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歡迎對號入座
第740章 歡迎對號入座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和強調身份的俄羅斯貴族不同,在大多數哥薩克心目中,葉卡捷琳娜是亞二明媒正娶的皇后。
大牧首都承認的婚姻你不承認,你算老幾?
多爾戈魯科夫家族的族長雖然已經換成馬里奧,葉卡捷琳娜依然是多爾戈魯科夫家族的精神領袖,也是哥薩克的效忠對象。
對這些哥薩克來說,喬治來了都不如葉卡捷琳娜好使。
因為他們的薪水是多爾戈魯科夫家族支付的。
從3月17號到4月15號,蘇伊士運河斷航已經接近一個月。
除英、法、美、俄幾個當事國之外,地中海周邊國家的態度,也逐漸從看熱鬧變成怨聲載道。
看熱鬧又不能當飯吃,斷航對地中海周邊國家的所造成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
受經濟危機影響,歐洲國家的經濟形勢本來就不好,運河斷航後,歐洲國家又開始了新一輪貨幣貶值,物價飛漲。
4月19號,小尼古拉聯合克里孟梭,再次向英國提出,如果運河公司不能保證運河的暢通,那麼就把運河的管理權交出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英國人終於明白小尼古拉的真實目的就是運河管轄權。
19號當晚,英國內閣緊急召開會議。
會議的目的並不是討論運河歸屬權,而是埃及剛剛公布的憲法。
福阿德一世登基後頻頻出手,先是改蘇丹為國王,隨後頒布憲法,將進一步爭取政治權利,維護國家領土安全明確寫入憲法。
乍一看沒問題。
可仔細琢磨,福阿德公布的憲法裡,字裡行間寫的都是蘇伊士運河。
既然要維護國家領土安全,運河區這種「國中之國」肯定是不允許的。
擔任殖民地事務部部長的邱吉爾建議派地中海艦隊,以平叛為名接管開羅,更換一位更合適的國王。
至於開羅是否叛亂根本不重要,英國人說有就有。
已經辭去國聯職務,重回上院,成為自由黨領袖的愛德華·格雷表示反對,擔心英國出兵會引發各國的連鎖反應。
埃及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國際聯盟正式成員國。
英國如果出兵,那就是入侵。
想想第二次布爾戰爭,萬萬不可重蹈覆轍。
財政大臣奧斯丁·張伯倫同樣反對,理由是現在的英國,已經無力承受一場新的戰爭
勞合·喬治詢問今年初晉升為陸軍元帥的參謀總長羅伯特·羅伯遜的意見。
羅伯特·羅伯遜給出的答案讓邱吉爾徹底失望。
世界大戰給英國造成70萬人死亡,200萬人受傷,很多人現在還沒有拿到撫恤金,退伍老兵也沒有得到妥善安置。
這種情況下英國要挑起一場新的戰爭,恐怕英國人要造反。
愛爾蘭獨立後,蘇格蘭和威爾斯也蠢蠢欲動。
這時候發動對外戰爭不僅起不到轉移視線作用,反而是火上澆油。
「你們的理由都很充分,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將失去蘇伊士運河。」
邱吉爾最近陷入嚴重焦慮中。
繼愛爾蘭和埃及之後,南非日前正式提出獨立要求。
早在愛爾蘭獨立戰爭爆發初期,邱吉爾就要求倫敦出兵強力鎮壓。
當時勞合·喬治考慮到世界大戰剛結束,英國亟需休養生息,故而採取懷柔政策。
倫敦的懷柔,在愛爾蘭人看來就是軟弱無力。
「如果我們早早行動起來,或許還能做點什麼,現在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奧斯丁·張伯倫的經典回答,徹底擊穿邱吉爾的心理防線。
20號,邱吉爾主動向勞合·喬治遞交辭呈。
勞合·喬治顧不上挽留邱吉爾,他現在也自身難保。
愛爾蘭和埃及接連獨立固然是邱吉爾的鍋,可邱吉爾是在勞合·喬治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勞合·喬治難辭其咎。
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三年,《凡爾賽合約》都已經簽字兩年了,英國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起來,反而愈發糟糕。
今年第一季度,英國的出口額僅為1500萬英鎊,尚不足俄羅斯十分之一。
這倒也不能怪勞合·喬治無能,主要是由兩國的經濟結構決定的。
俄羅斯出口的商品主要是食品和建築材料,工業產品的比重也在持續增加。
世界大戰剛結束,緊接著經濟危機爆發,英國戰時工業轉型艱難,對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領的依賴愈發嚴重。
和海外殖民地相比,自治領才是英國的核心利益。
說起來很多人都不信,英國大部分海外殖民地都是賠錢的,為維持殖民統治,每年英國政府都要補貼大量資金。
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開始進行調整,埃及就是嘗試。
對於英國來說,埃及唯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蘇伊士運河,埃及的人口對於英國來說不僅不是資產,反而是沉重的財政包袱。
南非也一樣。
南非對於英國來說,唯一有價值的資產是蘭德金礦,倫敦需要蘭德金礦的黃金,維持英鎊的國際地位。
所以南非獨立也不是不能談。
只要南非同意繼續將蘭德金礦開採的黃金運往倫敦,獨立也不是不能接受。
和以前的大英帝國相比,這是一種全新的殖民方式。
砍掉財政包袱,維護核心資產,對英國政府肯定是有利的。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這一點。
尤其是對於在野的保守黨和工黨來說,即便完全對英國有利的政策,經過保守黨和工黨的解讀,也會成為大英帝國的叛徒。
自愛爾蘭獨立戰爭爆發後,保守黨和工黨對勞合·喬治的攻擊就綿延不絕。
埃及獨立後,勞合·喬治的威信已經瀕臨破產。
跟法國人相比,英國人已經很能忍耐了。
世界大戰剛結束,法國人就將克里孟梭這個世界大戰的最大功臣一腳踢開,絲毫不留情面。
勞合·喬治能幹到現在,已經是得天之幸。
和倫敦的喬治不同,君士坦丁堡的喬治還嫌英國不夠亂,於是維特在4月初出訪。
維特此次出訪的對象只有四個國家,分別是南非、澳大利亞、美國、以及加拿大。
南非和澳大利亞、加拿大都是英國自治領。
美國出現在這裡,簡直就是欲蓋彌彰。
維特出訪後,俄羅斯政務將由古契科夫暫時負責。
古契科夫才接手三天,就不聲不響給喬治放了個大衛星。
俄羅斯最近也有麻煩。
波蘭獨立後,很多居住在華沙的波蘭人紛紛離開,前往波蘭投奔自由世界。
華沙當局不僅不阻止,而且還有推波助瀾的意思,導致一些原本不想離開華沙的人也去了波蘭。
跟頑固腐朽的俄羅斯相比,波蘭確實挺自由的。
可自由的代價是失去了穩定的生活。
為鉗制德國,波蘭獨立的時候,克里孟梭將原本屬於奧匈帝國的西里西亞,以及德國的上西里西亞都塞給波蘭,表面上看上去,波蘭突然成為一個實力躍居德國和奧地利之上的國家。
西里西亞土壤肥沃,物產豐富,且盛產煤鐵,具備良好的工業和農業基礎。
華沙人滿懷希望抵達波蘭,才發現西里西亞的土地,已經被波蘭權貴瓜分一空。
沒地的話,如果有工作也能生活下去。
波蘭卻無法為華沙人提供足夠的工作,很多華沙人抵達波蘭之後,連可供居住的房屋都沒有,衣食無著。
這時候華沙人才想起俄羅斯的好。
遷往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實打實的每人一百畝地,連稅都不用交。
不僅不交稅,俄羅斯政府還為新移民提供貸款,供新移民購買牲畜,或者購買農業機械,提高耕作效率。
經濟上的好處倒也罷了。
腦袋一熱來到波蘭的華沙人,冷靜下來之後才發現波蘭處境極其不妙。
歷史上波蘭曾三次被瓜分,最終滅亡。
德國人對《凡爾賽合約》懷恨在心,拒不接受,一旦德國恢復實力,波蘭遲早還要面對被瓜分的命運。
這時候在波蘭的華沙人開始懷念俄羅斯的保護。
從去年開始,陸續有移民波蘭的華沙人希望返回華沙繼續生活。
布魯西諾夫態度強硬,以這些人的信息已經全部被銷毀為由,拒絕入境。
於是很多人就在俄波邊境滯留。
由於這些人已經是俄羅斯人,華沙當局也就沒有為他們提供食物的義務。
波蘭政府因為這些人要前往俄羅斯,也不管這些人的死活。
為了生存下去,這些人不得不開荒種地,自然村落開始成型。
如果只是在波蘭開荒也就罷了。
很多波蘭人進入俄羅斯開荒,華沙當局也並沒有採取強硬態度。
古契科夫一上來就給布魯西諾夫發電報,要求華沙當局在俄波邊境布置鐵絲網,不允許任何波蘭人進入俄羅斯拓荒。
寧願把土地荒著,就不讓你種。
邊境波蘭人的死活,波蘭政府並不在乎。
華沙當局布置鐵絲網,卻觸動了波蘭政府的自尊心。
好好地邊境,修啥鐵絲網啊,防誰呢?
古契科夫不屑回應,這些鐵絲網就是賊,誰問就是防誰,歡迎對號入座。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