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傀儡(求收藏、求追讀、求票)
次日上午,在乾清宮。
老皇帝忙得不可開交,專心處理奏疏,可有日子沒見他這麼忙了。
半年前,老皇帝完全放權,給通政使司下令,「自今大小政事皆啟太孫處分,然後奏聞」。
從那時起,通政司便直把將奏疏全都送到文華殿,交由太孫處理。
然後,太孫把軍國重事奏報老皇帝處置。
眼下看這架勢,老皇帝是要親歷親為了,重啟勞模生活了。
通政司乃「喉舌之司」,位列九卿之一,設立於洪武十年。
所有以下達上的公私文書,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地奏疏,全都由通政司上達御前。
在胡惟庸案爆發前,朱元璋就已開始逐步限制中書省的權力,不許奏疏先到中書省,而是由通政司直接交給老皇帝,為以後廢除丞相作準備。
老皇帝培養儲君,十分注重實踐能力。
太子朱標剛十八歲,老皇帝就讓他練習處理政務,專門下旨,「今後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知之。」
一年後,老皇帝又下旨,「今後常事啟皇太子,重事乃許奏聞。」
也就是說,日常政務由太子自行做主,大事啟奏老皇帝。
又過了四年,老皇帝進一步放權,將所有的政務全交由太子處理,以鍛鍊他獨立判斷和決策的能力。
冊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時,老皇帝已經六十四歲,擔心自己時日無多,培養進程大大加速,直接略過了前兩步,進入第三個階段。
事情總算有了進展,朱高爔暗暗舒了一口氣。
監國之權被驟然剝奪,不知皇太孫此時內心滋味如何?朱高爔暗自幸災樂禍。
「爺爺,我來幫你吧」,朱高爔主動請纓。
「別亂動」,老皇帝頭也沒抬,繼續奮筆疾書。
朱高爔只得訕訕地放下手中的奏疏。
朱有燉遞給他一個安慰的眼神。
稍安勿躁。
跟老皇帝在一起,就得完全跟著老皇帝的節奏來,急不得。
朱高爔一笑置之,安靜地坐在一旁等。
「你們三伯家的老大要來京師,你們怎麼看?」
老皇帝指的晉王世子朱濟熺。
朱高爔和朱有燉紛紛表示歡迎和同意。
看著老皇帝忙得不亦樂乎,朱高爔的思緒飄出很遠。
朱高熾在京師陪太孫讀書期間,老皇帝曾讓他幫忙分閱奏疏。
因為上面的一些錯別字沒指出來,而遭到老皇帝責問。
朱高熾回答得很巧妙:小過不足瀆天聽。
還有一次,老皇帝問朱高熾:堯、湯時發生水災、旱災、百姓靠什麼活下去?
朱高熾答道:靠聖明君主的撫恤。
朱高爔回憶著歷史知識,暗自思忖老皇帝將如何培養自己。
老皇帝全程無視他倆的存在,全神貫注地干工作。
不知過了多久,黃亮端了茶壺進來,給老皇帝倒上,隨即馬上退出去。
老皇帝這才擱下筆,目光轉向朱高爔,「先不說智力如何,誰比誰聰明,閱讀奏疏,權衡利弊,酌情裁決,哪樣不需要耗費心力?
高爔,你有足夠的體力支撐下來不?
朝政處理絕非兒戲,咱不會單憑誰說得好聽,就認為誰更能幹」。
朱高爔鎮定地回答,「爺爺,孫兒曾跟你登山去天界寺」。
老皇帝搖搖頭,「這跟登山不一樣,登山只是偶爾為之,政務每天都得處理,忙的時候每天批閱二百多份奏札,四百多件國事,爔兒,你的體力吃得消不?這可不是一時興起頭腦發熱的事,關係到天下社稷的安危」。
老皇帝顯然在打退堂鼓,事關國本,他得思慮周全。
可是,就這樣半途而廢算怎麼回事?能落得什麼好果子吃?
已然得罪了皇太孫,中途放棄,無異於自取滅亡,難道要跟朱允炆搖尾乞憐,求他放自己一條生路?
咱可學不會那份謙卑。
朱高爔打定主意不退縮,朗聲應答道:「爺爺放心,孫兒能做到」。
老皇帝擺擺手,「不著急回答,你再好好想想」。
朱高爔算是看出來了,其實,在內心深處,老皇帝最中意的人選還是有燉。
只不過,有燉是周王朱橚的嫡長子兼世子,定然不能過繼到朱標這一脈。
這就比較難操作了。
要不然,老皇帝也不會屬意一個五歲的娃。
難啊!
朱有燉讀懂得祖父心中的無奈,上前勸解道:「弟弟在成年之前,處理政務的方式,可不與爺爺完全相同,比如,不比親自執筆批紅,並且從翰林院挑選出類拔萃者隨侍左右,以備顧問,就像爺爺以前設立的四輔官和殿閣大學士」。
朱高爔聽到這裡,猶豫著要不要提議設立內閣。
思索了片刻,還是作罷。
老皇帝一輩子勤勉,看不慣懶惰之人。
組建內閣,對於老皇帝而言,可能過於超前,未必能獲得認同,貿然提出,若引得老皇帝反感,則得不償失。
朱高爔看出老皇帝心儀之人仍是有燉,順勢表明跟有燉超級鐵的關係,「我和哥哥攜手,共同努力,爺爺儘管放心」。
老皇帝的疑慮果然被打消不少,臉上表情頓時多雲轉晴。
原來自己一直是被當成傀儡看待的,朱高爔的心裡真不是滋味。
被推到最前面,為有燉遮擋明槍暗箭,也許,這就是老皇帝心裡對他的定位。
朱高爔努力裝得雲淡風輕。
傀儡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得看機緣巧合。
朱高爔再次搬出阿Q精神勝利法來安慰自己。
「你倆能相互扶持那當然好了,一家人,本就應該同舟共濟」。
老皇帝看著兩個孫子彼此信任、真誠相待的樣子,臉上漸漸泛起欣慰的笑容。
朱高爔看得出,老皇帝比誰都希望他的子孫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只可惜,朱允炆不懂得這些,稀里糊塗地在文臣的忽悠下強行削藩。
沒了皇室宗親的制約,文官的勢力一家獨大,你能僅憑一己之力壓著?
在老皇帝最初的構想中,朱高爔、朱有燉再有本事,最多只能是肱骨之臣,得遵守為人臣子的本分,不能取而代之。
可是朱允炆壓根沒有領悟其中深意,跟朱有燉、朱高爔把關係搞僵,再也難以修復,還執迷不悟,繼續惡化關係。
連兩個年幼的弟弟都收服不了,讓老皇帝如何放心地把江山社稷交給他?
朱高爔琢磨著老皇帝的心思,暗下決心,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靜待朱允炆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舉止失措,自亂陣腳。
傀儡與否,其實並不重要。
雖然朱高爔不介意跟任何人公平切磋,但是他不會跟有燉爭搶那唯一的位子。
學會善待親人,乃大丈夫頂天立地、行走於天地之間的第一要務。
爭風吃醋,相互傾軋,朱高爔不屑為之。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有燉跟他一樣,都是純粹想做事的人,而不是只顧爭權奪利的勢利之徒。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