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朱棣,朱元璋為我續命> 第67章 皇太孫既怒且慌(求收藏、求追讀、求票)

第67章 皇太孫既怒且慌(求收藏、求追讀、求票)

  學習中醫能救死扶傷、延年益壽,周王朱橚從年輕時就對醫藥很感興趣,曾組織當地醫生編寫兩卷方書《保生余錄》。

  被老皇帝流放雲南的經歷,讓朱橚對民間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見那裡的窮苦百姓因缺醫少藥而生命垂危,朱橚暗下決心,要編寫一本方便實用的醫書。

  回到開封后,朱橚便讓王府的李恆等人搜集歷代醫家效驗方,分門別類整理到一起,編成《袖珍方大全》。

  目前,朱橚正準備組織當地名醫編撰一本內容更翔實的醫書。

  因此,周王府聚集了很多良醫,朱有燉在他父親的影響下,也頗通醫術。

  搞定了醫師的事兒,朱高爔帶著張輔選擇心儀的小院。

  張輔的性子跟觀童有些類似,平時話很少,而且言簡意賅,但是辦差十分用心。

  他紅著臉一個勁兒地表示,不用這麼麻煩。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朱高爔做主為他選了一處最寬敞的,裡面單獨辟出練武之地,放些他常用的兵器,方便他隨時練手。

  張輔後來的國公爵位並非因為他的父親父張玉,而是實打實依靠自己的戰功。

  歷史上,朱棣登基後,張輔先是因功封為信安伯,三年後,朱棣詢問群臣對封賞是否有異議,大臣們紛紛表示應對張輔增加賞賜,朱棣於是下詔進封張輔為新城侯。

  後來,張輔跟成國公朱能一起出征安南,行至龍州時,朱能突發重病,暴卒於軍中。

  張輔奉旨接替其職,繼續統兵南征,得勝歸來後,獲封英國公。

  晚上回到菜園,朱高爔讓黎輝將朱楹、朱允熥找來,和有燉、張輔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暢聊海侃。

  次日到了乾清宮的第一件事,便是老皇帝下旨賜婚。

  看著有情人終成眷屬,朱高爔內心酸水直冒。

  一想起徐妙錦那興高采烈的傻樣,他就覺得酒香也怕巷子深是至理名言。

  全怪當初自己年齡太小,無法對徐妙錦展開全方位攻勢,要不然怎會花落別家?

  好在有燉也不是外人,是最最嫡親的死黨。

  跟朱高爔暗暗隱藏的醋意不同,朱允炆幾乎是勃然大怒,氣得臉紅脖子粗,卻還得低眉順眼地聽從老皇帝安排。

  朱高爔看在眼裡,都為他感到累。

  何苦呢?!

  徐妙錦結婚,關你屁事?!

  你如此動怒是何道理?!

  賜婚這件事,老皇帝壓根兒沒提前跟朱允炆商量。


  自從被冊立為皇太孫,幾乎所有的朝政大事,老皇帝都要事先跟朱允炆溝通意見,便於隨時隨地進行指導,把自己治國理政的理念深入淺出地說給朱允炆,擺事實講道理,唯恐他無法理解其中深意。

  但是,老皇帝這次似乎有意在朱允炆麵前避而不談。

  這讓朱允炆在生氣之於更添了無盡慌亂。

  他想不通為何突然在祖父面前失寵。

  肯定是有人在祖父面前讒言構陷,用腳趾頭都能猜得出跟朱高爔有關。

  朱允熥沒那麼大膽子。

  朱楹不願招惹事非。

  只有朱高爔,雖然年紀小,卻是十足的刺頭,專門跟他過不去。

  朱允炆越想越氣憤難忍。

  昨日祖父召黃先生到乾清宮,詢問對削藩的看法。

  黃先生言行坦蕩,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朱允炆想不出,這有什麼不對。

  但是祖父對他的態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肯定又是朱高爔搞的鬼。

  朱允炆把所有的矛頭都對準朱高爔,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朱有燉這個在老皇帝面前說話更有份量的競爭者。

  或許,在潛意識裡,朱允炆根本不想跟朱有燉一較高下,因為知道根本比不過。

  朱高爔見朱允炆對自己怒目而視,對朱有燉則客客氣氣,不由得暗自嘲諷。

  堂堂皇太孫,也是個欺軟怕硬的主兒。

  朱允炆越是氣憤,朱高爔越神態自若。

  氣炸了肺才好呢,省得再比,咱直接晉級。

  朱高爔心裡雖這樣想,表面卻不動聲色,對朱允炆依然禮數有加,親切地叫著「太孫哥哥」。

  也許,老皇帝自覺理虧或者可憐朱允炆情場失意,對朱允炆的失態不僅沒怪罪,還好生安慰了一番。

  大意是:好男兒何患無窮,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吊死在一棵歪脖樹上,想開點兒。

  但是,朱允炆心中的傷豈是這三言兩語能修復的?

  祖父背著他做這些,有了第一次,便可能再發生第二次。

  祖父把徐妙錦許配給朱有燉,是否還暗含著別的打算和想法。

  細思極恐,朱允炆臉上漸露恐懼之色,慌忙向老皇帝告退。

  朱高爔在心中暗笑道,皇太孫終於品出了老皇帝棋局的深意。

  殊不知,這才剛剛開始,皇太孫的恐慌恐怕得持續很長時間,直到分出勝負,不……直到朱允炆認輸出局。


  朱高爔肯定要全力以赴。

  事關自己的小命兒,他定然得使出吃奶的勁兒。

  朱有燉看著朱允炆落荒而逃,不由得冷冷一笑。

  他的母妃向來體弱,萬一被流放,必將九死一生,他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朱允炆只想著穩固自己的皇位,不顧他人的生死,遲早會淪為孤家寡人。

  老皇帝招手他們過去,神情嚴肅地說:「高爔,咱找黃子澄問了,他確實認為,藩王勢大難以駕馭,跟葉伯巨當時的看法差不多,認為不應該實行分封。」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是太孫的侍讀,為太孫謀劃是他的本分,不能算錯。」

  「對於封藩之事,朝中大臣歷來有著不同的看法,就連你的謀主謝縉,也曾跟咱說,應限制藩王的權力」。

  「就算你猜中了黃子澄的想法,也不能證明你說的都是真的」。

  老皇帝說完坐到朱高爔對面,看著他的眼睛問道:「高爔,你可還有別的方法證明自己所言非虛?」

  這可就難了,朱高爔沒想到老皇帝會弄這麼一出。

  如何自證清白?

  朱高爔苦思冥想,在腦中搜索十分有限的歷史知識。

  朱有燉見朱高爔久久不語,正要幫忙跟老皇帝解釋,卻被朱高爔攔下。

  「爺爺,如果孫兒記得沒錯,可能二月會收到十七叔的奏疏,因為騎兵巡視邊塞時,發現路上有脫落的戰車零件,擔心胡騎寇邊」。

  這個有點兒意思,老皇帝滿意地點點頭。

  大孫子再懂得籠絡,也難以讓心高氣傲的老十七對他俯首聽命。

  (還有更新耶)


關閉