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將門之後
……
榆林一戰可謂是明末最為慘烈的一場保衛戰,十幾位被罷職閒居的副總兵以上的高級將領全部死難殉國,副將以下軍官全部力戰而死,以尤世威為代表的榆林將門世家雖然不為大明朝廷所用,但卻以最悲壯的形式為大明朝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本章節來源於sto9.𝐜𝐨𝐦
史載:榆林保衛戰自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起,至二十七日方被攻下,前後十餘日,相比於其他地方的毫無抵抗,開城投降,榆林可謂是一城碧血染春秋、五千丹心貫日月。
在明末,出自榆林,在各地死戰殉國者無法計量,只總兵級就有趙率教、杜松、賀世賢、尤世功、張承胤……榆林,真真是有氣有節之地。
……
前世是一個讀史愛好者,尤其對明末有頗多研究,因此尤振武對榆林之戰的記憶極為深刻。
戰死的老將們大多都是因兵敗而被朝廷棄用,崇禎十六年初,因朝廷缺少將領,大臣們舉薦了很多被廢棄的舊將,崇禎帝親在中左門召見,這次召見中,榆林尤世威、王世欽、侯世祿,王世欽之弟王世國、侯世祿之子侯拱極都在其中。但最後崇禎帝一個都沒有相中,相當於就此被朝廷棄置了。
雖然棄置,但榆林眾將並沒有喪失報效國家之心,依然在榆林之戰中,用獻血和生命回報了朝廷。
真實的歷史上,尤振武不是跟隨其父尤見龍戰死在汝州,就是死在了榆林城破之時,連同他兩個爺爺,尤世威尤世祿,還有他的二叔尤見田。
對大明朝,對這個歷史來說,這不過是小小的水滴一朵,一點浪花都卷不起。
但這一世,他換了人。
不同於叔輩的興旺,到現在為止,尤家十一代就只有他這一個男丁,他的幾個哥哥或襁褓或孩童時期,就全部都夭折了,他身體從小也不是太好,病病懨懨的,三天發燒,兩天咳嗽,以致於在十五歲之前,全家都擔心他也會夭折,步他幾個哥哥的後塵,因此小心呵護,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邊怕化了。
也因為如此,在十五之前,尤振武主要以學文為主,一點都沒有練習將門世家的每一個男丁從小就應該、也必須操練的騎射弓馬。十五歲之前,他就各種兵書讀了一個遍,閒暇時,才會稍加鍛鍊,當時,很多人都暗暗嘆氣,覺得尤振武孱弱,比尤家老二尤見田還不如,尤家將門怕是要後繼無人了。
但他的爺爺,原山海關總兵、戎馬一生的老總兵尤世威依然對他寄予厚望,給他起名為「振武」,一寓振興武備,二寓健武身體,十五歲之後,父親尤見龍又給他取了字,為「允文」,希望他能文能武,建立功勳,以光大尤家的門楣。
……
也許是上天眷顧老尤家,不同於孩童時期的孱弱多病,進入少年之後,尤振武一改病態,能吃能喝,身體出人意料的強健了起來,尤家上下都欣喜不已,直到此時,習武的課題才算是擺到了他面前。
尤世威親自上陣,教授他刀槍、弓馬和騎射之術。
也是怪了,雖然習的晚,但尤振武悟性高,身體接受度好,很快就小有所成。
尤世威大喜,直說我娃未來必然能光大我尤家的門楣。
除了爺爺尤世威,三爺爺尤世祿、叔爺爺翟文,父親尤見龍、外公侯世祿,亦時常督促,至於叔叔尤見田,則多教他箭術和武經,三年下來,尤振武的刀槍弓馬之術已經算是精良,叔叔教授的武經,他也是小有所得。
「不愧將門之後!」外爺侯世祿私下裡稱讚他。
相比之下,與他同練的表弟翟去病就比較散漫了,翟去病今年十七,比他小一歲,論起來,兩人是隔了兩輩的表兄弟。和尤振武的刻苦不同,翟去病從小就好吃愛玩,有紈絝之風,雖然八歲開始練習騎射,但直到今日,他騎術和箭術,也都只能算是普通,對於兵書兵冊,也不怎麼上心,時常被他爺爺翟文罵「廢物」。
為了更好的管束,三年前,翟文將翟去病送到了榆林尤家,交給表哥尤世威管教。
尤世威教導嚴厲,練武場上,可沒有絲毫親情,初到之時,翟去病承受不住,叫苦不迭,還曾經想要逃回靖邊營,幸虧尤振武照顧、幫扶他、幾次和他一起受罰,幫他求饒,才算是幫他熬了過來。
也就是在尤家的這一段時間,翟去病的武術弓馬,大有進步。
到現在,兩兄弟形影不離,每日都在一起。
除了翟去病,還有一個老家丁時時跟在尤振武的身邊,乃是尤家曾經的第一家丁石善剛。
石善剛四十多了,世代榆林軍戶,刀馬武藝嫻熟,為人少言寡語,年輕時,曾經跟隨尤世威駐守山海關,在遼東衝殺,風裡雨里,忠心耿耿,現在雖然老了,但身手依然了得。考慮到尤振武是尤家的獨苗,擔心他出什麼意外,所以尤世威就用石善剛做孫子的護衛,平常石善剛什麼也不用做,只用跟著保護尤振武就可以。
……
在尤家精心培養下,今年四月,年滿十八歲的尤振武參加省城西安的鄉試,得中武舉人。
消息傳來,尤家上下喜悅。
明朝武舉主要考的是馬步弓箭和策試。
策試,即兵法和策略。
這兩項尤振武都已經有了相當的水準,考試之時,一路過關斬將,成為陝西近十年來,最年輕的一個武舉。
但和讀書人得中舉人,立刻就可以成為候補官員、最不濟也能做一縣的教諭不同,武舉人能不能帶兵,卻還存在著變數。
因為大明朝的武職多半由世蔭承襲,加上由行伍起家者,近些年又有流賊招安,只這三項就已經是占據了大半的位置,武舉人想要謀的一個帶兵的機會,並不容易,加上兵事險惡,很多得中武舉的人,最終目的並非是為了帶兵,而是為了功名,以獲得賦稅減免的權力,因此,武舉為將,並不是潮流。
即便如此,武舉仍然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名將,如戚繼光、沈有容、劉挺、吳三桂、劉肇基等人都是武舉出身,前遼東經略熊廷弼甚至文武雙全,在進士之前,居然也中過武舉,是為武舉開創以來的第一人。
一句話,有明一代,武舉人、武進士只是將官的補充,有兵帶則為將,無兵帶回家養。武舉人老死家中,一生都沒有為朝廷所用的並不在少數。
……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