已。
在旁邊還有一個年輕人,身上也是破破爛爛,被兩個扈從拉著,還在兩眼冒火的看著地上那個。
地上的是個世家子,只不過他爹在京城喜迎王師了,然後靠著他爹在我大清的身份,他哥哥在家大肆兼併土地,而後者原本是個自耕農家,被他家強取豪奪搶走所有土地,最終只好拋棄家園逃亡。有點像朱元璋家,只不過沒想到地上那傢伙的爹被何洛會以貪污抓了,他家也被抄了,他哥哥試圖反抗,被當地綠旗軍鎮壓後殺全家。他倒是僥倖逃出,輾轉到天津,乘船到了這裡,卻沒想到自耕農家的也到了,這下子就是仇人見面了。
「呸,活該你有今天!」
自耕農家的年輕人,朝地上被自己打成豬頭的世家子啐了口老痰。
後者因為眼皮都被打腫了,只能眯縫著,在那裡哼哼,真的很像一頭奄奄一息的豬。
「大王,這種如何安排,這些天如他這般過去有功名的,可是逃過來不少,他們也幹不了活啊!」
負責接收這些難民的楊家管事問道。
「幹不了活?拿鞭子抽著就沒有幹不了活的,他在大明的功名,在投降建虜後就沒了,建虜給他的功名咱們又不認,他與別的難民並無區別,別人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不干就用鞭子抽著干。」
楊豐說道。
幹不了活只是挨鞭子少了,多抽幾下什麼都會了。
「我飽讀詩書,你們如何這般對我!」
地上的世家子終於聽清了,他躺在地上口齒不清的說道。
「你這話讓我想起一個笑話,他們虐待我,他們怎麼虐待你了,他們讓我和農民一起勞動。
既然你不喜歡這樣,那就去划船吧!
希望你那雙可以寫詩的手,划起船來也一樣有力。
以後所有逃過來的,之前在建虜那裡有功名的,統統都送去划船。」
楊豐笑著說道。
雖然這些傢伙理論上殺了最好,畢竟他們如果活著,以後會寫文章控訴自己的罪惡。
但是……
但還是廢物利用一下吧!
畢竟他現在急需划船的,這些年罐頭產業最大的制約,就是缺乏划船苦力,畢竟近海的魚越撈越少,想要撈更多魚只能向遠海,但至少目前,他還是需要在岸上的工廠加工,在船上最多也就是初加工,也就是掏內臟,然後加鹽,甚至有條件時候還載著冰,冬天儲存海冰就可以,但無論如何,大量槳手支撐起來的排槳船都是必不可少,而且越快越好。
這種情況下槳手成了消耗最嚴重的職業。
「光這樣也不夠啊,如今咱們漁船越來越多,再說也不只是咱們,如今沿海都在這麼幹,光山東沿海加上咱們,就得四五百條大船在撈魚,一條大船少說也得上百槳手,光這就得超過五萬人。這個沒有好人幹的,都是抓的俘虜,買的船奴,在船上最多半年就累死了,也就是說一年就得好幾萬消耗掉,更何況南方也在這麼幹,他們也得要更多人划船。」
管事愁眉苦臉的說道。
「呃,死亡率這麼高嗎?」
楊豐也被財富積累時代的血腥和殘酷驚呆了。
「回大王,咱們還是好的,自從小姐看見一回槳手,一時受不了,把小的們訓斥過之後,咱們這邊已經是對他們最好的了,至少還能讓他們輪班上岸,登州那邊三個月就能累死,不少俘虜關進船艙到死都沒再出來過。」
管事說道。
看起來他還很自豪的。
「這種事情不應該讓她看到的。」
楊豐很認真的說道。
這種事情的確不應該讓楊秀她們看到。
「小的們也是大意了,原本是不敢讓小姐看到的,只是沒想到出了點意外。」
管事說道。
「回頭我讓鄭芝龍想想辦法,倭奴又不貴,讓他去買些倭奴,人家葡萄牙人能用,咱們為何不能用。」
楊豐說道。
這種殘酷的產業必須維持。
槳手的確死亡率很高,實際上也沒人把他們當人,就是鎖在船上的,不過為了讓他們有夢想,也會用一些小花招,比如說表現好的,帶他們到旅順光顧一下福晉格格們的生意,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在福晉格格們那裡得到快樂後,他們就可以會船艙繼續賣力划船了。但無論如何,這個產業只能擴大不能縮小,漁業和各種保質期的罐頭,已經是目前應對饑荒的最重要東西,甚至其作用都超過新作物,新作物也一樣要受制於氣候的,玉米地瓜的確抗旱,但真來個赤地千里的旱災,一樣也是要完蛋的。
但氣候變化對大海基本沒有影響。
哪怕陸地上赤地千里,海里的魚也還是在那裡。
罐頭產業的發展,讓海魚向內陸的擴散範圍越來越廣,現在幾乎整個山東都在吃。
冬季因為更容易保存,甚至沂蒙山區都能吃到。
這東西因為運輸和成本,的確很難成為主食,但饑荒發生的糧食缺口往往也就百分之二十甚至十幾,只要它能補上這個缺口,那麼饑荒就不會發生,現在山東基本上已經沒有大量餓死人的饑荒,就是因為沿海的捕撈和水產加工。就連山東同善會那些老傢伙,也都已經意識到了這個產業的重要,當然,主要是可以賺錢,所以沿海都在搞。
他們就更沒底線了,甚至都已經發現有綁架良民的惡行。
但是……
時代就是這樣在進步的。
雖然我大英童工年齡都能放寬到五歲,雖然我大英的工廠主們就喜歡用八歲小孩當童工。
但他們就是邁入了新時代。
至於曾經那些八歲甚至五歲小孩的苦難……
我看不見當然就不存在了。
雖然我大明槳手上船後人均壽命不足半年,但他們真的救活了以百萬計的饑民啊!
「以後不能讓女眷們往漁碼頭跑了,那船上很多都不喜歡穿衣服,就算不是在船上的,那些粗坯夏天也不喜歡穿衣服。」
管事小心翼翼的說道。
「以後把漁碼頭用圍牆圈起來,外面立個牌子,女眷止步,不對,應該是非工作人員止步。」
楊豐點了點頭說道。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