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密謀奪權
第897章 密謀奪權
趙光義聽到程德玄如此大逆不道的一句話,連他自己都被驚住了。雖然他有奪嫡之心,但他只是想要擴大權勢,仗著兄長對自己的信任、包容、疼愛,跟侄子趙德昭爭一下繼承人的資格和機會。
畢竟在五代十國時代,父傳嫡長子雖然是正統,但很少真正實現過。放在中國歷代數百多個皇帝身上,也沒有幾個人是嫡長子繼承的皇位,屈指可數。所以,趙光義心中覺得,他機會是有的!
但趙光義可沒有想過真的對皇兄下手,發動奪權,廢掉皇兄趙匡胤,或者將他殺害。這可是有點超出趙光義的初衷了。
長兄如父,趙匡胤比趙光義大十二歲,他們的父親趙弘殷去世時,趙光義才十六歲。辦理好父親喪事後,他跟著從軍,一直跟在趙匡胤身邊,見證了兄長趙匡胤的勇猛和智慧。二十一歲的時候,趙光義跟著一群武將在陳橋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他開始身份顯赫。
十多年下來,他對趙匡胤的感覺,亦父亦兄,十分尊重。而且彼此關係非常好,趙光義生病不能自理的時候,趙匡胤會親自到前去照顧,體現自己身為兄長的責任。比如在幫弟弟燒艾草熱灸的時候,以免燙傷弟弟,他先在自己身上燒幾下。許多兄弟情深的事情歷歷在目,趙光義有些難以抉擇。
「晉王殿下,目前局勢關鍵,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不把握好,很可能萬劫不復啊!」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程德玄看出了趙光義神色猶豫,一時間難以決斷,立即出言勸慰,聲音中透著一股急切。
范旻趁機說道:「是啊,晉王殿下,現在咱們騎虎難下,已經不是殿下是否派人行刺大皇子的事了,而是微妙的朝堂局勢即將被打破。哪怕我們沒有做,也要硬著頭皮,爭奪皇權!」他言語透著一股果斷。
王延德、張遜、楊守一紛紛起身相勸:「晉王殿下,當早做決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趙光義心中還是有所猶豫,畢竟奪權可是存在風險的,而且,面對他兄長,他有一些膽怯。畢竟他皇兄如烈日一般過於亮眼,使得趙光義對趙匡胤始終有所敬畏。
但是,人又是有私心的,任何人面對皇權都會心動,畢竟是人家最富貴、最權勢的象徵了。
竇偁也勸道:「古話說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如果這等天命機會就在眼前,放任不理,不去拿取,浪費了上天給的機緣,那麼事後上天必有懲罰。楚漢時期的楚霸王項羽便是,他推翻暴政,消滅秦國,本來可以取而代之,成為天下共主的皇帝,這是上天給他的際遇,可是項羽胸無大志,反而逆著天勢,分裂天下為十八諸侯地,這是違反了六國統一的大勢,對著歷史洪流,他必然會失敗,因為諸侯割據,反而加速各藩王的利益衝突,戰爭不斷,百姓無法享受太平,天道也會看不下去。」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堅定,眼神中帶著一絲嚴肅。
這番話讓趙光義深受觸動,他的心中那些親情、敬重等等,都被皇位逐步壓過,心中隱隱做了決定:干!
「好,既然是上天給予本王的機會,不能不取,這是天命所在。諸位,你們就是這件事的參與者,務必全力協助,一旦成功,本王不會虧待你們任何一個人!」趙光義的聲音中透著一股決絕,眼神中帶著一絲堅定。
在場的文官、幕僚、謀士、武將等,等級都不高。雖然有一部分人在開封府任職,但都是小官吏而已,大部分人連官職也沒有。
然而,一旦這次事情干成,他們就是從龍之功,做宰相、做六部侍郎、做大將軍都能實現。這可以是一次人生階層的大躍遷,他們誰能不激動?
「晉王殿下請放心,我們當全力以赴,赴湯蹈火,肝腦塗地,助殿下完成大業!」眾人都激動起身,紛紛表態,冒著殺頭風險拼死一搏。
趙光義心中長舒了一口氣,既然決定幹了,就不能退縮。當務之急,是要找好對策,如果巧妙奪權。像帶兵攻打皇宮這種下等手段,趙光義不想做,因為會被人詬病,他希望是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手段,能夠光明正大獲得繼承權。
「諸位,現在都冷靜考慮,替本王出謀劃策,如何應對今日的危急。若是武德司和禁軍拿到栽贓的證詞,估計聖上很快就會傳召我入宮了。」趙光義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嚴肅,眼神透發期待。
程羽微微點頭,冷靜道:「晉王殿下,當務之急是穩住局勢,不能讓趙普一派抓住把柄。我們可以先派人去武德司和禁軍那邊,試圖混淆視聽,拖延時間。」
石熙載接著說道:「同時,我們可以準備一份詳細的辯解書,說明晉王殿下的清白。並且,可以暗中聯絡一些朝中大臣,讓他們在皇上面前為我們說話。」
賈琰也補充道:「我們還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反咬一口,說這是趙普和趙德昭設下的圈套,意圖陷害晉王殿下,從而引發皇室內部的矛盾。」
趙光義微微點頭,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滿意:「好,就按你們說的去做。程羽,你負責去武德司和禁軍那邊,儘量拖延時間。石熙載,你準備辯解書。賈琰,你去聯絡朝中大臣。其他人,各自準備,隨時聽候調遣。」
眾人齊聲應道:「遵命!」他們的聲音中透著一股堅定,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
程德玄再次分析道:「晉王殿下,您跟聖上關係深厚,以聖上的英明,不至於會輕信刺客之言。最壞的打算,他可能會審訊您,監禁幾日,查明刺客背後的勢力和蛛絲馬跡。但因為聖上身體抱恙,權力可能會被轉交給大皇子之手。這個時候,我們應當早做決策,控制城門,派人挾持大皇子,進入皇宮,趁其不備,逼著聖上立下遺囑,指定繼承人,然後囚禁聖上一段時間。他病情發作,自然就駕崩了。」
柴禹錫接著說道:「那我等都要配合行動,派人聯繫守城將領,控制好城門,帶好人手進入皇宮,進行宮變!」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果斷,眼神中帶著一絲嚴肅。
趙光義微微皺眉,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猶豫:「若是聖上沒有軟禁本王呢?」
劉嶅微微一笑,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狡黠:「那是最好,殿下可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痛哭流涕表達一番你絕無害大皇子之心,穩住聖上。然後,我們找人在皇宮的藥膳、酒水裡做手腳,只要讓聖上睡過去,局勢一亂,我們便有機可乘了。」他的目光緊緊盯著趙光義,眼神中透著一股期待。
趙光義看著這幾個人,微微皺眉,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不滿:「你們打算讓本殿下用毒嗎?事後御醫檢驗身體,如何能不暴露?這是讓本殿下背負千古罵名?」他的眼中透著一絲擔憂,顯然不想如此簡單直白地謀害兄長,否則,如何面對這些臣子?如何面對青史的口誅筆伐?
哪怕是那些篡權者要逼著皇帝禪讓,也是假裝三次不接受,才肯登基,為的就是名聲!趙光義深知這一點,他不想背負這樣的罵名。
劉嶅微微一笑,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狡黠:「可以不用牽機藥那種劇毒,而是藥酒、或者補藥等。正所謂大虛不受補,可以找一些跟聖上用藥相衝的藥,一旦服用,前後衝突,或昏迷,或一命嗚呼,但事後卻沒有任何中劇毒的跡象……」他的目光緊緊盯著趙光義,眼神中透著幾分期許。
趙光義微微點頭,他的聲音中透著一絲認可:這倒是一個好辦法,事後可以當眾驗屍,寫入宮廷筆錄內,『佐證』自己的清白。
程德玄從容說道:「請殿下放心,我等當立即行動,各司其職,確保萬無一失。」
趙光義微微點頭,他的聲音中透著一股決絕:「好,諸位,今日之事,關係重大,務必全力以赴。一旦成功,本王日後定當重重犒賞。」他的目光緊緊盯著眾人,意思不言而喻了。
眾人齊聲應道:「遵命!」他們的聲音中帶著激動,眼中也滿是期待。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