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第四個
第755章 第四個
本章節來源於www.sto9.com
在國聯縱橫無敵的小尼古拉放眼周邊,一個個都是弱雞,老的老菜的菜,沒一個能打的,真就寂寞如雪。
出生於1856年的小尼古拉今年也已經67歲,不再年輕。
有時候真的很奇怪,為俄羅斯嘔心瀝血的斯托雷平、維特,要麼早早遇刺,要麼疾病纏身。
小尼古拉這種吃喝玩樂逍遙一輩子的廢柴大公反倒年近七旬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只能說造化弄人。
和小尼古拉同時代的帝國高級官員都已經謝幕,小尼古拉是碩果僅存的三朝元老,在俄羅斯地位超然。
國聯軍隊進駐運河區的消息傳到倫敦,運河公司的股票直接跌成垃圾股,評分降到最低,工黨在國會提交了對首相斯坦利·鮑德溫的不信任案。
為穩住局面,斯坦利·鮑德溫決定提前舉行大選。
這一舉動極為冒險,如果保守黨在下院失去優勢地位,斯坦利·鮑德溫將不得不辭職。
喬治並不關心英國大選結果,無論是誰擔任英國首相,英國對俄羅斯的關係都不會得到真正的改善。
除非某一方徹底認輸。
喬治這段時間關心的是,德國和比利時、法國之間的談判。
《凡爾賽合約》雖然規定了對德國的懲罰,歐洲的安全形勢並沒有得到真正改善,德國和法國、比利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鄰國關係依然緊張。
今年初,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擔任德國總理兼外長,德國開始試圖修復和法國的關係。
6月中,德國和法國、比利時,就德法、德比問題,在英國和俄羅斯的主持下進行談判。
法國由於國內情況持續緊張,也希望改善和德國的關係。
經過4個月的艱難磋商,德國和法國、比利時互相保證邊界安全不受侵犯,德國承諾遵守《凡爾賽合約》中關於萊茵非軍事區的相關規定,在英國和俄羅斯的見證下,德國和法國、比利時簽訂《萊茵保安公約》。
《萊茵保安公約》簽訂的同時,德國和法國、比利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分別簽訂《仲裁條約》,一致同意採用和平方式解決彼此之間的糾紛。
法國趁機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保障條約》,規定在各國遭受攻擊時,有互相援助的義務。
《保安公約》簽訂後,整個歐洲都陷入歡騰,人們紛紛湧上街頭慶祝和平真正降臨,德國也順勢向國際聯盟提出申請,要求加入國聯。
在小尼古拉的支持下,德國順利加入國聯,並且成為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
施特雷澤曼在擔任德國總理後,第一個訪問的國家還是俄羅斯。
施特雷澤曼向菲利克斯坦誠,德國正準備發行新馬克,以1馬克兌換1萬億舊馬克的比例,穩定德國金融市場。
施特雷澤曼承諾,在發行新馬克之後,德國政府不會和之前一樣濫發貨幣,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俄羅斯要加大對德國的財政援助。
今年德國以物資方式,向俄羅斯支付了大約相當於5000萬盧布的第一筆賠款。
賠款的金額雖然不如預期,但這對經濟正處於極端困難情況下的德國來說殊為難得。
按照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協議,德國最遲將於明年開始向俄羅斯支付賠款。
提前支付賠款,足夠證明德國人的誠意。
到目前為止,德國只向俄羅斯支付了賠款,對賠款態度最堅決的法國反倒是一分錢都沒拿到。
既然德國人如此有誠意,菲利克斯也不吝嗇,承諾會盡最大努力,幫助德國政府穩定物價,恢復經濟。
其實從今年初開始,德國經濟已經開始恢復。
事實證明,希伯來人在賺錢這方面只有些小聰明,完全沒有發展經濟這個概念。
只會放貸的後果就是,希伯來人賺到的錢堆積如山,購買力卻每況愈下,沒有任何提升。
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到連希伯來人自己都已經無法忍受的程度,所以德意志銀行不得不將貸款,給與那些真正想振興德國經濟的人。
日耳曼人骨子裡還是有韌性的,今年夏天,德國沒有人被餓死,工業恢復指數超過英國和法國,但就經濟增長速度來說,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
喬治很高興,德國終於回到正確的道路上,吾道不孤。
11月,英國保守黨在大選中慘敗,在下院只得到258席,失去優勢地位。
自由黨得到159個席位,頹勢同樣明顯。
異軍突起的工黨得到了191席,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斯坦利·鮑德溫心灰意冷,主動向英國國王遞交辭呈。
喬治五世挽留未果,任命工黨黨魁拉姆齊·麥克唐納擔任首相組閣。
麥克唐納生於1866年,是農場工人和女僕的非婚生子,這一現象在當地很普遍,據英國政府統計,當地超過百分之十五的孩子都是私生子。
麥克唐納從教會學校畢業後,曾在倫敦當過傭人和售票員,1888年成為下院議員托馬斯·內伊的私人秘書。
通過內伊的關係,麥克唐納加入費邊社,並於1894年加入工黨。
由於工黨同樣沒有在下院取得多數優勢,麥克唐納不得不組建聯合政府共同執政,所以這段時間身兼首相和外相的麥克唐納,需要把更多精力用於組閣,對於歐洲事務並不熱心。
這也不能怪麥克唐納。
這是工黨的第一次執政,連部長人選都湊不夠,需要從保守黨和自由黨借人。
麥克唐納本人出身低微,連英國內部矛盾還沒有理清楚呢,更遑論國際關係。
11月15號,經過長達一年的籌備,俄波石油公司在波斯的第一口油井順利出油。
英波石油公司倒閉後,波斯開放石油開採權,任何想到波斯開採石油的公司,只要交錢,就可以得到石油開採權。
這個條件足夠優厚,卻沒有人敢出手。
連英國人的公司都無法在波斯立足,其他國家想去波斯開採石油,還不如拿錢打水漂,至少能看個樂子。
唯一有能力開採石油的俄波石油公司,卻沒有任何動靜。
蘇伊士運河中斷後,波斯的石油需要繞過非洲才能抵達歐洲。
俄羅斯的石油不受影響,依然可以通過黑海抵達歐洲,成本會波斯石油更低廉。
只是成本低廉,價格上並不會比洛克菲勒低多少,喬治在美國的時候已經和小約翰達成一致,聯手對歐洲佬進行收割。
波斯的石油定價只需和俄羅斯石油以及洛克菲勒保持一致,在歐洲肯定能找到買家。
明明如此大好形勢,擔任俄波石油公司總經理的德米特里大公卻在德黑蘭縱情享樂,無所事事,成為俄羅斯貴族中的反面典型。
德米特里之所以無所事事,主要源於對波斯新任首相禮薩·汗的不滿。
禮薩·汗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不滿足於受俄羅斯和英國控制,他在擔任哥薩克師長期間,辭退所有俄羅斯籍軍官,同時又和英國人虛與委蛇,左右逢源。
21年12月,禮薩·汗再次發動政變,逼迫首相賽義德·吉雅丁逃離波斯,大權獨攬。
在成為波斯首相後,禮薩·汗希望和俄羅斯進行談判,要求俄羅斯承認波斯的獨立,並廢除俄羅斯在波斯的包括領事裁判權在內的所有特權。
禮薩·汗還希望俄羅斯能把位于波斯境內的財產,作為賠償轉交給波斯。
這些要求,理所當然的遭到德米特里的拒絕。
在希望和俄羅斯進行談判的同時,禮薩·汗一視同仁,解除了波斯各級政府機構中所有英國人的職務,並且掃平了受英國支持的哈扎爾叛亂武裝。
今年初,伊朗國王阿罕默德·沙阿返回德黑蘭,正式任命禮薩·汗擔任波斯首相。
之後阿罕默德·沙阿再次離開波斯訪問歐洲,歸期未定。
由於禮薩·汗的強烈要求,俄波石油公司接手英波石油公司的油井和煉油設施,生產逐步恢復。
11月29號,俄波石油公司在阿巴丹舉行儀式,慶祝油田復工,禮薩·汗也獲得邀請,為油田復工剪彩。
禮薩·汗很小心,率領總人數超過3000人的衛隊抵達阿巴丹,杜絕一切意外發生。
就在禮薩·汗剛抵達阿巴丹不久,曾擔任禮薩·汗頂頭上司的薩達爾·胡馬雲,在德黑蘭發動政變,宣布廢除禮薩·汗的所有職務。
禮薩·汗大怒,立即率領衛隊返回德黑蘭平叛。
在返回德黑蘭途中,禮薩·汗率領的衛隊遭到叛軍的襲擊,全軍覆沒。
德米特里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和英國駐波斯大使麥克馬洪在德黑蘭彈冠相慶。
「現在讓我們來聊一聊石油配額的問題吧。」
麥克馬洪希望以英國駐波大使為契機返回英國。
麥克馬洪希望俄波石油公司和之前的英波石油公司一樣,將所有開採的石油都運往英國,英國願意為此支付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
德米特里很好奇,圖啥啊?
麥克馬洪內心苦澀。
在失去了波斯石油之後,英國要麼找美國人買石油,要麼購買俄羅斯的石油。
這兩家現在是一丘之貉。
英國不願意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供應商。
就在此時,尤里耶夫大公國駐英國大使辛吉斯主動找麥克唐納,詢問麥克唐納是否需要第四個供應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