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第799章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在菲利克斯眼中,喬治的人格是分裂的,很難用一句話概括。
這很正常,絕大部分政治家的形象都是毀譽參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世界大戰期間,在東線力挽狂瀾的喬治,毫無疑問是英國人心目中的天使。
現在喬治已經徹底蛻變成惡魔。
為避免引發更大規模的混亂,英國媒體並沒有報導有關帕斯戰鬥的消息,但是帕斯空軍被消滅,還是給斯坦利·鮑德溫敲響了警鐘。
西奧獨立前,只有人數不足5000人的國民警衛隊,用於防禦尚且捉襟見肘,完全沒能力主動進攻。
在鮑德溫看來,5萬英軍已經足夠應付任何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所以鮑德溫才鋌而走險。
在消滅了帕斯空軍之後,西奧空軍開始對帕斯市內的軍營、炮兵陣地、倉庫、以及指揮部發動空襲,英軍損失慘重,休伯特·高夫和福迪·薩姆森同時向倫敦發電報,希望得到更多援軍。
「考慮到西奧背後擁有尤里耶夫大公國的支持,我們至少要派出50個航空中隊,才有可能控制帕斯的天空。」
空軍大臣休·特倫查特很不樂觀,英國空軍和俄羅斯空軍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英國空軍始於1911年,1918年皇家空軍正式成立。
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共生產和採購了大約3萬架飛機,戰爭結束後英國大量裁撤,只保留了8個戰鬥機聯隊,970架戰鬥機。
特倫查特要求的50個航空中隊,大約750架戰鬥機。
需要說明的是,自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就沒有對戰鬥機進行技術升級,也沒有採購新式戰鬥機,所以英國的戰鬥機水平,還停留在10年前。
和英國不同的是,俄羅斯的航空企業即便在沒有政府撥款的情況下,依然投入巨資研發新技術。
俄羅斯軍方雖然沒有採購新式戰機,但在不停的對戰鬥機進行技術升級。
「將百分之七十的戰鬥機都派往澳大利亞,倫敦的天空如何保衛?」
海軍大臣大衛·貝蒂表示反對,他第一時間洞悉特倫查特的目的。
將本土空軍部署到澳大利亞,為保護本土的安全,英國就必須採購新式戰鬥機。
現在每年的撥款就這麼點,空軍多吃一口,海軍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
「西奧軍隊正在向帕斯前進,我們需要加強帕斯的防禦力量。」
陸軍大臣伊恩·漢密爾頓也有話說,他對陸軍的現狀非常不滿。
海軍和空軍投入再多經費,最終要解決問題還是要依靠陸軍。
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裁撤了幾乎所有陸軍,伊恩·漢密爾頓現在就是個光杆司令,只能調動殖民地部隊。
以前英國陸軍還有加拿大軍團和澳新軍團能撐門面。
現在加拿大已經抱上美國的大腿,澳大利亞更是直接叛變,漢密爾頓如果不想依賴印度軍團,只能去南非求楊·史沫資。
世界大戰期間,楊·史沫資曾擔任英國空軍大臣,以及戰時物資優先分配委員會主席,是英國決策層核心成員。
世界大戰結束後,楊·史沫資返回南非,擔任南非總理。
「5萬人難道還打不過5000人?」
「陸軍——呵呵——」
漢密爾頓遭到大衛·貝蒂和特倫查特的一致反對。
「自世界大戰結束後,陸軍就再也沒有採購過哪怕一輛新式裝甲戰車,也沒有採購火炮,如果再來一次世界大戰,我們甚至已經沒有足夠的炮手,難道要指望那些被傷透心的老兵來保衛大英帝國嗎?」
漢密爾頓怒髮衝冠,如果英國政府把造新式戰列艦的軍費,用來給老兵發退伍金,現在也不至於如此窘迫。
「沒有足夠的炮手那是你的問題,海軍為什麼不缺水兵?」
大衛·貝蒂不屑一顧。
「你還有臉說——」
漢密爾頓暴怒。
「夠了!」
鮑德溫看眼冷笑的邱吉爾,拍案而起。
大戰將至,身為英軍最高指揮官,想的不是團結合作一致對外,而是互相指責推卸責任。
鮑德溫又驚又怒,這特麼是亡國之兆啊。
「無論如何,帕斯必須頂住西奧軍隊的第一次攻擊。」
鮑德溫也知道英印部隊的戰鬥力不佳,怎奈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失去空軍的偵查,我們連西奧軍隊的規模和裝備情況都不清楚,如果西奧軍隊裝備了裝甲戰車,這仗還怎麼打?」
漢密爾頓也參加了世界大戰,很了解裝甲戰車的威力。
倫敦對於西奧軍隊的裝備情況並非一無所知,早在西奧獨立前,西奧政府就從尤里耶夫大公國獲得了不少於100輛裝甲戰車。
讓漢密爾頓無法接受的是,西奧政府得到的裝甲戰車比英國裝甲戰車擁有更厚的裝甲,更兇猛的火力,真到了戰場上,英軍根本無法阻止裝甲戰車的衝擊。
「難道沒有裝甲戰車,陸軍就無法作戰了嗎?」
大衛·貝蒂反對漢密爾頓這種唯武器論。
「只需在地上挖條足夠寬的溝,就可以阻止裝甲戰車的攻擊。」
特倫查特的方案,確實是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看看羅夫諾演習中,俄軍是如何突破反戰車戰壕的吧——即便不配備裝甲戰車,戰防炮難道很貴嗎?」
漢密爾頓滿腔悲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鮑德溫又看邱吉爾。
「我們本年度的預算已經快要花光了,不管是否追加軍費,我們都必須追加預算。」
邱吉爾兩手一攤,這6月還沒過完呢,諸君看著辦。
去年通過財政預算的時候,西奧還沒有獨立呢,並不包括這部分。
「既然要追加預算,何不一次性將這些問題全部解決?」
漢密爾頓異想天開,招致所有人的異樣眼神。
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英軍最大的問題不是軍費,而是軍方的內部矛盾。
倫敦正在緊急磋商的時候,西奧軍隊正式對帕斯發動攻擊。
漢密爾頓的擔心被證實了,西奧軍隊不僅出動了裝甲戰車,而且使用了火箭炮。
自從火箭炮在世界大戰中大顯神威後,各國都將火箭炮列為重點對象進行研究。
問題又來了。
英國對火箭炮的研究僅限於實驗室,並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
火箭炮確實是好用,生存力強火力猛,人見人愛。
問題是火箭炮的消耗也非常大,火箭彈的成本比炮彈高大約四倍,一般國家還真用不起。
英國也同樣用不起。
英國可是日不落,跟西班牙那種昨日黃花不同。
西班牙要裝備火箭炮,從俄羅斯買幾門裝裝樣子就行了。
英軍要裝備,僅靠採購肯定不現實,必須自己製造,儘可能降低成本。
英國政府財政本來就拆東牆補西牆,不會投入資金新建工廠。
英國的軍火商更不會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投資建廠,賣軍火又不是做慈善。
就算英國政府現在下訂單,考慮到英國的效率,軍方要裝備火箭炮,至少要等到兩年以後。
尤里耶夫大公國的火箭炮量大管飽,不僅可以提供貸款,而且連炮兵都可以提供,椰城的職業介紹所,大量經驗豐富的世界大戰退伍老兵排隊等待僱傭。
指揮前線西奧軍隊作戰的是安迪·博斯威爾,他的搭檔還是季米羅夫。
對於裝甲部隊和火箭炮的使用,季米羅夫比博斯威爾更有心得,所以雖然名義上是以博斯威爾為主,攻擊計劃是由季米羅夫制定的。
季米羅夫的計劃很複雜,對空軍和裝甲部隊,以及炮兵之間的配合提出嚴格要求。
這讓博斯威爾懷疑,各兵種之間的配合,能不能達到季米羅夫的要求。
「這種作戰模式已經在羅夫諾演習中得到驗證,我們只需在某個點形成突破,就可以擊潰印度人的整條防線。」
季米羅夫很有自信,他參加了去年的羅夫諾演習,並因表現優秀獲得了喬治的親自接見。
「如果印度人沒有崩潰,我們就有被包圍的可能。」
博斯威爾眉頭緊皺,西奧軍隊最大的隱患還是兵力不足。
「我倒希望印度人不要那麼早崩潰,成建制的擊潰印度人,比漫山遍野抓俘虜容易多了。」
季米羅夫的話,讓博斯威爾大笑起來。
博斯威爾在世界大戰期間,也曾和英印部隊配合作戰。
怎麼說呢。
博斯威爾認為即便把印度的狗和牛組織起來,也不會比英印部隊表現得更差。
別聽印度人平時咋咋呼呼,英國第一老子第二。
到了戰場上只要槍一響,印度士兵不一鬨而散就算表現出色。
所以仗打到最後,印度軍隊只能承擔後勤任務,搬搬東西挖個溝什麼的。
事實比季米羅夫判斷的更過分,當西奧軍隊的裝甲戰車衝上印軍陣地,印軍居然沒有逃走,而是留在原地舉手投降,毫無抵抗意志。
博斯威爾很好奇。
「長官命令我們堅守陣地,我們必須執行長官的命令——」
一名印度俘虜的答案,讓博斯威爾心情極度複雜。
堅守陣地了嗎?
堅守了,真沒逃。
至於效果嗎——
只能說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