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641章 朱元璋 朱標父子夜話,大明也要來個

第641章 朱元璋 朱標父子夜話,大明也要來個

  朱標回過神來,原本因緊張而緊繃如弦的臉上,那神情恰似寒夜中被溫暖爐火慢慢烘烤的薄冰,正一點一點、緩緩地消融著。

  他下意識微微仰頭,那一雙眸子裡驚喜與寬慰如交織的絲線纏繞在一起,熠熠生輝。

  朱標的嘴角不自覺輕輕勾起,一抹難以抑制的笑意,就像春日裡悄然綻放的花朵,在他臉上徐徐浮現。

  原本緊緊鎖著的眉頭,也如同被微風拂過的烏雲,漸漸地、漸漸地舒展開來。

  整個人的氣息都輕快了幾分,似有一股無形的輕鬆在周身縈繞。

  然而這份輕鬆,並未如預想般完全占據朱標的內心。

  

  一絲若有若無的隱憂,如同狡猾的小獸,悄然爬上了朱標的心頭。

  他暗自思忖著:父皇向來行事果斷,手段強硬,可此次態度轉變如此突兀,究竟是為了何事呢?

  是另有更深的謀劃和用意,還是自己這次的諫言,真真切切地切中了時弊要害呢?

  朱標心裡明白,想要讓父皇改變主意,那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日父皇能聽進自己的諫言,實在是太難得,太出乎意料了。

  但一想到那即將頒布的聖旨,朱標的心又不由自主地揪緊了。

  「夜審郭懷」這件事,雖然看似有望查明真相,可一旦深入下去,極有可能牽出朝中錯綜複雜的諸多勢力。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又該如何巧妙應對呢?

  那些平日裡與「郭懷」交往密切的官員們,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在暗中使出各種陰招、壞招呢?

  若是三弟麾下有人也牽涉到了其中,一旦處理稍有不當,不僅會破壞皇室內部的和諧氛圍,甚至還可能讓如今看似平靜的局勢再度陷入動盪不安之中。

  朱標越想,心中的憂慮就越深,臉上的神色也隨之又凝重了起來。

  然而他最終還是向前邁了一步,恭恭敬敬的說道:「父皇英明神武,此次這般決斷,確實是對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大有裨益啊。」

  說完這話,朱標忐忑不安地偷偷瞥了朱元璋一眼,眼神中滿是小心翼翼。

  只見朱元璋穩穩坐在那象徵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明黃色龍袍在搖曳的燭光映照下微微泛起層層漣漪,好似平靜湖面上的波光。

  雖然朱元璋的面色依舊帶著平日裡的嚴肅,可那眼神之中,卻多了幾分溫和。

  猶如冬日裡難得的一縷暖陽,讓人心中微微一暖。

  朱元璋聽了朱標的話,並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在心中暗自思量著。


  他深知朱標向來性格仁厚、心地善良,此次諫言竟能如此切中要害。

  可見這些日子以來,朱標的能力確實是在不斷增長啊。

  然而這「夜審郭懷」一事,其中的風險實在是不容小覷。

  稍有不慎,便極有可能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甚至會讓整個朝堂陷入混亂之中。

  朱元璋緩緩抬眼,目光深深看向朱標。

  那目光之中,既有對兒子成長的欣慰,仿佛看到了一棵幼苗正逐漸成長為參天大樹。

  又有對未來局勢的隱隱擔憂,如同望著一片未知的迷霧,不知其中潛藏著多少危機。

  「標兒啊,你身為儲君,肩上所擔的擔子,重如泰山吶。

  日後這大明的天下,可全要靠你來守護了,萬不可辜負了爹對你的一番期望啊。」

  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

  朱標見狀,連忙又躬身說道:「兒臣定當銘記父皇的教誨!

  為了我大明的社稷江山,就算赴湯蹈火,萬死也絕無二話。」

  朱標心裡一動,猶豫了一下,還是又開口說道:「爹,兒臣之前所提的那些建議,若是有什麼冒犯到您的地方,還望您大人有大量。

  千萬別往心裡去啊!」

  朱元璋抬手擺了擺,沉聲說道:「沒事,爹心裡明白。

  你這也是為了大明的江山好,爹又怎會怪你呢?」

  其實朱元璋心裡清楚得很,朱標這孩子性格仁柔,與自己平日裡果斷強硬的行事風格截然不同。

  但在如今這錯綜複雜的朝堂局勢之中,或許朱標的這份仁厚,反而能為大明帶來一番不一樣的新氣象呢。

  如今他雖然表面上依舊一副嚴肅的樣子,可在內心深處,卻對朱標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朱標聞言只覺得一股暖流湧上心頭,瞬間驅散了心中的忐忑不安。

  他微微仰頭,努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可眼眶還是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淚花在眼中隱隱泛起。

  在這充滿威嚴和莊重的宮廷之中,父子二人因為朝政之事平日裡多是嚴肅的交鋒。

  像今日這般的溫情時刻,實在是難得一見。

  此刻朱元璋目光中的那份期許,就如同冬日裡溫暖的陽光,給予了朱標莫大的慰藉。

  朱標知道這不僅僅是父皇對自己此次諫言的認可,更是對自己治國能力的一種信任啊。


  這份信任讓朱標心中滿是感動,同時也更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無比重大。

  想到這裡朱標再次躬身,態度堅決地說道:「兒臣定當竭盡全力,絕不辜負父皇對兒臣的期望。」

  朱元璋微微點了點頭,目光深邃地看著朱標,那眼神仿佛能看透朱標的內心。

  似在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逐漸成長起來的兒子,又飽含著對他未來的無限期待。

  此時朱元璋的思緒不禁飄回到了自己年輕時,為了建立這大明的江山,歷經了無數的艱難險阻。

  遭遇了數不清的生死考驗,才終於打下了這萬里河山。

  如今看著眼前的朱標,朱元璋滿心希望兒子能在自己打下的基礎之上,將大明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

  可他的心裡,又隱隱擔心朱標難以應對朝堂之上那些紛繁複雜的紛爭。

  念及此處,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道:「標兒啊,這大明的天下,以後遲早是你的。

  爹希望你既要有仁君的品德,心懷天下,關愛子民。

  也要有治國的本事,能掌控朝堂,處理好各種事務。

  這次你的建議很不錯,爹聽你的。

  不過以後做事啊,可別太莽撞了,凡事都要多思量思量。」

  朱標挺直了身子,語氣堅定地說道:「兒臣記住了,父皇的教誨,兒臣定當銘記於心。」

  他在心裡暗自下了決心:自己以後行事一定要謹慎小心,絕不能辜負了父皇的所託和期望。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