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要搞,就一步到位,搞300噸級(1000月票加更)
第130章 要搞,就一步到位,搞300噸級(1000月票加更)
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當然不介意,葉所長您是化工冶金的權威,我還要向您學習呢。」李暮不禁有點汗流浹背。
他這點水平,也不知道能不能糊弄住葉朱培。
想了想,李暮先提出第一個目標:「為了儘快完成工業化的目標,要搞,就一步到位!我的打算是先建造一座300噸工業化頂吹氧氣轉爐煉鋼車間。」
300噸!
超過200噸,在煉鋼中就屬於大型爐,在技術上的難度遠非中小型爐可比。
一上來就這麼高的標準,幾乎不可能實現!
所有人都不由一陣譁然,紛紛對李暮提出的目標驚訝不已,不少人直接說出自己的質疑:
「300噸,我們現在的技術根本實現不了吧!」
「成本也是個大問題,萬一失敗了,大量的投入都會血本無歸!」
「組長,我建議您還是要再考慮考慮,咱們先研究50噸,或者100噸。」
……
李暮聽著下面聲音,心裡也有點犯嘀咕。
技術上他可以彌補,但他對現在國內總體基礎工業狀況並不是特別的了解。
能不能實現單爐300噸級別的建造,還有待商榷。
但說都說了,這時候也不能改口,只能硬著頭皮講下去。
本來是為了震住葉朱培,提前提出來300噸級別的建設目標,沒想到反倒把自己套了進去。
葉朱培以及他帶來的人聽完震住是震住了,但明顯有很多問題想問。
李暮可不敢在這時候答疑,連忙道:
「首先我們要明確大型爐建造的關鍵難點,那就是耐高溫材料……」
「其次,我們要解決的就是爐型問題,要適應爐內鋼液、熔渣、和高溫氣的循環運動規律,達到反應快、噴濺少……」
……
他說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畫餅,能不能實現兩說,但足以讓葉朱培等對頂吹氧氣轉爐不太了解的人陷入沉思。
看到他們沒有注意自己,李暮簡單地規劃了一下後面的研究方向,便趕緊結束會議。
跟錢樹言和葉朱培打了聲招呼後,他以要去半導體研究所的藉口迅速離開。
再不跑,萬一等會兒葉朱培問具體的東西,他就要露餡了。
……
去半導體研究所的路上。
李暮一邊推著自行車,一邊看資料了解國內現在的總體基礎工業。
60年代,國內的基礎工業相當失衡,以鋼為綱,追趕M帝的思想,讓比例關係出現嚴重的失調。
但具體是怎麼個情況,資料上並沒有詳細地記載。
比如想要做一個車間,光有頂吹氧氣轉爐還不夠,還需要供氧系統、鐵水供應系統、散狀原料供應系統等等。
要實現工業化設計,絕沒有那麼簡單。
李暮心中想道:「還是得親自看看,才能了解。」
但緊接著他心中又冒出一個問題:「京都的基礎工業不可能代表全國,只了解一個地方的狀況也沒用啊!」
除非是重大技術突破,不然一項技術想要被上報,然後又被推行全國的概率是很小的。
就像是後世工業大摸底,民用航母阻攔索、T40級別碳纖維、快遞無人機,一摸一個不吱聲。
「歸根結底,是沒有一個信息分享平台。」李暮若有所思。
後世社會通訊十分便捷,都能出現民用超過軍用,國家還不知道的狀況。
更別提現在,遠距離通訊全靠打電報。
李暮忽然又想道:「還有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頂吹氧氣轉爐的肯定不止他們。然而因為信息的滯後,他們現在可能都還在空耗時間和精力做研究。」
……
走著走著,李暮到了半導體研究所。
先去吳希、黃坤和黃新華哪裡分別看了看,了解了一下研究進度。
除了黃坤那裡的程控數字交換機改軍用有了一定的突破外,吳希和黃新華的研究都處於需要時間積累的階段。
稍稍糾正了一下他們的略微走偏的方向後,他便騎著自行車回了家。
大雜院的院子裡,鍾大爺正在用籮籮煤。
這年代的煤也是限量供應,為了節省點,都會這干。
小煤塊和煤面留著燒爐子,剩下的就燒大鍋底。
看見李暮,鍾大爺笑著打了個招呼:「小李回來了啊。」
「是啊,您籮煤呢?」李暮看了一眼煤,還有不少的石頭夾在裡面,質量可見一斑。
看到這裡,他忽然心中一動,快步走回家裡
到了家裡堆煤的角落一看,果然也是煤塊煤球。
而且和後世不同的是,煤球上面並沒有蜂窩狀的小孔。
正在做飯的王娟紅看見他站在煤堆邊上,連忙道:「小暮,你看那些煤做什麼,小心別沾上了,髒。」
「嬸子,現在市面上只有這樣的煤塊和煤球嗎?」李暮問道。
王娟紅道:「是啊,都是這樣。」
「小暮,你先出去會兒,我再在爐子裡燒點煤。」
「你奶奶的身體不太好,雖然冬天過了,但晚上還是有點冷,不能讓她凍著。」
說著她便將李暮趕出廚房。
出來後,李暮就看到王娟紅提出爐子,用紙條點燃引火的柴薪後,就用蒲扇用力地扇火,再往爐膛里賽煤球,再使勁扇。
滾滾的濃煙從爐膛里冒出,扇了十幾分鐘,煤球才漸漸點著。
看得李暮頻頻皺眉。
後世有蜂窩煤,點著根本廢不了多大的功夫,也沒有這麼多的煙。
想到這裡,他立刻回到房間,給阿斯克發去消息:「阿斯克,伱知道蜂窩煤嗎?我想查一下它的資料。」
「行,我馬上發給你。」阿斯克乾脆道。
看來有上次遊戲的幌子,他暫時是不會起疑了。
沒過多久,李暮便收到了蜂窩煤的歷史資料。
讓李暮意外的是,其實他所處的時間已經出現了蜂窩煤。
不過因為燒用蜂窩煤採用的是在煤周圍,圍爐灰的方法,既麻煩又不衛生,所以一直沒有推廣開來。
「我倒是可以試試解決這個問題。」李暮暗暗想道。
資料上明明白白的寫著答案,採取兩用爐膛泥溝燒煤法和蜂窩煤專用爐瓦,就能解決圍爐灰的問題。
說干就干,他拿出一張圖紙,先把手工製作蜂窩煤的簡易工具和專用爐瓦的設計圖畫了出來。
至於製作蜂窩煤的機器,李暮暫時不打算搞。
他之所以上心,主要還是想弄給爐子給李奶奶用著,免得她晚上著涼。
比起他現在手頭的研究,蜂窩煤真不值得那麼上心。
隨後,他便趁著時間還早,去了一趟軋鋼廠。
他沒有去找楊廠長,這點小事還用不著去欠個人情。
直接找到已經鍛鍊得皮膚有點黝黑的張凱,把圖紙交給他後,又簡易地說了一下要求。
「沒問題,交給我了。」說著,他便拿著設計圖進了車間。
李暮去機械修理車間找王婭和邵亞楠閒聊了一會兒,過了半個多小時,張凱便拿著東西回來。
「這是什麼東西?」王婭和邵亞楠好奇地看著張凱手裡造型奇特的鐵筒。
只見鐵筒被焊接在一根丁字鐵棍上,裡面有著12根細小的鐵棍,
「這是製作蜂窩煤的打煤器。」李暮笑著接過,然後讓張凱幫忙找來一些煤粉和黃泥。
煤泥的比例大概是三七或者二八,加入黃泥或者紅泥,有粘合成型的作用,還可以阻燃,延長蜂窩煤的燃燒時間。
之後再用鏟子大力攪拌均勻。
和煤的環節是個技術活,要把控好煤的乾濕度,不然和得太稀,打煤器印滿模提起來,馬上就會摔在地上,根本成不了行。
忙活了好久,李暮見和煤和得差不多了,就拿起打煤器,先沾上一點水,免得煤沾在模子上洗不來。
然後再在煤上面用力按下,提前來後按一下鐵柄位置上的開關,一塊蜂窩煤就嶄新出爐。
做完後,張凱一邊喘著氣一邊好奇地問道:「呼,終於做好了,不過,這煤球不就多了幾個孔,有啥特別的,值得花這麼大的力氣去做嗎?」
一旁光潔的臉蛋上染上些許煤灰的王婭也不禁有些奇怪,李暮不是一直在研究半導體嗎,怎麼突然對這個感興趣了。
看著眾人望向自己疑問的眼神,李暮拿起蜂窩煤,道:「你們可別小看這個蜂窩煤,它可是妙用無窮。」
「有了它,以後我們的生活都能方便很多。」
「等我給你們演示演示,你們就清楚了。」
解釋得再多,不如讓眾人看到實際效果。
李暮繼續做了3塊蜂窩煤,然後讓張凱拿著去車間裡找了塊溫度較高的地方烘到半干。
等蜂窩煤烘乾後,李暮將一塊放進煤爐里。
這時,王婭忽然開口道:「要不還是出去燒吧,一會兒煙太大被人發現就不好了。」
「放心吧,沒有煙。」李暮笑道。
見他語氣篤定,王婭也沒有再勸,而是好奇地看著煤爐。
李暮將幾根木柴放入爐子下面,點燃後靜靜等待。
沒過多久,蜂窩煤很快也被點燃,爐子的上空傳來熱浪,讓眾人都忍不住靠近了些許。
關鍵是,還真如李暮所說,從頭到尾沒有半點菸出現。
「太厲害了,有這個東西,沒煙不說,以後生煤都簡單多了!」邵亞楠驚奇道。
她平常要想點燃煤塊,不花半個小時絕對不可能點著,而且還黑煙滾滾嗆人無比,每次都讓自己灰頭土臉的。
但李暮搞得這個蜂窩煤和煤爐,前後點燃用了不到10分鐘,而且一點菸都沒有。
乾淨衛生,還提高了點煤的速度,誰能不喜歡啊!
聞言,李暮笑道:
「不止是乾淨和沒煙,而且利用這個煤爐,蜂窩煤在不用的時候能以最低的速度燃燒。」
「就像這樣,把煤爐下面的風門關閉,再在上面蓋個蓋子,留一個出氣孔就可以。」
「這樣在冬天不僅能保證供暖,等到下次需要用的時候,將蓋子打開就可以直接燒水或做飯,十分方便。」
聽著他的講述,在場的眾人眼中異彩連連。
這個年代京都的冬天裡,家家戶戶都是靠著燒煤取暖,要是能有一個打煤器和煤爐,那就太好了。
雖然現在冬天快要結束,但通常要冷到2月或者3月後,天氣才會轉暖,現在用上也不遲。
張凱湊到爐子旁,一邊烤著火,一邊讚嘆:「不愧是你,真有一手,竟然能想出這麼方便的東西!」
「何止方便,每年京都的煤都是限量供應,家家戶戶都只能緊巴著用,要是有了這蜂窩煤和煤爐,煤肯定能節約下來不少。」李建跟著道。
王婭微微頷首,道:「這個蜂窩設計很別出心裁,空洞增加了空氣的流通量和煤的少然面積,大大地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
「如果能在全國能推廣開,取代原來的煤塊和煤球,肯定會對大家的生活有巨大的影響。」
聽著眾人地誇讚,李暮無奈地笑了笑,道:
「我就是隨手做做,拿回家給奶奶取暖用到而已,沒想那麼多。」
「而且推廣沒那麼簡單,現在冬天已經過了大半,誰家的煤都不多。」
「讓他們買一個打煤器,再用家裡僅剩的煤做蜂窩煤,你們覺得這可能嗎?」
他的話讓眾人陷入沉默。
良久,張凱忽然道:「別人不知道,我是知道它好用,一定要弄一個擱家裡。」
「對,我也要一個,每次點煤都麻煩死了。」邵亞楠緊接著道。
見幾人都想要,李暮想了想,道:
「你們要的話再做就是,反正也沒多複雜,除了和煤要點技術外根本沒有難度。」
「不過你們一定要注意通風,蜂窩煤在燃燒的時候會產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粉塵。」
「如果在房間長時間不通風的話,很可能會有中毒的危險!」
強調完安全的問題後,李暮又教了一下眾人和煤,便離開了軋鋼廠。
……
回到家。
李暮將煤爐和蜂窩煤的用法教給李軍和王娟紅。
後者學會後,看著煤爐里的火,頓時眼露驚喜:「小暮,你弄得這個東西太方便了。」
「有了煤爐,以後就都不用擔心媽冷著了。」
蹲在煤爐便烤火的李軍嘖嘖稱奇道:「不僅不怕媽愣著,以後生活做飯都能夠方便不少咧。」
「要不說小暮你是大學生呢,就是比我們聰明。」
……
被兩人好一頓誇讚後,李暮才提著煤爐來到李奶奶的房間。
感受著煤爐在房間裡散發出的溫暖,李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直夸自家大孫子孝順。
……
時間平淡地過去半月,進入三月份。
天氣依舊還有些冷,但正午的陽光已經帶著讓人舒服的暖意。
這段時間,李暮和一機部那邊打過招呼後,幾乎跑遍了京都所有的重工業工廠。
將狀況摸透後,他對夏國基礎工業的發展,算是有了比較清晰地了解。
雖然京都不能代表全國,但這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極限。
接下來,在對夏國當前基礎工業有相對了解的基礎上,李暮開始設計頂吹氧氣轉爐工業化所需要的製造工藝。
……
京工院,實驗樓。
李暮走進會議室內,張教授、葉朱培,還有一機部的一些專家以及京工院的其他教授赫然在座。
不過這次他的心裡有了底,絲毫不慌。
「這麼多天過去,我們還在討論頂吹氧氣轉爐的爐型設計和爐體的結構優化,這樣下去恐怕沒辦法做到你說的目標。」葉朱培見他進來,第一個道。
為了寫出加更,精神都快恍惚了!
一直修修改改,修修改改!
久等了各位!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