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苟久了,就變成真狗了!
更新晚了。
早上才從醫院回來。
今天是周一,沖一下榜,懇請大家能多支持。
……………………
劉據沒有出現!
張賀一臉尷尬,站在椒房殿中,眼神飄忽。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太子殿下因博望苑有貴客到來,所以便趕了過去。他傳詔君侯:請君侯自便。」
史良娣看上去很平靜。
她似乎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
事實上,當劉進在這裡說出那些話的時候,她就已經清楚,太子不會來了。
扭頭,想劉進看去。
出乎意料的,劉進並沒有生氣,反而非常平靜。
他,其實也猜到了。
史良娣從來不會過問他的想法,突然間在椒房殿和他說那些話,很明顯是代太子詢問。
當時房間裡除了胡組之外沒有人。
但劉進還是覺察到了坐榻屏風後,有呼吸聲。
那,應該是劉據的手下。
劉進當時,猶豫了片刻。
他很清楚劉據的意圖,是希望劉進能和他一條心。
怎樣才是一條心?
苟著!
劉據現在,就如同把頭扎在沙子裡的鴕鳥。
他清楚劉徹希望他能站出來,展現出太子應有的態度。
可他又害怕。
衛青的死,讓他失去了靠山。
衛霍集團的消亡,更讓他感受到了恐懼。
他想做事,想要得到漢帝的首肯。但他又害怕,害怕他做錯了,或者輸了,會失去太子的寶座。
患得患失!
劉進知道,劉據就是這種狀態。
於是,他沉迷於儒家學說,聽信那些賢良文學所說的君權天授。
越如此,就越如此……
周而復始,到最後,只能苟成了真苟。
其實劉進很不明白,他為何如此瞻前顧後。
他可是太子!
陛下冊立了三十年的太子。
衛青固然重要,可他已經死了近十五年。
劉據依然能坐穩太子寶座,也說明了漢帝雖然對他失望,卻從頭到尾沒有動過罷黜的念頭。
之前,劉進沒有想明白這其中的玄妙。
直到漢帝冊封他平輿候,並讓他組建虎豹營騎。
所表達的,只有一個意思,就是讓太子能站出來。
畢竟,衛青故去之後這十五年裡,太子一系的聲音幾乎在朝堂上消失殆盡。
這可不是漢帝所期望的結果。
漢帝在謀劃什麼?
劉進不太清楚。
但他清楚一件事,既然祖父已經表明了態度,那他就得站出來。
做該做的事?
那就把水攪渾!
「既然大人有事,那便算了。許久沒有和母親一起用膳,不如孩兒陪母親吃了飯再走?」
史良娣愣了一下,笑著點了點頭。
「張舍人,便這樣吧。」
「喏!」
張賀朝劉進看了一眼。
劉進微笑道:「張舍人自便,不過還請記得,幫我引見趙過。」
「臣記得,等趙過回來,便與他知曉。」
張賀說完,抱拳拱手一揖,退出椒房殿。
「趙過是誰?」
「一個有趣的人。」
史良娣想了想,道:「對了,你認得魯王世子?」
「誰?」
「劉慶忌。」
「啊,倒是見過一次。」
史良娣道:「昨日你被冊封的消息傳開,老太君就派人過來,言之前魯王世子派人登門,說是想要向你推薦一個人。」
「誰?」
「後倉。」
「誰?」
劉進只覺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下意識又問了一句。
史良娣笑道:「就是之前授你《齊詩》的夏侯始昌,夏侯太傅的弟子。劉慶忌說,後倉賢良,有極智,曾為魯王府門客。今守孝三年,回返長安,想要找個安身之所。」
「我想起來了!」
劉進一拍大腿,露出恍然之色。
怪不得耳熟。
算起來,這後倉還是他的師兄呢。
之前和原身一起在夏侯始昌門下讀書。
其人怪癖,言語不多,但每每在夏侯始昌授課時,能一言中的,甚得夏侯始昌重視。
後來夏侯始昌被封為昌邑王太傅,便去了昌邑王府。
劉進之後,就再沒有聽說過後倉的消息。
「母親,魯王世子何以拜託到祖母那邊?」
「你不知道?」
史良娣露出疑惑之色。
劉進搖了搖頭,有點不太明白。
我知道什麼?
「我史家起於魯國,魯國史家也算是望族。後你外祖父清臣公來長安就任,我們一家才搬了過來。史家和魯王府素有交情,魯王世子找過來,也算是情理之中。」
「原來如此。」
劉進這才反應過來。
他還真不清楚史家的來歷。
甚至,原身的記憶里,也沒有相關的信息。
「劉慶忌此人,如何?」
史良娣想了想,沉聲道:「魯恭王不喜文辭,卻偏偏得了古文經傳;如今魯王,膝下三子,劉慶忌是嫡長子,未來最有可能繼任魯王。他這個人名聲不錯,喜好黃老文字。老太君說,若你和魯王世子交好,未來也許可以成為你的臂助。」
「我知道了!」
不管什麼年代,都少不了這人情交際。
史家是魯國望族。
便少不了與魯王一脈的聯繫。
這一來二去,人情便落在了劉進的身上。
也是好事!
齊魯之地,人傑地靈。
劉慶忌這個人,給劉進的感官也不差。
說不得以後真能得到一些幫助和支持!
……
陪史良娣吃了午飯,劉進就提出告辭。
史良娣,有些不舍。
可她也知道,劉進既然已經出宮了,便不好在太子宮裡停留太久。
能夠一起吃頓飯,對史良娣而言,已非常滿足。
依依不捨送劉進上了車。
史良娣又反覆叮嚀了一番,總算是鬆開了手。
車仗駛出長樂宮,劉進的心情算不得太好。
這次入宮,實在是太難受了!
劉據避而不見,一副小家子氣。
在劉進看來,難成大事。
既然不是一路人,就儘量不要湊到一起。
只是如此一來,卻讓史良娣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這也讓他心裡感到有些愧疚。
回到侯府,劉進依舊悶悶不樂。
好在沒過多久,趙破奴在趙安國的陪同下,自藁街搬來了侯府。
「聞君侯奉命組建新軍,老臣不才,願效犬馬之勞。」
昨日的頹然之氣,已一掃而空。
趙破奴看上去很精神,衣袍雖有些老舊,但精神頭和以往大不相同。
龍行虎步,盡顯出一派威武氣概。
劉進自然大喜。
他把趙破奴請進了書房,並請他上座。
「進不通兵事,有趙侯相助,如虎添翼。」
他說完,露出慚愧之色,「只是虎豹營騎只有兩部編制,怕是要委屈了趙侯。」
「練兵,多有多的練法,少有少的練法,各有利弊。」
趙破奴卻不在意,笑著說道:「只是新軍組建,瑣事繁多。軍餉、軍械、裝備、輜重,以及兵源,要一一落實。老臣有個建議,君侯募兵,不妨自五陵子弟招募。五陵子弟皆良家子,且十分驍勇。只需稍加磨練,就能成為一支精銳。」
五陵子弟,泛指長安周邊的陵邑。
秦公陵、霸陵、長陵、安陵和陽陵。
西漢時期,特別是早期,喜歡修建陵邑。
一陵一邑。
五陵加起來,便有幾十萬人口。
八百人,招募起來不是難事……
劉進找史高打聽過。
早五十年,從五陵招募人馬會有些困難。
那時候是文景之治的末期,國庫充盈,民生富庶。
但隨著漢帝接連對匈奴的征討,賦稅逐漸家中。
特別是對商人的賦稅越來越重,再加上諸多物資被朝廷掌控,令商賈越發感到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便出現了大量土地兼併的情況。
很多農民在失去田地之後,失去了生存的依靠,便開始自謀生路。
這時候募兵,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招募到充足的兵源。
「趙侯,這件事便拜託你。」
劉進思忖片刻,沉聲道:「陛下與我八百人,趙侯可適當增加。到時候,再組建一支輜重部,可以作為預備兵源……所需兵械輜重和糧餉,請與我一份清單,我會想辦法來解決。」
「老臣明白。」
趙破奴說著,目光落在了案上的《孟德新書》。
劉進之前看書解悶,所以竹簡是打開的。
趙破奴只看了兩眼,就發現了這本書的妙處。
「君侯,這是什麼書?」
「一本兵書,也是在偶然中得來。」
「可否與老臣一觀?」
「趙侯請便。」
趙破奴連忙拿起那捲竹簡,坐在書案旁翻看起來。
「趙侯若喜歡,便拿去看。」
劉進見狀,起身從書架上拿起了第一卷。
「這書共有十卷,這是第一卷。你先看著,等看完了再與我說。」
「如此,多謝君侯。」
趙破奴如獲重寶一樣,拿著第一卷竹簡走了。
劉進則換來了李姝和王翁須。
他把郭征卿要過來的事情與二女說了一下。
李姝頓時笑逐顏開,「有郭阿監來,我便可以輕鬆了。」
「郭阿監要來嗎?」
王翁須黑著臉,撅起了嘴巴。
「不好嗎?」
「好是好……只是,郭阿監來了,以後便不得這般自在了。」
她唯唯諾諾說道。
看得出來,王翁須對郭征卿,絕對是有心理陰影的。
李姝則嘻嘻笑道:「有郭阿監,到時候看你還敢不敢頑皮了!」
「我哪有頑皮?」
王翁須睜大眼睛,憤怒的喊叫起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